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病例特点,为其早期发现和临床诊断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某医院2016~2019年收治的202例DILI病例,统计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可疑药物、DILI分型分级与临床表现,以及肝生化指标[ALT、AST、AKP、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指标。将病例分别按临床分型、急慢性和严重程度,以及不同可疑药物进行分组,对比各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性。结果:202例DILI患者中男63例,女139例,40岁以上患者138例;患者中14例有药物过敏史,37例合并其他类型肝脏疾病;平均住院疗程为(16.35±9.77)d。4年来DILI患者例数与占比逐年上升;可疑药物主要为中药、抗肿瘤药和抗菌药物;病例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临床分型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共152例;急性肝损伤多见,有159例。肝细胞型与胆汁淤积型患者的主要肝生化指标差异显著(P<0.05),肝细胞型与混合型患者的AKP水平差异显著(P<0.05)。三种临床分型的严重程度无明显差异;慢性DILI患者的AKP、TBIL和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高于急性DILI患者(P<0.05);有其他肝脏基础疾病患者的主要肝生化指标明显高于无肝脏基础疾病的患者(P<0.05)。中药导致的DILI的严重程度重于西药(P<0.05)。结论:DILI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中药和抗肿瘤药为主要致病药物,临床应引起重视,及时发现DILI并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2.
临床药师参与1例多因素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DILI)病例的病情与病因调查、论证、总结病因药物与治疗过程,为患者提供药学监护,并提出用药建议。临床药师建议停用有关药物,并进行用药教育与警示,治疗10 d后患者病情与肝生化指标明显好转、出院。2个月后随访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通过对该病例的报道说明DILI的病因药物鉴别明确至关重要,与最终医疗质量与生命安全相关联。报告DILI,尤其是中药相关DILI,更要做到报告规范、合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病例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DILI的152例患者资料,对其用药情况、性别、年龄分布、临床表现及分型、相关生物化学指标和病理学特点予以分析。结果:DILI患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乏力、纳差、黄疸;肝细胞损伤型ALT值与胆汁淤积型ALP值最高;引起DILI较为常见的化学药有肿瘤化疗药、抗结核药、非甾体抗炎药、抗菌药等;引起DILI较为常见的中药有何首乌、三七、雷公藤。结论:药师应加强药物性肝损伤病例的甄别和判断,应对临床医务人员进行该类药物不良反应的鉴别和诊断培训,从而减少或避免DILI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李园园  杜林哲 《安徽医药》2020,24(7):1474-1476
目的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 DILI)病例,探讨药学监护和用药教育对 DILI的意义。方法对 2014年 3月至 2019年 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 DILI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临床诊断、肝功能指标、既往用药史、临床症状体征、其他实验室检查,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0例诊断 DILI的病人经因果关系评价表( RUCAM)量表筛选出 184例。病人年龄范围 18~85岁,年龄( 56.13±14.21)岁,住院天数(11.40±5.66)d。严重程度分布为轻度损伤 36例( 19.56%),中度损伤 52例( 28.26%)重度损伤 89例( 48.37%)急性肝衰竭 7例(3.8%)。起病前涉及药物用药天数的中位数为 30 d。导致 DILI的药物中,中药 44成药 42例,降脂药2例,解热镇痛药 19例。结论导致 DILI最常见的药物是传统中药、中成药、降脂药物和解热镇痛药。应加强对 DILI的管理和预防,药师积极开展 DILI相关的用药监护和用药教育工作,以降低 DILI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由各种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DILI临床症状不典型,目前仍缺乏简便、客观、特异的诊断指标和特效的治疗手段.抗菌药物是导致DILI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临床药师参与1例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致烧伤患儿急性肝损伤的病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骨科围手术期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致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发生情况,总结及剖析其特点及原因。方法调取2019年1月至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住院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筛选住院期间发生DILI的病例,根据国际医学组织理事会制定的判断标准对NSAIDs致DILI进行分型,应用Roussel Uclaf因果关系评估法评估因果关系,并对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结果骨科住院手术患者共1502例,使用NSAIDs患者1369例,发生DILI 15例,其中10例DILI由NSAIDs导致(氟比洛芬6例、帕瑞昔布3例及塞来昔布1例)。NSAIDs致DILI占所有DILI的66.7%。NSAIDs致DILI发生率为0.7%。平均年龄为(66±12)岁,其中女性6例(60%)。7例为肝细胞损伤型DILI,3例为混合型DILI。因果关系判定结果7例为很可能,3例为可能。10例均为轻度肝损伤。结论骨科围术期NSAIDs致DILI为偶见,轻度肝损伤,以肝细胞损伤为主。可能与患者情况、药物免疫反应、疗程及给药途径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7.
李瑞  宋育林  任晓非  刘衡  许建明 《安徽医药》2017,21(6):1106-1109
目的 总结药物性肝损伤(DILI) 的临床特点,探讨评估DILI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DILI的106例临床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预后的指标.结果 DILI病人女性较多(61例,57.5%) ,平均年龄(51.9±16.9)岁,用药以中药、抗菌类及解热镇痛类为主.肝细胞型DILI多见(86例,81.1%),严重程度分级中以中度居多(58例,54.7%),97例(91.5%)病人预后良好.不同严重程度肝细胞型DILI间Hy′s 法则符合率不同(P<0.05),符合此法则的肝细胞型DILI病人肝衰竭的发生率为22.9%(11/48).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预后的指标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OR=1.672,P<0.05)、国际标准化比值(INR)(OR=8.852,P<0.05).结论 DILI病人大部分预后较好.发病时ALT及INR是预测DILI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7,(8):1023-1026
目的:从不同决策主体角度测算分析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相关成本,为降低DILI相关成本、完善医保体系以及实现卫生资源有效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河南省4家医院病案管理系统中2014年6月-2015年6月第一诊断为DILI,且治疗结果为痊愈或者好转的住院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DILI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和DILI相关成本,并从不同决策主体(患者、全社会和医保支付方)角度对成本构成情况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的直接医疗成本总额为584 113.05元,直接非医疗成本总额为31 093.15元,间接成本总额为169 379.95元;患者所承担的DILI相关成本总额为616 296.38元;全社会所承担的DILI相关成本总额为784 586.15元;医保支付方所承担的DILI相关成本总额为168 289.77元。结论:DILI给患者及全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本研究结果为减轻患者医疗负担和完善医保制度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利于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相关研究文献的可视化分析,了解DILI的研究概况和研究热点,为开展DILI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Chemical and 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为主题词检索PubMed数据库发表的DILI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外周血中体液免疫指标与疗程中抗生素相关的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关联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接受抗生素治疗的CAP患者共1 356例。以发生DILI为病例组,按照1∶2匹配未发生DILI的患者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2组之间的差异,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抗生素的CAP患者发生DILI的影响因素。结果 回顾性研究应用抗生素的CAP患者总数为1 356例,其中34例发生抗生素相关性DILI,其DILI发病率为2.5%。31例抗生素相关性DILI病例及对照组63例数据匹配成功,其中31例抗生素相关性DILI均为肝细胞损伤型。病例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5岁)、主要诊断、病情程度(CURB-65评分)、合并基础疾病、疗程及剂量方面临床资料均衡可比,且饮食护理等具有一致性。2组在抗生素应用种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及大环内酯类)方面无显著差异。将外周血体液免疫指标、性别、年龄、CURB-65评分、抗生素纳入二元回归分析显示,免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临床特点,为防治抗结核药相关DILI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222例抗结核药相关DILI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抗结核药致DILI的临床表现、发病时间、严重程度,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222例患者中,> 40~60岁102例,占45.95%。48例(21.62%)无临床症状仅表现为生化指标水平异常。DILI主要伴随症状为食欲减退(110例次),乏力(86例次),恶心(72例次)和厌油(44例次)等。185例(83.33%)抗结核药致DILI发生于用药后60 d内。222例患者中,严重程度分级为1级139例(62.61%),2级35例(15.77%),3级27例(12.16%),4级20例(9.01%),5级1例(0.45%),其中好转201例(90.54%),未愈21例(9.46%)。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抗结核药致急性肝衰竭患者未愈发生率为57.14%,显著高于轻-中-重度DILI者的38.01%(P <0.001);肝病史、吸烟史和酗酒史均是抗结核药致DI...  相似文献   

12.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新药上市前研发失败、上市后增加警示以及撤市的最主要原因,是药物安全性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药物的肝脏安全性,开展相应的转化研究,对科学监管和临床实践至关重要。科学监管的前提是必须具备对DILI的发生机制、风险因素、临床诊断和评估、预后预测、有效干预措施以及风险/获益整体评估等的全面了解。DILI的发生机制,涉及药物代谢、肝细胞死亡机制及相应的信号传导调控途径、线粒体功能损伤、免疫损伤、遗传和环境因素等诸多环节。预测DILI发生风险的生物标记物研究,一直是DILI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对某些药物而言,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与人类白细胞抗原的联合检测,有望成为筛查DILI高风险人群的重要手段。由于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标记物,DILI的诊断面临挑战。DILI复杂的临床表型也给诊断增加了困难。欧美国家相继建立了专门的DILI协作网络,前瞻性地纳入DILI患者进行随访并建立生物样本库,有效推动了DILI领域的研究进展。我国专门针对DILI建立的Hepatox网络平台(www. hepatox.org)已上线并建立了超过3万例真实世界DILI患者的数据库,为后续的转化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大部分出现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患者预后良好, 但有11%~17%的患者会发生慢性化, 6%~10%可出现急性肝衰竭, 甚至死亡或需要进行肝移植。2019年我国DILI发生率为23.8/10万人年, 远高于西方国家, 因此对DILI的研究不容忽视。本文对近年来DILI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总结, 主要包括DILI新型诊断标志物、DILI遗传易感性、特异质型DILI体内外模型、慢性DILI的诊断、DILI治疗方案、DILI预后模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导致肝损伤等, 旨在为临床工作者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药介导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某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接受PD-1抑制药治疗期间诊断为DILI的65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用药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对病例进行DILI分型和严重程度分级,比较不同级别DILI的临床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患者的不良预后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65例DILI患者中,57例(87.7%)诊断为1~2级DILI, 8例(12.3%)为3~5级DILI;肝细胞损伤型19例(29.2%),胆汁淤积型38例(58.5%),混合型8例(12.3%)。DILI临床表现常见为纳差(61.5%),最常见体征为皮肤瘙痒(33.8%)。与1~2级DILI组相比,3~5级DILI患者初始AKP及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显著偏高,入院时合并黄疸患者数量、两组间MELD评分及符合Hy’s规则患者数量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预后好转的患者47例,未好转18例。女性[OR=11.675, 95%CI(1.520,89.654),P=0.018]、入院时合并黄疸[OR=28.085, 95%CI(3.642,216.573),P=0.001]及符合Hy’s规则[OR=29.712, 95%CI(2.191,402.907),P=0.011]患者出现不良预后的风险较高。结论:用药前合并黄疸、初始AKP和GGT水平异常、MELD评分≥18分的患者更易发生严重DILI。而入院合并黄疸、生化指标符合Hy’s规则以及女性患者是PD-1抑制药介导DILI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孙玲 《淮海医药》2022,(3):285-288
目的:分析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的临床特征,同时对严重DILI发病的高危因素进行探究,以期为DILI发病机制的研究及诊断治疗提供更多依据。方法:收集某院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1 463例作为研究对象,符合DILI的患者有401例,其中严重DILI患者80例,一般DILI患者321例,将一般DILI患者纳入对照组1 383例。对321例一般及80例严重DILI患者进行肝细胞损伤临床特征及预后比较,对80例严重DILI患者和对照组1 383例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一般DILI患者临床特征为肝细胞损伤型最常见,严重DILI患者临床特征为胆汁淤积型最为常见,同时一般DILI患者预后显著好于严重DILI患者。单因素分析结果:年龄、BMI、过敏史、药物类别、用药种类、用药时间,以及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结核病、恶性肿瘤与严重DILI发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高龄、BMI过低或过高、长时间用药,以及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结核病、恶性肿瘤为导致严重DIL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严重DILI的发生受患者年龄、体质量、基础疾病、用药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应针对以上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LDL-C、GGT等生化指标在脂肪性肝疾病分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4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超声检查为确诊方法,以<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诊疗标准>为金标准.应用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不同程度脂肪肝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生化指标LDL-C、GGT的差异,建立各指标诊断轻至中度脂肪肝的ROC曲线.结果:以LD...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转归建立人工神经网络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rual Network,BP ANN)预测模型,预测DILI患者的临床转归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平均影响值(mean impact value,MIV)评价。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全部科室2014年6月1日~2017年6月1日以“药物性肝损害”、“药物性肝损伤”、“药物性肝炎”、“药物性肝病”、“药物性肝衰竭”、“药物性肝硬化”其中之一为主要诊断的266例住院患者资料。符合纳排标准的,对其临床各项指标与转归情况之间的关联性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具有相关性的指标将其作为输入神经元,将转归情况作为输出神经元,构建BP ANN模型。模型构建训练完毕后,从2017年7月1日起收集70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DILI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转归预测,并监测其实际转归情况,将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用已经训练好的BP ANN预测模型对有相关性的指标即影响因素进行MIV评价,分析各影响因素对于DILI影响的重要性大小。结果:266例住院患者中,最终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有190例。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共有17项指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有相关性。预测结果显示70例患者中有64例的预测转归与实际转归相符,模型预测的符合率为91.43%。经BP ANN分析,根据MIV值,直接胆红素首次异常值、血清白蛋白含量、γ 谷氨酰转肽酶首次异常值、体重指数、天冬氨酸转氨酶首次异常值是对DILI患者临床转归影响最大的5个相关指标。结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药物性肝损伤临床转归符合率较高,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转归大部分趋于痊愈或好转。  相似文献   

18.
边原  裴斐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6,(12):1551-1554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疑似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病例分析,协助临床医师评价药物性肝损伤的可能性,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提供个体化的药学服务。结果 DILI虽然内涵清晰,概念明确,但由于患者及药物等因素的复杂多变,在很多情况下DILI难以准确判断;其临床诊断既需要考虑患者疾病状况、用药情况,甚至生活习惯,又要结合患者肝、肾功能相关指标,所用药物特性等多因素综合评判。结论临床药师应充分发挥在药物药理作用、代谢、不良反应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为保证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有力保障。在引发DILI药物难以准确判断的情况下,明确具体诱发药物并非第一要务;重要的是及时停用可疑药物及对症处理,改善患者预后;适时为患者提供DILI事前预防、事后合理的药学监护等个体化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药房》2015,(26):3663-3666
目的:了解抗感染药相关的药源性肝损伤(DILI)发生的情况及特点,为防治抗感染药相关的DILI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2009-2013年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数据库中抗感染药致DILI报告572例,对涉及患者的年龄、性别、主要诊断等基本信息,引发DILI的药物类别与品种、剂型、给药途径、发生时间、实验室指标、DILI分型及临床表现,保肝药物的应用以及转归等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572例DILI中,男性患者412例(72.03%),女性患者160例(27.97%),平均年龄(44.54±23.75)岁;涉及抗感染药六大类57个品种,引发ADR频次较高的药物为利福平、异烟肼、莫西沙星、氟康唑、阿奇霉素、头孢呋辛、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头孢西丁和伏立康唑等;静脉滴注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74.48%。ADR的发生时间相对集中,多在用药后2周以内(86.19%)。对可进行肝损伤分型的360例ADR评价,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占93.33%。大部分病例在停药和对症治疗后治愈和好转(82.17%)。结论: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抗结核药以及抗真菌药物可能是引发抗感染药致DILI的主要药物,临床分型以肝细胞损伤型最为常见,患者大多预后良好。临床医务人员应该提高对抗感染药致DILI的认识,并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20.
摘 要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指使用一种或多种药物后,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伤。引起DILI最常见的药物包括:中药、抗结核药、抗肿瘤药、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等,目前保健品、减肥药、食品添加剂等导致肝功能损伤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DILI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肝损伤,可进展至肝硬化,轻者停药后肝功能可自行恢复,重者可出现黄疸、肝衰竭和各种并发症危及生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的改变及药物种类的增多,DILI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病因、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相关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将从DILI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