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根据2019年上海地区不同类别医疗机构实验室现场督查结果分析上海地区实验室质量管理现状。方法依据《上海市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简称管理规范),采用现场督查方式对289家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情况进行评价,并分析督查不符合结果。结果289家医疗机构实验室得分中位数为89分,其中通过ISO 15189认可的37家实验室得分中位数为98分。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医学检验实验室和社会办医院实验室的优秀率分别为70.0%(35/50)、23.4%(18/77)、0(0/80)、47.8%(22/46)和16.7%(6/36),不合格率分别为0(0/50)、7.8%(6/77)、17.5%(14/80)、2.2%(1/46)和19.4%(7/36)。不同类别医疗机构实验室不符合发生率居前3位的条款均包括"5.6检验结果质量保证";其余条款不完全相同,包括"4.2质量管理体系""4.5受委托实验室的检验""4.14评估和审核""5.1人员""5.3实验室设备、试剂和耗材"。结论通过ISO 15189认可实验室质量管理优于非认可实验室,三级医院实验室质量管理总体情况优于其他医疗机构实验室。不同类别医疗机构实验室不符合条款发生频率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某区有用血计划的19家医疗机构两年间临床用血全覆盖督察,以期发现各级医疗机构在输血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进行针对性的分级整改,从而推动区各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方法 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上海市医疗质量督查评分统计表》,对19家医疗机构进行实地督察,督察内容包括硬件设施、管理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及现场血型定型检测,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各医疗机构基本能较规范地开展临床输血工作,但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三级医疗机构总体较好,但需要加强医疗输血文书管理;二级医疗机构有待提升,主要问题在输血科(血库)建设欠缺、关键设备管理及维护不到位、医疗输血文书书写不规范;而民营医疗机构(因大部分是挂靠医院)各督察内容均存在较大问题,需要加强临床用血管理。结论 加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疗输血文书规范化书写,加大二级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建设,而民营医疗机构尤其是挂靠医院则需要进一步加强临床用血管理,建议拟出与之用血流程相适应的考核细则进行督察与约束,并建立严格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从而整体提高区各级医疗机构临床...  相似文献   

3.
陕西地区二、三级医院输血科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在各级医疗机构推广科学、合理用血技术,保证临床用血的质量与安全,卫生部组织专家制定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参照该规范要求.陕西省医学会临床输血专业分会对陕西省二、三级医院输血科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方式是将调查表邮寄给陕西省二、三级医院输血科。三级医院调查表回收率为92%(23/25),二级医院回收率24%(18/75)。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20年全国临床用血质量控制指标,为临床用血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20年全国各地区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质量控制指标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2 438份临床用血质控数据。其中三级医院1673(68.62%)家、二级医院594(24.37%)家;二级以下及其他未定级医院171(7.01%)家。各级别医院间每千单位用血输血专业技术人员数、千输血人次输血不良反应上报例数、三四级手术台均用血量、出院患者人均用血量等临床用血质控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除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室内质控率以及手术患者自体输血率外,其他质控指标数据在地区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临床用血质量控制指标在不同等级和不同地区医院间存在一定差异,临床用血管理工作仍有较大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5.
正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各级医疗机构有序开展医疗活动的基础,是医疗机构发展的核心要素。制定医疗安全和质量控制标准并对辖区内医疗机构开展质控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是各专业质量控制中心工作的核心内容。安徽省麻醉质控中心通过开展全省麻醉学科基线调查,制定麻醉学科管理规范、质控标准,开展专业质控培训及医疗质量安全督查,推进全省三级质控网络及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麻醉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充分发挥专业质控组织监管作用,推动了全省各级医疗机构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在保障医疗安全方面起到了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江西省三级医疗机构输血科建设与持续改进情况的调查分析,为医疗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对输血科建设与临床输血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5月采用电子表格形式对江西省45家三级医疗机构输血科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问卷调查情况制定下发了《江西省医疗机构输血科建设与临床用血管理评估标准》(下称"标准"),以用于输血科建设持续改进;2014年10月依据"标准"对其中23家医疗机构输血科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输血科基本设施与制度建设、技术开展、仪器设备、人员结构等;对23家医疗机构2次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输血科在独立设置、用房面积、专职技术人员与必备仪器设备配置、输血培训、输血技术开展等方面建设较2013年有较大持续改进:1三级医疗机构独立设置输血科明显增加,占87.0%(P0.05),平均用房面积由132m2提高至152 m2;2临床输血培训比例增加17.4%(P0.05);3患者ABO、Rh D血型确认试验普及率达100%,其他技术开展亦有不同程度提高;4必备仪器设备配置中普通冰箱、普通离心机、37℃水浴箱、专用电话配置率达100%(P0.05);5专职技术人员所占比上升11.5%,临床医师所占比提高3.2%。2)高级职称技术人员和高学历人员所占比无明显变化,除ABO血型外其他输血技术开展有待提高,少数必备仪器设备配置率未达100%,信息化管理水平滞后。结论江西省三级医疗机构输血科在硬件设备设施、管理组织与制度、人员配置与培训、技术开展等方面建设均有不同程度持续改进,但仍存在少数必备仪器设备配置不全、信息化管理落后,技术开展较为局限,高学历高称职人才不足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完善。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了解河南省各级医疗机构眼科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及管理的现状,为今后制订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及质控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取样法,借助国家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践基地平台,选取河南省三级综合医疗机构35家,二级综合医疗机构38家,眼科专科医疗机构8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河南省各级医疗机构眼科手术器械的主要管理方式为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占77.50%,53.75%的医疗机构是由消毒供应中心专科护士负责处理眼科手术器械,配置专用清洗池有24家(30.00%),专用变频超声清洗机30家(37.50%),仅有3.75%的医疗机构在清洗内眼器械时未采用任何清洁剂。在清洗消毒及灭菌方面,63.75%的医疗机构采用手工清洗消毒配合超声清洗,仍有14家(17.50%)采用卡式灭菌器灭菌,2家(2.50%)采用戊二醛浸泡灭菌,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结论 河南省各级医疗机构眼科手术器械的处理与管理较前明显规范,但仍需进一步加强专项培训,提高专业素质,进一步推进规范及指南在工作之中的应用,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加强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现场质量督查人员对《上海市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理解,统一督查标准,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质量管理部于2020年3月18日和19日下午组织了两场线上专题培训会,对《上海市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进行逐条解读,并就现场督查技巧进行培训。会议由中心质量管理部王青主任主持,参与现场质量督查的各专业组成员全员参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全面了解北京市大兴区临床用血现状,探讨区域临床用血的管理模式,以及区域医疗中心在血液管理方面的作用。方法组织大兴区临床用血质控中心专家,按照京卫医字[2008]189号《北京市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中相关规定,对辖区内有临床用血需求的18家医疗机构血液管理现状进行调研,并对2014年1~12月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调查显示,18家医疗机构中仅区域医疗中心设立输血科,其他医疗机构均设立血库;输血科(血库)从业人员,在专职人员数量、具有岗位资格人数及学历结构方面,区域医疗中心与其他类别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职称结构方面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级医院在生物安全及持续质量改进方面,能够按照PDCA循环进行,与其他一、二级医院相比优势明显。结论 15家医疗机构血库不具备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条件,为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需由区域医疗中心输血科集中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医疗机构输血科(供血库)的现状,以加强对其建设的指导和临床用血管理。方法通过查资料和现场检查,对本市10家医疗机构输血科的机构设置和人力资源、房屋面积和仪器设备、临床输血管理和科学合理用血等方面进行调研。结果 10家医疗机构中有9家成立了独立的输血科,共有专业技术人员60人,其中高级职称占6.7%(4/60);中级职称占41.7%(25/60);初级职称占51.7%(31/60);10个输血科(供血库)的房屋面积有7家达标,布局符合卫生学要求者6家;输血科基本设备齐全,均未配置血小板恒温震荡箱;临床输血管理和合理输血合格率80%(8/10)。结论本市医疗机构输血科(供血库)建设和临床输血管理逐步走向正规,但房屋建设相对薄弱,临床输血有效性评估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现状。方法调研在杭州的14家三甲医院、5家三乙医院、5家二甲医院、4家二乙医院、7家未分类医院的输血科(血库)建设和临床输血管理情况,采用现场填写《医疗机构输血工作相关基本情况调查表》的方式,调查内容包括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的建立、输血科软硬件建设、输血信息系统的建立对接和使用等;现场考核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临床用血知识,并对反馈的《调查表》数据汇总和做统计分析。结果调研组专家现场填写《医疗机构输血工作相关基本情况调查表》100%(35/35)回收;在输血文书管理执行情况方面,各类(级)医疗机构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患者输血前临床表现评估以三甲医院得分最高,输血后临床疗效评估以二甲医院得分最高,医生输血记录完整性以三乙医院得分最高;医护人员在临床用血知识考核情况得分,三甲医院、三乙医院以及二甲医院明显优于二乙医院和未评级医院(P0.05);抽查的350份输血病历,考虑分析输血前后的实验室指标,病历有效率70.57%(247/350);各类医疗机构的内科、外科在输血指征(Hb指标)掌握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浙江省各级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及输血科(血库)建设和管理尚需加强。尽快出台全省临床用血管理与输血科(血库)建设基本标准及考核细则,通过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以及输血专业知识的上岗培训,有助于实现临床用血管理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督查黔南地区医疗机构输血科的设置及建设情况,规范临床用血管理,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方法根据《贵州省输血科(血库)、储血室基本标准》对黔南地区12个县市33家医院输血科设置、制度建设、硬件配置、人员配置、质量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现场督查。结果 33家医疗机构输血科室设置、基本配置、制度建设、制度执行管理方面,三级医院较为规范3家,二级医院及民营医院输血科的建设及临床用血管理不容乐观33家[1]。结论本地区医院管理层的思想观念陈旧、对"输血医学"专业的认识不够。须改变思想观念,提高对输血安全的认识,加强对输血科人才培养及加大对输血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南京市属各类医疗机构的临床输血管理现状。方法对2016年度有输血工作的南京市属医疗机构进行检查,主要调查输血科设施、输血管理与临床输血。结果共检查68家医院,其中三级医院17家、二级医院18家、基层医院33家。三级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面积不足和人员数量偏少;二级医院的问题包括血库面积不足,人员严重缺乏,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开展较少;基层医院普遍缺少配血专用区域,人员严重不足,没有输血信息化管理系统,输血管理和技术无法满足国家规范要求。结论南京市三级医院的输血管理普遍较好;二级医院及基层医院的管理及技术水平总体较差,存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上海市闵行区各级公立医疗机构护理门诊管理与护理实践开展的现状。方法 2018年10—11月,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上海市闵行区公立二级、三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门诊主诊护士、医院主管部门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护理门诊开诊情况、管理方式、主诊护士基本情况、主诊护士对自身专业价值的认识等。结果 各级医院护理门诊均以门诊专科专职护士为主。在学历、职称、护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有无相关任职专业资质证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医院绩效考核机制和质量考核机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市闵行区公立医疗机构护理门诊开设呈现专科化、专病化,需尽快建立专科护士在护理门诊的准入制度,开展护理门诊主诊护士规范化培训;建立规范护理门诊绩效考核制度和质量安全考核制度,以进一步规范并推动护理门诊的管理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青岛地区医疗机构近年来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及其构成情况。方法 收集青岛市输血质控中心2020年~2021年每季度向本地区全部96家用血医疗机构发放、填毕后收回的《医疗机构输血不良反应统计表》,填报内容包括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例数及比例、输血不良反应类型、输注的成分血种类等,对输血不良反应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2020年~2021年本地区96家用血医疗机构共输血296 676人次,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27%(814/296 676),其中输注血浆不良反应发生率0.17%[占全部输血反应数的39.07%(318/814)],血小板不良反应发生率0.68%[占31.08%(259/814)],红细胞不良反应发生率0.11%[占27.64%(225/814)],冷沉淀不良反应发生率0.03%[占1.47%(12/814)];输血不良反应类型:过敏反应77.64%(632/814)、发热反应19.78%(161/814)、输血相关呼吸困难1.47%(12/814)、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0.37%(3/814)以及输血后紫癜与输血相关低血压各0.25%(2/814)、迟发性溶血和急性溶血各0.12...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研全国采供血机构与临床医疗机构合作、开展临床用血监管现状。方法以发放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对全国省市两级采供血机构所在城市2012~2014年的相关临床用血管理工作进行调研,内容包括:采供血机构开展临床用血管理现状、采供血机构与临床合作情况等,所得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和整理分析。结果 2014年全国采供血机构供血医院总数超过21 343个,170家血站所在城市设立中心储血室863个,对中心储血室进行体系化管理、定期检查、血液调剂的血站分别达89%(151/170)、96%(164/170)、87%(148/170),全国40%(140/350)的血站成为各地输血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开展临床用血监督管理的血站达41%(142/350)。2012-2014年临床向采供血机构反馈输血不良反应例数、采供血机构为临床解决疑难配血数目均不断增长。结论采供血机构与临床医疗机构应有良好的沟通,建立互助合作关系,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加强输血监管,确保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了解天津市西青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消毒效果,分析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9—2021年连续13年对该区医疗机构进行消毒效果监测,以χ2趋势检验分析合格率的年度变化趋势,并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监测结果进行横向对比。结果 2009—2021年,共采集样本10 946件,合格10 747件,总合格率为98.18%。不同年度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区总体合格率呈上升趋势(Z=4.64,P=0.031)。其中,三级医疗机构物体表面合格率最高(99.81%)|民营医疗机构中,医务人员手(92.71%)和紫外线灯强度(95.24%)合格率均较低。三级医疗机构Ⅱ类环境空气合格率最高(98.04%)|一级医疗机构Ⅲ、Ⅳ类环境空气合格率最高(99.05%)。结论 天津西青区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总体合格率处于较高水平,应进一步加强院内消毒知识培训,保障感控和监测队伍人员稳定,形成医疗机构内消毒与感染防控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卫生行政部门、市级血液质量管理和控制中心以及各医疗机构的三级联控、分层推进,不断促进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方法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各医疗机构医务科和输血科加强临床用血过程监控并对输血病历进行自查;血液质量管理和控制中心组织专家制定病历考评标准,对全市9家医疗机构2 865份病历逐一进行考评并每月通报,市卫计委每年组织2次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三级专科医院输血科建设和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督导检查。结果临床输血病历的合格率从2013年1月的47.33%上升到2014年12月的92.94%;输血病历质量不断提高;2014年红细胞使用量同比下降6.2%;血浆使用量同比下降35.9%;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同比分别上升12.1%、15.7%,增长在合理范围内,临床用血趋于合理。结论通过对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三级管理,提升了医务人员规范输血执行制度的能力,规范了医疗机构输血流程,促进科学合理用血,提高了输血病历的质量,确保了临床输血安全,减少了输血有关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输血不良反应智能路径,探讨其在输血不良反应质量管理与输血安全预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按照临床用血全面质量管理总体要求,在临床用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管理与评价信息系统架构基础上,对输血不良反应工作流程实施智能路径化实时控制,以保障临床输血安全;2)对智能路径应用以来本院2013年-2015年6月21 284名出院输血患者做输血不良反应质量持续改进分析。结果 1)输血不良反应智能路径的构建,优化了输血不良反应工作流程,实现了临床输血过程监测的智能路径化实时控制与信息共享,有效提升了工作依从性、规范性,提高了临床用血工作效率和质量管理水平;2)本组出院输血患者中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2%(132/21 284),其中红细胞、血浆输注的发生率(33.33%、45.45%)明显高于血小板、冷沉淀(18.94%、2.27%)(P0.05);过敏反应发生率(81.82%)较非溶血性发热反应高(17.42%)(P0.05);≥18岁病例的发生率(81.06%)高于18岁病例(18.94%)(P0.05),有输血史病例的发生率(62.12%)高于无输血史病例(37.88%)(P0.05),而有、无妊娠史病例间差异甚小(P0.05);输血不良反应绝大多数(90.15%)发生在输血过程1 h,其中以输注30 min-1 h最多见(P0.05)),占68.18%。结论输血不良反应智能路径的构建与应用实现了输血不良反应工作流程与质量控制的规范化、精细化、智能路径化,有效提高了临床用血质量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能为临床用血质量持续改进和输血安全预警决策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调查2001-2018年宁波市医疗机构自体输血情况。方法自体输血数据来源于宁波市用血管理系统自体输血统计模块,临床用血数据来源于浙江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宁波血液出入库统计模块。结果宁波市39家医疗机构累计开展自体输血90 701例,回输血量207 505.0 U,自体输血率高达17.3%;不同类型开展例数及回输血量分别为回收式41 259例(103 763.0 U)、稀释式47 023例(100 058.0 U)、贮存式2 419例(3 684.0U);三级、二级、其它医疗机构开展例数及回输血量分别为75 884例(168 541.5 U)、13957例(38 281.0 U)、860例(682.5 U),不同等级医疗机构自体输血率比较有差异(P0.01);综合性、专科性医疗机构开展例数及回输血量分别为76 806例(180 274.5 U)、13 895例(27 230.5 U),综合性与专科性医疗机构自体输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外科、妇产科疾病开展例数及回输血量分别为82 051例(185 493.0 U)、8 650例(22 012.0U),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与不同疾病自体输血率比较有差异(P0.01);不同性质医疗机构外科、妇产科疾病开展例数及回输血量分别为71 050例(164 608.0 U)、19 651例(42 897.0 U),不同性质医疗机构与不同疾病自体输血率比较有差异(P0.01);不同自体输血类型外科、妇产科疾病开展例数及回输血量分别为82 800例(193 005.0 U)、7 901例(14 500.0U),不同自体输血类型与不同疾病自体输血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宁波市医疗机构自体输血普遍开展,节约了宝贵血液资源,降低了患者临床输血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