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正>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又称"经行腹痛"[1]。少腹逐瘀汤为清代王清任所创,有活血祛瘀、温经止痛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寒凝血瘀证少腹诸症。导师康志媛教授治疗寒凝血瘀证痛经时,主要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收效良多。病因病机痛经主要病因病机为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实者可有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阻而致胞宫气血不通而痛,虚者有气血虚弱、肾气亏损致胞宫失于濡养而痛。  相似文献   

2.
答:痛经,亦称经行腹痛.一般经前、经期痛者多为实证,经后痛者多为虚证.痛时拒按者属实证,喜按者属虚证.得热痛减者多为寒证,得热痛剧者多为热证.痛甚于胀,血块排出疼痛减轻者多属血瘀,胀甚于痛,多为气滞.绞痛、冷痛属寒,刺痛属热,绵绵作痛或隐痛多属虚.中医辨证施治,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相似文献   

3.
刘湘云  袁烁  曾诚 《环球中医药》2020,13(5):843-845
从阴阳平调的角度探究《傅青主女科》治疗妇人痛证,分析傅青主运用阴阳互用、互制理论,治疗妇人经行腹痛、妊娠腹痛及产后诸痛的特点。傅青主治疗妇人痛证以阴阳平和为本,以气血相和治疗经水不利而腹痛,以水火相济治疗经前腹痛与妊娠躁狂,以动静相合治疗产后腹痛,以寒热合宜治疗产后心、腹痛证。书中记载傅青主论治妇人痛证时,补气兼有养血,泻火亦护阴液,散寒且温阳,益气血又行气血,用药纯和,重视炮制,少用贵重峻烈之药,以阴阳平调为期,体现了傅青主重视阴阳,善用阴阳平调的治疗理念。  相似文献   

4.
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常常与痛证有关,以痛证为主诉就诊临床上约为1/2~1/3之多。妇女的经、孕、产、乳等均可出现痛证。如痛经、经行头痛、妊娠腹痛、经前后、产后的腹痛、身痛、征瘕腹痛等,为进一步探究其发病原理下面分别讨论。1各种痛证的类型及机理1.1痛经:...  相似文献   

5.
肖承悰教授认为,子宫腺肌病主要因经行、术后及产后摄生不慎;或房事不节,损伤肾之阳气,肾阳亏虚,阳虚生寒;或冒雨涉水、感寒饮冷,寒邪趁虚入里,外寒引动内寒,血为寒凝,经脉气血凝滞,久致成瘀,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停滞冲任、胞宫,日久则逐渐形成癥瘕,而致不通则痛,导致痛经的发生。子宫腺肌病痛经主要病因病机为肾阳不足为本,寒凝血瘀为标。肖老临证强调诊断清楚,中医辨证为主,西医辨病为辅,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分期论治,补消结合,温通并用。经前及经期温经活血止痛为主,兼以温肾助阳;经后期温肾助阳为主,兼以散结消癥。  相似文献   

6.
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原发性痛经是指月经期在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时发生的以下腹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中医称之“经行腹痛”或“痛经”,常见于婚前女性尤其是女中学生和大学生。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素问·举痛论》曰“……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中医推拿学认为,经行腹痛的发病机理是“不通而痛”,而治疗原则就是“通则不痛”;“按能通血脉”、“按也最能通气”,故以按(按揉)法治疗气滞血瘀或寒湿凝滞的实证痛经;“缓摩为补”、“轻推,顺推皆为补”以及“以通为补”,故以摩法和推法(平推法或擦…  相似文献   

7.
痛经每发于妇女月经来潮前后或正值经期,以小腹疼痛难忍为主证。其病因虽多,但其发病机理则一。即由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胞脉受阻,经行涩滞不通而致。在治疗方面,目前虽有按痛的时间分为经前痛、经行痛、经后痛辨  相似文献   

8.
经行腹痛乃妇科常见、多发病症,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楼凯凌主任医师每于临证必审证求因,治病求本,认为痛经治疗首辨虚实,并灵活运用行滞、散寒、化瘀、清热、补虚、泻实等法,对于久病虚实夹杂者,注重补泻兼顾。自拟"痛逆方"用治实痛者、"八珍理痛方"疗虚实夹杂之痛经,令气顺血和,月水畅通,则痛可蠲,选方精当而多效验,可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
经行泄泻一词最早见于《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门》,指妇女每到月经来潮前或行经期间,即出现大便溏泻,甚至清稀如水,一日数次的症状,月经过后便逐渐缓解,不治自愈。古人认为此病有异于五更泻,其主要与脾、肾相关,责之于脾肾虚弱,但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疏泄,肝之调畅气机功能可影响脾之运化。故在临床上治疗经行泄泻以温肾健脾为主,兼以疏肝、敛肝理气为辅。  相似文献   

10.
孟祥武  赵克华 《陕西中医》2002,23(5):460-461
苓桂术甘汤出自《伤寒论》,笔者在 2 0多年的临证中 ,以其治疗气化失职 ,气不化津所致的诸证 ,均能取得良效。今举验案 2则如下 :  痛 经 魏某 ,38岁 ,农民。 1 992年 8月 1 0日就诊。患者痛经 1 0余年 ,长期行经前腹痛连及腰腿痛数日 ,月经止后亦痛数日。辄换数医 ,治疗无效。延余诊治。证见 :平素怕冷 ,四肢不温 ,行经前腹冷 ,腹痛难忍 ,连及腰腿痛 3d,口干渴 ,3d后经行如常 ,有少量血块 ,4d经行渐止。随即腹痛如刀割 ,连及腰腿痛甚 ,不能行走 ,3d后疼痛立止 ,舌质淡红、苔白稍干 ,脉沉紧。纵观脉证辨为肾阳不足 ,肝脉不温 ,胞中阳气…  相似文献   

11.
痛泻要方为中医调和肝脾主治痛泻证之要方,文章通过对痛泻要方组方原则的分析,初步探讨痛泻的病因病机及临证特点,并结合临床运用的经验,认为本方有补脾泻肝、缓急止痛、燥湿止泻之功效,土虚木乘、肝脾失调为痛泻要方的病机要点,临床运用上,痛泻要方以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为临证要点,广泛运用于肠易激综合征等具有痛泻临床表现的疾病治疗。  相似文献   

12.
正谢德聪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老中医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福建省名老中医,擅长治疗月经病,笔者有幸能在福州跟师学习,现将其治疗痛经的经验介绍如下。痛经以"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为主要病机,《景岳全书》曰:"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者,或因寒滞,或因血滞,或因气滞,或因热滞;虚者,有因血虚,有因气虚。"谢德聪教授认为痛经是气血运行不畅而致,因经水为血所化生,血随气行,气充血沛,气顺血和,则经行通畅,自无疼痛之苦,故气滞血瘀  相似文献   

13.
痛经又称"经行腹痛",是指妇女在经行前后或经行期间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或痛引腰骶,伴恶心呕吐、腰酸及其他不适,甚者可致昏厥的一种病证。它既是一种独立的疾患,又是诸多妇科疾病的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上十分常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指出:"凡经来腹痛,在经后痛,则为气血虚弱;经前痛则为气血凝滞。"痛经的发病机制不外乎"虚则不荣而痛"、"实则不通而痛"  相似文献   

14.
<正>经行泄泻是指经行前后或经期大便溏薄,甚或水泻,日解数次,经行即作,经净自止的一类周期性发作的疾病[1]。魏绍斌教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多年,善用经方、验方,注重辨证论治、异病同治,对妇科疾病的中医治疗独具匠心,现将其治疗经行泄泻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经行泄泻最早见于明代陈文昭《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门》,谓"经正行忽病泄泻,乃脾虚",认为本病责之于脾。明代汪石山在《汪石山医案·调经》中  相似文献   

15.
《伤寒杂病论》中用补法治疗疼痛的条文有28余条,涉及方剂30余首。所治种类有头痛、咽痛、胸1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腰痛、疝痛、身休痛、关节痛、骨节痛等证。这些痛证都具有虚性疼痛的性质,故可用补法治之。如程钟龄曰:“若属虚痛,必须补之。”陈士铎谓:“必须用补,不补虚而痛不能止。”吴谦  相似文献   

16.
国家级名老中医,浙江省中医院裘笑梅主任医师,擅治妇科杂病,对痛经之辨治,尤其独到.他认为,痛经有原发性、继发性之分及虚实之辨,原发性痛经多数是由精神创伤而致,继发性痛经多数是由于生殖器官某些器质性病变引起.经行腹痛有虚实之分,实者有寒凝、气滞血瘀或热滞;虚者有血虚、气虚、气血两虚及肝肾亏损.实者多痛于行经之前,经通而痛减,虚痛于经行之后,血去痛止,或血去而痛益甚.可按可揉者为虚,拒按拒揉者为实.但实中有虚,虚中亦有实,往往与引起禀质有关.兹根据其临证经验,整理于后.  相似文献   

17.
医案二则     
中寒致经行腹痛案吴某,22岁,学生。1993年8月15日就诊。主诉:经来腹痛2月。患者以前月经正常,亦无腹痛。病由上月经潮之时,天气炎热,恣食冷饮,加以冷水沐浴,而当夜即见少腹疼痛,自服姜汤后腹痛缓解。此月经行腹痛又作,且痛势加重,喜温喜按,经色紫黯...  相似文献   

18.
妊娠腹痛是妇科常见的疼痛性疾病,本病发生在女性特殊生理时期,临证治疗上绝不可见痛止痛,必须针对致痛的病因来治疗,病因祛除,则腹痛可止。本文意在阐述恩师求因治本,采用治病与安胎并举的治疗大法对妊娠腹痛一病的的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19.
痛经是指妇女在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以周期性下腹部及腰部疼痛为主症的疾病,为妇科常见病.祖国医学亦称“经行腹痛”.临床观察本病多由肝气郁结,寒湿凝滞,或肝肾亏虚,胞脉失于滋养,而致经行受阻,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相似文献   

20.
经行身痛治验二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行身痛是指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以身体肢节、肌肉疼痛为主的病症.笔者在临证中以中医药治疗经行身痛收到较好的疗效,现举2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