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改良低切高挂治疗高位马蹄型肛瘘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瘘是常见的肛门直肠慢性炎性病变,肛腺感染后形成的直肠肛周软组织炎,与肛周脓肿是同一疾病的两个不同阶段;正确认识和理解肛瘘的发病机制是成功治疗的关键[1].肛瘘不能自愈,必须手术治疗.高位马蹄型(复杂性)肛瘘依然是当今肛肠外科临床较难处理疾病之一[2],目前主要采用低切高挂的手术方式;该术式创伤大,愈合时间长,术后瘢痕增生、括约肌功能受损、肛门畸形、肛门关闭不全等后遗症较多,为此,我们对该术式进行改良,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位复杂肛瘘尤其是经括约肌型肛瘘(Parks Ⅲ型)是肛肠外科中的难治疾病.具有手术复杂、复发率高的特点。传统手术治疗存在对括约肌保护不佳.恢复慢的缺点。纤维蛋白胶填充术是一种新型括约肌保护型手术。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应用该术式治疗高位复杂(经括约肌型)肛瘘2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肛周脓肿是指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化脓性感染,并以肛周形成脓肿为特征。其是肛肠外科临床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占肛肠疾病的8%~25%居肛肠外科疾病的第2位,多见于20-40岁的男性[2]。手术是目前西医治疗肛周脓肿的首选方法,主要术式为局部切开引流术,该术式多用于低位单纯性的肛周脓肿;对于高位复杂性肛周脓肿,一般先行一期切开引流,待形成肛瘘后再行二次手术根治,但疗程较长,患者痛苦大。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传统西医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改进,可更好地保护肛门功能,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明显的优势。现就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脓肿的现状及优势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高位复杂肛瘘尤其是经括约肌型肛瘘(ParksⅢ型)是肛肠外科中的难治疾病,具有手术复杂、复发率高的特点.传统手术治疗存在对括约肌保护不佳,恢复慢的缺点.纤维蛋白胶填充术是一种新型括约肌保护型手术[1-3].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应用该术式治疗高位复杂(经括约肌型)肛瘘2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肛肠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病,如痔、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等,发病率很高,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提高,有更多具有手术指征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由于有些患者对疾病、手术以及术后的情况缺乏认识,而惧怕手术,贻误病情。因此,肛肠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消除其术前恐惧心理和减轻术后病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在三级治疗中心应用纤维蛋白胶处理复合型肛瘘的疗效。方法:该研究对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肛肠外科中所有以纤维蛋白胶处理复合型肛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关于病人统计、治疗史、手术信息及早期的术后随访均可通过病人的病历获得以电话采访的形式明确肛瘘治愈及复发乃至需进一步治疗的情况。采用fisher’s精确检测进行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位肛瘘改良挂线术对患者疼痛程度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到2019年10月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外科低位肛瘘患者80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改良挂线术组(n=40)和肛瘘切开术组(n=4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VAS评分、Wexner评分、术后尿潴留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改良挂线术组为97.5%(39/40),肛瘘切开术组为90.0%(36/4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改良挂线术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肛瘘切开术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肛瘘切开术组(P0.05),VAS评分显著低于肛瘘切开术组(P0.05),Wexner评分显著低于肛瘘切开术组(P0.05)。在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方面,改良挂线术组为10.0%(4/40),肛瘘切开术组为22.5%(9/40),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结论低位肛瘘改良挂线术较肛瘘切开术更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克罗恩病合并肛瘘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33例克罗恩病合并肛瘘或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克罗恩病合并肛瘘的活动程度及病变范围,本研究采用外科治疗、内科治疗以及外科联合内科治疗.外科治疗方式包括肛瘘挂线术、肛瘘切除术、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以及肠造口术.针对克罗恩病患者肠道病变选用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治疗、TNF单克隆抗体等药物进行内科治疗.治疗后采用门诊治疗和电话方式随访至2012年8月.术前及术后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肛周克罗恩病活动指数(PDAI)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结果 33例患者中,22例行外科联合内科治疗,7例行单纯外科治疗,4例行单纯内科治疗.首次治疗后18例患者肛瘘瘘口愈合(其中3例行单纯内科治疗),愈合时间为(3.2±2.6)个月(1 ~12个月),其中8例瘘管减少、症状改善;4例瘘口持续未闭;6例出现肛瘘复发或再发,复发或再发时间为首次治疗后(35±56)个月(5~ 148个月).33例患者术前CDAI和PDAI评分分别为(166±100)分(7~ 361分)和(9.2±2.6)分(5~16)分,经治疗后(包括手术及药物治疗)CDAI和PDAI评分分别为(83±53)分(0 ~212分)和(2.7±3.1)分(0~11分),患者治疗前后CDAI和PDA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0,8.92,P<0.05).12例首次治疗肛瘘未愈合患者再次治疗后,3例愈合,9例未愈合.6例患者出现复发或再发,其中5例接受再次手术治疗(4例愈合、1例症状改善),1例仅接受内科治疗瘘口未愈合.直至随访结束,30例患者中20例肛瘘愈合,10例肛瘘未愈合.结论 目前尚无统一的克罗恩病合并肛瘘治疗标准,外科联合内科治疗克罗恩病合并肛瘘疗效较好,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9.
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肛肠外科对i0例老年顽固性便秘患者采用改良结肠旷置术、盆底修补、功能性直肠悬吊及子宫悬吊联合手术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高位复杂性肛瘘是肛肠外科难治性疾病之一,今介绍王业皇教授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经验,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1.
肛瘘是继发于肛周脓肿的慢性疾病,是肛肠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一般分为高位肛瘘和低位肛瘘,这两种肛瘘又都分为复杂性肛瘘和单纯性肛瘘。传统手术对肛瘘治疗采用切开或挂线的方法[1],但这两种方法都有愈合时间长、病人痛苦大的缺点。为了弥补这些缺点,近年来越来越多肛肠科医师尝试切除肛瘘后一期缝合切口,得到很多宝贵的经验。我科  相似文献   

12.
高位复杂性肛瘘因瘘管走行距离较长,并多弯曲,可伴发多个支管,是肛肠外科较难处理的疾病之一.我科自2004年至今采用主瘘管切开挂线、支瘘管旷置引流术治疗本病32例,全部治愈.术后3个月~ 4年随诊无复发,肛门功能无影响.结果表明,该术式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程短,痛苦小,治愈率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肛瘘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瘘治疗,特别是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一直是肛肠外科难点之一。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都不同程度上存在弊病,尚不能达到满意疗效。本文回顾和总结肛瘘治疗的经验和现状,希望对肛瘘治疗方法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为总结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治疗体会,回顾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64例复杂性肛瘘患者资料。对其中低位复杂性肛瘘采用单纯切开法治疗,外口距肛门较近的高位复杂性肛瘘采用切开挂线法治疗。外口距肛门较远的高位复杂性肛瘘采用开窗加切开挂线法治疗,蹄铁型肛瘘采用皮桥旷置法或切开缝合法治疗,术后给予全面护理。结果显示,1次手术治愈63例(98.4%),2次手术治愈1例。术后随访半年,均无复发.无肛门失禁和肛门畸形等后遗症发生。结果表明,复杂性肛瘘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式选择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而定,术后全面护理是于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齿状线上直肠黏膜穿刺局麻下行肛肠外科小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肠外科小手术多采用肛周皮肤穿刺、局部麻醉方法。由于其手术部位有丰富的末梢神经,非常敏感,无论是麻醉、手术还是术后,患者都特别疼痛。直肠黏膜为植物神经支配,对针刺不敏感,所以选择齿状线上直肠黏膜穿刺、局部麻醉的方法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1~2003年采用齿状线上直肠黏膜穿刺、局部麻醉的方法行肛肠外科小手术123例。其中混合痔23例,肛门周围脓肿15例,肛瘘  相似文献   

16.
高位肛瘘是指瘘管超越肛管直肠环以上者,是肛肠外科较为难处理的疾病之一。如何从真正意义上减少复发、保护肛门括约肌、保持肛门形态和功能的完整性,是肛肠外科医生面临的难题。我们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对10例高位肛瘘病人采用内口切开瘘管主道内端挂线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在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方面的新方法和技术,介绍了改良的挂线术、保留括约肌的术式和封堵注入术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改良的挂线引流术式仍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主要方法;新近出现的保留括约肌的手术方法为减少肛门功能失禁、彻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提供了可能;封堵填充术因其操作简单、较好的治愈率等特点正成为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Pertinax Publishing新近出版了2本结直肠外科专著。其中意大利MarioPescatori教授主编的死eArtofSurgicalProctology(肛肠外科艺术)一书涵盖肛周脓肿、肛瘘、痔、便秘、直肠脱垂及肿瘤等手术技巧,从艺术的角度对直肠外科作出了精彩诠释。书中明确指出了术中哪些操作是应该的,哪些是不应该的,而且还分享了其40年肛肠手术中对于预防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许多窍门。  相似文献   

19.
高位肛瘘因复发率高、手术对肛门括约功能损伤大、术后并发症多而成为肛肠领域治疗的难点。丁氏痔科提出“疏重于堵”的治疗原则,采用括约肌间入路行括约肌间切开术,处理“区域化内口”,通畅引流;基于“内口高压”理论,改良“半实挂疗法”,提出先实后虚挂线法,以保护肛管直肠环,减轻患者疼痛;此治疗原则注重术后创面管理,药术结合,对治疗高位肛瘘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切开挂线联合改良造袋术治疗马蹄形肛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09年6月马蹄形肛瘘手术并获得随访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愈及失禁进行分析。结果 103例肛瘘手术患者,随访36~42个月,治愈98例(95.1%),失禁6例(5.8%)。结论切开挂线治疗马蹄形肛瘘是目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