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主要有缺血预处理、缺血后处理、抗炎治疗、改善心脏代谢等方面,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述了自由基的概念,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时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致心肌组织损伤,并拟定了抗自由基的防治措施,以期保护心功能,缩小梗塞范围,减少缺血引起的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3.
卡托普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实验以离体灌注鼠心为模型,观察卡托普利在常温和低温条件下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1材料和方法1.1体重220~280g健康SD雌性大白鼠40只,随机分4组,每组10只。Ⅰ组常温对照组(St.Thomas停跳液),Ⅱ组常温卡托普利组(卡托普利...  相似文献   

4.
5.
1 概述 五十余年前人们已认识到AMI与炎症有关。Liuzzo等提出冠心病的炎症来源有两方面: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炎症细胞在冠脉的浸润增加,另一可能是反复缺血诱导心肌或微血管床的炎症反应。自七十年代后期人们认识到心肌缺血再灌注本身可导致心肌损伤,有关中性粒细胞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对于中性粒细胞的滚动、着边、激活、致损伤机制及干预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就心肌缺血再灌注时中性粒细胞的激活、滚动、着边及致损伤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再通治疗中常见的病理、生理现象,主要表现为梗死区血液灌流重建后反而发生心脏顿抑、心肌细胞坏死加速、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一系列病情恶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中草药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进展李秀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心血管病医院,青岛266071)ProgressonTreatmentofInjuryofReperfusionafterMyocardialIschemiabyTraditionalChi...  相似文献   

8.
辛伐他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在体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多种技术的应用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成为可能,此时常会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辛伐他汀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本实验于2003—07/2003—11在解放军总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23只大鼠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n=10)、假手术组(n=6)和对照组(n=7),利用大鼠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实验。辛伐他汀组于结扎冠脉前17h腹腔注射给药。八导生理记录仪记录缺血后1,30min及再灌注后1,30min心功能各指标的变化,图像分析软件计算缺血和坏死心肌面积。结果:缺血再灌注后,辛伐他汀组与对照组比较,坏死区面积与危险区面积之比减少21%(P&;lt;0.05),坏死区面积与左室面积之比减少22%(P&;lt;0.05)。且辛伐他汀组左室内压上升段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左室内压下降段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心率及心肌纤维缩短速率最大值(Vmax)分别在再灌注1min和30min时明显改善(P&;lt;0.05),心室收缩压改变不明显。结论:辛伐他汀可以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Losartan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内外已有许多实验 〔1,2〕证实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ACEI)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MIRI)有保护作用 ,这与它抑制血管紧张素 ( Ang )生成有关。而血管紧张素受体 ( AT) 1拮抗剂可抑制 Ang 与受体的结合 ,阻断其生物学效应 ,因而推断 AT1拮抗剂对 MIRI亦可能有保护作用。本研究中采用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以 Losartan作为干预药物 ,研究 AT1受体拮抗剂对MIRI的保护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1 材料与方法1 .1 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制备 :选择日本大耳白兔 ,雌雄兼用 ,称重后以 3 %戊巴比妥钠 3 0 mg/ kg作耳缘静脉麻醉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ATV)在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效应中,两种ATP依赖的K^+(KATP)通道的作用。方法:将32只实验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ATV组、ATV+5-HD(A1组)、ATV+HMR1883(A2组)。通过结扎和放松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分别进行30min的心肌缺血和再灌注。实验中持续监测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TV组及A2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在再灌注30min后明显改善(P〈0.05),而A1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TV的抗心肌IRI保护效应可能与线粒体KATP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米洛利、白藜芦醇对大鼠肝脏缺鲥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成年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不同剂量阿米洛利、白藜芦醇药物处理组。按Pringle法建立全肝缺彬再灌注模型。6h后取血,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并取肝叶制作冰冻切片,HE染色观察其组织形态。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肝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血清中AST、AIJT活性增强,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增加。白藜芦醇和阿米洛利组与缺血/再灌组相比,肝脏功能损伤较轻.AST、ALT活性下降,SOD活性增强,MDA含量下降,且有剂量依赖性。白藜芦醇和阿米洛利纽病理损害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减轻。结论白藜芦醇与阿米洛利对肝缺血/再灌损伤有保护作用,对临床治疗缺血性肝损伤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即反复短暂结扎冠状动脉可缩小随后长时间缺血导致的心肌梗死面积,是迄今最有力的心肌保护措施之一。但是.由于缺血时限、个体差异等问题使其在临床的应用受限,因而研究药理性预处理产生缺血预处理效应成为研究的新方向。有研究证实阿片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目前对后处理保护机制的研究还较孤立,缺乏上下游调节机制的联系.通过建立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探讨后处理在整体实验下的抗凋亡效应,以及这种心肌保护作用是否通过再灌注损伤救援激酶(reperfusion injury salvage kinase,RISK)信号转导通路来实现.方法:实验于2006-07/2007-05在首都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完成.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均分至以下4组:①心肌缺血再灌注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45 min,再灌注4 h.②后处理组:在再灌注前,给予10s再灌、10s缺血,连续3个循环.③PI3K抑制剂组:在再灌注前5min经颈静脉注射磷脂酰激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0.3 mg/kg),余同③组.④MAPKK抑制剂组:在再灌注前5 min经颈静脉注射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激酶(MAPKK)抑制剂PD 98059(0.3 mg/kg),余同②组.再灌注结束后取左室缺血区,使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心肌组织中凋亡指标Bax,Bcl-2,Caspase-3表达量变化及RISK通路中Akt,P-ERK 1/2及eNOS表达量变化.结果:32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与心肌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后处理组心肌凋亡显著减轻,Akt、P-ERK 1/2及eNOS含量显著升高;PI3K抑制剂组心肌凋亡较后处理组严重,Akt、eNOS含量降低;MAPKK抑制剂组心肌凋亡较后处理组严重,ERK 1/2含量降低.结论:后处理对再灌注心肌存在明显的抗凋亡作用,该作用可能与RISK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4.
内质网应激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内质网(ER)是胞质参与蛋白质折叠、加工、分泌及调节Ca2+储存、转运的多功能细胞器。内外环境改变可导致ER功能错乱,使其未折叠蛋白聚集、钙稳态破坏,导致内质网应激(ERS),它本身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过强或过久均会导致细胞死亡,从而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过程中多种反应起调节作用。本文就近年ERS在I/R中的研究进行综述,现报告如下。1内质网应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多种技术的应用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成为可能,此时常会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辛伐他汀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本实验于2003-07/2003-11在解放军总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23只大鼠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n=10)、假手术组(n=6)和对照组(n=7),利用大鼠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实验。辛伐他汀组于结扎冠脉前17h腹腔注射给药。八导生理记录仪记录缺血后1,30min及再灌注后1,30min心功能各指标的变化,图像分析软件计算缺血和坏死心肌面积。结果:缺血再灌注后,辛伐他汀组与对照组比较,坏死区面积与危险区面积之比减少21%(P<0.05),坏死区面积与左室面积之比减少22%(P<0.05)。且辛伐他汀组左室内压上升段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左室内压下降段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心率及心肌纤维缩短速率最大值(Vmax)分别在再灌注1min和30min时明显改善(P<0.05),心室收缩压改变不明显。结论:辛伐他汀可以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综合分析钙离子的调节机制及钙超载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94-01/2004-01有关钙离子的调节机制及钙超载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文献,检索词“myocardial ischemia/repemsion iniury,calcium overload”,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1996-01/2004—04有关钙离子的调节机制及钙超载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文献,检索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钙超载”,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钙离子调节机制及钙超载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 资料提炼:共检索到154篇相关文献,其中18篇文章符合要求。 资料综合:①胞内钙离子浓度维持在一定范围时,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当钙离子浓度升高,会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如细胞结构的损伤、凋亡、死亡和细胞的退行性改变等。②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能量代谢障碍、氧自由基产生、钙超载等因素有关,但钙超载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极其重要的作用。 结论:调节细胞内钙离子的动态平衡对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和信息传递十分重要。钙超载是心肌缺血再灌注不可逆损伤的最后通路,但其具体作用途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12/15-脂氧合酶(12/15-LOX)为脂氧合酶家族成员,可参与催化各种脂肪酸氧化,产生的多种脂质成分在生物学中意义重大。同时12/15-LOX在各种免疫性、炎性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12/15-LOX及其相关产物,广泛分布在组织中,在糖尿病、肝脏、心脑血管等疾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严重心肌损伤的一种,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多种机制参与了其发生,本文对12/15-LOX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心肌肽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心肌肽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途径。方法:实验于2004-04/06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研究室完成。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心肌肽素用药组。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30min造成心肌缺血模型,复灌24h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①再灌注结束后大鼠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②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③心肌肌动蛋白表达采用特异性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④大鼠心肌病理学改变光镜下半定量评分以10倍物镜下,随机选取若干视野观察整个左室心肌切面,从心肌变性坏死、出血、间质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四方面观察心肌病变分布情况并计分,计算每种病变的视野比例(有心肌病变的视野数/镜下观察的总视野数),正常心肌计0分;病变灶性,病变视野比例≤1/4计1分;病变视野比例为1/4~1/2计2分;病变弥散性,病变视野比例≥1/2计3分。每方面的得分求和即为最后计分。⑤大鼠心肌病理学电镜下半定量评分:从心肌纤维、线粒体、核染色质、细胞水肿和小血管内皮五方面观察其超微结构改变并计分,结构正常为0分;轻度改变且病变灶性,小于全部视野面积的1/4为1分;中度改变,病变占全部视野面积的1/4~1/2计2分;重度改变且病变弥散性,大于全部视野面积的1/2为3分。每方面的得分求和即为最后计分。结果:进入结果分析大鼠24只,每组8只。①大鼠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心肌肽素用药组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5.59&;#177;0.52)μ kat/L,(1.06&;#177;0.09)μkat/L,(4.34&;#177;1.15)%;(10.52&;#177;0.32)μ kat/L,(1.97&;#177;0.21)μ kat/L,(11.16&;#177;1.09)%,P&;lt;0.05],缺血再灌注组、心肌肽素用药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2.58&;#177;0.32)μ kat/L,(0.57&;#177;0.15)μ kat/L,(0.85&;#177;0.42)%,P&;lt;0.05]。②大鼠心肌肌动蛋白含量和电镜、光镜评分组间差异性与血清酶学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组间差异相同。结论:心肌肽素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减轻心肌细胞结构损伤发挥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琴  姚震 《实用医学杂志》2000,16(9):718-719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心肌缺血预适应中的作用。方法:制备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心肌缺血预适应的模型,检测血清NO、血浆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等氧自由基浓度和血清心肌酶水平。结果:再灌注损伤(IRI)组血清心肌酶明显升高,脂质过氧化物降解产物MDA异常升高,SOD活性则显著降低,伴随NO代谢产物NO^-2升高,与缺血预适应和对照组比较,P〈0.  相似文献   

20.
背景:研究表明,自由基增多致脂质过氧化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因素。性味苦辛平,有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功用的芸香科植物两面针提取物有抗氧化作用。 目的:观察氯化两面针碱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并分析其作用途径。 设计:随机对照实验。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和化学教研室。 材料:选用健康Wistar大鼠6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50~300g。氯化两面针碱(广西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提供,批号:20050609)。MS4000U生物信号定量记录分析系统(广州市龙飞达科技有限公司)。日立7170A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22N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盐酸维拉帕米(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20701,2mL/支)。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产品)。 方法:实验于2004—06/2006—05在广西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和化学教研室完成。①将心电图正常大鼠60只分性别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氯化两面针碱2,1,0.5mg/kg3个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假手术组:穿线不结扎,90min后结束实验;其余50只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阳性对照组、不同剂量氯化两面针碱组、模型组: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前10min经股静脉分别注射维拉帕米2mg/kg,氯化两面针碱2,1,0.5mg/kg,5mL/kg,等体积生理盐水。②再灌注的同时用标准肢体Ⅱ导联心电图连续监测,记录60min内各组心律失常类型、发生率及持续时间;并记录再灌注15min及60minST段的变化。③实验完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心肌酶学指标。分别用硫代巴比妥酸法与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④两组间计量和计数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和X^2检验。 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心电图ST段抬高程度、血清心肌酶学指标变化和心肌组织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比较。 结果:大鼠6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鼠心律失常及心电图ST段抬高程度变化:1和2mg/kg氯化两面针碱组大鼠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明显迟于模型组(P〈0.05,0.01)。1和2mg/kg氯化两面针碱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模型组(P〈0.05~0.01),各类型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少于模型组(P〈0.01),再灌注15和60min时ST段抬高程度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1)。②血清心肌酶水平:模型组心肌缺血再灌注60min后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1和2mg/kg氯化两面针碱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P〈0.05),且随氯化两面针碱剂量增加,下降幅度增加。阳性对照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1)。③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模型组心肌缺血再灌注60min后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1和2mg/kg氯化两面针碱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且随氯化两面针碱增加,上升幅度增加。④心肌组织丙二醛含量:模型组心肌缺血再灌注60min后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1和2mg/kg氯化两面针碱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且随氯化两面针碱增加,下降幅度增加;阳性对照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 结论:①1和2mg/ks氯化两面针碱能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推迟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并缩短其持续时间,降低再灌注15和60min时ST段抬高程度;该作用效果与维拉帕米相当。②1和2mg/kg氯化两面针碱能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酶的释放,减轻氧自由基损伤程度,起到保护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且该作用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