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常规剂量继发性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高剂量相应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脉冲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42例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常规治疗1年后出现耐药的NSCLC患者,其中吉非替尼组29例,一次性给予相应4倍剂量的吉非替尼(1000 mg/次),4天为1个周期;厄洛替尼组13例,一次性给予相应3倍剂量的厄洛替尼(450 mg/次),3天为1个周期。治疗直至出现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毒性反应。比较两种药物治疗的近期疗效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42例初始接受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治疗1年后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中位PFS为30个月;其中,吉非替尼组为31个月,厄洛替尼组为24 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高剂量EGFR TKI脉冲治疗后,全组获PR 8例、SD 11例、PD 23例,有效率(RR)为19.0%,疾病控制率(DCR)为 45.2%,中位PFS为6个月。其中吉非替尼组获PR 6例、SD 9例、PD 14例,中位PFS为8个月;厄洛替尼组获PR 2例、SD 2例、PD 9例,中位PFS为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EGFR外显子突变情况分组,Exon 19突变组获PR 4例、SD 6例、PD 17例,Exon 21突变组获PR 4例、SD 5例、PD 6例;两组中位PFS分别为6个月和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均为1~2级,主要表现为皮疹、乏力、纳差和皮肤干燥等,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常规剂量治疗后出现进展的晚期NSCLC患者,高剂量EGFR-TKI脉冲治疗能使部分患者再次获益,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并比较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将10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分别给予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结果吉非替尼组和厄洛替尼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6.0%、92.0%,总有效率分别为76.0%、7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出现不良反应,厄洛替尼组皮疹、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吉非替尼组(P﹤0.05),但在腹泻和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吉非替尼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厄洛替尼组(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应用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靶向治疗效果相当,但吉非替尼导致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厄洛替尼,值得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治疗中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靶向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4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中34例患者采用吉非替尼口服治疗,30例患者采用厄洛替尼治疗.对比2组患者近、远期疗效,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吉非替尼组疾病控制率稍高于厄洛替尼组,有效率稍低于厄洛替尼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2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厄洛替尼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吉非替尼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吉非替尼组Karofsky生活质量评分有效率明显高于厄洛替尼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对NSCLC脑转移患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吉非替尼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生活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二线治疗EGFR基因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一线化疗失败的EGFR基因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吉非替尼(吉非替尼组)250 mg/d治疗,另一组接受厄洛替尼(厄洛替尼组)150 mg/d治疗,观察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 (DCR)和药物的毒副反应。结果 吉非替尼组和厄洛替尼组的中位PFS、ORR、DCR分别为(6.5±1.2)个月、60%、92%和(7.2±0.9)个月、56%、8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吉非替尼组和厄洛替尼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和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均能有效地二线治疗EGFR基因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疗效相当,但吉非替尼治疗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厄洛替尼。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靶向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均被推荐用于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本研究旨在分析比较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在晚期NSCLC的疗效和生存获益,以及治疗成本效益。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保内的66例EGFR突变型的NSCLC患者。观察疗效和记录不良反应,定期随访生存预后,并追踪治疗费用。结果总共66例可评估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15.0个月。其中吉非替尼49例,厄洛替尼17例,PFS分别为17.5个月和13.0个月(P=0.459)。皮疹发生率吉非替尼组为62.3%(31/49),厄洛替尼组为94.1%(16/17)。成本-效益比率(cost-effectiveness ratio,CER)吉非替尼组为3,027元/月,厄洛替尼组为6,800元/月,增量成本-效益比率(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ICEA)厄洛替尼为吉非替尼的2.25倍。结论 EGFR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治疗,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有相似的疗效和生存获益,前者不良反应可能较为轻微。广州医保下,吉非替尼成本-效益比率稍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厄洛替尼对吉非替尼耐药的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9年2月15例NSCLC患者,均口服吉非替尼并出现病情进展,改换为厄洛替尼150mg,1次/日,直到病情进展或不良反应不能耐受为止。观察疗效、不良反应以及疗效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厄洛替尼治疗吉非替尼耐药共15例进展期NSCLC患者,1例获得PR,4例获得SD,客观有效率为6.7%,疾病控制率为33.3%。获有效和稳定的5例患者中4例曾吉非替尼治疗获益。厄洛替尼治疗的中位疾病进展期(TTP)和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111天和223天。厄洛替尼获益的5例患者较未获益的10例患者获得更长的TTP(111天vs.35.5天,<0.05)。厄洛替尼最常见的副反应为轻度皮疹和腹泻。结论 厄洛替尼似乎是治疗吉非替尼耐药的进展期NSCLC的有效药物,尤其是对于曾予吉非替尼治疗可以获益的患者,但厄洛替尼不应作为常规的二线选择,对患者谨慎筛选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es、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网等数据库,收集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文纳入的6个研究中共405名患者,Meta分析显示,在疗效方面,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厄洛替尼皮疹、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均高于吉非替尼(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应用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靶向治疗效果相当,但吉非替尼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与埃克替尼在EGFR基因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一线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4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接受吉非替尼治疗,250 mg,1次/d,空腹口服;B组接受厄洛替尼治疗,150 mg,1次/d,餐前1 h口服;C组接受埃克替尼治疗,125 mg,3次/d,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吉非替尼组、厄洛替尼组和埃克替尼组的客观有效率(ORR)分别为26.9%、34.6%和45.8%;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61.5%、73.0%和79.2%。三组之间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别为9.5个月、10个月和9.5个月;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型患者中,三组的PFS分别为8.5个月、12个月和9个月;21号外显子L858R错义突变型患者中,PFS分别为9.5个月、8.5个月和7个月,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与埃克替尼治疗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疗效相似,但在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型患者中,厄洛替尼略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既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inhibitor,EGFR-TKI)治疗获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再次给予TKI治疗,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本研究旨在探讨二次TKI治疗时,原药或换药,哪一种选择更为合理。方法回顾晚期或术后复发的NSCLC患者,既往吉非替尼治疗疗效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response,PR)或稳定(stable disease,SD),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3个月,病情进展后,间隔时间至少1个月,分别接受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治疗。就两组患者的疗效、优势人群等进行分析。结果共有61例患者入组,其中吉非替尼组30例,厄洛替尼组31例,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基本平衡。吉非替尼组与厄洛替尼组疗效比较,有效率(response rate,RR)(10%vs 22.6%,P=0.300,6)、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al rate,DCR)(60%vs 74.2%,P=0.237,8)、中位PFS(3.0个月vs 3.5个月,P=0.494,5)、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8.3个月vs8.5个月,P=0.140,8)均未见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示:首次吉非替尼PFS≥6个月(HR=0.317,95%CI:0.102-0.984,P=0.046,9),两次TKI间隔时间≥3个月(HR=0.224,95%CI:0.071-0.713,P=0.011,3)的患者疾病进展风险降低。而两次TKI间隔时间≥3个月(HR=0.262,95%CI:0.097-0.705,P=0.008,0)的患者死亡风险降低。结论既往吉非替尼治疗获益的晚期NSCLC患者再次TKI治疗,无论选择吉非替尼还是换用厄洛替尼均可获益,这种获益与首次TKI的PFS、以及两次TKI的间隔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间建瓯市立医院收治的68例N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厄洛替尼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吉非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胞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  相似文献   

11.
李雅  常红莉  王哲  陈静 《现代肿瘤医学》2015,(20):2959-2961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口服吉非替尼250mg/d,观察RR、DCR、PFS、O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40例患者中,CR 1例,PR 18例,SD 13例,PD 8例,RR为47.5%,吉非替尼在优势人群中有效率约72%左右;中位有效时间为8~10个月。结论:吉非替尼在EGFR基因突变患者中疗效明显,可显著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毒性可耐受。在女性、腺癌、不吸烟人群中疗效更明确,临床获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化疗耐药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经多程化疗后无效或不能耐受放化疗的患者给予吉非替尼250mg,口服,每日1次,至病情进展为止,观察吉非替尼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的生存期和疾病进展时间。结果42例患者,CR1例,PR13例,SD16例,PD12例,总缓解率33.33%,疾病控制率71.43%,中位疾病进展时间6.0个月,中位生存期9.2个月,吉非替尼的主要不良反应有皮疹、皮肤瘙痒、腹泻。结论吉非替尼单药治疗化疗耐药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毒副反应可耐受,可作为多程治疗后疗效欠佳或不能耐受放化疗患者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厄洛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背景与目的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80%,其中70%以上为晚期患者.本文评价单药厄洛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的客观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观察29例老年晚期NSCLC,口服厄洛替尼150 mg/d,记录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共观察3个月,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 29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为20.69%(6/29),其中CR 1例,PR 5例,SD 9例,PD14例.Ⅲ期与Ⅳ期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337).毒副反应主要为1-2级毒性反应,包括皮疹(37.93%)、腹泻(17.24%)和呕吐(6.9%).3例患者因严重毒性反应终止厄洛替尼治疗,其中1例患者口服21 d后出现典型肺纤维化.结论 单药厄洛替尼治疗老年NSCLC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患者耐受性尚可,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厄洛替尼二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 近年来随着厄洛替尼在临床中的应用,已经显现出其特有的优势.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评价厄洛替尼用于二线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7年3月-2009年1月收治的曾经接受过1个-2个化疗方案治疗失败或复发的Ⅲb/Ⅳ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厄洛替尼口服150mg/d,直至疾病进展;观察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随访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6例患者中.CR 0例(0%),PR2例(12.5%),SD 5例(31.2%),PD9例(56.2%),总有效率(CR+PR)为12.5%,疾病控制率(CR+PR+SD)为43.7%;全部病例随访1-22个月,2例至2009年1月仍然存活,随访率100%.总体平均生存期达到10.25(3-22)个月,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1年生存率为13.3%.主要的毒副反应为皮疹、腹泻、食欲减低、肝功能损害等,发生率分别为93.7%、68.7%、43.7%、18.7%.结论 厄洛替尼可有效治疗晚期复治NSCLC患者,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 厄洛替尼作为小分子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经被多项国内外研究证明该药可延长非小细胞肺(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癌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并且这些生存优势在选择人群中更为明显.本研究回顾性总结了厄洛替尼在非选择NSCLC人群中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并初步观察了不同人群的疗效差异.方法 2005年7月,2009年7月之间应用厄洛替尼治疗的70例NSCLC病例,厄洛替尼每日口服1次,每次150mg.服药4周后评价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以后每8周评价一次.结果 70例患者中68例可评价近期疗效,CR 0例,PR 26例,RR 38.2%,SD 24例,疾病控制率(DCR)73.5%,PD 18例(26.5%).63例可评价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PFS 3.0个月.其中腺癌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3.0个月,非腺癌患者为2.6个月,生存曲线存在统计学差异.非吸烟者的疗效高于吸烟者(51.7%vs 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毒副反应主要有腹泻、皮疹和ILD,ILD发生率达4.3%.结论 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效,并且表现出对腺癌和非吸烟人群的选择性,未观察到性别差异.多数病人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 厄洛替尼是小分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本研究探讨厄洛替尼单药治疗老年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33例老年NSCLC多发转移患者接受厄洛替尼150 mg/d治疗,服药至疾病进展或死亡.结果 共有30例患者可以评价疗效,无病例完全缓解(complete regression,CR),部分缓解(Partial regression,PR)6例(20%),稳定(stable disease,SD)16例(53.33%),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8例(26.68%).缓解率(CR+PR)为20.0%;疾病控制率(CR+PR+SD)为73.3%.腺癌组与鳞癌组中位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13.592±1.914个月vs9.846±1.598个月,P=0.301);两组无疾病进展时间无统计学差异(7.367±0.923个月vs 6.615±1.366个月,p=0.48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有肝脏转移、胸腔积液、脑膜转移是影响厄洛替尼治疗客观疗效而影响生存期的因素.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和腹泻,不需要特殊处理.结论 老年NSCLC多发转移患者对厄洛替尼的治疗能很好耐受,并有一定的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埃克替尼、厄洛替尼、非小细胞肺癌”等为关键词,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FMRS,万方医学网等数据库,纳入埃克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收集有效观察指标,采用RevMan5.3版本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文纳入7个随机对照研究,包括4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有效率方面,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率优于厄洛替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良反应方面,使用埃克替尼组的皮疹发生率显著低于厄洛替尼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优于厄洛替尼,且皮疹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目的 厄洛替尼在NSCLC患者中已有广泛应用,并能使部分NSCLC患者明显获益.本研究探讨厄洛替尼单药一线或二、三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7年6月-2008年8月接受过化疗或未化疗过的Ⅲb或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厄洛替尼口服150mg/d,直至疾病进展,观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共有42例患者入组,随访至2009年7月10日,中位随访期为17个月,依从性为100%.42例患者中CR2.4%(1/42)、PR 35.8%(15/42)、SD 47.6%(20/42)、PD 14.396(6/42)、疾病控制率(CR+PR+SD)85.7%;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个月和12.2个月;1年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29%和56%.毒副反应为痤疮样皮疹78.6%(33/42)、腹泻35.7%(15/42)、转氨酶升高7.1%(3/42)、急性间质性肺病2.4%(1/42).结论 不管作为一线或者二、三线治疗,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轻微,临床获益率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和评价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01-2012-11-25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81例晚期NSCLC初诊有脑转移患者和111例晚期NSCLC初诊无脑转移患者,192例患者均为肺腺癌合并EGFR基因突变,分为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治疗组,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统计,组间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初诊有脑转移患者颅内病灶,客观有效率为45.68%(37/81),疾病控制率为90.12%(73/81)。吉非替尼、厄洛替尼治疗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9.5和9.0个月,P=0.344;不同EGFR突变类型(19外显子序列缺失突变、21外显子突变)PFS比较分别为10.4和8.6个月,P=0.408。初诊无脑转移患者PFS分别为14.0和15.0个月,P=0.369;不同EGFR突变类型的PFS分别为14.0和15.0个月,P=0.408。结论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一线治疗肺癌EGFR突变脑转移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影响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临床因素。方法 收集55例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征与PFS、OS的关系。结果 血清LDH升高及0~1度皮疹是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LDH水平是否正常与皮疹是否严重是影响厄洛替尼治疗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