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研究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对卵巢低反应者超促排卵效果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至少接受过1次超促排卵治疗,卵巢反应低下者45例,分为研究组24例,周期第1~3天口服来曲唑 2.5 mg,1次/d,周期第4天开始应用醋酸曲普瑞林及基因重组促卵泡激素超促排卵,按体外受精程序进行治疗;对照组21例不使用来曲唑,周期第4天开始治疗同研究组.两组均于第4天、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抽取静脉血,检测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雌二醇、总睾酮、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抑制素B,收集卵泡液,检测雌二醇、总睾酮、AMH、抑制素B,比较两组FSH使用总剂量、hCG日内膜厚度、获卵数、受精率、可移植胚胎数、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注射FSH总剂量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G日内膜厚度无明显降低,受精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无显著差异,但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显著增加(P<0.05).研究组第4天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总睾酮、AMH、抑制素 B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FSH、促黄体生成激素无显著差异.hCG日血清总睾酮升高(P<0.05),其余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研究组取卵日卵泡液总睾酮、抑制素B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雌二醇及AMH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 对于卵巢低反应者,超促排卵前短期低剂量应用芳香化酶抑制剂,通过提高血清或卵泡液内雄激素、AMH、抑制素B水平募集更多卵泡,可以使获卵数和可移植胚胎数增多,不改变内膜厚度和形态,对提高妊娠率起到有利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唑来磷酸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绝经后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绝经后乳腺癌骨转移伴有不同程度骨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应用唑来磷酸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对照组24例,应用唑来磷酸或来曲唑治疗,观察骨转移灶的变化及止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24例患者骨转移灶有效率54.17%,止痛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24例患者骨转移灶有效率8.33%,止痛总有效率70.8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唑来磷酸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是一种有效治疗绝经后乳腺癌骨转移灶的临床方法,且对骨转移所致的疼痛止痛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芳香化酶抑制剂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一种激素依赖性全身性疾病。近年来对乳腺癌以内分泌治疗已受到人们广泛重视,随着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s)的研制和开发,它对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服用他莫昔芬(TAM)内分泌治疗的“金标准”地位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并逐渐成为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发展方向,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前言 很久以来,术后服用5年三苯氧胺一直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辅助内分泌治疗“金标准”,它能使乳腺癌的复发和死亡的相对危险度分别降低47%和26%。随访15年的资料显示,乳腺癌的年复发危险性每年可以下降13%,乳腺癌相关性死亡危险度在15年末也能降低4%-9%。  相似文献   

5.
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久前,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瑞宁得)“用于绝经期后妇女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的新适应证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为了使读者能够了解到目前乳腺癌治疗,尤其是内分泌治疗的进展状况,本报记者(以下简称“记”)走访了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沈镇宙教授(以下简称“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教授(以下简称“徐”),请他们对此作了阐述。另外,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沈坤炜教授和胡震医师,也特意撰文介绍了芳香化酶抑制剂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作用。在此,我们一并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常采用芳香化酶抑制剂作为内分泌治疗的药物,而关节疼痛是其主要的不良反应。文章从中西医角度总结相关文献,按诊断标准、病因学研究、中医病因病机、中西医治疗现状对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关节疼痛进行概述,提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西医目前针对此不良反应尚无系统的诊疗方案,发病机制仍有待探索,且治疗方法存在不良反应明显或临床疗效需进一步证实等问题,而中医疗法近年来显示出较好的疗效,该文从中药、中成药、针灸疗法三部分归类整理中医治疗手段,研究发现,虽然中医疗法具有独特优势,但临床运用尚不广泛,中药、中成药的疗效缺乏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加以验证。今后仍需进一步明确病因、发病机制,探索中西医治疗方案,推动临床系统诊疗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2003年6月至2006年9月治疗的5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范围37~75岁,中位年龄58岁,其中8例绝经前患者中有6例行卵巢切除,2例应用戈舍瑞林抑制卵巢功能.患者均有可观察病灶,除11例因病情迅速进展外,均应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至少24周,所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分别为依西美坦(36例)、阿那曲唑(13例)、来曲唑(3例);主要观察指标为:客观反应率(ORR=CR+PR,其中CR为完全缓解,PR为部分缓解)、临床获益率(CBR=CR+PR+SD≥24周,其中SD为疾病稳定)、肿瘤进展时间(TTP),肿瘤治疗失败时间(TTF)、安全性和毒副反应.结果:CR 6例(11.5%),有1例维持CR 152周,1例维持96周,另4例亦大于60周;PR 19例(36.5%),维持PR时间为32~96周;SD≥24周的患者有16例(30.8%);PD(疾病进展)+SD<24周的有11例(21.2%).患者的ORR 为48%,CBR为78.8%,平均TTP时间78.87周(95% CI 61.13%~96.61%).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尽管未获客观反应的患者疾病进展后曾采用化疗、放疗或其他治疗(B组),但与达到客观反应的患者(A组)相比生存时间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大于24周时两组的总生存率分别A组92%,B组81.5%[Log Rank (Mantel-Cox) 检验,χ2=3.85,P=0.047].与药物相关的副反应包括潮红、出汗、小关节痛,其中有2例发生与治疗药物关系不确定的心力衰竭,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晚期乳腺癌单药有效率为48% ,能明显延长达CR或PR患者的生存期,副反应易耐受.  相似文献   

8.
芳香化酶是药物预防及治疗乳腺癌等雌激素依赖性疾病的一个重要靶点。综述近10年来,从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中发现的具有芳香化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通过对其化学结构、生物活性进行总结,并探讨构效关系,为新型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郭运杰  井小会 《黑龙江医学》2017,(11):1092-1094
目的观察氟维司群联合依西美坦治疗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NSAIs)治疗后进展的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于2014-10-10—2016-10-20间收治的符合标准的晚期乳腺癌患者47例,研究组24例,d0、d14、d28分别予以氟维司群500 mg肌肉注射给药,此后每28 d为1周期,联合依西美坦2.5mg/d;对照组23例,口服依西美坦单药2.5 mg/d,分析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中位随访时间8.6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4.2%和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P=0.023);中位PFS分别为6.5个月(95%CI=3.86~9.14)和3.0个月(95%CI=2.37~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两组的常见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氟维司群联合依西美坦治疗NSAIs治疗失败的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可显著提高疾病控制率及无进展生存时间,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潘钢  周东辉 《浙江医学》2008,30(3):301-303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研发使用是当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重大进展。他莫昔芬(TAM)曾是早期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金标准药物,但现在它正日益受到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挑战,正是由于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疗效的显著性和副反应的易控性,它正取代TAM的地位,被一些国家及国际临床指南推荐为绝经后雌、孕激素受体阳性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现对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依西美坦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Ⅱ期临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依西美坦治疗绝经后妇女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应用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方法,将40例绝经晚期乳腺癌患者分为A组(治疗组)和B组(对照组)各20例,采用双模拟阳性对照。A组:依西美坦25mg,加来曲唑模拟片,早餐后口服,每日1次;B组:来曲唑2.5mg,加依西量模拟片,早餐后口服,每日1次。两组疗前2周内及治疗每4周后检测血中雌二醇(E2)水平,治疗4-12周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所有患者均可进行疗效评价和不良反应分析。A,B组均无CR者;A组和B组部分缓解(PR)分别为4例(缓解率为20%)和2例(缓解率为10%);稳定(SD)分别为8例和10例;软组织疗效稍高于内脏转移,治疗第8周E2抑制率分别为21.4%和11.8%;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潮热、头晕、浮肿,一解较轻,可以耐受。结论:依西美坦作为一种新的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对血清E2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一种有价值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芳香化酶抑制剂(AIs)是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标准辅助内分泌治疗。AIs相关骨关节痛(AIA)是AIs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的依从性。AIA尚无明确治疗指南,运动疗法、补充维生素(维生素D、Omega-3脂肪酸、维生素B12)、针灸治疗为AIA主要非药物治疗措施,疗效值得肯定,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另外,更换内分泌药物也是有效且可行性高的手段。镇痛药、短期激素治疗、中药治疗为AIA主要药物治疗措施,但还需大样本、多中心、证据等级高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明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来曲唑(芙瑞)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7例晚期乳腺癌患者13服来曲唑2.5mg,每天1次,4周为1个周期。结果可评价疗效的47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4例(8.5%),部分缓解(PR)21例(44.7%),病情稳定(SD)19例(34.1%),病情进展(PD)3例(6.38%)。结论来曲唑能有效治疗晚期乳腺癌,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与不孕症的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孕症的病因不同,最常见的是排卵障碍。克罗米酚(clomiphene citrate,CC)一直作为促排卵一线药物,但是其临床妊娠率较低,流产率高;而促性腺激素治疗易致卵巢过度刺激,多胎妊娠几率增加。来曲唑(letrozole,LE)为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最初用于绝经妇女晚期乳腺癌治疗,近年来大量文献报道其在生殖医学领域的应用有很多优势,现综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绝经前妇女的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芳香化酶是含有细胞色素P450的酶复合物家族成员之一,作用于雌激素生成的限速步骤,即催化雄烯二酮或睾酮向雌激素的转化。这一过程受垂体分泌的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激素(LH)的控制。人类许多组织能够表达芳香化酶,如卵巢颗粒细胞、胎盘合体滋养细胞、乳腺、肌肉、脂肪组织、皮肤成纤维细胞和脑。颗粒细胞和其他组织的芳香化酶采用不同的转录启动子。芳香化酶作用于雌激素生物合成过程的终末步骤,是选择性抑制雌激素生成的良好靶点。由于作用环节的特殊性,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AI)在一些雌激素依赖性疾病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目前,AI主要用于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RI)是一组通过抑制芳香化酶(aromatase,AR)活性,阻断内源性雌激素合成以使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达到治疗雌激素依赖性肿瘤生长的药物。主要用于绝经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乳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雌激素可能参与了卵巢癌的发生与发展,抗雌激素治疗对卵巢癌,尤其在难治性、复发性卵巢癌的二、三线治疗中具有一定效果,文中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来曲唑治疗复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9例绝经后乳腺癌口服来曲唑每日1次,每次2.5 mg,共服8周.治疗前2周内及治疗8周后检测血中雌二醇(E2)水平,同时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4例,总有效率31.6%(6/19).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乏力、皮肤潮红,一般较轻,可耐受.结论来曲唑对复治性乳腺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是乳癌内分泌治疗中1种有价值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体质量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 AIs)疗效的影响,为超重及肥胖的乳腺癌患者的系统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2011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乳腺外科就诊的女性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且使用AIs为初始内分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纳入初诊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24 kg/m2 的乳腺癌患者为超重组,按1∶1比例配对(包括确诊年龄、确诊年限、Luminal A或Luminal B分子分型、及服用AIs药物的类型)的正常BMI乳腺癌患者(18.5 kg/m2<BMI <24 kg/m2)为对照。主要研究指标包括内分泌治疗抵抗率、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 DFS) 率及总生存 (overall survival, OS) 率。  结果  超重组及对照组乳腺癌患者各182例,截止2016年1月,中位随访时间为75月。两组患者平均BMI分别为26.44、21.62 kg/ m2。超重组及对照组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抵抗比例分别为12.09% (22/182)及6.59% (12/182) (P = 0.072)。其中超重组患者继发性内分泌治疗抵抗升高 (7.14% vs. 2.75%, P = 0.042),但两组DFS率及OS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超重可增加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AIs继发性内分泌治疗抵抗发生率,但对其生存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那曲唑对初次罹患乳腺癌患者癌组织c-myc表达的影响.方法:在患者知情情况下,行乳腺癌切除术前3 d到1 wk,获取40例患者部分肿瘤组织后,对患者施予阿那曲唑治疗.手术过程中获取肿瘤组织.将肿瘤组织研磨后,Western Blot分析乳腺癌组织中c-myc的表达.同时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组织雌激素受体表达情况.并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的雌二醇水平.结果:40例患者中,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为28例,占70%.经阿那曲唑治疗后,雌激素受体阴性患者c-myc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c-myc表达有显著变化(P<0.05),其中23例患者c-myc表达明显降低,2例没有变化,3例升高.阿那曲唑能够降低所有患者的外周血雌二醇的水平.结论:对于绝经后的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阿那曲唑能够有效地降低癌基因c-myc的表达,从而降低癌细胞的转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绝经后乳腺增生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该院接诊的142例女性绝经后乳腺增生患者,根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71,采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和对照组(n=71,采用他莫昔芬治疗),服药后3个月给予患者复查,了解患者的增生临床症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对组间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接受不同治疗情况下,观察组患者左侧乳腺导管为(0.06±0.02),对照组为(0.13±0.07),观察组患者右侧乳腺导管为(0.07±0.03),对照组为(0.14±0.06),观察组患者乳腺纹理增粗左侧发生率为94.36%,右侧为95.77%,对照组患者乳腺纹理增粗左侧发生率为52.11%,右侧为54.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2.81%,盗汗发生率为1.41%,疼痛发生率为2.81%,对照组分别为18.31%,12.67%,21.1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当前女性绝经乳腺增生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属于理想的治疗方法,有效改善患者增生症状,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