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幅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10月在我院建卡定期产检并住院分娩的单胎足月孕妇7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前体重指数分成标准组和高于标准组,根据孕期体重增幅分成△BMI﹤4(A)、4≤△BMI≤6(B)、△BMI>6(C)三组,分别分析比较在GDM、剖宫产、产后出血、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结果:孕前体重指数高于标准组GDM、剖宫产、产后出血、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标准组。产前△BMI≥4剖宫产发生率明显增加,△BMI>6巨大儿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幅与妊娠结局有关,减少肥胖,可明显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孕前体重指数与孕期体重增加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65例肥胖妇女,分析其产前、产时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肥胖组巨大儿和孕妇妊高征(PIH)的发生率分别为27.69%和13.85%,高于标准体重组和消瘦组(P〈0.01),消瘦组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高于正常组和肥胖组(P〈0.01);肥胖组孕妇手术产率为64.62%,与正常对照组和消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产程异常为12.3%,高于正常组(P〈0.05)、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3.85%,与其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体重指数与孕期体重增加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密切相关,肥胖孕妇易发生产程异常,但并非难产和剖宫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变化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来该院进行产检的200例单胎足月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孕前体重指数分成标准组以及超标准组,结合孕期体重增幅变成Ⅰ组、Ⅱ组、Ⅲ组。对不同体重指数以及不同孕期体重变化的产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孕前体重指数超标准组的GDM、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巨大儿的发生率依次为:25%、58.3%、10%、10%、13.3%,均比标准组的3.8%、27.5%、2.5%、1.3%、3.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前△BMI>6的产妇,GDM、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巨大儿的发生率依次为19.5%、62.3%、9.1%、5.2%、13.0%,明显高于产前4≤△BMI≤6,以及△BMI<4。结论孕前体重指数以及孕期体重变化与妊娠结局息息相关,合理保持孕前体重指数以及孕期体重,能够改善产妇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舒铭铭  潘兴强  张婧  洪菱  庄文明 《浙江医学》2022,44(4):370-373,379
目的 探讨孕前BMI轻度偏低与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行首次产前检查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孕前BMI轻度偏低组(18.5 kg/m2≤BMI<19.8 kg/m2)和孕前BMI适宜组(19.8 kg/m2≤BMI<24 kg/m2),观察其在分娩时新生...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研究孕前低体重指数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2019年7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住院分娩孕妇,单胎、≥26周、活产,按孕前BMI分为极低体重组(BMI<16.5 kg/m2,n=104)、低体重组(BMI为16.5~18.4 kg/m2,n=969)、正常组(BMI为18.5...  相似文献   

7.
李晓红  彭艳  张靖域  丁桂凤 《海南医学》2016,(19):3179-3181
目的:探讨孕前体质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在我院进行系统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180例,根据妊娠前体质量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其中体质量指数(BMI)为18.5~23者为正常组(50例),23~25者为超重组(82例),25以上者为肥胖组(48例),比较并分析三组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正常组孕妇剖宫产率和产钳助产率分别为30.00%(15/50)、2.00%(1/50),其剖宫产率较超重组的45.12%(37/82)和肥胖组的56.25%(27/48)明显降低,产钳助产率也低于肥胖组的12.50%(6/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超重组的6.10%(5/82)相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和超重组子痫前期发病率分别为10.00%(5/50)、9.76%(8/82),均较肥胖组的20.83%(10/48)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产妇的早产、巨大儿、胎儿窘迫发生率分别为13.41%(11/82)、10.98%(9/82)、23.17%(19/82),肥胖组为31.25%(15/48)、18.75%(9/48)、22.92%(11/48),正常组为8.00%(4/50)、6.00%(3/50)、8.00%(4/50),组间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产妇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发生率为12.00%(6/50)、10.00%(5/50),超重组为13.41%(11/82)、12.20%(10/82),肥胖组为14.58%(7/48)、16.67%(8/48),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超重和肥胖均会增加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性。孕前将体质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 剖析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加与妊娠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利用SPSS 10.0统计分析对我院的335名足月初产孕妇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加值与妊娠糖尿病的发病情况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 不同孕前体重指数组间糖尿病患病几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孕期体重增加组间糖尿病患病几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加值评价妊娠期糖尿病具有一定临床意义,孕妇的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增加体重调整的合理性,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妊娠期糖尿病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及脂肪分布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率的关系,以早期发现、诊断GDM患者.方法:通过测量获得研究对象孕前或早孕期的身高、体重、腰围并计算其孕前BMI;于孕24~28周测量获得研究对象的50g-GCT 1h血糖、75g-OGTT空腹血糖、1h、2h、3h血糖等.统计方法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体质指数大(OR=7.388,95%CI=1.045~52.244)、孕前腰围大(OR=4.054,95%CI=1.105~14.876)、年龄大(OR=3.596,95%CI=0.955~13.538)均增加孕妇发生GDM的风险.结论:孕前肥胖尤其是中心型肥胖是GDM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李蓓 《当代医学》2012,(28):42-43
目的谈谈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妊娠前体重指数以及妊娠期体重指数增幅与围产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妇产科门诊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50例,详细记录其孕前体重、身高和产前体重值,并计算相应的体重指数(BMI)及孕期体重指数增幅.按孕前BMI及孕期BMI增幅分组,比较分析各组间围产结局的差异.结果妊娠前BMI对孕妇终止妊娠周有显著影响;孕期肥胖组和超重组孕妇发生胎儿窘迫、早产和子痫前期的危险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孕妇的羊水过多和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C组的新生儿发生巨大儿、低体重儿和低血糖的概率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新生儿发生窒息和湿肺的概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GDM孕妇孕前肥胖和孕期体重增长过多均可增加其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性,因此应控制GDM孕妇孕期体重指数总增幅在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心血管健康与空腹血糖异常的妊娠糖尿病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温岭市妇幼保健院院产检的空腹血糖异常妊娠糖尿病产妇604例,根据母婴不良结局发生情况,分为子痫前期组(n=27)与非子痫前期组(n=577),计划性剖宫产组(n=535)与非计划性剖宫产组(n=69),巨大儿组(n=61)与非巨大儿组(n=543),以及新生儿低血糖组(n=58)和新生儿低血糖组(n=546),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和妊娠期心血管健康评分的差异,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心血管健康评分与多项母婴不良结局的关系。结果 非子痫前期组的血压、总胆固醇情况以及心血管健康评分均优于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计划行剖宫产组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娩时孕周以及心血管健康评分均优于非计划性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巨大儿组的FPG、总胆固醇、BMI、体力活动情况以及心血管健康评分均优于巨大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非低血糖组的FPG、膳食情况以及心血管健康评分均优于新生儿低血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压、总胆固醇及心血管健康评分是子痫前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FPG、心血管健康评分是非计划性剖宫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FPG、总胆固醇、BMI及心血管健康评分是巨大儿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FPG、心血管健康评分是新生儿低血糖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空腹血糖异常的妊娠糖尿病产妇心血管健康程度越好,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就越低,为今后临床干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焦丽娜  田序华  王静 《安徽医学》2016,37(11):1344-1347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在秦皇岛市工人医院妇产科接受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的120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随机抽取进行产检的非GDM孕妇120例为对照组,严格监控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并追踪回访直至患者终止妊娠。记录两组患者HbAlc水平、早产、羊水过多、胎儿过大、胎膜早破等一系列妊娠不良结局以及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早产、羊水过剩、胎儿过大、胎儿窘迫等妊娠不良结局以及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妊娠不良结局以及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随HbAlc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不同HbAlc水平(≤6.0%;>6.0%~6.5%;>6.5%~7.0%;>7.0%)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胎膜早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胎膜早破发生率与HbAlc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 HbAlc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良结局相关,应加强HbAlc水平检测并严格监控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母婴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张静  唐国珍  谢江燕  吴君  谭春梅  潘燕 《西部医学》2018,30(10):1500-1504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记录患者妊娠结局,根据有无不良妊娠结局分为不良妊娠结局组(30例)与无不良妊娠结局组(50例),比较两组年龄、孕前体质指数、孕期增重、确诊孕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妊娠期高血压分度、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孕产史、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不良孕产史等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不良妊娠结局患者共30例,占375%,包括羊水过多3例、胎膜早破7例、早产10例、产后出血6例、巨大儿8例、低体重儿5例、新生儿窒息3例、新生儿低血糖3例;不良妊娠结局组年龄≥35岁、孕前体质指数≥25kg/m2、孕期总增重过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3项异常、妊娠期高血压分度重度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无不良妊娠结局组(P<005);确诊孕周、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孕产史、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不良孕史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孕前体质指数、孕期总增重、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妊娠期高血压分度等5个因素对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膳食营养摄入状况,并探讨膳食营养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间因血糖控制不佳而入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产科,并由临床营养科会诊的74例GDM孕妇(GDM组),以及同期入住我院产科的68例健康孕妇(正常组)。分别比较2组的基本资料、孕前体重指数、膳食营养摄入状况以及胎儿出生时情况。 结果 ①GDM组在年龄、总热量、脂肪、膳食纤维、钙及锌的摄入、脂肪占能百分比等指标上均低于正常组,但GDM组的孕前体重指数高于正常组,除年龄和孕前体重指数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接受膳食营养干预的GDM组与正常组相比较,娩出胎儿的出生体重、胎龄[(38.03±2.08)个月 vs. (38.86±1.96)个月]以及SGA、AGA和巨大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剖宫产率(76.9% vs. 79.4%)、LGA(16.6% vs. 11.61%)等方面,GDM组均低于正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出生时Apar评分均在正常范围内,无抢救史。 结论 GDM患者营养素摄入不均衡、孕前肥胖是其重要影响因素,应尽早积极开展合理有效的膳食营养干预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纤复合膳食纤维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 112 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孕中期 GDM 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膳食纤维组(n=56)和对照组(n=56),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营养治疗方案,膳食纤维组在此基础上添加膳食纤维方案(9.5?g膳食纤维/d,餐前服用),共干预 8 周。每周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末梢血糖(2 h BG),产后42?d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记录围产结局。结果:干预 8 周内膳食纤维组患者 2 h BG 低于对照组(P<0.05);第 3~8 周血糖控制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产后 OGTT 服糖后2?h血糖值及糖耐量减低率低于对照组,且 OGTT 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均P<0.01);胎膜早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高纤复合膳食纤维干预可有效控制 GDM 患者孕期血糖水平,改善围产期不良妊娠结局,减少产后糖耐量减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与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关系及其影响程度。方法 通过搜索PubMed、Web of Science、Ovid、Elsevier和Cochrane数据库,收集1970—2013年所有公开发表的关于GDM对妊娠结局影响的队列研究文献。两名相关专业人员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文献质量评价量表,独立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R值比较分析其合并效应,异质性高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反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15篇,13项研究评分>7分。GDM组新生儿3129名,非GDM组27674名。GDM孕妇发生巨大儿、大于胎龄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黄疸、肩难产和先天性畸形的风险均比非GDM孕妇高,其RR(95%CI)分别为: 2.81(1.88~4.22)、1.87(1.20~2.90)、2.28(1.60~3.23)、1.46(1.11~1.92)、3.41(1.85~6.27)和1.65(1.17~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GDM与肩难产、巨大儿、低血糖、大于胎龄儿、先天畸形和新生儿黄疸6种新生儿不良结局密切相关,发生肩难产的风险最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孕早期妇女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6(C1q/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protein 6,CTRP6)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连续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产检的孕10~13周孕妇,收集孕妇的年龄、身高、体质量、末次月经时间,检测孕早期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CTRP6水平,计算孕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基线BMI、产前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亦称胰岛素抵抗的稳态模型评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所有孕妇均于孕24~28周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为GDM组和糖耐量正常(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组。比较两组孕妇孕早期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分析孕早期血清CTRP6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及其与GDM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孕妇213例,完整随访203例,其中52例孕妇被诊断为GDM,GDM发病率25.62%。GDM组孕妇的孕早期血清CTRP6、年龄、孕前BMI、基线BMI、产前BMI、TC、LDL、FPG、HbA1c、FINS、HOMA-IR均较NGT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CTRP6与年龄、孕前BMI、基线BMI、产前BMI、TG、LDL、FPG、HbA1c、FINS、HOMA-IR 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P<0.05)。校正年龄、BMI、糖脂代谢指标及HOMA-IR后,孕早期CTRP6为GDM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孕早期血清CTRP6升高与GDM相关,是GDM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水平、妊娠结局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产科收治的105例GDM患者,依据产前空腹血糖(FBG)是否达标,分为良好组(n=55)与非良好组(n=50),分析其相关指标及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产前、产后FBG、餐后2小时血糖(2 h PBG)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产前与产后FBG、2 h PBG水平的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好组患者产程中血糖水平低于非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好组患者代谢因素不良妊娠结局(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少、胎膜早破、早产、巨大儿)发生率低于非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44岁、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24~36.20 kg/m2是血糖控制的危险因素(P<0.05),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是其保护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孕前BMI预测血糖控制风险的最佳截断点为2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妊娠糖尿病持续孕期营养管理与临床结局观察.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管理指导,观察组给予持续孕期营养管理.比较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分娩方式与临床结局.结果 营养管理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营养管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00%(P<0.05);观察组人工助产率、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率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0%(P<0.05).结论 妊娠糖尿病患者采取持续孕期营养管理后,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糖状态,提升自然分娩率,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