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 对于临界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目前我国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推荐仍是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外科手术切除或系统抗肿瘤治疗。当前原发性肝癌的术前转化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对于具体转化治疗方案尚在探索中。本研究探讨临界可切除肝癌行FOLFOX方案的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联合肝动脉栓塞术(TAE)局部转化治疗的真实世界疗效。方法 收集2019年4月—2022年2月采用FOLFOX方案的HAIC联合TAE转化治疗的22例临界可切除(CNLC分期Ⅱb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mRECIST)标准评估肿瘤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分析转化手术切除率和术后标本的病理缓解率以及转化治疗后手术与未手术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22例患者均完成HAIC联合TAE治疗,主要不良反应包括上腹痛、低热、短期的肝功能损害等,但没有发生不可逆的严重并发症。转化治疗后,肿瘤ORR、DCR分别为63.6%、86.3%,但有3例(13.6%)患者出现肿瘤进展。转化治疗结束后14例患者行肝癌手术切除,转化手术切除率为63.6%,手术顺利,均能达到R0切除,无术后死亡病例。术后病理检查有10例(71.4%)为主要病理缓解(MPR),但无1例能达到完全病理缓解(CPR)。14例手术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平均为14.7个月;手术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优于未手术患者(22.7个月vs. 13.2个月,P=0.018)。结论 HAIC联合TAE转化治疗对于临界可切除肝癌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是安全可行的,能取得较高ORR、DCR和转化手术切除率。虽然大多数术前转化治疗后能达到MPR,但CPR较低,手术切除仍是肝癌转化治疗后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PD)-1单克隆抗体治疗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因使用PD-1单克隆抗体(pembrolizumab)治疗肝癌肝移植后复发而诱发急性免疫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因原发性肝癌行肝移植术,术后4个月发现肝癌肺转移,术后12个月予pembrolizumab治疗(150 mg静脉滴注1次),治疗后第5日发现肝功能异常,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病理提示轻至中度急性排斥反应。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pembrolizumab的药物说明书,诊断为急性免疫性肝炎。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加强免疫抑制治疗,随访8个月患者带瘤生存,但肝功能仍持续异常。结论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状态下不宜应用PD-1单克隆抗体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诱发免疫性肝炎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可切除原发性肝癌术前TACE对术后生存率影响的系统评价.方法 通过计算机和手工检索,获得1980年1月1日~2008年1月1日发表的可切除原发性肝癌行术前TACE的相关文献.按照人选标准选取合适的临床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提取纳入文献的相关资料整理后根据meta分析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合并分析.分别计算术前TACE组(TACE+手术)与对照组(手术)术后1、3年无瘤生存率,并根据异质性分析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总的治疗效应.结果 有8篇论文的128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meta分析.1、3年无瘤生存率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可切除肝癌肝切除术前行TACE并不能改善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发病隐匿,多数患者就诊时已达中晚期,错失根治性治疗时机,导致较差的预后结局。转化治疗为不可切除肝癌创造可切除机会,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随着新型靶向药物、抗血管药物、免疫药物及多维治疗方案在肝癌治疗中带来更高的客观缓解率、更长的缓解持续时间,转化治疗成为肝癌临床研究的热点。靶向联合免疫治疗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可切除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行急诊肝切除与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二期肝切除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充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可切除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共42例,其中行急诊(入院24~48 h)肝切除术24例,行TACE后二期(TACE后1~2周)手术18例,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围术期死亡率、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术后1年肝癌复发或腹腔转移率以及术后1年及3年生存率。结果行急诊肝切除术患者和TACE后二期手术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行急诊肝切除术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均明显多于TACE后二期手术患者(P=0.028、P=0.017),二者间的围术期死亡率(P=0.489)、肝功能不全发生率(P=1.000)、1和3年生存率(P=0.650、P=0.463)及1年复发率(P=0.60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未发现腹腔种植转移。结论对于可切除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行急诊肝切除与TACE后二期肝切除均安全有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可切除大肝癌术前TACE对手术前后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可切除大肝癌术前TACE对手术前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析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78例可切除大肝癌患者,其中31例术前行TACE,47例术前未经TACE(对照组)。分析两组术前肿瘤大小、肝功能指标变化、手术探查情况及手术相关因素、术后肝功能指标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的差异。结果 TACE组术前7-球蛋白水平升高,术后前白蛋白水平下降,手术探查见肿瘤周围粘连明显增加,肝硬化加重,手术时间延长。两组间肝门阻断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无显著差异,TACE组TACE后平均肿瘤直径缩小并不显著。结论 大肝癌术前TACE使肝功能受损,增加手术难度及手术风险,并有可能耽误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合并严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严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2006年8月手术治疗的肝癌合并严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161例,其中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肝癌局部根治性切除70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术中射频消融治疗68例,肝移植23例。结果肝癌切除组、术中射频治疗组和肝移植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34.3%、39.7%和82.6%,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0%、4,4%和8.7%,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对于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合并严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患者,在加强围手术期处理的同时根据病情合理选择外科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治疗肝癌和门静脉高压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前瞻性对合并门脉侵犯可切除肝癌患者术前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研究探讨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术前影像学及多学科诊断为可切除肝癌合并门脉侵犯患者219例,按初始治疗分为一期手术切除的手术组(132例)和TACE组(87例),TACE组患者先行TACE治疗后再行手术切除。分层分析两组间的生存差异。结果手术组和TACE组1、3、5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2.4%、19.1%、13.1%、13.87个月和57.1%、27.2%、21.1%、16.13个月(P=0.037)。亚组分析中,段叶级癌栓手术组和TACE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1.0%、32.1%、20.1%和92.9%、55.7%、47.8%(P=0.012)。主分支癌栓中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2)。两组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伴有门脉侵犯可切除肝癌术前行肝动脉栓塞化疗安全有效,尤其可以显著延长伴有段叶级侵犯肝癌患者的生存。  相似文献   

9.
大肝癌临床十分常见,长期被归为"晚期、不可切除"的肝癌。肝切除迄今仍是肝癌最佳的治疗手段。大肝癌的外科治疗较为困难,严重制约了肝癌外科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但孤立性大肝癌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分子病理学特征和相对好的肿瘤生物学特性。若无血管侵犯,无论肿瘤大小均属早期。虽然瘤体巨大、手术切除困难,风险大,但其手术效果佳,5年总体生存率可达40%左右,患者生存获益明显。故对于孤立性大肝癌应倡导积极开展手术切除,不要轻易放弃手术。作者定义了临界可切除肝癌,对此类患者的治疗要严格把握并正确判断手术适应证,综合评估患者的手术安全性与耐受性,熟练掌握孤立性大肝癌的手术技巧。对于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开展孤立性大肝癌与临界可切除肝癌的手术切除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5524例报告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效果。 方法1960年1月~1998年12月共施行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5?524例。比较1960年~1977年(181例)、1978年~1989年(921例)、1990年~1998年(4?422例)3个阶段肝癌治疗的效果。结果3个阶段术后1个月内住院病死率分别为8.48%、0.43%和0.31%,而5年生存率分别为16.0%、30.6%和48.6%。结果表明,以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指捏加钳夹法切肝,大血管损伤的妥善处理和局部根治性肝切除为标志的肝脏外科技术,在肝癌外科技术中具有普遍的实用价值。结论早期肿瘤切除、部分具有适应证患者的术前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中无瘤技术、术后综合治疗、以及肿瘤复发再切除可显著延长患者无瘤生存期,降低肝癌复发的危害性。二期切除可使中晚期肝癌患者重获手术切除机会,但并非适用于所有大肝癌,对肝癌的可切除性要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前内镜引流在疑似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恶性肿瘤患者外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我院在2010.1~2014.12期间,对收治入院的肝门部胆管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影像学评估,将评估后的病人分成3组:肿瘤可切除组;肿瘤肯定不能切除组;肿瘤疑似可切除组。可切除组采用手术治疗,肯定不能切除组采用内镜治疗(内镜治疗不成功者采用PTCD),对疑似可切除组采用术前内镜引流,1~2天后再行剖腹探查手术,术中探查能够切除肿瘤者则予以切除,不能切除者则直接关腹。本文主要对疑似可切除这一组病人(共1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17例中,男11例,女6例,年龄46~63岁,平均年龄52岁。术前Bismuth分型:Ⅱ型2例,Ⅲ型11例,Ⅳ型4例。术前影像学评估均不能确定肿瘤能否切除,外科手术前1~2天行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11例)或内镜下塑料支架置入术(ERBD,6例)。术中探查提示:胆囊癌侵及肝门部胆管3例,均行姑息性胆囊切除术;肝癌侵及肝门部胆管4例,行左半肝切除联合右肝管空肠RY内引流术1例,3例行肿瘤活检术;原发性胆管癌10例,行根治性切除2例,姑息性切除2例,余6例仅行肿瘤活检。7例病人术后1~2周将鼻胆管引流改为塑料支架引流。全组1患者出院时均无胆道外引流管,黄疸有效缓解率为100%。结论对疑似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恶性肿瘤患者术前1~2天先行内镜引流,既可增加该类病人外科手术切除的机会,也可有效避免对术中明确不能切除的患者实施"U"型管外引流,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该类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手术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但大部分肝癌患者确诊时已不满足手术指征,且患者术后5年复发率高,导致肝癌的治疗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近年来,中国学者对基于FOLFOX方案的肝动脉灌注化疗(FOLFOX HAIC)的研究显示,FOLFOX HAIC在不可切除肝癌的转化治疗方面较索拉非尼和TACE有更高的转化率;此外,FOLFOX HAIC联合靶向和(或)免疫等治疗时可能进一步提高其转化率,为不可切除肝癌患者带来更多的手术机会。对于就诊时即有手术机会的患者,研究显示应用FOLFOX HAIC行术前新辅助治疗或者术后辅助治疗可以增加部分手术患者的生存获益。为梳理FOLFOX HAIC在肝癌转化治疗、术前新辅助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中的作用,本文将对肝癌围手术期FOLFOX HAIC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联合微波技术治疗肝脏肿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安全有效的腹腔镜治疗肝脏肿瘤的方法。方法 腹腔镜下应用微波技术分别对2例肝癌和2例肝血管癌在微波凝固后行肿瘤切除,4例可切除和1例不宜手术切除的肝癌病人行微波固化治疗。结果 4例肝肿瘤切除平均出血量〈200ml,全部病人术后恢复顺利。2例肝癌切除病例,存活时间分别为20、27个月。5例肝癌微波固化存活时间6 ̄16个月。结论 腹腔镜联合微波技术治疗部分肝脏肿瘤,是一种简便、安全、微创而有效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的外科治疗5524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1960年1月-1998年12月共施行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5524例。比较1960年-1977年(181例)、1978-1989年(921例)、1990年-1998年(4422例)3个阶段肝癌治疗的效果。 结果 3个阶段术后1个月内住院病死率分别为8.48%、0.43%和0.31%,而5年生存率分别为16.0%、30.6%和48.6%。结果表明,以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指捏加钳夹法切肝,大血管损伤的妥善处理和局部根治性肝切除为标志的肝脏外科技术,在肝癌外科技术中具有普遍的实用价值。结论 早期肿瘤切除、部分具有适应证患者的术前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中无瘤技术、术后综合治疗、以及肿瘤复发再切除可显著延长患者无瘤生存期,降低肝癌复发的危害性。二期切除可使中晚期肝癌患者重获切除机会,但并非适用于所有大肝癌,对肝癌的可切除性要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功能不良的影像学可切除肝癌的二期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期影像学可切除肝癌因肝功能不良而行二期手术治疗的病例资料10例.术前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同时加强保肝、抗病毒治疗,待肝功能好转后,再行二期手术切除.结果 治疗组均成功切除肿瘤,无手术死亡,术后未发生肝功能衰竭.结论 对于肝功能不良的影像学可切除肝癌患者,可先行TACE治疗,经积极保肝、抗病毒治疗后,可获得二期手术切除的机会,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肝癌患者肝癌切除术后肝癌复发行补救性肝移植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治疗组自2000年4月至2008年6月间实施的88例肝癌切除术后复发行补救性肝移植术病例,分析该组病例手术特征、生存状况、病理因素对预后影响.结果 肝癌切除术后复发行补救性肝移植病例平均年龄为52.4±9.2岁(26....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初始不可切除的肝癌转化治疗后再行肝切除术的临床特征,为初始不可切除肝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航天中心医院普外科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裕和肿瘤中心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间收治的9例初始不可切除的肝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均为男性,中位年龄48(33~61)岁;均合并乙肝肝硬化,肝功能Child-Pugh A级4例,B级5例;巴塞罗那分期B期4例,C期5例;PS评分均≤1分。转化治疗方案:6例行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治疗,1例行卡瑞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治疗,1例行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1例行信迪利单抗联合仑伐替尼治疗。治疗过程中发生高血压5例、乏力6例、腹泻2例。转化治疗后再行肝切除术:行左半肝切除术5例,右半肝切除术3例,左半肝联合尾状叶切除术1例,均为R0切除。1例患者因腹腔出血再次手术,其余患者无明显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12.9±2.1)d;术后中位随访时间10.1个月,随访期间肝癌复发2例,其余7例患者生存状态良好,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出现。结论 免疫治疗联合靶向治疗在初始不可切除的肝癌转化治疗中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诊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4年12月间57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行急诊肝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实施急诊手术治疗,住院病死率为10.5%。其1、3、5年总体生存率与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7.6%、51.0%、32.7%与69.4%、40.8%、18.4%,中位生存时间为38.7个月。获得随访的49例患者中38例出现复发转移,其中肝内复发18例(47.4%),肝外转移20例(52.6%)。多因素分析显示瘤体10 cm(HR=2.43,P=0.031)和多发肿瘤结节(HR=0.46,P=0.028)是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经合理的选择,对可切除的肝癌破裂出血患者实施急诊肝切除手术治疗是挽救生命、获得良好远期疗效的一种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央型肝癌切除联合放疗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2007年至2010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34例中央型肝癌患者入选.所有患者术前均通过影像学评估手术的可切除性.术中采用区域性肝血流阻断配合超声乳化吸引刀技术切肝.瘤床放置金属标记、术后进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并予定期随访.结果 术后病理证实34例均为肝细胞癌,5例见脉管瘤栓,1例有门静脉瘤栓,30例(88.2%)伴有肝硬化.术后5例出现并发症,肺部感染、右侧胸腔积液、腹腔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房颤各1例.3例患者未完成放疗疗程,31例完成术后放疗.除3例出现Ⅲ°骨髓抑制外,其余均为Ⅰ°或Ⅱ°副反应.34例均获随访,随访率100%,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1年、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9.5%、64.2%;1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7.0%、86.2%.结论 中央型肝癌手术切除联合放疗安全,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患者应用程序性死亡受体蛋白-1(PD-1)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方法对国内外有关肝移植术后应用PD-1单抗治疗的病例报道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搜集到了6例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患者应用PD-1单抗治疗,其中有3例患者发生了移植肝急性排斥反应,有2例患者治疗效果不佳但并无移植肝发生排斥反应的证据,有1例患者达到转移灶完全缓解且治疗期间无副反应及排斥反应发生。结论现阶段对于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患者应用PD-1单抗治疗的效果尚不确切,在使用该药过程中必须严密监测其肝功能状况,警惕可能发生的移植器官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