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肾动脉假性动脉瘤伴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 患者,女,11岁,因腹痛2天入院.半月前,患者从高处跌落,当时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2天前出现持续性腹痛,哭闹不安,且伴有血压升高,硝酸甘油维持下血压波动于130/80mmHg左右.  相似文献   

2.
电凝技术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效果较好,但目前对于电凝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其手术、术后远期复发率等问题仍存在争议。本文就电凝血栓形成机制及其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4.
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和血管内治疗技术的进展使越来越多的颅内动脉瘤得以治愈 ,但是 ,仍有一部分颅内动脉瘤 ,主要为颅内巨大动脉瘤 ,因生长部位、瘤颈宽大或呈梭形生长等原因 ,难以通过手术或血管内治疗处理。在这种情况下 ,牺牲载瘤动脉的动脉瘤孤立术就成为治疗的可选方式。但对颅内侧支循环发育不良的病例 ,牺牲载瘤动脉可能导致术后缺血性脑梗塞。Yasargil等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 ,于 1967年与Donaghy等先后推出STA MCA搭桥术用于颅内闭塞性脑血管病的治疗 ,此后 ,该手术方式一度风靡世界 ,尤其在我国 ,使用STA MCA搭桥手术治疗了大量…  相似文献   

5.
颅内动脉瘤破裂多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起病,可伴有脑内血肿(intracerebral hematoma,ICH)或/和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而以壁内出血(intramural hemorrhage,IMH)无SAH的颅内破裂动脉瘤罕见,作者收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同期治疗颅内外动脉狭窄合并颅内动脉瘤的策略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8年9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行同期血管内治疗的15例颅内外动脉狭窄合并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63.9±9.1)岁(范围:43~79岁);动脉狭窄部位共15处,狭窄程度为75%~95%,其中前循环8处,后循环7处;动脉瘤共17个,最大径(5.3±1.2)mm(范围:3~7 mm),其中前循环动脉瘤11个、后循环动脉瘤6个。患者均行同期动脉狭窄支架成形及动脉瘤栓塞术治疗。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5处动脉狭窄均成功置入支架(残余狭窄<30%);17个动脉瘤中,10个行单纯弹簧圈栓塞,7个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均完全栓塞。围手术期1例患者出现轻微脑梗死症状,其余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43.8±8.2)个月(范围:24~85个月),患者术后6~12个月均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其中2例出现无症状性支架内再狭窄,所有动脉瘤未见复发。截至末次随访时,患者均未出现颅内出血、缺血性卒中等相关症状。结论颅内外动脉狭窄合并颅内动脉瘤应根据血管狭窄的部位、程度及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位置、数量及两者的位置关系等因素综合分析,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给予同期血管内治疗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腹腔内或腹膜后血管白发性破裂引起的腹腔内大出血称腹部卒中(abdominal apoplexy),是少见的急腹症。自发性脾动脉破裂是其中一种罕见类型,诊断闻难。剖腹探食手术是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小脑前下动脉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AICA)动脉瘤是十分罕见的颅内动脉瘤.我院自1995年6月至2004年12月共治疗颅内动脉瘤406例,其中AICA动脉瘤3例(0.74%),现结合文献对其分型,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技巧进行讨论,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对1例颅内巨大动脉瘤行夹闭术的患儿,术前加强病情观察及对症处理,完善相关检查及术前健康教育;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体征,做好特殊超声技术监测脑血流的护理配合以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患儿手术顺利,住院23d痊愈出院,无神经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1例颅内巨大动脉瘤夹闭术患儿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例颅内巨大动脉瘤行夹闭术的患儿,术前加强病情观察及对症处理,完善相关检查及术前健康教育;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体征,做好特殊超声技术监测脑血流的护理配合以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患儿手术顺利,住院23 d痊愈出院,无神经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1病例资料患者,男,44岁。右上肢肿胀刺痛1个月加重伴手指麻木发凉5d,于2007年12月13日18:00急诊入院。患者自述于1个月前出现右侧手指指尖麻木,近5d右上肢麻木、胀痛明显加重,自测不到脉搏,右上肢皮肤苍白,皮温低,呈持续性,伴胸闷、气短、大汗。心电图:窦性心率(正常心电图);右上肢血管超声:右侧锁骨下动脉下段、腋动脉、肱动脉血管闭塞(完全性血栓形成);血压16/10kPa;血糖正常。以“左上肢动脉栓塞”收住入院。患者既往有小儿麻痹症病史,右下肢发育短小、无力,长期扶双拐行走;常伴有右上肢苍白,皮肤发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脉搏测不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治疗的时机、方法以及操作的技巧,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7年3月收治的33例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按Sundt的随访结果标准评定:18例满意,3例良好,0例差,12例死亡。结论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仍然是治疗动脉瘤的最有效的方法,如患者的经济状况良好且微导管能到位时,栓塞治疗也是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导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主要原因.是致死致残的常见脑血管病,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夹闭和神经介入栓塞两种。本研究自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采用开颅夹闭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22例.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资料患者 ,男 ,31岁。于入院一周前无诱因出现右窝疼痛 ,可忍受 ,入院当天疼痛加重 ,并觉小腿及足部麻木、发凉 ,2h后因疼痛加剧 ,急诊入院。体检 :一般状况良好 ,右小腿中下段及足部冰冷 ,足部皮肤苍白 ,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足趾末梢无血运。窝中部稍隆起 ,触及深部有一硬结 ,如拇指尖大小 ,触压痛明显 ,基底界限欠清 ,向左右侧方可稍许活动 ,但不能上下活动。考虑窝纤维瘤合并动脉栓塞 ,立即行手术探查。术中见动脉于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分叉上 1.0cm处 ,动脉壁前外侧膨大形成一椭圆形硬性肿物 ,上下径约 2 .0cm ,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Neuroform Atlas支架在颅内动脉分叉处宽颈动脉瘤栓塞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9月16例采用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分叉处宽颈动脉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动脉瘤位于大脑中动脉分叉处8例,大脑前动脉分叉处4例,大脑前、中动脉分叉处2例,大脑前动脉A2远端分叉处1例,大脑后动脉P2分叉处1例。破裂动脉瘤10例(术前Hunt-Hess分级Ⅰ级6例,Ⅱ级2例,Ⅲ级2例),未破裂动脉瘤6例。结果 均在单一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下完成栓塞,技术成功率100%。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闭塞13例,瘤颈残留2例,瘤体残留1例。术中及围手术期未观察到介入操作相关并发症。出院前改良Rankin量表(mRS)0~1分11例,2分3例,3分2例。16例随访时间3~14个月,(7.8±3.2)月。mRS评分0~1分14例,2分1例,3分1例。9例术后3~6个月行DSA,动脉瘤完全闭塞8例,瘤颈残留1例,9例均未见载瘤动脉狭窄或支架内闭塞。结论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分叉处宽颈动脉瘤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中的显微手术经验,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显微外科手术夹闭32例动脉瘤的手术时机及术中操作要点。结果显微手术治疗32例动脉瘤,28例痊愈,3例部分偏瘫或语言智能障碍,1例死亡,病死率3.2%。结论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效果良好。对动脉瘤术前Hunt分级Ⅰ~Ⅱ级者应尽早手术,Ⅲ级及以上者,待病情平稳后再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应用MRI诊断颅内动脉瘤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0年8月就诊的1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其中男6例,女10例。所有病例均经临床或DSA检查证实,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患者中共发现动脉瘤16处,均为单发,位于鞍上池附近,圆形或类圆形,境界尚清,其中最小的约0.7cm×0.5cm×0.5cm,最大的约2.7cm×2.0cm×2.5cm。信号混杂,T1WI以等、高信号为主,T2WI为低、等或高信号。结论 MRI扫描能够显示动脉瘤以及其与周围的关系,帮助判断动脉瘤蒂的位置及大小,还可以显示整个脑血管系统,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颈外动脉瘤并血栓形成影像学表现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7岁,无明显诱因反复发作头晕8天,伴恶心、呕吐、乏力;高血压约10年,否认冠心病及糖尿病史.高频超声:双侧颈动脉硬化并多发粥样斑块形成,右侧颈外动脉起始段见一瘤样结构突起,约25 mm×18 mm×15 mm,其内充满斑片状实性低回声(图1),随血流冲击有轻微往返运动;与该瘤样结构相连接的甲状腺上动脉未见明显扩张,近端管腔内亦可见实性斑片状低回声(图2).CDFI:上述斑片状低回声内可见窄带状紊乱血流信号,峰值流速约150 cm/s,甲状腺上动脉未见血流信号通过.CDE:上述斑片状低回声内可见细带状血流信号(图3),甲状腺上动脉未见血流信号.DSA..右颈外动脉起始段管腔明显狭窄(图4),甲状腺上动脉显影不清.结合上述影像学检查所见,临床诊断为右侧颈外动脉起始段真性动脉瘤并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可脱球囊辅助瘤颈成型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应用该技术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12例,其中前循环动脉瘤9例,后循环动脉瘤3例。宽颈型10例,非宽颈型2例。结果本组完全栓塞10例,90%以上栓塞1例,90%以下栓塞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血栓形成1例,脑血管痉挛4例。1年后复查,90%以下栓塞的1例宽颈型颅内动脉瘤患者复发。平均随访18个月,除1例Ⅳ级患者轻度智力减退,语言欠流畅外,其余患者均无神经损害症状。结论球囊辅助瘤颈成型技术能明显提高动脉瘤栓塞的致密程度,降低复发率,提高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总结1例血管移植治疗颅内巨大蛇形动脉瘤的手术配合体会。提出术前熟悉手术操作基本过程.妥善固定患者头部;术中取大隐静脉和颅内血管移植分别使用2套手术器械,避免交叉使用造成污染;准确配制肝素液、罂粟碱液,正确使用显微镜是其配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