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新生为肿瘤生长和转移所依赖 ,因此抑制血管新生可作为一种全新的肿瘤治疗策略。一系列的血管生长抑制因子已经在离体和活体实验中得到证实 ,其中血管抑素和内皮抑素是近来研究的热点 ;同时 ,在肿瘤生长和转移过程中 ,还存在一些血管生长促进因子 ,其中VEGF及其相关受体在肿瘤血管新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此 ,我们对血管生长调节因子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基因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作一综述。一、血管生成和血管新生人体血管系统的生成有两处不同的过程 :1 血管生成(vasculogenesis) ,即胚胎发育早期 ,中胚层来源的内皮细…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肿瘤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是肿瘤血管新生的重要作用因子。在绝大多数恶性肿瘤中均呈现VEGF及其受体的高表达 ,从而形成旁 自分泌作用方式 ,促进内皮细胞分裂、增殖 ,诱导血管新生 ,并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 ,刺激肿瘤细胞生长。采用各种方法阻断VEGF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 ,可以阻断肿瘤血管新生 ,抑制肿瘤生长转移 ,为肿瘤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3.
内皮抑制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生长依赖新生血管的形成。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 ,切断肿瘤生长所需的营养途径 ,阻断新生血管形成 ,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Endostatin(内皮抑制素 )具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最强烈、最特异的生物学活性 ,且不产生耐药 ,是目前发现最为理想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  相似文献   

4.
白细胞介素8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肿瘤的进展是一多因素、多环节、多阶段的过程,其中肿瘤血管生成起关键作用,近来研究表明肿瘤及肿瘤基质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8(IL8)也是一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它可通过肿瘤及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受体,直接或间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生、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5.
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与肿瘤转移的抑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血管形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重要环节,是肿瘤细胞进入血液的主要通道,受到血管生成刺激因子和抑制因子( 如angiostatin 和endostatin) 等物质的调节。血管生成抑制因子通过抑制内皮细胞的生成和迁移而显示出强烈的抗肿瘤作用,其毒性低、不易产生耐药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肿瘤血管生成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多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与微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它们通过各种机制降解血管基底膜和周围细胞外基质,促进内皮细胞分裂、游走和增殖,诱导宿主毛细血管新生并长入瘤组织。现已分离、克隆、鉴定了20 多种肿瘤血管生成因子,对其深入研究可为肿瘤的诊断、治疗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血管生成是包含多步骤且高度调节的过程,对于生长、发育和修复受损组织至关重要[1]。血管生成可能通过两种机制发生,包括芽生和非芽生[2]。血管生成由多种生长因子和信号通路控制,其发生与否取决于生物环境中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抗血管生成因子之间的平衡[3]。其中,血管新生的关键因子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 Angpt)、  相似文献   

8.
背景:稳定的角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是研究角膜新生血管调控机制,姜黄素对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具有抑制作用和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模型中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为防治角膜新生血管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纳入33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取3只设为正常组,其余30只建立兔角膜碱烧伤诱发角膜新生血管模型,右眼设为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左眼设为干预组给予姜黄素,裂隙灯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生长及角膜混浊情况,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房水中的表达。 结果:正常组没有角膜新生血管生成。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角膜新生血管受到抑制且角膜混浊较轻(P < 0.05)。房水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3组中均有表达,对照组和干预组明显高于正常组,但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 < 0.05)。说明姜黄素可以有效降低角膜碱烧伤后房水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进而抑制兔角膜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癌基因DEK与转录因子AP-2α在乳腺癌变中的相互作用及在HER2过量表达、乳腺癌变中的病理学意义。方法用Western blot检测组织中DEK、AP-2α和HER2蛋白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免疫共沉淀检测DEK和AP-2α在MDA-MB-453乳腺癌细胞中的相互作用;通过siRNA抑制MDA-MB-453细胞中DEK和AP-2α的表达,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ER2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DEK、AP-2α和HER2的蛋白水平之间显示一定的相关性,DEK和AP-2α在MDA-MB-453细胞内有相互作用,siRNA抑制DEK和AP-2α的表达可协同抑制MDA-MB-453细胞中HER2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癌基因DEK和转录因子AP-2α协同促进乳腺癌中HER2的高表达。  相似文献   

10.
背景:角膜新生血管导致角膜透明性降低,造成严重的视觉障碍。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是一种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其对于角膜新生血管是否具有抑制作用尚不清楚。 目的:探索局部运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大鼠角膜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方法: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与色素上皮衍生因子组,每组10只。用NaOH溶液将大鼠右眼角膜烧伤诱导产生新生血管。碱烧伤后2组每日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点眼,并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和测量各组角膜新生血管生长情况。碱烧伤后12 d处死大鼠,将角膜组织固定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角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CD31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大鼠角膜碱烧伤后3,7,12 d,色素上皮衍生因子组大鼠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均小于生理盐水组(P < 0.05)。角膜碱烧伤后12 d,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生理盐水组大鼠角膜产生大量新生血管,角膜组织结构紊乱;色素上皮衍生因子组新生血管较少,角膜组织结构趋于整齐。角膜碱烧伤后12 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生理盐水组大鼠角膜上皮和基质层可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大量表达,角膜基质层可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CD31大量表达;色素上皮衍生因子组新生血管稀少,CD31表达较弱。证实局部应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可有效抑制大鼠角膜化学伤后的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1.
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问题是制约构建大块组织工程骨的一个重要方面 ,迫切需要在材料中构建血管网给种子细胞传输营养物质、氧气和调控因子。血管化可明显促进新生骨的形成 ,材料的性能和三维结构对血管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成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共同培养时可以相互促进生长 ,多种细胞因子可以刺激血管的生长并且起协同作用。目前对血管化骨的制备进行了细胞混合培养和使用显微制造技术等一些方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罗嘉伦  涂腊根  潘丽  杨扬帆  杨铮  洪乐鹏 《解剖学研究》2011,33(2):101-104,封4
目的 通过体外及体内干预实验研究探讨COX-2信号通路对皮肤伤口炎症细胞、新生血管的影响,评价皮肤伤口愈合的情况,为减少伤口瘢痕形成、促进愈合的诊疗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划痕试验及小鼠体内实验,运用COX-2选择性抑制剂尼美舒利进行干预,通过伤口皮肤铺片、免疫组化对伤口生长过程中炎症细胞、新生血管、成...  相似文献   

13.
缺氧诱导因子-2(hypoxia-inducible factor-2,HIF-2)是一种转录因子.其主要活性作用部位是HIF-2α亚基,与HIF-1α有高度同源性,但二者在基因调节中有不同的作用,HIF-2α能优先表达某些靶基因如EPO、IGF、VEGFR等,是近年来研究较热门的一种促血管新生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向内皮细胞分化、促进血管新生及管腔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HIF-2α的调节作用,此调节过程主要依赖于VEGF/VEGFR信号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万璐  孙昭  白春梅  赵林 《解剖学报》2019,50(6):865-869
肿瘤的生长与转移依赖于充足的血管生成以及血液供养,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肿瘤来源的外泌体参与促进肿瘤血管新生。本文通过综述外泌体如何驱动血管新生,为改进现有的抗血管生成疗法增加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血管新生与疾病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很多疾病均伴有血管的变化。血管 ,特别是微血管 ,常与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和功能密切相关。疾病时它们发生相应的改变。有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与微血管新生有密切的联系 ,治疗时要抑制血管新生 ,如肿瘤等 ;有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微血管的闭塞和退化 ,治疗时要促进微血管新生 ,如血栓性疾病等。因此近年来血管新生与疾病的关系在整体、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开展了广泛的研究 ,下面作一简要介绍。1肿瘤的血管新生与抗血管新生治疗1.1肿瘤血管新生肿瘤是人体细胞异常分化增殖的恶性疾病。肿瘤在表现其生长、转移等生物学行为时与其中的微…  相似文献   

16.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血管新生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un CY  Hu Y  Wu T  Wang YD  Wang HF  He W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6,35(4):238-239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的一员,对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多种类型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分化和再生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显示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人脑血管内皮细胞等多种内皮细胞以及新生血管平滑肌细胞均能产生BDNF,而且BDNF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因此我们推测BDNF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机体新生血管的形成。为此,我们对BDNF的体内体外促血管新生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是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特异性表达CD34,CD133和VEGFR-2,具有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潜能。EPCs主要位于骨髓和外周血。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肿瘤血管新生。肿瘤细胞可合成和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在不同因子的趋化作用下EPCs从骨髓动员至外周血循环,然后迁移和定居到肿瘤组织,经细胞因子诱导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参与肿瘤血管新生。VEGF/VEGFR-2信号途径在EPCs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低氧诱导因子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血管新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血管新生的过程中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起关键作用。组织或细胞低氧后 ,生成的低氧诱导因子 1主要通过转录和转录后水平的调节 ,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转录活化 ,并增加其mRNA的稳定性 ,以及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 ,从而促进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9.
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问题是制约构建大块组织工程骨的一个重要方面,迫切需要在材料中构建血管网给种子细胞传输营养物质、氧气和调控因子。血管化可明显促进新生骨的形成,材料的性能和三维结构对血管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成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共同培养时可以相互促进生长,多种细胞因子可以刺激血管的生长并且起协同作用。目前对血管化骨的制备进行了细胞混合培养和使用显微制造技术等一些方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在肿瘤靶向治疗研究中,抗血管生成治疗是近十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已有许多血管生成抑制剂应用于临床试验中.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是一个能有效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的蛋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共同调控新生血管的发生过程.PEDF表达和抑制肿瘤生长、减少转移、良好的预后相关,对PEDF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发挥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