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芒果苷属双苯吡酮类化合物,是芒果叶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作用[3]。炎症是缺血/再灌注(I/R)损伤发生的重要机制[1-2],但是芒果苷对肝脏I/R损伤的保护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观察了芒果苷对I/R大鼠肝脏炎症反应以及损伤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仪器生化自动分析仪(购自德国Bayer公司),实时定量PCR仪(购自美国Thermo公司)。1.2方法1.2.1实验分组将SD大鼠(由河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芒果苷预处理组、芒果苷-  相似文献   

2.
随着肝脏外科的发展,在临床上肝移植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多种肝脏疾病。肝门阻断、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全肝血流阻断等一系列外科技术的应用,以及肝移植、休克等过程中,均遇到肝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问题。如何提高肝脏的自我保护能力,调动其内源性的保护机制,目前已成为肝脏外科发展的方向和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国内、  相似文献   

3.
缺血预适应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8 6年Murry等[1] 在犬心模型上证实预先给予几次短暂心肌缺血 /再灌注 (I/R)能提高心肌对随后长时间冠脉阻断所致损伤耐受力 ,并称此现象为缺血预适应 (ischemicprecondition ,IP )。在随后人们大量的研究中发现多次短暂I/R不仅对心脏随后长期I/R损伤有保护作用 ,而且对肝脏及其它器官I/R损伤同样有保护作用。IP对肝脏I/R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目前认为与腺苷、蛋白激酶C以及热休克蛋白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就IP对肝脏I/R损伤的保护作用主要机制作一综述。1 腺苷受体的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致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动物分组对照实验.研究了L-精氨酸(NO供体)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测量不同状态下动物血清中ALT、AST值,以及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丙二醛(MDA)浓度的变化。结果:一氧化氮明显减少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和血清中ALT、AST含量以及增加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结论:一氧化氮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本实验为一氧化氮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苗军  张馨木  张赢予 《中国药师》2007,10(6):523-525
目的:探讨乌司他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大鼠80只,随机分为0.9%氯化钠溶液预处理和乌司他汀预处理两组,观察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变化及抑肽酶给药后的影响。结果:乌司他汀给药组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血清ALT、AST活性及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均显著低于0.9%氯化钠溶液组(P<0.01);肝细胞形态学异常改变也明显较0.9%氯化钠溶液预处理组轻。结论:乌司他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栀子苷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栀子苷5、10 mg/kg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模型组大鼠ip溶剂橄榄油10 mg/kg,栀子苷5、10 mg/kg组大鼠ip栀子苷5、10 mg/kg,连续7 d,最后一次注射药物后进行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建模处理。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IL)-6、IL-1β水平;测定肝组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和细胞凋亡;检测肝组织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 mRNA表达及p-PI3K、PI3K、p-Akt、Akt、Bcl-2、Bax、cleaved Caspase-3、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栀子苷5、10 mg/kg组血清ALT、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TNF-α、TGF-β、IL-6、IL-1β、MDA和iNOS水平、肝组织凋亡细胞比例、Bax mRNA、蛋白表达和cleaved Caspase-3/Caspase-3显著降低(P<0.05),GSH、SOD水平、Bcl-2 mRNA和蛋白表达、p-PI3K/PI3K和p-Akt/Akt显著升高(P<0.05),且栀子苷10 mg/kg组作用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 栀子苷能够改善大鼠肝功能,减轻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番茄红素(lycopene,LP)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番茄红素(5、10和20 mg/kg)治疗组,每组16只;术后番茄红素各治疗组连续4周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番茄红素治疗,假手术组和肝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分别灌胃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转氨酶(ALT和AS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检测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通过苏木精-尹红(HE)染色观察各组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ALT、AST、ALP活性和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T-AOC水平显著降低(P<0.01);肝脏组织中SOD、GSH-Px、CAT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且肝脏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学改变。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相比,番茄红素(5、10和20 mg/kg)治疗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活性和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番茄红素(10和20 mg/kg)治疗组大鼠血清中ALP活性均显著降低,且T-AOC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肝脏组织中SOD和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P<0.01);番茄红素(20 mg/kg)治疗组大鼠肝脏组织中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1);番茄红素各治疗组肝组织病理性改变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番茄红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番茄红素能够有效改善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减轻自由基损伤,改善肝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川芎嗪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生理盐水组和川芎嗪组。其中空白对照组大鼠直接处死;假手术组开腹后60 min关闭腹腔;缺血再灌注组阻断70%肝血流60 min,再灌注4 h;生理盐水组予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8 ml/kg,30 min后阻断70%肝血流60 min,再灌注4 h;川芎嗪组予腹腔内注射川芎嗪80 mg/kg,30 min后阻断70%肝血流60 min,再灌注4 h。速率法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血白介素-1(IL-1)、白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结果:川芎嗪组血清ALT、AST、IL-1和TNF-α水平均比缺血再灌注组和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P〈0.05),而IL-10则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病理结果显示,川芎嗪组大鼠肝细胞损伤较缺血再灌注组和生理盐水组为轻。结论:川芎嗪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生成及促进抗炎细胞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围术期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防治作用。方法:观察18例肝癌患者手术过程中血中GPT、SOD、GSH-PX、XO活性及MDA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川芎嗪的影响。结果:川芎嗪组与对照组比较,SOD和GXH-PX活性明显增高(P〈0.05和P〈0.01),MDA含量及GPT值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川芎秦上脏围术期HIRI有明显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七叶皂甙钠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通过预先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静脉注射七叶皂甙钠,经测定肝组织内ATP、AMP、ADP的含量,肝脏的细胞能荷,及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GT等各项指标,结果发现用药组单纯缺血再灌注对照肝组织内ATP含量高,损害较轻,结果表明:七叶皂甙钠对肝脏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损伤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探究香豆素类衍生物IMM-H004对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HIR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本文中所有动物实验都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实验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IMM-H004给药组,检测各组的血清生化指标和病理情况.q...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双环醇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Yoshizumi法制备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90min后再灌注lh、3h、6h和24h,观察双环醇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IDH)和总胆红素(TBil)及肝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D)、髓过氧化物酶(MPO)、一氧化氮(NO)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影响。同时测定再灌后不同时间点血中内毒素水平;应用RT-PCR方法检测TNF-α、IL-1β、IL-6和IL-10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再灌3h时肝脏ICAM-1和P-selectin含量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双环醇(300mg/kg)可显著抑制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清ALT、LDH和TBil水平升高,降低升高的肝组织MDA、MPO、N0和iNOS含量,抑制肝组织SOD水平降低,明显减轻肝脏水样空泡样变性、炎症浸润和坏死,抑制血中内毒素水平升高。双环醇还可显著抑制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高表达,促进抗炎因子IL-10表达,显著抑制肝组织粘附分子ICAM-1和P-selectin含量的升高。结论:双环醇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与抑制肝脏脂质过氧化、改善肠内毒素的转位以及调控炎症因子/抗炎因子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14.
银杏内酯保护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探讨其保护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机制。方法:通过大鼠60min缺血、2h再灌注损伤模型,应用硝酸酶还原法测定肝脏缺血前5min和再灌注后10min,30min血清NO水平变化;测定再灌注后2h血清ALT、AST、LDH酶学差异和肝组织内ATP、MDA含量变化;再灌注2h取肝组织完成肝细胞、肝小叶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清NO水平降低,ALT、AST、LDH水平升高;银杏内酯能提高再灌注后血清NO水平,并对ALT、AST、LDH的病理性升高有降低作用,且能改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微循环,减轻肝细胞内超微结构的损害程度。结论:银杏内酯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NO介导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rhEPO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处理时间。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缺血前30 min预处理组B和缺血后5 min后处理组C 3组,每组12只。A组只给予夹闭肝蒂,B、C组均于皮下注射rhEPO 1 000 U/kg,三组均夹闭肝蒂45 min后恢复再灌注2 h,取血清及肝组织行AST、ALT、TNF-α、IL-1β检测及HE染色、NF-κβ的活化程度及计算肝组织凋亡指数(AI)。结果:与A组比较,B、C组肝细胞索排列较好,细胞坏死程度不明显。AST、ALT和TNF-α、IL-1β及NF-κB活化程度、AI在A组和B、C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B和C组之间(除IL-1β外)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EPO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肝脏具有保护作用且预处理较后处理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在兔肝脏缺血再灌注 ( I/R)模型基础上建立动物双后肢缺血预处理 ( IPC)及肝脏 IPC模型 ,观察其对肝脏保护作用。结果发现 ,双后肢 IPC组及肝脏 IPC组与单纯肝脏 I/R组比较 ,代表肝脏功能的血清肝酶 ( AL T、AST、ALP、γ-GT)均降低 ,P<0 .0 5 ;而双后肢 IPC与肝脏 IP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相似文献   

17.
陈闯  齐亮  陈伏庭  郝立俊  蒋厚文 《江苏医药》2012,38(13):1500-1502,1613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预处理(LIPC)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延迟性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S组),I-R组,LIPC组,每组12只。S组仅行开腹,不作其他处理;I-R组行肝缺血1h,再灌注3h;LIPC组先行双后肢缺血5min,反复3次24h后行肝缺血1h,再灌注3h。手术完毕,腹主动脉采血用于检测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血清ALT与AST;切取肝组织,测定肝脏的湿干比(W/D),免疫组化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同时光电镜观察肝组织显微、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I-R组比较,LIPC组T-SOD活性增加(P<0.01),MDA水平、ALT、AST、W/D值及TNF-α的阳性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肝脏的显微及超微结构损伤减轻。结论 LIPC对大鼠肝脏I-R损伤有明显的延迟性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机体抗氧化能力、抑制肝脏炎症反应、减轻肝脏水肿、抑制TNF-α的表达和改善肝组织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红景天苷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红景天苷对其心电图、心肌梗死范围以及血清中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红景天苷可以改变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电图S-T段的变化幅度,降低大鼠急性心肌梗死面积,抑制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同时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结论红景天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红景天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红景天苷对其心电图、心肌梗死范围以及血清中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红景天苷可以改变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电图S-T段的变化幅度,降低大鼠急性心肌梗死面积,抑制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同时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结论 红景天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牛蒡苷元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25,50,100 mg·kg-1牛蒡苷元组,每组15只,根据组别分别进行相应的给药干预。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结束后,对大鼠的生存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评价;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随机每组抽取2只大鼠对其大脑组织进行病理检测,其余大鼠处死后沿缺血灶剥离缺血半暗带脑组织,ELISA法检测各组缺血半暗带脑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给予50,100 mg·kg-1牛蒡苷元干预后,大鼠生存情况较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1),病理切片显示2组梗死灶周围炎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缺血半暗带脑组织中SOD含量显著升高(P<0.01),MDA、LDH、IL-1β、IL-6以及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1);给予25 mg·kg-1牛蒡苷元后,大鼠梗死灶周围炎性细胞数量、LDH、IL-1β、IL-6以及TNF-α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OD含量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牛蒡苷元能从抗氧化与抗炎方面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