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COPD 30例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COPD是一种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的进行性气流阻塞的疾病。COPD病人气流阻塞常伴气道高反应性,通过吸人性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多数病人的气流阻塞有部分可逆性。我科对2004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30例COPD患者采用了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时的气道重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代认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特殊的气道炎症,主要表现为气道高反应与变异性较大的可逆性气流阻塞,据此已将哮喘划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范畴,通常认为后者有不可逆气道损伤和持久的肺功能损害。但亦有大量的临床资料显示,二者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有诸多相似或重叠,COPD气流阻塞可能有部分可逆,而相当多的哮喘患者,即使用正规的支气管扩张剂或糖皮质激素治疗,亦表现程度不同的不可逆气流阻塞。哮喘气流不可逆阻塞导致临床表现的复杂多样,增加治疗的难度,并影响疾病的转归。目前认为,此种改变的主要成因在于气道的…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常见病多发病。它的发病率、致残率与病死率都高,每年我国死于此病者约100万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必须强调综合治疗,如:抗炎、祛痰、平喘、抗过敏以及增强抵抗力等,其中应用支气扩张剂是重要的环节。 支气管扩张剂主要是松驰支气管平滑肌,使支气管舒张,缓解气流阻塞,减轻病人症状。支气管扩张剂包括β_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间羟舒喘灵)、抗胆碱能药物(异丙托品)、以及茶碱类药物(氨茶碱),这三类药物有口服、吸入、肌注或静注等不同剂型,作用和效  相似文献   

4.
噻托溴铵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扩张剂可减轻气流受限,被认为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症状的主要治疗药物.目前随着药物研究的发展,长效抗胆碱能药物--噻托溴铵在COPD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能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与其它支气管扩张剂疗效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联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不同作用机制的支气管扩张剂可增加支气管扩张程度而不增加不良反应,故被认为是COPD维持治疗的一线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由气道和肺实质慢性炎症引起的气流阻塞综合征,在全球有极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目前,COPD药物治疗仍以支气管扩张剂为主,但这些药物只能控制症状和延缓病情进展,不能改善预后。近几年随着对COPD分子和细胞生物学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出现了越来越多可望治疗有效的药物。这些药物为未来防治COPD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新型抗胆碱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目前抗胆碱能支气管扩张剂是主要治疗COPD的药物之一.本文将近年来抗胆碱能药物治疗COPD的研究现状及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COPD是一种发生在大气道和小气道的炎症性气道疾病,气流阻塞呈进行发展,部分可逆。皮质激素是一种具有多种机制的抗炎药物,长效β2激动剂是一种起效快维持时间长的支气管扩张剂,近年研究表明对于支气管哮喘和CODP急性发作期治疗有很好的疗效,但仍缺乏对COPD稳定期的治疗观察。本项研究比较联合吸入福莫特罗和布地奈德与一般常规治疗对于稳定期COPD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除抗菌药物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主要药物有以下几类. 支气管扩张剂支气管扩张剂的治疗是AECOPD重要的治疗措施,AECOPD患者经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后,临床症状可有改善.目前有3种类型的支气管扩张剂: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甲基黄嘌呤类药.AECOPD患者首选短效、吸入性β<,2>激动剂,若疗效不显著,可加用抗胆碱能药物(异丙托溴胺、噻托溴胺等).联合用药可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9.
梁瀛  张立强 《国际呼吸杂志》2008,28(11):684-68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往往都表现为气流阻塞,前者气流阻塞于细支气管和支气管,后者于睡眠时反复发生上气道气流阻塞,两者分别存在细支气管、支气管和上气道局部的炎症,同时又由不同机制导致全身系统性炎症.两者在病理生理发展变化上是否可以相互影响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本文主要就OSAHS和COPD与炎症反应的关系、两者的相互关系及预后等方面作相应综述.  相似文献   

10.
COPD作为一种常见病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至今仍是困扰我们的重要疾病之一。现在认为COPD是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或 (和 )肺气肿。气流阻塞呈进行性发展 ,但部分有可逆性 ,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其主要病变为大气道与小气道炎症性病变 ,包括气管支气管上皮大淋巴细胞 ,特别是CD8T淋巴细胞 ;气道粘膜上皮内与腺体中中性粒细胞浸润 ;粘液腺、杯状细胞、上皮细胞增生 ,以及其它气道结构改变等。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具有广泛作用的药物 ,它对于同样具有气流阻塞的气道炎症性疾病———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疗效。因而人们希…  相似文献   

11.
COPD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导致气流阻塞为特征的一类疾病。该气流阻塞一般呈进行性发展,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有部分可逆性。慢性支气管炎是具有慢性咳嗽、咳痰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咳嗽、咳痰每年至少3个月,并连续2年以上,且能除外其它已知病因的慢性咳嗽者。肺气肿是指远端终末细支气管气囊腔永久性异常扩大,并伴管壁破坏而无明显纤维化。支气管哮喘的气流阻塞具有可逆性,目前认为是一种复杂的细胞因子与炎症介质参与的非特异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不属于COPD。但某些哮喘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亦可发展为不可逆性气流阻塞。当哮喘与…  相似文献   

12.
哮喘发病机理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哮喘发病机理与治疗进展孙滨近10年来,哮喘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面观念有较大的更新。传统观念认为哮喘是因气道平滑肌痉挛引起的气道阻塞性疾病,治疗以支气管扩张剂为主。近年的研究已证明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既使轻症哮喘气道亦有炎症表现─—上皮损伤、以嗜酸细...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查在婴幼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年龄2个月-3岁我院同期住院婴幼儿支气管肺炎48例、支气管哮喘37例、毛细支气管炎26例,完成潮气呼吸肺功能舒张试验,并对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前后的主要肺功能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前哮喘组、毛支组分别与肺炎组比较达峰时间比TPTEF/Te和达峰容积比VPEF/Ve均有统计学差异(P 0. 05)。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肺炎组、哮喘组、毛支组TPTEF/Te和VPEF/Ve均有所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通过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气道阻塞,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后气道阻塞程度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4.
内科教科书常推荐规则地使用雾化支气管扩张剂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不少患者用一剂支气管扩张剂后都呈现出气流率改善及气道阻力降低。但近年来许多报告指出雾化支气管扩张剂特别是异丙基肾上腺素有相反的作用,即雾化支气管扩张剂可导致动脉氧分压(Po_2)急剧下降,此外,哮喘患者过量使用时可增加死亡率及对治疗失去反应。为评价雾化支气管扩张剂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患中的作用,本文对1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进行了研究观察。用药前,作弥散能力(DLco)检查。用药后每2周检查第一秒最大呼气量(FEV_1)、最大肺活量(FVC)及气道相对传导率(SGaw),每8周作动脉血气体分析检查,每个项目于用药前及用药后45分钟各检查一次。第8周末又查DLco一次。结果就整组来说,用异丙基肾上腺素组的症状和客观肺功能检查与用安慰剂者无明显差别。用异丙基肾上腺素期间,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是一组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总称,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呼吸道阻塞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妨碍通气的主要因素是粘液栓子阻塞了支气管树。所以药物治疗的目的在于清除支气管内的分泌物,使之稀薄易于咳出。在必要时给予支气管解痉剂。无论何种含碘化合物都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发作性的喘息、胸闷、气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其根本的病理生理改变为气道阻塞和气流受限,哮喘的气流受限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不同,大部分属于可逆性,其病理学基础主要包括气道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气道壁水肿及血管充血等.经过适当的治疗后多数哮喘患者肺功能可恢复到正常水平[1].但哮喘又是一种异质性明显的疾病,不同哮喘患者的严重程度、自然病程以及对治疗的反应均存在明显差异.许多证据提示,哮喘存在一个特殊的类型或表型,即不可逆性气道阻塞(irreversible airflow obstruction,IAO)或固定性气道阻塞(fixed airway obstruction,FAO),这类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持续性的气流受限,即使经过包括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在内的充分治疗,肺功能仍不能得到恢复.鉴于近年文献多以气流受限代替气道阻塞,本文中采用IAO代表不可逆/固定性气流受限.  相似文献   

17.
COPD:是否有必要使用糖皮质激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OPD作为一种常见病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至今仍是困扰我们的重要疾病之一. 现在认为COPD是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或(和)肺气肿.气流阻塞呈进行性发展,但部分有可逆性,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其主要病变为大气道与小气道炎症性病变,包括气管支气管上皮大淋巴细胞,特别是CD8T淋巴细胞;气道粘膜上皮内与腺体中中性粒细胞浸润;粘液腺、杯状细胞、上皮细胞增生,以及其它气道结构改变等.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哮喘是指慢性多种细胞及组分参与的气道炎症,会引起气道高反应性及气促、喘息、胸闷、咳嗽等反复发作症状,多发生在夜间或清晨,常伴有气流阻塞,可以自行逆转或通过治疗逆转。对于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非常关键,本文就其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非常高兴看到我国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指南 ,它结合了我国的实际情况 ,必将为我国COPD的防治带来崭新的局面。看过您们制定新的COPD指南 ,有点疑惑之处 ,还望老师们予以指导。新的指南中指出 ,COPD诊断的金标准为肺功能检查 ,气流受限根据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后的肺通气功能指标而定。那么是否从今以后所有的COPD患者的诊断都需要根据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后的肺通气功能 ?您们推荐使用何种支气管扩张剂 ?途径采用雾化吸入还是喷雾剂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指南》一文的函询$北京潞河医院呼吸科!101149@邝士光…  相似文献   

20.
振动排痰法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红  滕莹珠 《内科》2008,3(3):466-46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组以慢性不可逆气流阻塞为特征的疾病,以老年人多见。其主要特征是慢性气流受限,并进行性发展。患者最终都伴有呼吸肌衰竭,无力将痰液咳出,加重气道阻塞,导致Ⅱ型呼衰。痰液不能有效排出是造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因素,因此,治疗上应加大力度去除诱因,加强排痰,避免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