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几种免疫功能低下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X线和CT所见。包括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合并肺结核。方法回顾分析合并肺结核糖尿病患者68例,肾病综合症患者20例.SLE患者12例,AIDS患者8例X线及胸部CT所见。结果X线和CT表现,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大片浸润病灶45例.浸润病灶内多发空洞40例,散在大小不等浸润病灶可不按肺段分布23例,支气管播散病灶21例;部分病例合并胸水10例。肾病综合症或SLE: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15例,大小不等浸润病灶17例,合并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4例;AIDS合并肺结核;肺内斑片阴影合并有淋巴结肿大5例,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合并有淋巴结肿大3例。结论免疫功能低下疾病并发肺结核时,肺内结核病灶容易形成大片干酪病灶并合并空洞,结核肺内播散,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及非结核好发部位发生浸润结核灶。  相似文献   

2.
李有才  沈明艳 《中国防痨杂志》2006,28(1):31-33,T0001
目的探讨几种免疫功能低下疾病的肺结核患者的x线和CT所见。方法回顾分析糖尿病患者68例,肾病综合症患者20例,SLE患者12例,8例AIDS患者合并肺结核的x线及胸部cT所见。结果x线和CT表现,糖尿病肺结核:大片浸润病灶45例,浸润病灶内多发空洞40例,散在大小不等浸润病灶可不按肺段分布23例,支气管播散病灶21例;部分病例合并胸水10例。肾病综合症或SLE肺结核: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15例,大小不等漫润病灶17例,合并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4例;AIDS肺结核:肺内斑片阴影合并有淋巴结肿大5例,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合并有淋巴结肿大3例。结论免疫功能低下疾病患者的肺结核,肺内结核病灶容易形成大片干酪病灶并合并空洞,结核肺内播散,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及非结核好发部位发生浸润结核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AIDS合并肺结核的肺部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89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X线胸片和肺部CT影像学检查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原发型肺结核5例(5.62%),以儿童原发综合征为主,表现为肺内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肿大淋巴结组成的哑铃状“双极影”。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9例(21.35%),其中12例为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表现为全肺野大小、密度、分布“三均匀”特点,7例为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表现为两肺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继发型肺结核65例(73.03%),病变累及单叶多见,两叶受累次之,三叶以上受累较少;右上肺叶为最易发部位,≥3个肺叶受累患者多伴空洞形成和播散病灶;病变形态多样复杂,但以典型浸润病灶常见(43/65)。结论AIDS合并肺结核主要为继发型肺结核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IV/AIDS合并肺部感染的X线及CT表现。方法对已确证(W.B)的HIV/AIDS病人中有胸部影像异常的10例进行分析。结果肺结核5例、军团菌感染2例、卡氏囊虫肺炎1例、非特异性炎症2例。肺结核表现为肺内斑片、大片影,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肺外淋巴结肿大,军团菌肺炎为大片状影像,卡氏囊虫肺炎为弥漫性浸润及间质异常影像。结论HIV/AIDS病人肺内出现斑片、大片或弥漫病变。或有淋巴结肿大时应考虑可能合并肺结核、卡氏肺囊虫肺炎及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  相似文献   

5.
89例X线胸片误诊肺结核的CT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X线胸片误诊肺结核的原因及CT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X线胸片误诊而经临床确诊并具有完整临床、影像资料的肺结核病例89例进行X线胸片和CT对照回顾性分析。结果(1)X线胸片下肺叶病灶占44.9%,CT显示下叶基底段病灶最多,占32.0%。(2)胸部CT发现X线胸片漏检早期肺结核病灶11.8%、肺内隐匿部位病灶43.3%和早期粟粒性结核6例。(3)胸部CT对肺结核血行播散及支气管播散、支气管壁增厚、胸膜增厚及粘连、纵隔淋巴结肿大及钙化的显示率明显高于X线胸片。结论CT检查对肺结核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建议在X线胸片诊断不明确时及时作CT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和分析肺结核患者的不典型CT表现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CT表现不典型的肺结核患者73例,根据其图像特点进行分类并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按图像特点分为6型,其中多空洞型7例,表现为肺内多发空洞,无结核播散灶;肺间质型20例,表现为肺内大片细网织样密度增高影,与周围正常肺组织分界清晰,病变区内部分病灶融合实变,并可见多发垂直于胸膜的小叶间隔增厚影;雪花型16例,4例合并间质型,表现为多发腺泡样结节沿小支气管及其分支周围分布,受累各级支气管管腔充盈,内形成多发“小树芽征”及小叶性实变;肿块型29例,病灶边缘可见光滑、深分叶、长毛刺及胸膜凹陷征,未见短毛刺征,病灶平扫为等密度,其中3例肿块呈薄壁或厚环形强化,7例有不同程度的强化;肺门及纵隔淋巴结结核并假性动脉瘤型1例,表现为环形强化的淋巴结内出现假性动脉瘤;实变型4例,为多发段、叶实变,段、叶支气管腔内无异常改变。 结论6种肺结核的不典型CT表现中,肺间质型、雪花型和肺门及纵隔淋巴结结核并假性动脉瘤型有一定特异性,但所有类型需结合临床、化验检查等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肺结核的CT平扫及增强的影像表现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69例结核病患儿,临床症状、PPD试验及影像学表现均符合结核病特征,经抗结核治疗后复查,患者临床症状及肺部病灶均有所好转。收集患儿的影像学资料,对其进行分析。 结果 69例患儿的CT不同影像表现为:原发性肺结核(8例)包括原发综合征(5例)和胸内淋巴结结核(3例),原发综合征表现为肺内的原发结核病灶、结核性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此型与胸内淋巴结结核的CT平扫均可见纵隔、肺门及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或淋巴结中心干酪坏死区无强化,边缘环形强化的特点。原发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10例)表现为两肺大小、密度、分布均匀一致的粟粒状影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原发性肺内浸润性结核病灶和干酪性肺炎(43例)的影像表现为2个肺叶散在分布的结节状、斑片状影,还有甚至双肺多叶多段广泛分布的结核病灶,在结节状、斑片状、大片状结核病灶的基础上形成干酪性肺炎、空洞。结核性胸膜炎(8例)可见不同程度的渗出性胸腔积液及胸膜增厚粘连等表现。 结论 CT平扫及增强对于诊断儿童肺结核,明确肺内各种病灶形态,轻微病灶、隐匿病灶、微结节及干酪性肺炎等具有一定价值,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病人在免疫重建过程中,合并与肺结核相关重建炎性综合征的胸部计算机层析成像(CT)影像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例AIDS病人免疫重建过程中,合并结核相关性重建炎性综合征的胸部CT影像进行分析。结果 20例AIDS免疫重建合并肺结核相关重建炎性综合征病人的胸部CT影像,表现为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与继发型肺结核,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9例(45.0%,9/20),继发型肺结核11例(55.0%,11/20)。病灶分布3个肺叶及以上者7例(35.0%,7/20),病灶局限于1~2个肺叶者4例(20.0%,4/20)。病变形态为粟粒影、结节影、肺段与亚段实变影,分别为13例(65.0%,13/20)、9例(45.0%,9/20)、5例(25.0%,5/20),肺空洞3例(15.0%,3/20)。胸部CT影像出现纵隔淋巴结肿大伴液化坏死17例(85.0%,17/20),胸腔积液15例(75%,15/20)。结论 AIDS免疫重建合并肺结核相关重建炎性综合征时,胸部CT影像特点是病变呈弥漫、多肺叶分布,粟粒影、结节影、肺段与亚段实变影为肺部病变主要形态,纵隔淋巴结肿大伴液化坏死、胸腔积液常见。其发生机制与重新激活的异常免疫应答相关。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同时,积极给予抗结核治疗后,病变吸收明显。  相似文献   

9.
AIDS合并肺结核影像学征象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对确诊的56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与43例单纯性肺结核患者的SCT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IDS合并肺结核与单纯性肺结核患者相比,病变累及部位及范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斑片和(或)大片实变影、多发空洞、多发结节影、纵隔和(或)腋下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影出现几率明显高于单纯性肺结核患者。结论AIDS患者胸部影像学征象表现呈多肺叶、大片状、多发空洞、纵隔淋巴结肿大时,应首先考虑结核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艾滋病并肺结核的认识。方法2007年1月~2007年12月间诊断的15例艾滋病并肺结核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临床表现为咳嗽(13/15),咳痰(7/15),发热(11/15),盗汗(5/15),呼吸困难(8/15)和低氧血症(11/15),平均动脉血氧分压为68mmHg(1mmHg=0.133kPa),胸痛(4/15),消瘦(11/15)等。结核病感染率高,合并肺结核时病情较重,胸部X片显示:肺部病灶表现不典型,病灶范围大,肺间质病变多见,或双侧中下肺浸润,可合并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及结核性胸膜炎,易发生粟粒性肺结核及肺外结核。结论艾滋病容易发生肺结核,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情重,进展快,肺部病灶表现不典型,范围大,中下肺野浸润,呈血行播散型,病变易向其他器官扩散,如结核性脑膜炎,胸腔积液。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对AIDS合并结核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AIDS合并结核病临床特征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 对95例AIDS并发结核感染的病例CD4 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检测,同时选择30例近期入院的HIV阴性肺结核病人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检测,AIDS合并结核病与HIV阴性肺结核病CD4 T淋巴细胞水平对比分析;AIDS合并结核中PPD、结明试验、结核分型与CD4 T不同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IDS合并结核病与HIV阴性结核病CD4 T淋巴细胞水平相比,二者有显著性差异;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与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影象学表现;PPD、结明试验、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结核病分型有相关性,CD4<100/mm3与CD4>100/mm3相比,影象学中斑片实变影、多发空洞、多发结节、纵隔和(或)腋下淋巴结肿大有显著性差异;单发空洞,胸腔积液的机率,无显著性差异。CD4<100/mm3与CD4>100/mm3相比,PPD、结明试验、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Ⅱ、Ⅴ型结核发生率有明显差异。结论 AIDS患者合并结核病发病率高,尤其以肺外结核和血型播散性结核多见,CD4 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100/mm3时,临床表现不典型,胸部影象学表现多样化及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抗体试验、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低。  相似文献   

12.
李莉  贺伟 《中国防痨杂志》2009,31(12):697-700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肺结核的临床及影像特点。方法对24例明确诊断妊娠合并肺结核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身中毒症状明显,X线及CT主要特点:(1)病变多数为两侧多叶分布;(2)病变形态以斑片状、片状实变、空洞及结节为主要表现,且多种病变同时出现。急性、亚急性血行播散肺结核占20.8%,痰菌阳性率42. 1%,延误诊断率54. 1%。结论妊娠加重了肺结核,应提高对妊娠合并肺结核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方法 对1995~2000年期间在本院诊断的10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1)临床分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3例,淋巴结结核4例(其中肠系膜淋巴结结核1例、纵隔淋巴结结核+颈部淋巴结结核1例、颈部淋巴结结核2例),原发型肺结核3例,同时合并其它机会性感染如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等.(2)免疫功能检测和结核菌素试验CD+4(2~87)×106/L,其中7例CD+4<50×106/L,平均CD-4(33±13)×106/L.10例结核菌素(PPD)试验均阴性.(3)治疗5例联合抗结核+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LAART),5例单用抗结核治疗,其中HAART组CD+4细胞上升明显,与单独抗结核治疗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D+4细胞下降可能是艾滋病并发结核病的主要原因.结核菌素试验对诊断无帮助.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患者,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多、肺外结核多、合并症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治疗时间长.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能缩短病程,改善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9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临床资料。结果临床以咳嗽(82.5%)、咳痰(80.4%)、发热(45.4%)、不同程度咯血或血丝痰(23.7%)等为主要症状,胸部CT以肺不张或膨胀不全(44.2%)及浸润增殖性病灶(37.9%)为主要表现,并可见支气管狭窄阻塞、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播散、支气管充气征、纵隔淋巴结增大、纵隔淋巴结钙化等表现,痰涂片或培养检查抗酸杆菌阳性率较高(63.9%),尤其在多叶段浸润增殖病灶患者中其阳性率高达83.3%。纤支镜检查以主支气管及叶支气管开口受累显著(64.8%),多气管支气管受累患者达81.4%,且多种支气管镜下表现类型并存,纤支镜刷检抗酸杆菌、组织活检阳性率分别为55.9%、69.4%。接受纤支镜介入治疗的患者仅有18例,其中6例支气管狭窄闭塞并肺不张患者行气管镜下支气管球囊扩张术治疗,5例支气管狭窄好转。结论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胸部CT对观察支气管损伤及淋巴结病变能提供较大帮助。气管镜检查仍为其重要诊断手段,镜下可见多气管支气管受累,且镜下表现类型相互重叠。球囊扩张术可有效改善支气管狭窄。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结核分枝杆菌感染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EE)患者伴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52例SLE患者在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过程中出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452例SLE患者中42例(9.29%)在住院期间被确诊为活动性结核,单纯浸润犁肺结核11例(26.19%);肺外结核31例(73.81%),其中有10例(23.81%)未找到结核感染病灶,8例(19.05%)血行播散型肺结核,6例(14.29%)结核性脑膜炎,2例(4.76%)胸腔结核,2例(4.76%)腹腔结核,1例(2.38%)淋巴结核,1例(2.38%)骨结核,1例(2.38%)肾结核.42例结核感染患者有狼疮肾炎38例,血清白蛋白低40例,有结核病史10例,白细胞低14例,血糖升高14例.抗结核治疗起效时间一般在1周以上,最长可达4周.死亡2例,均为血行播散型结核.结论 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SLE的过程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以重症结核和肺外结核为多.既往有结核病史、狼疮肾炎等SLE患者,町能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实变型肺癌与肺结核实变的CT影像的差异,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5年8月50例肺叶、肺段实变表现的肺癌与同期50例肺结核实变的CT影像资料。分别对两组实变的分布、密度、空洞、支气管充气征、磨玻璃征、血管造影征、叶裂膨出征以及其他肺野不同特点的播散病变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像包括,多发肺叶、肺段实变(肺癌22例,结核9例)、单发下叶肺实变(肺癌17例,结核10例),均匀肺实变(肺癌36例,结核17例)、实变伴液化(肺癌4例,结核33例)、空洞或囊腔(肺癌10,结核28例),实变内充气支气管管腔狭窄(肺癌18例,结核7例)、管腔扩张(肺癌4例,结核15例),实变周围边界清楚的磨玻璃征(肺癌7例,无结核病例)。结论实变的密度、好发部位、病变多叶多段分布、是否易于形成液化空洞、环绕于实变周围分界清楚的磨玻璃征及多种性质并存的气道播散病变影像等对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但仍需综合各种征象及临床资料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35例CT征象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征象分析,总结其CT影像特点,提高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35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征象,分析和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CT特点.结果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其临床症状重,但胸部影像表现多不典型:(1)双肺不典型血播多见,表现为双肺弥漫粟粒结节影并广泛间质增厚,部分融合成小片状.(2)1~2个肺段的片团状实变多见,出现干酪坏死少见.(3)双肺毛玻璃影多见.(4)合并多浆膜腔积液(双侧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多见.(5)空洞少见.结论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不典型,CT表现有一定特点,早期临床医生应该高度重视,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