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镇痛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内脏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四组,实施术后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A).A组单用舒芬太尼3 μg/kg,B组采用纳布啡0.1mg/kg+舒芬太尼3μg/kg,C组采用纳布啡1mg/kg+舒芬太尼2μg/kg,D组采用纳布啡2mg/kg+舒芬太尼1μg/kg.评估术后2、4、8、12、24h时VAS疼痛评分、术后Ramsay镇静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后2h相比,四组术后8、12、24 h时VAS疼痛评分降低(P<0.05).与A组相比,C组和D组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减少(P<0.05).C组Ramsay镇静评分低于A、B、D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亦低于D组(P<0.05).结论 纳布啡1 mg/kg联合舒芬太尼2μg/kg是一种安全、有效减轻妇科腹腔镜术后内脏痛的推荐镇痛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在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中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择取82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术后行以舒芬太尼复合纳布啡镇痛,研究组41例术后行以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自控静脉镇痛,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1 h、3 h、12 h、24 h、48 h两组疼痛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 h、3 h、12 h、24 h、48 h研究组Ramsay镇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h、3 h、12 h、24 h、48 h研究组B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从不良反应发生率来看,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中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提高镇静效果以及舒适度,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纳布啡与舒芬太尼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的效果,为分娩产妇麻醉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90例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产妇术后行舒芬太尼PCIA,研究组产妇术后行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PCIA。比较两组产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镇痛效果满意度、PCIA按压次数及术后4、8、12、24 h Ramsay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研究组产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的17.78%,镇痛效果总满意率91.11%高于对照组的6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12、24 h,研究组产妇Ramsay评分分别为(2.5±0.5)、(2.3±0.3)、(2.2±0.2)、(2.2±0.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2±0.2)、(1.2±0.2)、(1.3±0.3)、(1.5±0.3)分, VAS评分分别为(1.6±0.5)、(2.0±0.4)、(2.1±0.5)分、(2.0±0.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6±0.3)、(2.8±0.5)、(3.2±0.6)、(3.0±0.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PCIA按压次数(2.5±1.0)次少于对照组的(4.0±1.5)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单纯舒芬太尼,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镇痛与镇静效果显著,产妇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134例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术后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根据随机化原则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6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0.9%氯化钠溶液20 mL,研究组患者给予0.375%罗哌卡因20 mL,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镇痛情况及舒芬太尼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2 h、6 h、12 h及24 h的动态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 h、6 h、12 h及24 h的静态V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术后24 h按压镇痛泵次数、术后24 h舒芬太尼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镇痛满意率为91.04%,高于对照组的64.18%(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镇痛效果显著,有助于减少静脉镇痛药物用量,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于开腹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拟行开腹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术后镇痛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观察组)及单纯PCIA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清醒拔管即刻(T0)、2h(T1)、6 h (T2)、12 h(T3)、24 h(T4)各时间点的HR、血压、呼吸频率、SpO2、静息及运动VAS视觉模拟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记录两组患者第1次需求自控镇痛(PCA)距离清醒拔管的时间(T),24 h镇痛泵药物使用量(V),24 hPCA有效按压次数(D1)、PCA实际按压次数(D2)及按压有效率(D1/D2);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及术后镇痛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静息及运动VAS评分均高于观察组;Ramsay评分在T0和T1时点均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第一次需求PCA距离清醒拔管的时间(T)明显小于观察组(P<0.01); 24 h镇痛泵药物使用量(V),PCA有效按压次数(D1)及PCA实际按压次数(D2)均高于观察组(P<0.01);对照组24 h按压有效率(D1/D2)低于观察组;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术后镇痛的满意度低于观察组(P<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减少了开腹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术后镇痛的阿片类药物用量及副作用,增强了该类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硬膜外持续泵人布托啡诺的镇痛效果。方法:将50例ASAⅠ或Ⅱ级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的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观察组,给予0.15%罗派卡因加40μg/ml布托啡诺;B组为对照组,给予0.15%罗哌卡因加芬太尼4μg/ml,持续背景输注3ml/h。观察患者术后各时段的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及患者对术后镇痛满意度进行评估,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术后1、24h镇静评分高于B组(P〈0.05),但是两组的评分均在镇静满意范围。结论:剖宫产术后硬膜外持续泵人布托啡诺可提供安全有效的镇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妇科腹腔镜术后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技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全麻,术后均接静脉镇痛泵.观察组安排在手术后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双侧分别注射0.33%罗哌卡因0.3 mL/kg,对照组术后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术后0.5、2、6、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镇静评分标准(Ramsay评分),记录穿刺相关并发症、术后各时段镇痛装置按压次数、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均未见穿刺和镇痛泵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无相关并发症.观察组术后6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0.5、2、6h的VA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Ramsa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术后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技术能减少术后6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降低VAS评分,镇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对颌面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74例我院收治的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分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舒芬太尼镇痛,试验组接受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镇痛,对患者术后1h、3h、6h、9h、24h的疼痛(VAS)评分、Ramsay镇静(RSS)评分的变化情况、PCIA有效按压次数及PCIA总按压次数情况、术前及术后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情况、镇静满意度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术后1h、3h、6h、9h、24h的VAS评分明显较低,RSS评分明显较高(P<0.05)。试验组的PCIA有效按压次数、PCIA总按压次数明显较少(P<0.05)。术前,两组的PCT、CRP水平并未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P>0.05);术后,试验组的PCT、CRP水平均显著降低,两组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性(P<0.05)。试验组的镇静满意度明显较高,两组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性(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对颌面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具有...  相似文献   

9.
何艳  金孝  江飞 《江西医药》2014,(1):78-80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联合布托啡诺与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两种镇痛方案用于腹部手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行腹部手术后静脉使用舒芬太尼+布托啡诺(B组)与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F组)镇痛的患者共140例临床资料,分析其镇痛效果和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12h、24h VAS评分均小于3分,术后12h B组VAS评分、Ramsay评分均低于F组(P〈0.05),24h B组VAS评分、Ramsay评分低于F组(P〉0.05)。 F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两组镇痛方案均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B组术后早期的镇痛镇静效果较优,F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较低,故临床使用时应结合病情选择。  相似文献   

10.
程会会  孟庆涛 《安徽医药》2019,23(11):2283-2287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成人扁桃体切除术后应用氟比洛芬酯联合纳布啡镇痛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8月至 2018年 8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扁桃体切除术并要求术后镇痛的扁桃体肥大病人 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氟比洛芬酯( F)组、纳布啡( N)组和氟比洛芬酯联合纳布啡( FN)组,每组 40例。 F组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 50 mg,接镇痛泵氟比洛芬酯 150 mg+托烷司琼 10 mg+0.9%氯化钠溶液,配制成 100 mL溶液。 N组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纳布啡 10 mg,接镇痛泵纳布啡 60 mg+托烷司琼 10 mg+0.9%氯化钠溶液,配制成 100 mL溶液。 FN组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10 mg,接镇痛泵氟比洛芬酯 100 mg+纳布啡 40 mg+托烷司琼 10 mg,配制成 100 mL溶液。三组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后 1、3、6、9、12、24、36 h的疼痛进行评分,采用 Ramsay评分对术后 1、3、6、9、12、24、36 h的镇静进行评分;记录三组 8、12、24 h静脉自控镇痛( PCIA)给药次数超过 5次的病例数;比较三组术后镇痛满意度;记录三组术后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均能达到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 FN组静息时各时间点 VAS疼痛评分高于 F组( P<0.05)N组静息时各时间点 VAS疼痛评分与 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F组和 N组术后各时间点 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 3、6、24、36 h FN组 Ramsay镇静评分高于 F组和 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镇痛满意度评价满意者 FN组( 38例),高于 F组( 30例)(P<0.05);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率 FN组分别为 2、1、0、1例,明显低于 F组(4、4、4、4例)(P<0.05);呼吸抑制发生率 FN组(2例)低于 F组(5例)(P<0.05);烦躁发生率 FN组(1例)低于 F组(2例)和 N组(2例)(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纳布啡在成人扁桃体切除术后镇痛方面有显著效果,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1.
王蓓  雍文成 《中国药师》2021,(5):889-945
摘要:目的:观察布托啡诺联合单次椎旁阻滞对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UVATS)肺叶切除术肺结核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对血清皮质醇(Cor)、前列腺素E2(PGE2)和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177例耐药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8例和观察组89例,两组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前给予0.5%罗哌卡因20 ml行单次胸椎旁阻滞,行UVATS肺叶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在胸椎旁阻滞前给予布托啡诺30μg·kg-1,术后给予舒芬太尼、托烷司琼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8,12,24,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PCIA按压次数;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 h血清Cor、PGE2、5-HT水平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各时点,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PCIA按压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 h血清Cor、PGE2、5-HT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联合单次胸椎旁阻滞对行UVATS肺叶切除术的肺结核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良好,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机体疼痛程度,减少应激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陈贻人  郑雅静  陈樱 《天津医药》2022,50(11):1209-1212
目的 评估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联合纳布啡用于眼眶减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纳入拟行眼眶减压术的患者共计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氟比洛芬酯组(F组)、纳布啡组(N组)和氟比洛芬酯联合纳布啡组(F+N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于手术结束后即刻静脉注射镇痛药物。F组患者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 mg;N组患者静脉注射纳布啡0.1 mg/kg;F+N组患者静脉注射上述2种药物。使用数字评价量表(NRS)和Ramsay镇静评分评估3组患者返回病房后即刻(T0)、术后2 h(T2)、术后12 h(T12)的疼痛和镇静情况。记录患者术后24 h内低血压、恶心、呕吐、寒战、呼吸抑制、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最终共纳入116例患者,F组、N组、F+N组分别纳入38例、38例、40例患者。F+N组患者T0时点、T2时点NRS评分显著低于F组和N组患者(P<0.05),3组患者T12时点NRS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T0、T2、T12时点Ramsay镇静评分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低血压、恶心、呕吐、寒战、呼吸抑制及瘙痒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在腰麻下行剖宫产手术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罗哌卡因(I组)和等量盐水(Ⅱ组)。术后伤口覆盖后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AP分别注入1.5mg/kg的0.375%罗哌卡因(I组)或等量盐水(Ⅱ组)。所有产妇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比较两组术后2、6、12、24h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和镇痛满意度。结果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Ⅱ组相比,I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减少(P〈0.05),镇痛满意度好(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能明显减少静脉镇痛药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后吗啡静脉自控镇痛和蛛网膜下腔镇痛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4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静脉自控镇痛,吗啡40mg稀释成100ml,术后2ml/h持续泵注镇痛;Ⅱ组为蛛网膜下腔镇痛,吗啡0.4mg于腰麻后注入蛛网膜下腔。观察术后6、12、24、48h镇痛效果、镇静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镇痛效果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法,镇静程度以Remary评分法。结果Ⅰ组和Ⅱ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emary评分在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肤瘙痒和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选择吗啡0.4mg进行蛛网膜下腔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股神经阻滞联合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有效性。方法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4例,术后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股神经周围注入5 mL负荷量,然后接电子PCA泵,同时静脉持续泵注酒石酸布托啡。对照组股神经周围注入5 mL负荷量,接电子PCA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8、12、24、48 h静息状态VAS疼痛评分(VAS)。结果两组镇静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神经阻滞联合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全膝关节置换后静脉自控镇痛,其镇痛镇静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纳布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50例剖宫产术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S组(50例)、N组(50例)与SN组(50例),S组采用舒芬太尼镇痛方法,N组采用纳布啡镇痛方法,SN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纳布啡镇痛方法。比较三组的镇痛效果、镇静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按压次数。结果 整体分析结果显示,S、N、SN组产妇的术后1、6、24、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指标时间、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S、N、SN组产妇的VAS评分均高于术后1 h;术后24 h,S、N、SN组产妇的VAS评分均高于术后1 h,且低于术后6 h;术后48 h,S、N、SN组产妇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后6、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组术后1、6、24、48 h的VAS评分低于S组、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N组术后1、6、24、48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在胸科手术术后多模式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的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M组,n=20)术后采用硬膜外注射布托啡诺1 mg+布托啡诺PCIA的镇痛方法,对照组(C组,n=20)使用单纯布托啡诺PCIA镇痛。记录并比较术后2、4、8、12、24、48 h的VAS镇痛评分、镇静评分(Ramsay)、有效按压次数、不良反应、术后康复情况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术后各时间点C组的VAS、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M组,有效PCIA按压次数明显多于M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均未出现呼吸抑制,术后48 h患者满意度评分M组明显好于C组,以上均P0.05。结论布托啡诺多模式镇痛方法的应用能有效的减轻术后疼痛及相关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布托非诺对剖宫产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患者皮肤瘙痒的预防效果.方法 8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布托啡诺联合吗啡(BM)组,单纯吗啡(M)组各40例.BM组手术结束前10min硬膜外注入0.125%布比卡因6ml,其中含吗啡1mg及布托啡诺0.5mg,接100ml浓度0.125%布比卡因镇痛泵,2内含吗啡5mg+布托啡诺3mg;M组手术结束前10min硬膜外注入0.125%布比卡因6ml,其中含吗啡1mg,接100ml浓度0.125%布比卡因镇痛泵,内含吗啡5mg.结果 术后48h 2组患者间VAS评分,PCA按压次数,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镇痛后不良反应比较,M组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发生率高于B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托啡诺与吗啡硬膜外镇痛联合用药,可以减少剖宫产术后行PCEA患者硬膜外吗啡镇痛导致的皮肤瘙痒且不影响镇痛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啶镇痛对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及牵拉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辽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4例经腹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联合术后镇痛,对照组采用右美托咪定术后镇痛。比较两组产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结果 术后6、12、24、48 h,观察组产妇术口疼痛、宫缩疼痛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6、12、24、48 h,两组产妇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两组产妇EPDS评分低于产前,且观察组EP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考酮、右美托咪啶联合对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可有效减轻产妇术后宫缩和牵拉疼痛,缓解产后抑郁,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吗啡单用或伍用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择期剖宫产产妇200例,按PCEA镇痛配方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 M组(3 mg吗啡), R组(100 mg罗哌卡因+3 mg吗啡),每组100例。于镇痛后6、12、24、36、48 h分别进行痛觉评分(VAS)、下肢运动阻滞程度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记录镇痛泵按压次数,观察单侧肢体麻木及运动障碍等周围神经并发症,观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肠胀气等不良反应。结果与R组比较, M组术后6、12、24、36、48 h的镇痛评分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肠胀气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侧肢体麻木及运动障碍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吗啡单用或伍用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均满意,但单用吗啡镇痛组单侧肢体麻木及运动障碍等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