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少杰  徐丽艳  伏树奇 《安徽医药》2015,19(9):1737-1739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 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在肝外胆管梗阻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列经临床手术或随访证实的肝外胆管梗阻性病例的MRI及MRCP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病例中良性梗阻28例,其中26例在MRI及MRCP上表现为肝内外胆管轻、中度扩张,2例未见明显胆管扩张,23例表现为胆总管内T1WI、T2WI低信号的杯口状充盈缺损,3例鸟嘴状局限性狭窄;恶性梗阻12例,MRI及MRCP主要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的肿块及截断征,伴肝内外胆管中、重度扩张。结论低场MRI及MRCP在肝外胆管梗阻性病例的定位、定性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场磁共振成像(MRI)常规平扫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肝门胆管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胆管癌的低场MRI常规平扫与MRCP影像特点.结果 8例均有肝门部胆管扩张,梗阻部位显示准确率100%;6例肝门部软组织肿块,2例肝门肿块不明显.结论 低场MRI常规平扫与MRCP联合应用,能有效地反映肝门胆管癌的影像特点,是一种安全实用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对肝门区肿瘤的诊断及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的MRI与MRCP影像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MRI均显示肝内胆管不同程度扩张;肝门部软组织肿块15例,门静脉受侵4例。结论 MRI一系列检查方法对肝门区肿瘤定性诊断及外科手术方案制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平扫、增强、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病例12例,回顾分析其影像学表现,MRI检查采用T2加权(T2WI)和T1加权(T1WI)序列平扫、3DT1加权加脂肪抑制(T1WI-FS)动态增强扫描,所有病例均做MRCP及MRA检查。结果 12例肝门部胆管癌中呈肝门部肿块样改变9例,动态增强扫描显示7例肿块呈逐渐强化,2例动脉期显示强化。9例表现为胆管内充盈缺损或呈截状,管壁增厚、管腔不规则狭窄3例。门静脉受累7例,肝动脉受累2例。结论应用MR多种显像技术对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率高,为临床提供更高价值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5.
何跃权  杨蓉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855-1856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0.2T)水成像(MRCP)技术在梗阻性黄疽诊断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分析119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者MRCP影像特征,并评估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在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结果:119例病例中良性梗阻100例,恶性梗阻19例.结论:MRCP能够比较清楚地显示胆囊、肝内、外胆管及其分支及部分胰管形态,能够对胆管是否有梗阻扩张作出正确判断,对病变梗阻部位及梗阻原因、梗阻程度判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丽萍  孙军  吴前芝  王薇 《江苏医药》2006,32(10):929-931,F0005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结合常规磁共振(MR)对恶性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恶性胆道梗阻病例的MRCP.常规MR图像。结果梗阻部位分别为肝门部以上胆管,胰头上方胆总管水平,胰内段胆总管水平。所有病例均显示胆管扩张。梗阻末端胆管形态分别为乳头状、尖锥状、鸟嘴状、环状。常规MR图像可直接显示病变部位异常软组织信号,部分可见转移征象。MRCP定位准确率88%,定性准确率64%,MRCP结合常规MR定位准确率97%,定性准确率82%。结论MRCP结合常规MR检查明显提高恶性胆道梗阻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崔勇 《中国医药指南》2012,(33):481-482
目的探讨CT、MRI在临床上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以便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对我院在2010至2011年间收治的20例经过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CT和MRI的结果,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对病灶的现实情况及定位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CT与MRI对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比较高,分别占到62%和100%,所有的患者在临床上经过CT与MRI检查均表现为肝管扩张,MRI显示肝门部软组织肿块17例,门静脉受侵患者11例,胆管壁浸润患者2例,淋巴结肿大患者8例,而在CT检测下相应的检测结果为12例、6例、0例、6例、5例。结论 CT与MRI是临床上检测肝门部胆管癌的有效方法,MRI在检测在显示肝门部肿块大小、范围、沿胆管壁浸润门静脉侵犯和淋巴结肿大上等刚面比CT更有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探讨螺旋CT与MRI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门部胆管癌的患者46例,对其螺旋CT与MRI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CT诊断为肝门部胆管癌有42例,符合率为91.3%,主要表现为肝内胆管扩张与肝门部软组织肿块;MRI诊断为肝门部胆管癌有有46例,符合率为100%,皆检查可见有肝内胆管扩张与肝门包块,所有患者经动态增强扫描皆可见包块呈现出逐渐强化。结论 CT与MRI皆能准确诊断及鉴别诊断肝门部胆管癌,而MRI在显示肝门区肿块范围、大小,门静脉受累、胆管壁浸润的程度,淋巴结肿大等方面优势更为突出,并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I不同序列检查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0例肝门部胆管癌MRI各序列成像表现。结果针对不同的MRI序列,肝门部胆管癌的直接及间接征象可清晰显示,不同的MRI序列检查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各有优势。结论 MRI对肝门部胆管癌有较好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在应用中需根据患者不同情况侧重运用不同扫描序列并加以联合,以获得较好的、有诊断价值的影像图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Postcholecy Stestomy Syndrome,PCS)的MRI表现。方法收集本院2005年8月至2007年3月期间的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病例共39例,所有病例均经临床、MRI和MRCP检查证实。结果39例中,发现胆道结石20例,仅胆总管轻度扩张12例,胆总管上端狭窄5例,胆囊管遗留过长并发结石2例。MRI表现为:①肝内胆管或胆总管扩张,T2加权像上肝内胆管或胆总管内低信号影;②仅有胆总管轻度扩张,胆总管内无充盈缺损信号影;③胆总管上端狭窄MRCP表现为肝内胆管扩张,呈"鼠尾状";④胆囊管遗留过长MRI表现在原来胆囊位置出现不规则"小胆囊"信号影,内可伴有低信号的结石影。结论MRI结合MRCP由于成像切面和序列丰富,显示胆道的情况更为直观,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病因的影像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田力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206-207
目的:探讨胆管阻塞扩张位置分布及良、恶性胆管阻塞的特征表现。方法:对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22例良性及37例恶性胆管阻塞者的CT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内胆管无或轻度扩张,肝内外胆管扩张不一致,肝内轻肝外重,而肝外胆管在远段逐渐变细见于良性阻塞。肝内外胆管呈一致性扩张,肝内胆管扩张几达肝被膜下.扩张总胆管突然中断见于恶性阻塞。结论:通过对胆管阻塞的定位、扩张胆管腔的形态、扩张胆管壁的改变、阻塞的直接征象等方面的CT影像观察能对胆管阻塞的定位、定性有较为明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Vater氏壶腹癌的MRI征象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文收集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Vater氏壶腹癌10例,均具有完备的MRI和超声资料,其中8例做了CT检查。结果 本组10例中,见到肝内和肝外胆管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其中轻度扩张占20%,中度30%,重度50%。扩张的胆总管末端形态表现为突然截断形占70%,逐渐变窄形占30%。见十二指肠降段内软组织影占50%;双管征占80%;胆囊增大占90%。结论 MRI诊断Vater氏壶腹癌有效而准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癌的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影像表现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外胆管癌经MRCP检查,综合分析MRCP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MRCP显示肿块26例,病变部位胆管中断,梗阻近端形态呈截断状或圆锥状16例,鸟嘴状或鼠尾状12例,杯口状8例。29例显示梗阻远端的胆管。定位诊断准确率为88.9%,定性诊断准确率为77.8%。结论常规MRCP是诊断肝外胆管癌的重要手段,对肝外胆管癌定位诊断尚准确,定性诊断有较高特异性,但依然有待其他手段的补充。  相似文献   

14.
恶性梗阻性黄疸55例B型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莉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3):3283-3284
黄疸是临床常见症状,超声实时显像能清晰显示扩张的肝内外胆管系统.根据肝内外胆管是否扩张及扩张的部位可明确是否为梗阻性黄疸及其阻塞部位,部分病变可同时作出病因诊断.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5月~2004年12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旨在进一步提高梗阻性黄疸的超声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三维磁共振胰胆管成像(3D-MRCP)和常规MRI对婴儿胆道闭锁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2例经手术证实为胆道闭锁患儿的病历资料,所有患儿术前均接受3D-MRCP和常规MRI检查,对比分析患儿的3DMRCP和常规MRI征象、术中所见与术中胆道造影及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3D-MRCP见,肝外胆管未显影10例;胆总管扩张,余肝外胆管未显影1例;胆总管囊肿1例。常规MRI见肝门区门静脉周围异常信号12例;肝门部三角形T2WI高信号影11例。胆囊细小呈条、索状11例;胆囊显影欠佳1例。结论对3D-MRCP多方位观察未见完整肝外胆道及常规MRI见肝门部三角形T2WI高信号影者,应高度怀疑胆道闭锁。胆囊发育不良及肝门区门静脉周围异常信号表现也具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8月—2011年3月收治的3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资料,通过对其CT表现的分析,以期提高CT对梗阻性黄疸定位、定性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CT检查对梗阻性黄疸的部位、原因及良恶性的区分准确性较高。本组诊断为胆管结石12例,胆总管炎性狭窄6例,胰头癌9例,胆管癌7例,肝癌、肝门或胆总管周围淋巴结转移5例。结论通过CT影像的表现对胆管阻塞的部位、胆管腔扩张的形态、胆管壁的改变、阻塞等征象的观察能对梗阻性黄疸有较为明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恶性胆道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3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的恶性胆道梗阻性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所有患者均做MR检查,采用单次激发放射状自旋回波序列技术。其中胆囊癌2例,肝门转移癌7例,胆管癌43例,胰头癌11例。结果本组63例MR检查均一次成功,肝内外胆管显示率100%。MRI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2.1%,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7.3%。结论MR是一种无创性的有效检查手段,能清晰显示正常或异常的胰胆管结构,定位和定性诊断准确率高,能为临床提供十分有意义的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18.
黄可祥  兰庆茂  吕亚萍  毛勤香  黄宇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8):1230-1231,1235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治疗随访证实的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MRI及MRCP表现特征,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平扫及MRCP检查,其中17例行MRI动态增强扫描。结果肝门区胆管癌8例、胆总管癌5例、胰头癌7例、壶腹及十二指肠乳头癌6例、胆囊癌3例、肝门淋巴结转移2例。MRI联合MRCP对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定位诊断率为100%,定性诊断率为87%。结论联合应用MRI和MRCP对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均有较高准确性,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磁共振表现特点,及诊断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材料与方法 有明确跟腱部位闭合性外伤史的30例连续性病例,就诊后行跟腱磁共振检查。经临床和手术证实,ll例跟腱完全或部分断裂(病例组),19例跟腱无断裂(对照组)、着重观察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磁共振表现特点,并用诊断试验分别评价磁共振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 跟腱断裂的磁共振表现为腱内信号增高、肌腱增粗、腱束连续性中断和腱周积液。MRI诊断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l%、95%和93%。结论 MRI检查对闭合性跟腱断裂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对阻塞性黄疸病因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对进行MRCP及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4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47例进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检查均获成功,诊断结果与ERCP结果有42例为一致;其中:33例胆管及胆囊结石,占78.6%。胆管恶性病变阻塞6例,占14.3%,3例胆管癌,1例胆胰壶腹癌,2例胰头癌(均有术后获得病理证实)。结论 MRCP可提供良好的胆胰系整体图像,对阻塞性黄疸的病变诊断效果好,具有无创性、无损伤的优势,易于被老年、体弱患者接受。MRCP可为阻塞性黄疸病因诊断提供可靠的临床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