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王泽  宋彬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6):1382-1382
对颈髓肿瘤误诊为脊髓型颈椎病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55岁。因四肢无力、疼痛、麻木进行性加重2个月入院。2个月前出现颈部不适,双下肢无力、麻木、疼痛逐渐加重并出现行走不稳,有踩棉感,在当地骨科医院就诊,行X线片和MRI检查,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行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术后症状明显减轻,但术后约半个月,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并进行性加重,行走困难,大小便无力,  相似文献   

2.
椎管内PNET/尤文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女,20岁.主因发热7天,双下肢麻木、力弱2天就诊.患者缘于7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在37.3℃左右,同时伴有胸部束带感,2天前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无法行走,同时伴有小便困难,进行性加重.无头痛、恶心、呕吐,无四肢抽搐,无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无腹痛、腹泻.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 患者1,男,67岁,以“声音嘶哑、饮水呛咳6个月,四肢麻木3个月”为主诉于2013年1月11日入院。6个月前患者无诱因出现声音嘶哑、饮水呛咳,未予诊治。3个月前患者出现四肢麻木症状,至当地医院行颈髓MRI平扫后考虑“脱髓鞘”,口服泼尼松(具体用法用量不详)7d症状无好转,遂自行停药。此后患者症状逐渐加重,因左手无法持物而至本院就诊。  相似文献   

4.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29岁,因"双下肢麻木、乏力2月余,加重3 d"于2012-08-28入神经内科。患者自2012年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麻木、乏力,有"踩棉花感",继而出现大腿及会阴部麻木,伴小便费力。曾在多家医院神经内科就诊,行颈髓MRI示:延髓至C5椎体上缘水平颈髓内异常信号,颈髓MRI增强检查示:延髓内异常强化信号。拟诊为:多发性硬化,给予激素、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病情  相似文献   

5.
1 病例报告  例 1 女 ,6 2岁。主因头痛 2个月 ,复视伴言语不清 1个月入院。查体 :神志清 ,语言欠流利 ,右眼外展受限 ,伸舌右偏 ,余神经系统无阳性征。头颅 CT检查 :右枕叶、左顶叶球形高密度影、颅底骨质未见异常。住院后 2 0 d,患者出现顽固性鼻出血 ,复查头颅 CT提示颅底骨质不规则破坏 ,鼻咽部活检确诊为鳞状上皮癌。例 2 男 ,34岁。主因头痛、复视、右面部麻木 2个月 ,伴语言不清、饮水反呛 15 d就诊。查体 :神志清 ,语言欠流利 ,右眼外展受限 ,左面部痛觉减退 ,张口下颌左偏 ,偏舌左偏 ,左颈部淋巴结肿大。头颅 CT检查 :右蝶…  相似文献   

6.
对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为颈椎病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52岁。因颈肩部疼痛伴双下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2个月余,加重致大小便功能障碍9d为主诉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颈肩部疼痛伴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不伴有胸腹部束带感。当地医院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并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35岁.因右侧面部麻木三个月,伴饮水呛咳、右侧肢体力弱半个月住院。于1985年12月2日始感右侧面部麻木、头痛。无发热及呕吐,以后病情逐渐加重,并出现右耳听力减退,右侧肢体力弱,行走不稳。入院前半个月头痛加重,饮水发呛、伴呕吐,但无大小便功能障碍.曾两次住市级  相似文献   

8.
1病历摘要 男,88岁.既往有糖尿病病史,因言语笨拙伴四肢无力1周于2010-08中旬入院.2010-08-14家属发现患者口齿不清,轻度饮水呛咳,2 d后口齿不清加重,出现双下肢软困无力、行走困难,上肢动作笨拙,呈进行性加重,遂入住我科.  相似文献   

9.
例1,男,80岁。因右侧肢体无力,言语欠流利5 d入院。病人5 d前无明显诱因突发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无力,左侧肢体活动尚可,无流涎及口角歪斜,无吞咽困难和饮水呛咳,无头晕、头痛,无视物模糊。颅脑CT示:双基底核、左放射冠区低密度灶。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病史;吸烟20余年,每天10支左右,已戒烟10余年。入院查体:血压19.95/11.97 kPa,神志清楚,言语欠流利,高级智能尚可;双侧眼球运动正常,无眼震,瞳孔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稍左偏;右上肢肌力1级,右下肢肌力2级;四肢腱反射正常,深感觉正常,右侧BABI NSKI征阳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相似文献   

10.
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和影像学征象的多样性,致使及时正确的诊断较为困难,国内外文献常有误诊和漏诊的报道[1,2]。我们收治2例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早期均被误诊,后经血管造影和手术证实,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男,40岁。因进行性双下肢麻木9个月,双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20 d入院。患者9个月前,出现双下肢麻木,以一侧明显,在当地县医院检查发现腰椎的生理前凸消失,椎间隙狭窄,椎体后缘有增生骨赘,诊断为腰椎退行性变,椎间盘突出,给予牵引,按摩治疗,未见好转。近20 d患者出现双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才…  相似文献   

11.
患者 ,女 ,5 5岁。因全身多处骨痛、双下肢麻木伴发热、右侧胸背部多发肿块 7月余于 2 0 0 1年 2月 2 1日收住院。患者于 2 0 0 0年 6月起出现臀部骨痛、双下肢麻木伴抬腿活动困难 ,之后逐渐出现背部疼痛并进行性加重 ,外院骨科拟诊“骨质疏松”给予对症治疗无效。 2 0 0 0年 8月初出现午后低热、盗汗 ,体温最高为 37.9℃。 8月 19日起右侧胸背部出现多处肿块伴疼痛 ,体积从小核桃大至 6cm× 6cm ,质硬 ,与胸壁固定 ,与皮肤不粘连 ,同时双下肢麻木加重伴大小便失禁。当地医院行右胸部肿块穿刺活检见浆细胞型恶性肿瘤细胞。全身骨扫描示…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资料【例 1】 女 ,5 4岁。主因双下肢无力、走路发僵 4年 ,加重 1个月入院。 4年前无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 ,于当地诊断为“周期性瘫痪” ,予补钾等对症治疗好转。2 0 0 1年春受凉后症状加重 ,坐起及翻身困难 ,于外院诊断为“假性肌强直” ,曾服泼尼松 1个月病情好转。 1个月前症状再次加重来我院就诊。查体 :意识清 ,语言流利 ,颅神经及感觉系统正常。双上肢肌力 :近端Ⅳ级 ,远端Ⅴ- 级 ;双下肢肌力 :近端Ⅲ级 ,远端Ⅳ级 ;四肢肌张力均增强 ,双侧腱反射亢进、病理征未引出 ,无大小便障碍。肌电图检查示周围神经损害 ,肌酶正常 ;多次…  相似文献   

13.
肋骨骨软骨瘤突入椎管内压迫脊髓1例周兵①嵩②患者女,24岁。双下肢麻木无力3个月加重5天。患者无任何诱因于3个月前开始感到双下肢麻木、无力,呈进行性加重,不能自己行走。无大小便障碍,无胸痛及背痛。查体:心肺正常,肝脾不大。神经系统检查:闭目站立征(...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报告男 ,6 7岁。因呛咳 1a余加重伴双上肢无力 2个月于 2 0 0 0 -11- 0 8入院。 1a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饮水呛咳 ,偶伴头晕 ,非旋转性 ,休息后不缓解 ,未就诊。近 2个月来 ,双上肢无力 ,持重不能 ,晨起尤重 ,活动后略好转。自述消瘦 ,无视物模糊、耳聋、耳鸣、大小便失禁及下肢活动不灵 ,遂以脑血管意外就诊 ,收住入院。既往有心梗、高血压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史 ,长期大量吸烟、饮酒。查体 :t36 .7℃ ,P76次 / min,R18次 / min,BP16 0 / 80 mm Hg左右 ,神志清 ,精神可 ,营养中等 ,言语尚流利。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肝掌。…  相似文献   

15.
颅内蛛网膜囊肿少见 ,文献报道约占颅内占位性病变的0 4%~ 1 0 % [1] 。小脑后蛛网膜囊肿更少见 ,常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 ,易误诊。现结合我们收治的 3例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例 1】 男 ,5 3岁。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入院。起病隐袭 ,8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声音嘶哑 ,2个月前同时出现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无头痛、颈痛、头昏、眼花、行走不稳等症状。病后第 5个月外院支气管镜检查示右侧声带麻痹 ,对症治疗无效。入院前 1个月外院作胸部MRI检查示食管扩张 ,疑为食管肿瘤 ,予化疗无效。查体 :血压 110 /70mmHg。意识清楚 ,定向…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报告女 ,6 3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 2个月 ,加重 2 d于 2 0 0 0 - 0 1-2 7收入我院。入院诊断 :1结石性胆囊炎 ;2胆源性胰腺炎。 9a前在我院行双髋关节置换术 ,1个月前在我院行颅部 CT示 :左顶骨嗜酸性肉芽肿。术前检查 :血常规、心电图、神经系统未见异常。2 0 0 0 - 0 2 - 0 1在我院行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胆囊切除术 ,手术及麻醉操作顺利 ,患者于 2 0 0 0 - 0 2 - 0 4出院回家。2 0 0 0 - 0 2 - 0 8患者又因双下肢无力、麻木 3d收入我院神经内科病房。体检示 :双乳头平面以下浅感觉减退 ,右下肢深感觉消失 ,左膝关节位置感觉减退 ,双…  相似文献   

17.
胸内合并椎管内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3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麻木乏力,进行性加重,无法站立,起病以来无明显发热畏寒,体重无明显变化,大小便能自解.年幼时确诊地中海贫血,曾口服药物治疗,稳定后无继续服药.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26岁,因双下肢进行性麻木、乏力半月余入院。患者于入院前半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麻木、乏力、针刺感,需搀扶走路,伴大小便费力,无低热、盗汗。病情进行性加重,入院时患者已不能行走。门诊以“脊管病变”收入院。个人史:患者于2005年因头部外伤行手术治疗。无结核相关病史。入院时检查:运动系统检查:双下肢肌张力稍低,双下肢肌力I+级,腱反射:双膝反射、踝反射、趾反射减弱。感觉系统检查:L1水平以下痛觉减退,深感觉、复合感觉未见异常。脑膜刺激征检查:Lasegue征、Kerning征均阳性。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50岁,因“右眼流泪,饮水呛咳6d”,于2005年5月18日入院。患者于5月9日出现右耳后、咽及颈前疼痛,进食时加重。5月12日始出现右眼流泪,右眼睑闭合不全,饮水呛咳,声音嘶哑,口周阵发性麻木。伴发热、恶心呕吐、眩晕,右视时尤明显,阵发性咳嗽,夜间明显,咳嗽时恶心呕吐加重。无耳鸣、听力下降、肢体乏力及呼吸困难。喉镜检查发现右侧声带麻痹,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查体:神志清楚,言语不流利,情感智能无障碍。双侧嗅觉正常,无幻嗅。双眼左视时视物成双。水平性眼球震颤。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接、间接对光反射灵敏。面部感觉正常,双侧咀嚼有力,角膜反射灵敏。左眼外展受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继发性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hypertrophic olivary degeneration,HOD)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脑干出血后继发性HOD 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6个月前患脑干出血,治疗后遗留饮水呛咳、言语不清、头晕、左侧肢体无力症状。此次因头晕伴左侧肢体麻木、无力加重15 d入院,查体示眼球震颤、共济失调、复视、饮水呛咳、震颤及肌张力增高等多颅神经损害及锥体外系症状;头颅MRI检查示水平位延髓腹侧等T1、长T2信号及延髓下橄榄核区局限性肥大。诊断为继发性HOD,予氯丙嗪及美多巴等治疗后症状逐渐减轻,病情好转出院。结论继发性HOD以多颅神经损害症状为主,脑MRI检查可见下橄榄核区异常信号和局限性肥大,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