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摘 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瘢痕憩室(PCSD)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于龙川县妇幼保健院经超声诊断为 PCSD 的 114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进行剖宫产术后无憩室者 93 例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 PCSD 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剖宫产次数、胎膜早破、产程延长、胎数、体质量增加、择期手术、子宫位置、贫血方面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剖宫产次数、胎膜早破、产程延长、胎数≥ 2 胎、体质量增加≥ 20 kg 是 PCSD 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剖宫产次数、胎膜早破、产程延长、胎数≥ 2 胎、体质量增加≥ 20 kg 是 PCSD 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与治疗 PCSD 需对上述指标进行关注。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探讨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潮州市人 民医院 2019 年 5 月至 2021 年 7 月期间进行治疗的 54 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 组和观察组,各 27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 效率、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子宫瘢痕憩室的长度 × 宽度、阴道点滴出血量、阴道点滴出血时间。结果:观察组 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6.30 %,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 3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 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增加程度大于对照组,子宫瘢痕憩室的长度 × 宽度缩小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阴道点滴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阴道点滴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剖宫产术后 40 d 至 3 个月内的子宫瘢痕憩室效果较好,能够增加患 者子宫内膜厚度,明显缩小子宫瘢痕憩室的长度 × 宽度,减少阴道点滴出血量,缩短阴道点滴出血时间,促进剖宫 产术后子宫复旧及瘢痕愈合。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经阴道手术及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PCSD)的疗效。 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90 例 PCSD 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三组, 各 30 例。A 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B 组患者采取宫腹腔镜联合治疗,C 组患者采取经阴道手术治疗,比较三 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手术前后月经期和生存质量。结果:C 组术中出血量、手 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 A 组与 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组患者术后月经恢复时间 均短于术前,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组患者经期恢复和术后子宫憩室修复 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经阴道手术及宫腹腔镜联合治疗 PCSD 均可 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其中经阴道手术在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加快术后恢复进程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CSD)是目前临床常见病之一,在1975年由Stewart K.S.首次指出[1],此后临床也逐渐涌现.本文将以CSD的中医病种分类、分期、分证三方面作为切入点,试浅析其诊疗思路. 1 分类、分期、分证辨病 1.1 中医病种分类:CSD主要临床表现为剖宫产术后2~8年出现经期延长、经断复来、月经...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分析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瘢痕憩室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9 月肇庆市高要人 民医院收治的 10 例子宫瘢痕憩室患者,为患者进行宫腔镜下子宫瘢痕憩室电切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10 例 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8.38 ± 8.19)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4.29 ± 1.07)mL、平均肛门排气时间(3.29 ± 1.03)h、平 均住院时间(3.21 ± 1.06)d,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短。治疗效果:显效 4 例,有效 5 例,无效 1 例,总有效率为 90.00 %。结论:子宫瘢痕憩室患者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的效果较好,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阴道超声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憩室的检查中的形态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此次研究所纳入的对象为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剖宫产后瘢痕子宫憩室产妇50例,为我院2019年6月到2021年2月收治.回顾所有产妇的相关资料,所有产妇均开展阴道超声检查,分析阴道超声在此类患者中的形态学特征,并经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阴式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例采用阴式手术治疗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19例患者行阴式手术后均好转或治愈,经期显著缩短,术后未见并发症;术中出血量为47.2±32.7mL,手术时间为1.1±0.4小时,术后住院时间为3.8±2.3天。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患者,阴式手术是安全、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采用阴式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随机分为采用宫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对照组和采用阴式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阴式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疗效较好,可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和术中流血量,为患者减轻痛苦,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 方法:选取固始县河南信合医院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86 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 = 43,甲氨蝶呤)与观察组(n = 43,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临床指标。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0.70 % 高于对照组的 74.4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阴道出血时间、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复常时间、包块大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效果较好,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研究瘢痕子宫行二次剖宫产手术中运用子宫下段瘢痕修剪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 2019 年 4 月 至 2020 年 10 月于英德市中医院产科行二次剖宫产手术的 50 例瘢痕子宫产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5 例。对照组行常规剖宫产手术,观察组在常规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增加子宫下段瘢痕修剪术,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对手术指标、 母婴结局、术后憩室形成的影响。 结果: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相比并无显著差异(P > 0.05),但比较两组产妇的术中出 血量情况,发现观察组的出血量更少。观察组产妇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产妇产后 42 d 和产后 9 个月的异常子宫出血率、痛经及慢性盆腔痛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憩室形成 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窒息发生率、Apgar 评分、体质量,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时修剪子宫下段瘢痕对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形成能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风险,同时有利于缩短术后康复时间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瘢痕憩室电切术、宫腹腔镜联合子宫瘢痕憩室折叠缝合修补术及左炔诺孕酮宫内缓系统(LNG–IUS)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CSD)所致经期延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105例CSD所致经期延长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47例宫腔镜子宫瘢痕憩室电切术组(宫腔镜组),35例宫腹腔镜联合子宫瘢痕憩室折叠缝合修补术组(宫腹腔镜组),23例LNG–IUS治疗组(LNG–IUS组),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月经改善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12个月,LNG–IUS组患者经期持续时间短于宫腔镜组、宫腹腔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宫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宫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少于宫腹腔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LNG–IUS组患者直接医疗费用低于宫腔镜组、宫腹腔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种方式均能有效改善CSD所致经期延长症状,LNG–IUS治疗简单、经济、安全,可作为无生育需求患者的优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2.
摘 要目的:探讨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子宫切口憩室患者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的效果。 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3 月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经阴道彩色超声筛查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且药物流产排胎后经 B 超证实宫 内存在组织物残留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 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愈情况、临床指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β–HCG)水平、不良反应、并发症 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第 1 次月经干净后,观察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 组患者阴道流血停止时间、宫腔内残留物排出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 疗后 2 周、治疗后 1 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清 β–HCG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 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在米非司酮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 疗子宫切口憩室患者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的效果更优,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宫腔内残留物排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常见影响因素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17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设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121例体检的健康孕妇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一般资料,分析妊娠期糖尿病的常见影响因素和母婴结局。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年龄、孕妇类型、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期体质量增加以及糖尿病家族史均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经产妇、孕前BMI≥24 kg·m-2、孕期体质量增加≥20 kg以及伴有糖尿病家族史是妊娠期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剖宫产、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早产、巨大儿、胎儿窘迫发生率均明显更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常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35岁、经产妇、孕前BMI≥24 kg·m-2、孕期体质量增加≥20 kg以及伴有糖尿病家族史,上述因素均可增加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杨翠萍 《光明中医》2012,27(6):1224-1225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产妇的影响,寻求其合理的分娩方式,降低瘢痕子宫对再次分娩的不利因素。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2月~2011年1月剖宫产再次妊娠的218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二次妊娠分娩方式,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的影响。结果 218例中,择期剖宫产100例,阴道试产118例,有98例试产成功,成功率83%。结论瘢痕子宫不能作为剖宫产的指征,符合试产条件者应给予充分的阴道试产机会,对降低剖宫产率和减少剖宫产并发症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摘 要目的:探究盆底表面肌电联合低频电脉冲技术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8 年 3 月至 2019 月 9 月揭阳市揭东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产妇 60 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0 例。对照组产妇 采取低频电脉冲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盆底表面肌电治疗,治疗 2 周后,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子宫复旧情况、 临床特征及体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产妇治疗有效率为 96.67 %,高于对照组的 80.00 %,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产妇临床特征及体征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前,两组产妇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产妇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提升,且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盆底表面肌电联合低频电脉冲技术能够促进剖宫产术后产 妇子宫复旧,改善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摘 要目的:分析入院糖尿病(DM)患者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8 月入漯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 122 例 DM 患者,根据眼底症状将患者分为非 DR 组(56 例), DR 组(66 例)。同时将 DR 组分为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41 例)和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DR)组(25 例)。收集 122 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采取 logistic 回归分析患者发生 DR、PDR 的影响因素。 结果:(1)和非 DR 组患者比较,DR 组患者年龄普遍较大,同时病程较长,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较高,患有高 血压及高血脂的人数占比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PDR 组患者的病程普遍比 NPDR 组患者 长,且身体质量指数(BMI)水平更高,同时患有高血脂的人数占比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长和 HbA1c 水平偏高是 DM 患者发生 DR 的危险因素(P < 0.05); 病程长及合并高血脂是 DR 患者发生 PDR 的危险因素(P < 0.05)。 结论:病程长和 HbA1c 水平偏高是 DM 患者发 生 DR 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已经发生 DR 的患者,病程长和合并高血脂是其发展为 PDR 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分析在剖宫产过程中应用米索前列醇与催产素进行联合干预对于产妇术后出血治疗所取得的临床 效果。方法:在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期间选取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 100 例作为研 究对象,采用随机列表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使用米索前列醇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使 用米索前列醇与催产素进行联合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出血率等出血相关情况与发热、恶心、呕吐以及腹 泻等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记录与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2.00 %)显著低于对照组(14.00 %),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产妇在术中与术后 2 h 两个时间点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两组产妇术后发热、恶心、呕吐以及腹泻等 4 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在剖宫产过程中,通过米索前列醇与催产素进行联合干预,有利于产妇术后出血情况的有效改善,且不明显增 加产妇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剖宫产术后巨大腹膜外血肿解剖位置较深,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常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严重时继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危及产妇生命。治疗多以手术清除血肿为主,但手术会带来二次损伤、感染、出血等一系列问题,加重产妇生理及心理创伤。随着超声介入医学的发展,开拓了这类血肿治疗的新思路。超声介入联合负压吸引术可有效清除剖宫产术后巨大腹膜外血肿,改善因积血所致的发热、腹痛症状,精准微创。本文回顾性分析了 6 例采用超声介入联合负压吸引术治疗的患者资料,总结技术经验,希望为此类患者的临床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