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子宫内膜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AP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在临床工作比较少见,其多发生于绝经前妇女,罕见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常表现为异常阴道流血、盆腔疼痛、不孕、宫内占位及阴道排液等,明确诊断需借助病理学检查。APA属于良性病变,发病率低,但具有复发性、低度恶变潜能,应引起重视。本研究分享1例绝经后妇女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经宫腔镜检查确诊的APA,予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临床工作中绝经后APA患者相对罕见,对于该类患者的诊治,尚缺乏经验与统一治疗原则,本研究旨在总结该病例的诊疗经过及通过复习文献得出该类患者的诊治建议,与广大临床工作者分享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腺肌瘤样息肉在临床中的具体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子宫内膜腺肌瘤样息肉治疗的2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其在临床中的表现以及治疗情况。结果 29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子宫内膜腺肌瘤样息肉全部消失,随访2年发现,有3例患者出现复发情况,治疗有效率为89.66%(26/29),绝经妇女与未绝经妇女在BMI指数、超重、肥胖等方面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子宫内膜腺肌瘤样息肉的临床诊断以及超声检查均缺乏明确的典型诊断依据,病理检查是确诊本病的最重要手段。相比于其他切除手术,宫腔镜下电切术创伤小、恢复效果好,是本病的最佳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atypical polypoid adennomyomas,APA)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7例APA进行临床、大体、光镜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7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0岁(22~49岁),以不孕和阴道异常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组织学显示结构复杂的子宫内膜腺体和来源于子宫内膜间质的平滑肌或(肌)纤维母细胞的双向增生,随访5个月~10年。结论子宫APA是非常少见的子宫体病变,大多数临床经过呈良性,部分病例具低度恶性潜能和潜在复发性,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为子宫内膜息肉的罕见类型,其特征是息肉组织内有平滑肌成分,覆盖肌组织表面的内膜往往呈萎缩状[1],包括息肉样腺肌瘤和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atypical polypoid adenomyosis,APA).因其发病率较低,无典型临床表现,无独特超声改变,术前诊断较困难,需靠病理确诊.对我院2010年6月-2013年1月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腺肌瘤样息肉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医学院附属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子宫内膜息肉行宫腔镜手术治疗3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子宫内膜腺肌瘤样息肉患者45例(占1.3%,观察组),普通子宫内膜息肉301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术中情况、术后病理结果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官腔镜手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护理要点。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1月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95例,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加诊刮后,加用孕激素治疗。对暂无生育要求者,口服醋酸甲羟孕酮治疗3~6个月,有生育要求者,给予黄体酮治疗3个月。在护理上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并进行随访,了解用药、月经恢复及受孕情况。结果95例患者术后随访1~24个月,月经恢复率及妊娠率均较以往增高,复发率降低。结论宫腔镜手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肯定,护士除做好常规护理外,还应掌握药物治疗的相关理论知识,做好用药的健康指导及随访,以使患者得到周全的服务,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子宫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APA)为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绝经前女性,表现为宫体下段及宫颈管内的息肉,病理学特点为肿瘤组织呈息肉样增生,由增生的子宫内膜腺体和交错排列增生的间质组成。少数情况下,因APA的腺体成分可具有类似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宫腔镜切除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于月经干净后第3~7d行宫腔镜切除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第5d口服孕激素治疗(地屈孕酮10mg Bid),需服用6个月。对比两组的月经期变化、经血量、血红蛋白(Hb)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及息肉复发率。结果 治疗6个月后随访,观察组月经期(3.16±0.82)d,对照组(5.56±1.03)d,经血量(75.02±15.12)mL,对照组(120.04±70.06)ml,Hb水平(106.23±8.45)g/L,对照组(98.51±7.93) g/L,子宫内膜厚度(7.44±1.65) mm,对照组(9.87±1.82) mm,观察组息肉复发率(5.00%),对照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宫腔镜切除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月经期,减少子宫内膜厚度,降低息肉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手术治疗及术后应用孕激素预防复发的效果。方法将6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实验组(34例),观察组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实验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加用孕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观察组,且复发率低于观察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手术治疗及术后应用孕激素预防复发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1病例资料女,40岁。因妇科体检时发现子宫增大如孕3个月就诊。询问病史,述月经不规则2年余,有痛经史,行腹部彩色超声检查诊断为宫腔占位病变,行子宫全切术。术后标本巨检:子宫体积13cm×9cm×5cm大小,官腔后壁见一体积5cm×5cm×2cm大小的息肉状物,切面灰红色,息肉下方肌层内见一体积6.0cm×5.Ocm×2.5cm大小的灰白色结节状肿物,界限不清。  相似文献   

14.
1病例资料女,40岁。因妇科体检时发现子宫增大如孕3个月就诊。询问病史,述月经不规则2年余,有痛经史,行腹部彩色超声检查诊断为宫腔占位病变,行子宫全切术。术后标本巨检:子宫体积13 cm×9 cm×5cm大小,宫腔后壁见一体积5  相似文献   

15.
谢玲玲 《北方药学》2015,(7):159-159
目的:探讨分析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9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采取手术方式治疗,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8例,给予宫腔镜定位后刮宫术治疗;研究组48例,给予宫腔镜电切术+术后口服孕激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5±2.4)min、(21.7±4.1)m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与术后辅助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具有创伤较小、手术安全性高等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张会辰  王建  赵春兰 《河北医药》2011,33(11):1690-1691
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APA)是罕见的上皮和间叶的混合性肿瘤又称Mazur息肉,是Mazur在1981年首先对次肿瘤进行报道,该肿瘤临床较少见,但随着医疗诊治手段的发展,以及对此肿瘤的进一步的认识,文献报道日渐增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手术方式及预后。方法选择90例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传统刮宫术治疗,宫腔镜手术治疗组行宫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子宫内膜息肉清除效果;出血和操作时间;手术前后患者SF-36量表评分;半年复发率。结果宫腔镜手术治疗组子宫内膜息肉清除效果高于对照组,P <0.05;宫腔镜手术治疗组出血和操作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手术前两组SF-36量表评分相近,P> 0.05;手术后宫腔镜手术治疗组SF-36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宫腔镜手术治疗组半年复发率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行宫腔镜手术疗效肯定,创伤轻,出血少,复发低,可更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息肉采用宫腔镜息肉摘除术治疗疗效以及预后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某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入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宫腔镜息肉摘除术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月经量、血红蛋白、术中相关指标以及复发率、受孕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月经量、血红蛋白量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月经量、血红蛋白量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9.7%),低于对照组(41.9%),观察组受孕率(96.8%),高于对照组(54.8%),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临床复发率较低,后期受孕率较高,治疗疾病同时不影响患者受孕,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采用腹腔镜下腺肌瘤剥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瘤患者中选取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剥除术,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剥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其术后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89.5±17.6) ml]、术后排气时间[(19.6±5.7)h]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54.7±25.1) ml,(25.1±7.3) h]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痛经程度评分[(2.8±0.9)]、子宫体积缩小幅度[(46.9±5.5)%]及复发率(2.3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6±1.2),(35.1±7.4)%,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下腺肌瘤剥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瘤患者,有助于彻底清除残留腺肌瘤组织,防止复发,并可对术中出血进行有效控制,对于患者术后及早恢复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腺肌瘤样息肉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医学院附属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子宫内膜息肉行宫腔镜手术治疗3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子宫内膜腺肌瘤样息肉患者45例(占1.3%, 观察组), 普通子宫内膜息肉301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术中情况、术后病理结果及随访情况。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年龄[(48.93±11.01)岁比(43.05±9.96)岁, P=0.002)]、绝经人数[22.2%(10/45)比7.6%(23/301), P=0.005)]、单发息肉例数[(93.3%(42/45)比54.8%(165/301), P<0.001)]、息肉直径[(3.06±1.56)cm比(1.58±0.92)cm, P<0.001)]、体质量指数[(25.47±3.23)kg/m2比(24.30±3.34)kg/m2, P=0.031)]及肥胖例数[40.0%(18/45)比16.6%(50/301), P<0.001)]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组织病理学提示3例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