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羊水栓塞症是由于大量羊水进入母体循环,在血管内形成栓塞致产妇突然死亡的严重产科并发症。我科自1974年1月—1978年12月共分娩9,125例,其中产后出血者123例发生羊水栓塞症者2例。  相似文献   

2.
52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孕产妇死亡原因,探讨预防孕产妇死亡的措施。方法对我市1990~2004年孕产妇死亡5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产妇死亡发生率为43.8/10万。直接产科原因67.31%,其中产科出血占51.92%,羊水栓塞7.69%,妊娠期高血压疾病5.77%;间接产科原因32.69%,以妊娠合并心脏病、肝病及血液病为主。死于乡镇及乡镇以下医疗单位占61.54%,其中在家分娩27例,占51.92%,年龄20~24岁23例,有人工流产史17例,孕产2次以上32例。结论孕产妇死亡原因主要为直接产科原因,前3位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死亡地点为乡镇及乡镇以下医疗单位占首位;与早育、人工流产及多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羊水栓塞是一种妊娠期较为少见而后果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虽低,一旦发生,如不及时抢救,产妇病死率很高。本文报道1例分娩后羊水栓塞患者的成功抢救经验,探讨护理心得,结合实际情况,讨论如何减少羊水栓塞的高危因素以及如何迅速识别羊水栓塞,做到早诊断,进而降低孕产妇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提高羊水栓塞抢救成功率新的技术。方法将2002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的4例羊水栓塞患者作为对照组;2007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新急救技术抢救的5例羊水栓塞患者作为研究组。结果对照组2例患者死亡,抢救成功率50%;研究组5例患者治愈。抢救成功率100%。结论新急救技术可以提高羊水栓塞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羊水栓塞的发生原因以及救治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09年3月到2012年6月作者收治的出现羊水栓塞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活胎治疗手术当中出现羊水栓塞的发生率为1.26%。引发原因:剖腹产手术21例;羊膜腔穿刺手术2例;中孕钳夹手术4例;顺产以后2例,第一产程1例。26例经过手术治疗治愈,4例死亡,死亡率10%。围生期胎儿死亡1例。结论严格按照剖腹产手术指征,科学合理采用催产素,使其羊水栓塞得以减少。  相似文献   

6.
羊水栓塞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羊水栓塞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例1:孕35^ 1周,早产住院,宫缩过强,突发抽搐,血压骤降为零,5min内死亡,右心室穿刺证实羊水栓塞。例2:孕40^ 1周,人工破膜,30min后突发呛咳,呼吸困难,进行性紫绀,血压下降为50.0mmHg,立即剖宫取胎,术中见:盆腔静脉广泛栓塞,发病35min病人死亡。例3:催产素引产突发抽搐、紫绀,急产一男婴,因重度窒息死亡,产后出血不凝,立刻行子宫全切,对症抢救成功。结论 产前发生羊水栓塞,死亡率极高,宫缩过强是主要原因,宜及早采取措施,预防羊水栓塞的发生。一旦发生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并研究羊水栓塞导致孕妇死亡的相关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18年6月在我市收治的128例羊水栓塞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羊水栓塞死亡孕妇的发生率,同时对羊水栓塞导致孕妇死亡的病理诊断状况进行评价,总结孕妇出现羊水栓塞的临床症状、发生时间地点、产科等相关因素和评审结果。结果本研究128例羊水栓塞孕妇发生羊水栓塞死亡的10例(占7.81%)。评价所有孕妇分娩地点:市级医院1例,基层医院4例,非正规医疗场所6例;10例孕妇当中,经产妇7例,初产妇3例;所有研究对象均在临产以后出现羊水栓塞;本研究临床诊断8例为羊水栓塞;血液涂片和尸检诊断各1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不可避免死亡病例为4例,可避免或建立条件可避免死亡病例6例;症状发生到死亡的时间为1 h内病例1例,1~2 h 4例,2~4 h 3例,超过4 h的2例;采用米索前列醇进行干预的3例,人工破膜干预1例,不合理使用缩宫素5例,经产钳助产1例。结论临床强化对于孕产妇早期症状的监测,防止缩宫素滥用,提升基层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诊断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羊水栓塞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羊水栓塞(AFE)的发病原因,诊断依据及抢救措施,为临床有效救治羊水栓塞患者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本院自2003年1月~2013年1月发生羊水栓塞患者1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羊水栓塞患者成功抢救9例,死亡2例。结论早发现、早诊断是抢救的关键,及时去除病因,快速有效补充血容量,尽早使用小剂量肝素,及时切除子宫是羊水栓塞抢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讨羊水栓塞的预防措施和临床护理观察。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0例羊水栓塞病理进行分析,根据患者自身病历、身体状况来综合分析,找出羊水栓塞的护理方式和预防措施。结果:有24例患者在足月的妊娠期出现了羊水栓塞,其中16例阴道分娩,剖宫产有8例,全子宫切除有6例,第二产程发生羊水栓塞4例,发生妊娠中期有4例。结论:羊水栓塞对孕妇的生命危害比较大,应该及时进行抢救,加强重视程度,尽量进行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10.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是常见导致DIC的产科意外[1],肾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病理改变是其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达60%以上[2 ],是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抢救的12例羊水栓塞产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羊水栓塞指孕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经子宫颈黏膜静脉、胎盘附着处的静脉窦或子宫壁静脉进入母体的循环血液之中而引起肺栓塞,最终导致出现弥漫性血管凝血、血管出血、孕妇休克等症状。羊水栓塞病死率高达75%。故医院对孕妇发生羊水栓塞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和早治疗,尽最大努力降低羊水栓塞患者的死亡人数,给孕妇提供较大的安全保障[1]。笔者对我院羊水栓塞患者的预防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与总结,以期进一步提升医院对该病的整体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羊水栓塞的诱发因素及其临床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间分娩孕产妇羊水栓塞患者中5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羊水栓塞死亡已经成为分娩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羊水栓塞发病的诱因主要有催产素的不当使用、胎膜早破、孕产妇宫缩过强或者急产等。结论及早诊断、尽早治疗、第一时间去除病因是对羊水栓塞实施成功抢救的关键,适当地实施子宫切除手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抢救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妇产科抢救危重患者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妇产科抢救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9例中产科患者146例,初产妇47例(32%),经产妇99例(68%),妇科患者63例。出血性疾病163例,152例失血性休克,经抢救均成功。其他危重患者除1例羊水栓塞患者死亡外,均抢救成功。结论发生抢救主要原因是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病、妊娠合并心脏病、感染性疾病、羊水栓塞、卵巢肿瘤蒂扭转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剖宫产率因多种因素逐年升高,术中发生羊水栓塞的机率也相对升高。国内报道:分娩过程中羊水栓塞死亡率均在70%-85%以上。有报道世界上孕产妇发生羊水栓塞的机率为二万分之一,因起病急,病情凶险,大部分孕产妇1h内死亡。羊水栓塞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是提高孕产妇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羊水栓塞是产科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为罕见并发症,但病死率很高,严重威胁着产妇生命健康。羊水栓塞是指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功能衰竭或突发死亡的严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妊娠期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AFE)的发生率,探讨早诊断、早处理的方法,以期达到和预防的目的.方法 对我院6年来住院分娩发生3例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文羊水栓塞发病率为1:2021,早用肝素、抗过敏、解除肺动脉高压和抗休克等综合治疗,在抢救的同时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3例患者均抢救成功,痊愈出院.结论 羊水栓塞是产科的一种少见而危险的并发症,对母婴的危害严重.羊水栓塞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做到早诊断、早处理,以及早用肝素和及早处理妊娠子宫.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探讨围术期羊水栓塞的发生原因及诊治措施,提高对羊水栓塞的诊断、预防及抢救水平。方法收集1995年5月-2011年8月围术期羊水栓塞患者1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羊水栓塞患者中,进入手术室尚未进行麻醉出现羊水栓塞的患者2例,剖宫产术中出现羊水栓塞的患者9例。有胸闷、呼吸困难、呛咳等肺动脉高压症状者6例,确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者5例,经抢救治疗后,6例症状缓解,4例切口及阴道出血不止,行子宫全切除或次全切除术。抢救无效死亡1例,抢救治愈10例,死亡率9.09%。结论及时、正确的诊断,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抢救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8例羊水栓塞的诱发因素及临床诊断、处理。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8年9月间分娩的孕产妇发生的8例羊水栓塞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的8例患者,均有诱因存在。3例死亡,5例救治成功,死亡率37.5%。文中抢救成功的病例,3例均及时行子宫全切手术。结论羊水栓塞抢救成功的关键是早诊断、早治疗,及时去除病因,可达到降低发病率和提高抢救成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陈成杯  邓惠醒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7):142+146-142,146
羊水栓塞(AFE)是由于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的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又称妊娠类过敏性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低但死亡率却极高的产科并发症。其典型症状为突发的寒战、呛咳、呼吸困难,然后很快进入休克、DIC、肾衰竭及心肺衰竭[1-2]。羊水栓塞一旦发生,病情极其凶险可怕,可在瞬间致人于死地,死亡率高达80%以上,其中有50%在1h内死亡,所以越早发现越早抢救则成功率越高。  相似文献   

20.
崔玉萍  刘海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5):2322-2323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的病因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羊水过少219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羊水过少高发于40~41^+6孕周间,占7.12%;羊水过少出现最多的妊娠并发症为胎儿窘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胎儿宫内生长受限;B超对羊水量的估计准确率达96.25%,提示可作为及时发现羊水过少的可靠方法。结论:羊水过少确诊后以剖宫产结束分娩能显著改善围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