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监测降钙素与C反应蛋白在脓毒血症、腹膜炎患者体内的水平,为后期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门诊收入的42例脓毒症并腹膜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脓毒症休克者14例,严重脓毒症者15例,脓毒症13例;另选取我院同期其它科室住院部收入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间降钙素、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PCT、SOFA和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预后佳和预后差患者在PCT、SOFA和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PCT水平应用于临床鉴别早前全身性感染(如脓毒血症、腹膜炎)的效果优于CRP,建议作为后期临床判断和病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在脓毒症患者中检测对疾病严重程度判定及相关性。方法:选取148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比较三组PAF、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APACHEⅡ)水平及与脓毒症相关性。结果: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PAF水平及SOFA、APACHEⅡ评分依次升高,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PAF水平及SOFA、APACHEⅡ评分与脓毒血症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结论:PAF水平与脓毒血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PAF水平可作为反映脓毒血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疾病预后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脓毒症病人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检测脓毒症病人74例(其中脓毒症28例,严重脓毒症25例,脓毒症休克21例)、非脓毒血症病人24例血清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行APACHEⅡ评分,分析PCT、CR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结果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病人的血清PCT、CR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高于非脓毒症病人,差异有显著意义(F=7.07~441.87,q=3.18~48.14,P<0.05)。脓毒症病人PCT水平、APACHEⅡ评分随病情严重程度升高而升高,差异有显著性(q=10.06~48.14,P<0.05);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8,P<0.05)。结论脓毒症病人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有相关性,PCT在脓毒症诊断中的价值优于CRP。  相似文献   

4.
脓毒血症患者血浆降钙素原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鉴别脓毒血症及判断脓毒血症严重程度方面的意义.方法:选取入ICU的患者35例,其中脓毒血症组18例与非脓毒血症组17例;脓毒血症组中重度脓毒血症(SS)组12例、非重度脓毒血症(non-SS)组6例.比较脓毒血症与非脓毒血症组间以及SS与non-SS组间组的血PCT、C-反应蛋白(CRP)、WBC、淋巴细胞(PLT)、体温(T)以及APACHEⅡ评分的差别.结果:①脓毒血症组患者的PCT值明显高于非脓毒血症组(P<0.01), SS组的血浆PCT值明显高于non-SS组(P<0.05);②当血浆PCT>2 ng/ml时,脓毒血症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以PCT>2 ng/ml做为诊断脓毒血症的标准,得出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72.22%,88.24%,80%;③脓毒血症与非脓毒血症组的CRP、APACHEⅡ及WBC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别(P<0.05,P<0.01,P<0.05),而T及PLT则无明显区别;④SS组与non-SS组的CRP、APACHEⅡ、WBC、T及PLT比较,除APACHEⅡ外,其余的各参数间均未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结论:PCT优于目前临床上应用的炎症反应参数,可作为早期鉴别全身感染,尤其是细菌感染的快捷、敏感、准确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5.
伍增龙  黄永鹏  马俊  范小龙  庞荣锋 《医学综述》2014,20(20):3788-3789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在术后重度脓毒血症患者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以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在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40例胸腔术后的重度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脓毒血症确诊后的第1,3,5,7,10日分别抽血检测患者的PCT及CRP。结果 40例胸腔术后脓毒血症患者,治疗1个月后24例患者存活,作为存活组,16例患者死亡,其中7例2周内死亡,9例在24周内死亡,并列为死亡组;存活组和死亡组PCT、CRP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的评分在第1,3日较高,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PCT、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逐渐降低,而存活组患者在第10日PCT、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下降幅度明显高于第1周内,死亡组PCT、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在第7,10日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存活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与APACHEⅡ评分有相关性(r=0.327,P=0.021),CRP与APACHEⅡ评分存在相关性(r=0.378,P=0.002);第7日PCT、CRP及APACHEⅡ评分预测术后重度脓毒血症患者28 d死亡的ROC曲线,三项指标均有明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三项指标ROC曲线下面积<0.75,提示单个指标评估重度脓毒血症28 d预后有一定的不足之处。结论胸腔术后重度脓毒血症患者确诊后第7日PCT、CRP水平与脓毒血症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同时检测PCT和CRP对重度脓毒血症患者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监测降钙素与C反应蛋白在脓毒血症、腹膜炎患者体内的水平,为后期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门诊收入的42例脓毒症并腹膜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脓毒症休克者14例,严重脓毒症者15例,脓毒症13例;另选取我院同期其它科室住院部收入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间降钙素、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PCT、SOFA和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预后佳和预后差患者在PCT、SOFA和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PCT水平应用于临床鉴别早前全身性感染(如脓毒血症、腹膜炎)的效果优于CRP,建议作为后期临床判断和病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变化与脓毒症脑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脓毒血症患者60例(普通脓毒症组30例,脓毒症脑病组30例)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非脓毒血症组30例其他病区住院患者作对比研究。比较分析普通脓毒症组,非脓毒血症组以及与脓毒症脑病组间在治疗第1天、第3天、第7天的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以及APACHEⅡ评分及Glasgow评分的差别,并比较脓毒症脑病组经治疗后好转与恶化患者治疗第1天时相关指标水平。结果:在治疗第1天、第3天、第7天血清PCT、CRP水平、APACHEⅡ评分比较中,由高至低依次为脓毒症脑病组、普通脓毒症组、非脓毒症组,而Glasgow评分由低至高依次为脓毒症脑病组、普通脓毒症组、非脓毒症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脑病组经治疗后23例好转,7例恶化,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第1天时血清PCT指标,好转组血清PCT指标明显低于恶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脓毒症脑病患者血清PCT、CRP水平较其他疾病存在明显上升趋势,且经治疗预后较好患者的血清PCT明显低于恶化患者,血清PCT在脓毒症脑病的诊断与预后预测中,均可为临床提供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计数和血乳酸水平变化及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50例脓毒症患者,于入院第1日及第3日分别统计血小板计数( PLT)、动脉血气中乳酸( LAC)水平、降钙素原( PCT)及APACHE Ⅱ(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同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感染性休克组,分析组间P LT与LAC的变化. 结果:死亡组的第1日、3日LAC、PCT、APACHE Ⅱ评分高于生存组(P<0.05),而PLT低于生存组(P<0.05);两组间血小板计数与血乳酸水平均与PCT及APACHE Ⅱ评分具有相关性. 严重脓毒症组和感染性休克组,与第1日比较,第3日LAC明显升高( P<0.01) ,而PLT降低( P<0.05). 结论:动态监测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计数及血乳酸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指导临床,二者是判断脓毒症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陈林  周颖 《当代医学》2012,(35):108-109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水平在评估脓毒血症患儿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脓毒血症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白蛋白含量的高低分为高、中、低组及对照组.通过测量其平值,并根据APACHE I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脓毒血症患儿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中低白蛋白血症患儿的比例也低于脓毒症患者儿(P<0.05);脓毒症患者不同白蛋白水平间脓毒血症患儿不同白蛋白水平间APACHE 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白蛋白水平与APACHE I评分呈负相关(r=-0.487,P<0.01);此外,存活患儿与死亡患儿体内白蛋白水平与APACHE I评分之间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白蛋白及APACHE I评分对脓毒血症患儿的预后有一定的评估价值,有利于明确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对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作用及其在评估脓毒症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笔者院内科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近期收治的86例全身炎性反应或脓毒症患者进行研究。根据诊断时的病情分为: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组(34例)、脓毒组(26例)、重症脓毒症组(26例)。于入院后立即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中AN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乳酸的水平,并计算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 Ⅱ)。比较各组血清标志物和APACHEⅡ评分的差异,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影响疾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比较不同预后情况的患者的各指标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脓毒组、重症脓毒症组ANP、PCT、CRP和乳酸水平及APACHE Ⅱ评分均高于SI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脓毒症组ANP、PCT、CRP和乳酸水平及APACHE Ⅱ评分均高于脓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6例患者死亡16例,死亡组ANP、PCT、CRP和乳酸水平均及APACHE Ⅱ评分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回归显示APACHE Ⅱ和ANP与脓毒症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NP曲线下面积与APACHE Ⅱ相近,分别为0.873和0.897(P=0.000)。结论 检测ANP有利于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和评估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可作为判断脓毒症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