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历摘要患儿女性,6个月,右上腹部包块、食欲减退2个月。加重1周,于1990年1月4日入院,2个月前被发现右上腹部有一鹅卵大小的包块,近1周来包块增大,食欲减退、常哭闹,呼吸费力,从未呕吐,无发烧,无外伤史、体格检查:体温37. 2℃,脉搏132次/分,呈慢性病容,皮肤及巩膜无黄染,表浅淋巴结不肿大,颈软,气管居中,心肺听诊未见  相似文献   

2.
胆囊结核一例张玉敏郭贵然宁光农患者,男,29岁。右上腹部不适一年。6个月前扪及右上腹部有一包块,并逐渐增大。无畏寒、低热、盗汗、无恶心呕吐。查体:营养不良,消瘦,微贫血貌,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口罗音。腹平软,...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60岁,十余年来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发热,或有黄疸。诊为“胆石症”,经消炎治疗可缓解。3个月前曾有剧烈右上腹疼痛史,经外院治疗后症状缓解。无明显黄疸。1周来因右上腹疼痛复发加重而收治入院。查体:生命征正常,神疲,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压痛,无肌紧张,Murphy征(一),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腹部B超:肝内胆管积气,胆囊显示不清,肝内外胆管未见结石。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 ,5 4岁 ,住院号 :4 74 0 82。因“中上腹隐痛伴皮肤巩膜黄染 17d”入院。患者于 17d前进食后出现右上腹部隐痛 ,为持续性疼痛 ,无腰背部放射 ,伴轻度恶心呕吐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伴低热、尿黄、巩膜黄染。外院查血淀粉酶5 4 0 U/ L,B超及 CT示胆总管下段轻度扩张。入院时查体 :神志清 ,皮肤黏膜明显黄染。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软 ,右上腹轻压痛 ,无反跳痛 ,肝脾肋下未触及 ,未扪及明确包块 ,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 ,肝区叩击痛 (- ) ,双肾区叩击痛 (- )。肠鸣音 4次 /分。入院后辅助检查 :三大常规及PT、生化正常。CA1…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58岁。1个月前,生气后感到右上腹隐痛、闷胀,1周后自行缓解,但在当地县医院经B超发现右上腹包块.于1986年12月12日入我院。既往有反复发作性上腹疼痛三十年历史,发作时畏寒发热,无黄疸,均按胃病治疗。近两年来多次发作,且逐渐频繁与加重,以右上腹疼痛为主。检查:一般情况好,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右上腹稍饱满,触及12×6厘米  相似文献   

6.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3岁,因"间断性右上腹疼痛2个月,皮肤巩膜黄染25 d",于2015年12月入本院。患者2个月前因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疼痛,向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后症状缓解,25d前皮肤巩膜出现黄染,无瘙痒、发热、寒战。既往史:冷凝集素综合征(cold agglutinin syndrome,CAS)病史1年,否认肝炎、结核病史,无输血史。查体:皮肤巩膜轻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54岁,住院号:474082.因"中上腹隐痛伴皮肤巩膜黄染17 d"入院.患者于17 d前进食后出现右上腹部隐痛,为持续性疼痛,无腰背部放射,伴轻度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低热、尿黄、巩膜黄染.外院查血淀粉酶540U/L,B超及CT示胆总管下段轻度扩张.入院时查体:神志清,皮肤黏膜明显黄染.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软,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未扪及明确包块,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肝区叩击痛(一),双肾区叩击痛(一).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40岁。于入院前4个月感到右上腹隐痛,多在站立时和站久加重,不放射。一个月后自触到一肿块,并逐渐增大。5处省级医院诊为晚期肝癌,带化疗药回家服用5个月之久,无明显改善。且右上腹包块逐渐增大,进行性消瘦,上腹痛较前加重,但无畏寒、低烧、盗汗等。查体:体温37℃,脉率80次/分,呼吸及血压正常。明显恶液质,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右上腹隆起;肝于剑下2cm、右肋弓下4cm、左肋弓下6cm;质硬,结节感,触痛明显。肝浊音界在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脾未触到,腹水征阴性。  相似文献   

9.
男,62岁,工人。因右上腹间歇性疼痛半月伴全身黄染10天入院。半月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右上腹间歇性疼痛,无放射,不伴畏寒、发热。10天前全身皮肤巩膜出现黄染,进行性加深,小便黄少,大便呈陶土色。曾在当地医院治疗,无好转,且日渐消瘦,而入院。体检:T36℃P80次/分,R23次/分,BP13.3/8.6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急性病容,心肺正常,全身皮肤巩膜中重度黄染,腹平,右上腹压痛,无肌紧张、反跳痛,右肋缘下可扪及肿大压痛之胆囊,莫非征阳性,肝脾触诊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72岁,20年前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1个月前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部隐痛,食欲不振、乏力,患者每日傍晚发热,寒战,体温最高40.2℃,外院抗炎效果不明显,仍有上腹痛,寒战,10 d前患者出现黄疸,转入我院。查体: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部正中见陈旧性手术瘢痕长约10 cm,愈合良好,右上腹及剑突下压痛,无肌紧张,无反跳痛,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腹部未触及包块,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44岁,藏族,长期来往于牧区。因上腹痛5年、右上腹包块3年,腹痛加重一月而入院。五年前曾因右上腹胀痛,有时为阵发性绞痛并伴有发冷发热及全身黄染而住院,诊断为胆囊炎、肝棘球蚴病。经保守治疗,症状缓解后出院。两年后,在右上腹发现一小包块,逐渐增大,有触痛,胀痛较前明显,并向后背及右肩胛区放射,而第二次住院。体格检查:体温36℃,慢性病容,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心肺叩听未见异常,右肋缘下可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62岁,农民。因纳差、乏力、目黄5天伴低热,持续性右上腹隐痛(无放射痛),及肝功能损害,以急性黄疸型肝炎收入院。既往曾有反复右上腹痛伴低热或恶心、呕吐等症状两年余。体检:神清、急法病容、皮肤巩膜黄染、心肺叩听未见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胆囊区压痛(+),莫菲氏征阳性,无明显肌卫、亦未及包块。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31岁,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上腹部隐痛不适, 与饮食无关,不向腰背部放射,未予重视。6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夜间尤甚。体检: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上腹部扪及一约4 cm×5 cm大小包块,质硬,压痛, 无搏动。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肾功能、血甲胎蛋白与癌胚抗原  相似文献   

14.
1 病历介绍 女,34岁。8月前发现右上腹部有一拳头大小的包块,入院前3月渐增大,多饮、多尿、全身乏力、消瘦。以“疑肝包虫病”收住外科a患者有牛羊接触史。1年前因右侧腰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诊为“急性阑尾炎”。经抗炎等治疗后症状缓解。查体:消瘦,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部可触及一约20cm&#215;9cm大小的包块。位于剑下及脐之间。表面可触及数个囊性结节,边界清晰、缘钝、  相似文献   

15.
吕孟兴  周军  高燕 《胰腺病学》2014,(6):401-402
患儿女,3岁。因“发现腹部包块20余天”于2013年8月入院。20余天前家长发现其右上腹有网球大小包块,无腹痛、腹胀、呕吐、发烧等症状,未引起重视。近几日包块较之前明显增大就诊于当地医院,B超检查示右上腹实性包块,约12cm×10cm。为进一步治疗收住我院。自发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无异常。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44岁。因右上腹部不适6月,发现肝占位病变1月收入院。患者原有肝炎后肝硬化病史,1月前B超检查发现肝左叶占位病变,化验AFP为243-300μg/L。入院查体:慢性肝病面容,可见蜘蛛痣及肝掌,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无腹壁静脉曲张,全腹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阴鸣音6次/min。  相似文献   

17.
男性,38岁,农民。因皮肤、巩膜黄染,发热及右上腹隐痛半月余入院。患者于半月余前开始皮肤、巩膜逐渐出现黄染,尿色加深似浓茶水,从无乏力、纳差、厌油恶心等症状。一周后出现发热,T38.4℃,右上腹隐痛不适,食量减少,见油腻食物有恶心感,但无呕吐,皮肤轻度瘙痒。院外查肝功能,血清总胆红素102.6μmol/L,ALT大于200u,以病毒性肝炎收住本院。起病前未服用过任何药物,过去无类似病史。有酒嗜好,每次饮黄酒300g,已10年。检查: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7岁。因右上腹有痛性包块2月入院。入院前两月发现右上腹出现一鸡蛋大小包块,伴轻度胀痛,无放射。包块迅速增大,1月前包块增至儿头大小,伴持续性胀痛,无畏寒、发热,曾在当地医院诊治无明显好转。病后食欲明显减退,体重减轻,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62岁,安徽省淮北地区人。因持续高热、右上腹胀痛及发现包块1周于1981年1月7日拟诊肝脓疡住院。体检:慢性病容、消瘦、神清。体温38.6℃。脉搏92。血压110/75。巩膜无黄染。右上腹隆起,肝肿大有肋缘下5cm,剑突下6cm,质地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57岁,体检时 B 型超声发现右上腹实性包块,于1985年5月入院。患有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无高血压史。体检:脉搏血压正常,巩膜皮肤无黄染,心界无明显扩大,心尖部Ⅲ级两期杂音。腹部未扪及包块,无压痛,未闻及血管杂音。血生化检查结果正常。入院后 B 超检查肝、胆、胰未见异常,右上腹近肝门部探及一圆形包块,位于门脉主干前方,胰头上方,直径3. 5cm,边界清楚整齐,部分区域回声增强,内部可见散在低回声光点,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