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恰加斯病或美洲锥虫病由克氏锥虫感染引起 ,其临床过程复杂 ,可以由无症状感染发展至严重的慢性心血管疾病。恰加斯病导致心血管疾病可能与克氏锥虫的再感染有关。利用克氏锥虫的Tulahumen株和从一慢性感染锥虫病患者体内分离并鉴定的SGO ZR株再感染小鼠 ,复制恰加斯病急性期动物模型。利用该动物模型观察克氏锥虫再感染的早期效应 ,研究心脏 β 肾上腺能受体的活性及其功能 ,同时对其心电图、心脏组织病理学、原虫血症、感染后存活动物数和再感染后存活的动物数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取重 30± 1g的雌性Swiss小白鼠 170只 ,分为 5组。其…  相似文献   

2.
在巴西地方性原虫病中,恰加斯氏病和利什曼病十分常见。恰加斯氏病是由克氏锥虫感染所致;而利什曼原虫能引起皮肤、粘膜皮肤和内脏利什曼病且有双重感染的现象。用于诊断锥虫病的血清学方法,如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间接血凝试验(IH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容易与利什曼原虫感染后产生的抗体发生交叉反应,给流行病学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疾病的正确诊断、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作者对克氏锥虫粗抗原-IFA、IHA和ELISA及克氏锥虫特异性重组抗原(rTc24)-ELISA进行了比较,观察它们能否区分人体克氏锥虫和利什曼原虫感  相似文献   

3.
克氏锥虫(Tryponosoma cruzi)是恰加斯病(Chagas disease)的致病因子。克氏锥虫与它所感染的脊椎动物细胞相反,具有非典型的细胞支架。这种细胞支架由主要成分为肌纤蛋白的表膜下微管构成。肌纤蛋白是一种保守蛋白,在大多数真核细胞的构成和功能中占重要地位,但可提供的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4.
美洲锥虫病也称恰加斯病,是由原生动物克氏锥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主要流行于中美洲和南美洲18个国家,尤以偏远地区多见,属于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被忽视的热带病"。本文采用风险快速评估的方法,分析了美洲锥虫病输入中国的风险,为卫生部门采取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Chagas病即查加斯病,是一个古老的热带寄生虫病。该病由克氏锥虫感染引起,可累及皮肤、心脏和消化道等全身多个系统,因其广泛流行于墨西哥及拉丁美洲国家的贫穷地区也被称为美洲锥虫病(American trypanosomiasis)。但1909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及其技术在研究寄生性原虫方面的应用愈来愈广,目的在于确定寄生性原虫的特征、生产抗原、诊断、了解原虫与宿主之间的关系及疫苗制备等,主要手段如DNA重组技术、DNA酶谱分析及单克隆抗体技术等。锥虫属原虫为原生动物门结构最为简单的单细胞真核生物,主要包括引起非洲锥虫病(睡眠病)的布氏锥虫(T·brucei)、引起美洲锥虫病(恰加斯病)的枯氏锥虫(T·cruzi),在我国为引起动物伊氏锥虫病的伊氏锥虫(T·evansi),以及在全球范围内引  相似文献   

7.
恰加斯(Chagas)病影响到全中、南美洲近两千万人的健康。人体感染锥虫后,临床分为3期:急性期,短暂,有或无症状;隐匿期,无症状,可持续10~20年;慢性期,约有30%患者发生心脏病变,症状多样,严重程度各异,可从轻微心电图改变到猝死。影响因素主要有:虫株、感染量、宿主免疫和营养状况以及有无再感染等。研究表明,锥虫再感染能加重大鼠心脏损伤,但在犬体内未得到相似的结果。由于流行区居民随时有感染或再感染的可能,用小鼠进一步研究锥虫的再感染与心脏症状,心脏损伤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恰加斯病是克氏锥虫引起的人兽共患病,在发达国家中极罕见,但在不发达国家却是贫困者发病死亡的主要原因。Grant和Nickerso等报道的两例发生在美国和加拿  相似文献   

9.
克氏锥虫 (Trypanosomacruzi)是恰加斯病(Chagasdisease)的致病因子。克氏锥虫与它所感染的脊椎动物细胞相反 ,具有非典型的细胞支架。这种细胞支架由主要成分为肌纤蛋白的表膜下微管构成。肌纤蛋白是一种保守蛋白 ,在大多数真核细胞的构成和功能中占重要地位 ,但可提供的相关资料尚不完全。虽然布氏锥虫 (Trypanosomabrucei)和克氏锥虫的肌纤蛋白的存在已经通过免疫荧光法得到证实 ,但电镜下并未观察到肌纤蛋白的单纤维 ,而且锥虫肌纤蛋白的结构也不清楚。要了解锥虫肌纤蛋白的结构 ,首先要了解编码肌纤蛋白的基因结构和其转录产物 (mRN…  相似文献   

10.
枯氏锥虫(T.cruzi)是恰加斯病(Chagas'disease)的病原体,经锥蝽传播,危  相似文献   

11.
锥虫(Trypanosoma)是一类具有厂泛宿主的人畜共患寄生原虫。主要分布于亚非拉各大洲。在非洲主要是布氏锥虫,可引起人的昏睡病,一些地区的死亡率超过30%。在我国主要流行伊氏锥虫病,引起骆驼、马、牛等家畜发病,造成家畜日渐消瘦,甚至死亡。枯氏锥虫主要分布于南美和中美洲,引起人和动物的枯氏锥虫病即恰格氏病(chaga’Sdisease)。锥虫病是世界卫生组织致力要控制和消灭的重要人兽共患病之一。锥虫病目前主要靠药物进行防治,但由于锥虫对已使用数十年且为数不多的数种抗锥虫药产生耐药性,给锥虫病的防治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  相似文献   

12.
在拉丁美洲地区,由于粘膜皮肤利什曼病、内脏利什曼病常与恰加斯氏病的分布重叠,虽然过去曾应用过一些不同的血清学方法,但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作者以活的克氏锥虫鞭毛体经培养大量收集后,以pH7.2的0.01MPBS缓冲液洗3次,并在PBS中提取48小时后离心取得抗原。利什曼抗原以巴西利什曼和杜氏利什曼的鞭毛体经PBS洗3次后冰冻干燥,再将  相似文献   

13.
对枯氏锥虫的抵抗力及恰加斯病组织损伤病理学的免疫学机制了解甚少。强烈的抗体应答是基本的,胸腺切除和抗淋巴细胞血清的使用可加重感染。用经化学灭活的枯氏锥虫及纯化的虫体糖蛋白均可诱导部分保护性免疫,为了检查L3T4~+(CD4~+)T淋巴细胞抗枯氏锥虫的作用机制,做了以下试验:枯氏锥虫上鞭毛体用含2%葡萄糖PBS冲洗,悬浮于蒸馏水中,冰浴超声粉碎后  相似文献   

14.
热带病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人民增进健康和发展经济的主要障碍之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研究和培训特别规划处(TDR),利用多种资源控制6种主要热带病—麻风病、疟疾、丝虫病(盘尾丝虫病和淋巴丝虫病)、血吸虫病、锥虫病)非洲锥虫病和恰加斯氏病)和利什曼病。  相似文献   

15.
恰加斯 (Chagas)病影响到全中、南美洲近两千万人的健康。人体感染锥虫后 ,临床分为 3期 :急性期 ,短暂 ,有或无症状 ;隐匿期 ,无症状 ,可持续 1 0~ 2 0年 ;慢性期 ,约有 30 %患者发生心脏病变 ,症状多样 ,严重程度各异 ,可从轻微心电图改变到猝死。影响因素主要有 :虫株、感染量、宿主免疫和营养状况以及有无再感染等。研究表明 ,锥虫再感染能加重大鼠心脏损伤 ,但在犬体内未得到相似的结果。由于流行区居民随时有感染或再感染的可能 ,用小鼠进一步研究锥虫的再感染与心脏症状 ,心脏损伤的关系。实验采用腹膜内接种锥鞭毛体的方法使小鼠…  相似文献   

16.
利什曼病、恰加斯病和非洲锥虫病面临实质性治疗问题,目前在很多情况下仍采用含锑  相似文献   

17.
如众所知,南美洲锥虫病(又称恰加斯病)乃是拉丁美洲相关病死率和并发症升高的主要病因之一。弄清恰加斯病相关预后预测指标,对确定和降低危险人群的相关病死风险大有裨益,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枯氏锥虫是南美洲和中美洲恰加斯病的病原体。其它一些在抗原上和遗传上与之相近而被认为对人非致病的寄生虫,如Trypa-nosoma rangeli,T.cruzi marinkellei和新大陆利什曼原虫,常造成恰加斯病和利什曼病在诊断和流行病学研究上的混乱。常规应用的放射性~(82)P标记的DNA探针杂交检测方法虽然有效,但不适用于现场工作。为此,作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30株克氏锥虫对硝呋莫司[nifurtimox Bay(2502)]和苯并咪唑[benzimidazolo(Ro 7-1051)]敏感试验的结果。克氏锥虫的不同地理株根据其形态特点及同功酶型分为3种类型。一般说,Ⅰ型各株感染的小鼠发病快,高原虫血症,感染后第9、第10天大量死亡。在急性感染期克氏锥虫以细长、  相似文献   

20.
美洲锥虫病是由一种可寄宿在多种畜类和野生动物的枯氏锥虫引起,可通过嗜血锥椿叮咬、输血、母婴传播等途径感染人体。在拉丁美洲人群中约有1600~1800万人感染了枯氏锥虫,其中20%~30%在感染的慢性阶段出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脏传导异常,心肌病,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