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2):30-3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自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MT以及血脂各项指标TC、TG、HDL-C、LDL-C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MT水平为(1.22±0.56)mm,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TC、TG、HDL-C、LDL-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为(4.15±1.17)mmol/L、TG为(1.43±0.49)mmol/L、HDL-C为(1.33±0.47)mmol/L、LDL-C水平为(2.39±0.56)mmol/L,与治疗前及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HDL-C、LDL-C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不仅可以降低血脂水平,还可以缩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马璟曦  蔡敏 《重庆医学》2013,42(16):1835-1836,1840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单独治疗(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观察组),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天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普罗布考0.25g,每天2次,共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测定患者血脂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6个月较治疗前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增高(P<0.05),颈动脉IMT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较对照组TC、LDL-C、TG及颈动脉IMT明显降低(P<0.05),HDL-C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协同降脂和降低颈动脉IMT作用,能有效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联合血脂指标对心血管疾病的预测价值评估。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颈动脉斑块的59例体检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59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和血脂水平测定。结果 观察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值为(1.58±0.34)mm,其与对照组IMT值[(0.76±0.12)mm]相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LDL-C值和HDL-C值分别为(3.09±1.01)mmol/L和(1.18±0.37)mmol/L,其与对照组相对应的LDL-C值[(2.67±0.68)mmol/L和HDL-C值(1.33±0.32)mmol/L]相比,前者显著升高而后者显著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TC值[(4.94±1.18)mmol/L]和TG值[(1.85±0.67)mmol/L]与对照组[(4.69±0.76)mmol/L、(1.71±0.92)mmol/L]相比虽有一定的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心脑血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最佳目标血脂水平预防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脑梗死发生和复发、心脏事件的效果,并进行安全性观察及超声评价。方法 初发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3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6例,对照组101例。治疗组将LDL-C调治在1.82~2.10 mmol/L范围内,对照组控制LDL-C<1.82 mmol/L。随访3年、5年后对其功能健康水平、终点事件、超声学参数分别进行评定。结果 3年、5年后治疗组功能健康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发生和复发、心脏事件及5年总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年和5年超声复查斑块治疗组均较对照组稳定(P<0.05),颈动脉IMT及斑块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颈动脉PSV、SR、PI、EDV、R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将血脂调治在1.82~2.10 mmol/L的最佳目标血脂水平对预防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脑梗死发生及复发效果显著;利用颈动脉彩色超声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便捷、可靠,重复性好,在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二级预防中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2):133-135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银杏叶片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脂异常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异常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睡前顿服瑞舒伐他汀10 mg;观察组患者睡前顿服瑞舒伐他汀10 mg,同时服用银杏叶片,每次2片,每日3次;2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采用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计算斑块面积和斑块总积分;采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颈动脉IMT、斑块面积、斑块总积分及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颈动脉IMT、斑块面积、斑块总积分及TC、TG、LDL-C水平均降低(P<0.05),HDL-C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IMT、斑块面积、斑块总积分及TC、TG、LDL-C水平降低,HDL-C水平升高(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银杏叶片能更好地逆转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缩小颈动脉IMT值、斑块总积分及斑块面积,降低血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对70例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和38名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行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硬化斑块,同时检测两组的血浆脂质代谢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脂蛋白(a)[LP(a)]。结果:病例组70例,斑块检出率70.0%(4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4%(7/38)(P<0.01);同时比较两组的TC、TG、HDL-C、LDL-C和LP(a)水平。脑梗死组血浆TC、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其它血脂指标无显著差异,而LDL-C/HDL-C比值在两组有明显差异(P<0.01)。将病例组按颈动脉斑块的有无分为脑梗死 斑块组(CI P)、脑梗死无斑块组(CI-P),发现CI P组LDL- C、HDL-C较CI-P组分别有升高、下降趋势,但各自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而研究LDL-C/HDL-C比值则CI P组明显高于CI-P组(P<0.05)。结论:脑梗死发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密切相关;高血浆TC、LDL-C水平促发脑梗死的发生,分析LDL-C/HDL-C水平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很大的相关性,尤其对有颈动脉粥样斑块的脑梗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强力定眩胶囊及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1月我院接诊的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及强力定眩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硬化斑块数量、IMT、斑块的面积、血脂(TC、TG、LDL-C)、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比较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颈动脉斑块数量、面积、IMT水平均比对照组低[(1.24±0.31)vs(1.57±0.37),(16.17±2.05)mm~2vs(33.41±5.84)mm~2,(1.48±0.35)mm vs(1.74±0.54)mm](P0.05);TC、TG、LDL-C、hs-CRP水平也低于对照组[(3.81±0.67)mmol/L vs(4.32±0.80)mmol/L,(1.28±0.22)mmol/L vs(1.54±0.38)mmol/L,(2.07±0.50)mmol/L vs(2.41±0.48)mmol/L,(2.53±0.36)mg/L vs(4.23±0.94)mg/L](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强力定眩胶囊及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中疗效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并且探讨糖尿病患者检测血清中血脂与尿酸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9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176例患者实行研究,其中88例为健康体检的人群。观察并对比两组血清当中的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的脂蛋白)、TC(总胆固醇)、HDL-C(高密度的脂蛋白)与UA(尿酸)的水平。结果研究组TG、LDL-C、TC、HDL-C与UA分别是(1.95±0.45)mmol/L、(3.36±0.45)mmol/L、(5.61±0.97)mmol/L、(1.17±0.26)mmol/L、(294.68±62.28)μmol/L;对照组TG、LDL-C、TC、HDL-C与UA分别是(1.02±0.56)mmol/L、(2.41±0.72)mmol/L、(4.21±0.87)mmol/L、(1.37±0.25)mmol/L、(332.87±69.89)μmol/L,可见研究组血清当中的LDL-C、TC与TG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但体内的UA与HDL-C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1)。结论临床的医师对糖尿病患者实行医治的时候,需要及时选择临床上的检验手段对患者血清中尿酸与血脂的含量实行判断,并且选择适合的措施对于检测的结果实行干预,进而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症状体检人员C-反应蛋白(CRP)及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无症状人员186人分别测其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血脂.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IMT为(0.987±0.42)mm,CRP(3.98±3.79)mg/L,TC(5.89±0.99)mmol/L,TG(2.38±1.87)mmol/L,HDL-C(1.36±0.87)mmol/L,LDL-C(3.63±0.94)mmol/L.IMT与CRP无显著性相关(P>0.05),而CRP≥8.0mg/L组与IMT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以CRP为因变量,血脂、血压、年龄等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CRP、TG与IMT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结论提示无症状人员CRP与TG同时增加并超出正常值上限则有动脉粥样硬化倾向,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血脂、血尿酸水平(UA)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住院诊断新发脑梗死患者662例,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其中180例提示有颅内或颅外动脉狭窄(狭窄组),其余482例为非狭窄患者(非狭窄组),另选择80例年龄和性别与狭窄组、非狭窄组相匹配的体格检查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三组患者血脂、血尿酸水平。结果:血管狭窄组患者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血尿酸分别为(4.7±0.7)mmol/L、(1.7±0.8)mmol/L、(3.7±0.8)mmol/L和(420.1±98.2)μmol/L;非狭窄组患者为(4.2±1.0)mmol/L、(1.6±0.5)mmol/L、(3.4±0.6)mmol/L和(398.6±78.1)μmol/L;对照组为(3.5±0.9)mmol/L、(1.4±0.7)mmol/L、(2.8±0.9)mmol/L和(310.5±60.6)μmol/L。狭窄组、非狭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狭窄组与非狭窄组血浆TC、TG、LDL-C、尿酸水平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血尿酸与TC、TG、LDL-C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TC、TG、LDL-C、血尿酸水平增高,是脑梗死患者独立危险因素,且与血管狭窄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益气养阴方治疗后体内各项血脂成分以及C反应蛋白的含量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n=3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上加用益气养阴方进行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的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TG为(1.51±0.26)mmol/L、TC为(4.89±0.56)mmol/L、LDL-C为(2.73±0.56)mmol/L、CRP为(19.67±5.78)mg/L,而对照组中TG为(2.89±0.31)mmol/L、TC为(6.02±0.82)mmol/L、LDL-C为(3.51±0.59)mmol/L、CRP为(29.78±8.96)mg/L,实验组患者的TG、TC、LDL-C、CRP要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的HDL-C为(1.67±0.21)mmol/L则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3±0.22)mmol/L(P<0.05)。结论益气养阴方联合常规治疗能有效降低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状态及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之后对两组患者血流状态及斑块稳定性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流峰速度(Vp)及平均血流速度(Vm)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差值(DVp及DVm)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p及Vm水平分别为(73.25±0.89)cm/s和(36.79±0.33)cm/s,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DVp及DVm水平分别为(17.56±0.67)cm/s和(7.86±0.85)cm/s,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斑块数及低回声斑块例数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IMT、斑块面积及斑块数分别为(1.08±0.07)mm、(0.55±0.05)mm2及(2.28±0.04)个,低回声斑块患者8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TC、TG及LDL-C均明显降低(P<0.05),而HDL-C水平却明显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TC、TG及LDL-C水平在治疗后分别为(2.95±0.07)mmol/L、(1.59±0.08)mmol/L和(1.88±0.10)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HDL-C水平为(1.58±0.04)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状态,增加斑块稳定性,降低血脂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强化降脂治疗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厚度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抽签的方式,单号为对照组(n=41),双号为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强化降脂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斑块厚度、斑块面积、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结果采用药物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改善情况HDL-C(1.57±0.53)mmol/L、LDL-C(2.73±0.18)mmol/L、TG(1.32±0.61) mmol/L、TC(4.33±0.63)mmol/L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中层厚度(1.17±0.25)、斑块面积(15.36±4.27)与斑块数量(1.51±0.01)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强化降脂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可控制患者斑块面积和数量,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颈动脉中层厚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并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狭窄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8月‐2017年7月经健康体检后确诊患有缺血性脑卒中,同时合并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共35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和血脂指标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350例进行比较,观察颈动脉狭窄与血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浆TG、TC及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脂TG、TC及LDL-C水平有狭窄者比无狭窄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和颈动脉狭窄有密切关系,是引起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监测血脂水平及颈动脉斑块对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并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心内科诊治的10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的血尿酸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水平将其分别分为高尿酸组(n=42)与正常尿酸组(n=67)、IMT正常组(n=45)与IMT增厚组(n=64),比较各组患者的血脂、尿酸、颈动脉IMT等指标,其中血脂、尿酸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颈动脉IMT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结果本组109例患者中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38.53%(42例);高尿酸组患者血甘油三酯(TG)[(2.83±1.24) mmol/L]、总胆固醇(TC)[(5.80±1.3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3.97±0.98) mmol/L]及颈动脉IMT水平[(1.08±0.19) mm]均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2.28±1.12) mmol/L、(5.32±1.13) mmol/L、(3.61±0.82) mmol/L、(0.98±0.12)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增厚组患者血尿酸水平为(419.28±60.17)μmol/L,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51.11%(23/45),分别高于IMT正常组的(345.92±52.09)μmol/L及29.69%(19/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0.732,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可作为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6.
孙玉 《中外医疗》2016,(15):49-50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整群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59例CHD患者和103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进行hs-CRP和血脂检测并对比。结果健康体检组hs-CRP (1.62±0.53)mg/L、TC (4.34±0.91)mmol/L、TG (0.93±0.22)mmol/L、LDL-C (2.59±0.3)mmol/L明显低于CHD各组(P<0.05);HDL-C(1.51±0.13)mmol/L明显高于CHD各组(P<0.05)。 CHD各组比较,AMI 组hs-CRP、TC、TG、LDL-C水平明显升高,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hs-CRP和血脂检测对CHD的诊断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耐量正常的一级亲属(FDRs)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6年6月-2007年6月我院诊治的59例T2DM患者(T2DM组),另选择4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57例T2DM患者的FDRs(FDRs组).分别测定3组受检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同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3组受检者的颈总动脉(CCA)和颈内动脉(ICA)的IMT.结果 T2DM组FPG、2 hPG、FINS、TC、TG、LDL-C水平[分别为(8.9±0.8)mmol/L、(13.0±3.1)mmol/L、(14.3±3.6)mU/L、(5.2±1.1)mmol/L、(1.9±0.8)mmol/L、(3.2±0.9)mmol/L]与对照组[分别为(5.2±0.7)mmol/L、(6.3±2.4)mmol/L、(8.1±2.7)mU/L、(4.4±1.0)mmol/L、(1.0±0.7)mmol/L、(2.5±0.7)mmol/L]及FDRs组[分别为(5.3±0.7)mmol/L、(6.6±2.7)mmol/L、(11.4±2.9)mU/L、(4.7±1.0)mmol/L、(1.5±0.8)mmol/L、(2.5±0.7)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DRs组FINS、T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2)T2DM组lnIAI、CCA-IMT、ICA-IMT[分别为(-4.68±0.57)、(0.85±0.16)mm和(0.76±0.15)mm]与对照组[分别为(-3.76±0.54)、(0.66±0.13)mm和(0.63±0.14)mm]及FDRs组[分别为(-4.25±0.46)、(0.72±0.14)mm和(0.63±0.14)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DRs组lnIAI、CCA-IM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3)FPG、体质指数、IAI及TG水平与CCA-IMT独立相关(P<0.05),FPG、IAI及TC、TG水平与ICA-IMT独立相关(P<0.05).结论 T2DM患者糖耐量正常的FDRs已经存在IMT增厚,且IMT增厚与IAI、血糖、血脂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替勃龙(tibolone)治疗对绝经后妇女颈动脉和椎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血流阻力指数(RI)的影响.方法:有更年期症状的绝经后妇女1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替勃龙2.5 mg/d)和对照组.替勃龙治疗前及治疗2年后检测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颈动脉IMT,颈动脉、椎动脉RI.结果:129例完成观察和治疗.替勃龙治疗2年后血TC显著降低(P<0.05),LDL-C和Lp(a)也显著降低(P<0.01),HDL-C虽有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替勃龙治疗2年颈总动脉IMT下降26.7%(P<0.01).颈总动脉RI从0.72±0.06下降到0.68±0.06,颈内动脉RI从0.59±0.05降至0.56±0.05,椎动脉R1从0.66±0.06下降到0.62±0.04(P<0.05).但颈外动脉Rl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替勃龙可降低TC、LDL-C和Lp(a),颈动脉RI,颈动脉IMT,对动脉粥样硬化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病变与生活方式的关系及其护理干预对策。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与50例健康正常人作对照,观察2组生活方式,分析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病变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并作不良生活方式干预,随访2年,比较2组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统计脑梗死复发率,观察患者神经缺损程度改善情况。结果较正常健康人,脑梗死患者生活多无规律,饮食以高脂为主,多有酗酒、吸烟等不良嗜好,运动时间短;干预后,B组Fbg、TG、TC、LDL-C、Fbg下降,HDL-C上升,分别为(5.04±0.59)mmol/L、(1.27±0.22)mmol/L、(3.30±1.11)mmol/L、(1.84±0.53)mmol/L、(2.82±0.93)g/L、(1.61±0.59)mmol/L,与A组治疗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B组CSS、ESS评分均显著降低,分别为(4.69±3.22)分、(54.33±2.47)分,与同组治疗前及A组治疗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随访期间复发率低于A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病变与不良生活方式明显关联,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可防治脑梗死,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血脂水平的研究,探讨PCOS妇女患不孕症的风险.方法 PCOS不孕患者29例为实验组,并且选取年龄相当的健康人15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月经第3~5d(闭经者日期不限)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两组TC、Lp(a)、TG、HDL-C和LDL-C含量.结果 PCOS组的TC为(4.94±0.93)mmol/L、Lp(a)(0.41±0.56)g/L、LDL-C(2.75±0.79)mmol/L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COS患者存在血脂障碍,具有不孕症疾病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