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评价支架取栓、抽吸取栓及二者联合取栓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46例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首次取栓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抽吸取栓组(抽吸组,n=46)、支架取栓组(支架组,n=58)与支架、抽吸联合取栓组(联合组,n=42)。比较3组患者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心血管危险因素、舒张压、收缩压、血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OAST)分型、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3组的治疗指标,包括取栓次数、术后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TICI分级)、穿刺与血管再通间隔时间、闭塞部位、麻醉方式、发病与穿刺间隔时间等。比较3组的预后指标,包括并发症发生率、颅内出血患者比例与入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情况。结果 支架组、抽吸组及联合组取栓次数、闭塞部位、麻醉方式、发病与穿刺间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抽吸组穿刺与血管再通间隔时间较支架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血清对氧磷酶-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按随机抽取红黄球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血清对氧磷酶-1水平与神经功能、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均降低,血清对氧磷酶-1水平升高,且观察组变化较对照组大(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生活能力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较对照组大(P<0.05)。结论: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减轻脑损伤,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程飞 《大医生》2023,(3):18-20
目的 研究静脉溶栓后机械取栓桥接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C反应蛋白(CRP)、人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和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琼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急性大动脉闭塞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单纯静脉溶栓治疗)、B组(直接机械取栓治疗)和C组(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各35例。比较3组患者血清ICAM-1、CRP、MCP-1水平变化,评估其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ICAM-1、CRP、MCP-1水平低于治疗前,且C组患者血清ICAM-1、CRP、MCP-1水平低于A组、B组(P <0.05),治疗后,3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C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A组、B组(P<0.05)。结论 静脉溶栓后机械取栓桥接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脑梗死能够促使血清水平恢复正常,减轻病情,减少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廖嘉川  吴波 《华西医学》2022,(6):921-925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已经成为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除支架取栓外,抽吸取栓的应用也越发普遍。抽吸取栓与支架取栓的物理原理不同,通过再灌注导管与血栓接触,再利用抽吸产生的负压来捕获血栓,从而实现脑血管的再通。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抽吸取栓的应用。抽吸取栓与支架取栓相比优劣如何,如何合理地运用抽吸技术,是介入医师关注的热点问题。该文综述了抽吸取栓的技术应用以及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应用单纯中间导管抽吸取栓与支架取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85例,将行支架取栓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39),将行单纯中间导管抽吸取栓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n=46)。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其血管再通情况与并发症及手术前后脑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NIHSS评分、MR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且术后14 d NIHSS评分明显低于术后7 d NIHSS评分,观察组术后7 d、术后14 d NIHSS评分与术后14 d MRS评分分别为(9.79±6.28)分、(6.68±5.46)分、(1.10±0.70)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93.48%,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6.92%(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中间导管抽吸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效果显著优于支架取栓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机械取栓治疗大动脉闭塞性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大动脉闭塞性急性脑梗死9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研究组采用早期机械取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3周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后1、3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3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因子(NT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治疗3个月后病变残余狭窄率、血管再闭塞率及病死率,以及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周,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3周,两组组内不同时间NIHSS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和3周,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3周,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后1周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和3周,研究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周,两组血清BDNF、NTF及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血清BDNF、NTF及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血管再闭塞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机械取栓治疗大动脉闭塞性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保护患者神经功能、增加神经保护因子释放,利于神经功能重建,且在降低血管再闭塞率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机械取栓术中应用Penumbra抽吸导管逆向半回收Solitaire支架取栓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19例,均采用Solumbra技术行机械取栓术,术中应用Penumbra抽吸导管逆向半回收Solitaire支架取栓.术后即刻行头颅CT血管造影,采用改良脑...  相似文献   

8.
李延龙 《大医生》2023,(16):53-55
目的 探讨颅内血管闭塞患者实施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在寿光市人民医院采集病例资料入档,择取符合纳排标准的70例颅内血管闭塞患者展开研究,于发病≤4.5 h内实施静脉溶栓,纳入对象根据取栓方式分组,划分为对照组(予以单纯动脉内支架取栓)与观察组(予以支架取栓联合抽吸取栓),各纳入35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管开通效果、血管再通时间、取栓次数、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预后情况、术后并发症率。结果 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再通时间短于对照组,取栓次数和术后72 h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术后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静脉溶栓基础上实施动脉支架+抽吸取栓技术,相较于静脉溶栓桥接单纯支架取栓,对颅内血管闭塞患者可取得更好的血管开通效果,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减少取栓次数,以取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的抽吸导管直接取栓和利用支架加中间导管取栓的诊疗效果,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来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治疗的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治疗采用取栓支架加中间导管取栓完成,观察组患者治疗采用抽吸导管直接取栓完成,观察其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后14 d的NIHSS评分为(7.71±3.51)分,显著低于手术后7 d的(9.78±2.19)分,手术后14 d的MRS评分为(1.09±0.69)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血管再通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8,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导管抽吸取栓治疗术临床观察效果显著,大幅度提高了患者堵塞血管的再通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预后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后发生血管再闭塞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洛阳伊洛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取机械取栓治疗,按照治疗结果分为发生血管再闭塞组和未发生血管再闭塞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后发生血管再闭塞的危险因素。结果 发生血管再闭塞26例(纳入发生血管再闭塞组),未发生血管再闭塞70例(纳入未发生血管再闭塞组),血管再闭塞发生率为27.08%(26/96)。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血管再闭塞组性别、发作至取栓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糖尿病、责任动脉狭窄、取栓次数与未发生血管再闭塞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作至取栓时间、NIHSS评分≥13分、责任动脉狭窄、取栓次数>3次是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后发生血管再闭塞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后发生血管再闭塞与发作至取栓时间、NIHSS评分、责任动脉狭窄及取栓次数有关,临床使用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时应注意以上因素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以功能康复为核心的护理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机械取栓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便利抽样选择2020年1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AIS机械取栓患者;将2020年1月-2021年10月采用常规护理的40例AIS机械取栓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11月-2022年9月采用常规护理和功能康复为核心相结合护理模式的40例AIS机械取栓患者作为研究组。观察评估2组患者神经功能、肢体功能、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Carr-Shepherd运动功能评分(MA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Barthel指数(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以功能康复为核心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减轻AIS机械取栓患者神经功能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肢体、认知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谢可平 《全科护理》2021,19(26):3660-3662
目的:探讨路径化导管室护理方案对急性脑梗死介入取栓术病人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赣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实施常规导管室急救模式期间收治的43例急性脑梗死介入取栓术病人为对照组,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实施路径化导管室护理方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介入取栓术病人43例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救治效率、血管再通率及救治效果.结果:研究组病人开包、建立静脉通路、准备急救药物、监护吸氧及入院至血管再通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术后血管完全再通率、救治优良率为95.35%、90.70%,高于对照组的79.07%、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径化导管室护理方案能够提升急性脑梗死介入取栓术病人救治效率,缩短血管再通时间,提高血管再通率及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介入取栓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 将2016年7月-2017年10月(接受目标管理干预前)在笔者所在医院行急性脑梗死介入取栓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接受目标管理干预后)的4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护理干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Fl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评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 FMA)、Barthel指数及简明健康调查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 SF-36)对2组进行评估,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状态、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并统计2组患者满意度。 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NIHSS得分低于对照组(t=5.460,P<0.001),FMA以及Barthel指数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5.502,P<0.001;t=4.294,P<0.001)。研究组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Z=-2.217,P=0.027)。 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行介入取栓的患者给予目标管理理论干预,可使护理计划更具科学性与针对性,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术后康复效果,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大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患者支架取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在贺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大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患者65例,随机分为支架取栓治疗组及静脉溶栓治疗组,其中支架取栓治疗组35例,静脉溶栓治疗组30例,通过比较两组基线资料、血管再通率、治疗后24小时、14天的NIHSS评分改善情况、90天神经功能恢复评分(mRS)、治疗期间颅内出血转化、临床死亡率等,评估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 支架取栓组治疗后24小时、14天NIHSS评分较静脉溶栓组均有明显下降(均P<0.05),90天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mRS 0~2分)支架取栓治疗组(54.28%)明显高于静脉溶栓治疗组(24.33%)(P<0.05),支架取栓治疗组血管再通率(85.7%)显著高于静脉溶栓治疗组(16.67%)(P<0.05);两组间的总颅内出血转化风险及各亚型颅内出血转化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效果较静脉溶栓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solitary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solitaryAB支架取栓治疗,比较两组的血管再通率和神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litary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血管再通率高,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支架机械取栓与动脉溶栓对中重度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管再通、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衡水市第六医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16例中重度ACI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动脉溶栓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支架机械取栓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再通率,术前及术后第1、7天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术后24 h出血率和术前及术后3、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血管再通率为84.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1、7天,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高于术前1 d,且研究组患者MMSE评分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患者术后24 h出血率为5.1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mR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且研究组患者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重度ACI患者应用支架机械取栓可以早期快速清除病变血管血栓,恢复血流灌注,增加血管再通率,且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好,对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于洋  项广宇  李涛 《临床医学》2020,40(2):30-32
目的分析Solitaire支架取栓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效果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7月在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治疗的30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将同意行机械取栓患者168例作为观察组,不同意机械取栓患者13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取Solitaire支架取栓、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NIHSS评分及mRS评分。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100%,168/168)明显高于对照组(44. 70%,59/132,P 0. 05);治疗后7 d,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mRS评分2分比例明显高度对照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取Solitaire支架取栓治疗血管再通率较高,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22年7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机械取栓治疗;n=41)与研究组(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治疗;n=44)。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短期预后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结果:研究组血管再通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0.73%(P<0.05);2组治疗后红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及全血高切黏度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MBI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90 d预后良好率为68.18%,高于对照组的43.90%(P<0.05);治疗后90 d内,2组颅内出血、再闭塞发生率与病死率比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地区级医院对不同发病时间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ABAO)患者行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可能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台州市中心医院2017年5月至2020年10月采用Solitaire或Trevo支架取栓治疗的17例ABAO患者的临床疗效.所有患者均采用取栓支架结合手动抽吸的方式行机械取栓,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回顾对20例腹主动脉骑跨栓塞患者的诊治经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经双侧股动脉Fogarty导管取栓术9例,经腹取栓术11例。结果 20例患者手术后共死亡6例,手术病死率33%。其中经双侧股动脉取栓者病死率11.1%,经腹取栓者病死率45.5%。术后3 共3条肢体因缺血坏死行截肢术,经平均14.1年随访,除4例死于原发心脏病外,余10例共19条肢体无严重血液循环。结论 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术式是必要的。而及时准确的诊断及采用经双侧股动脉Fogarty导管取栓术可明显降低手术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