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机械通气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该院NICU收治的64例机械通气患儿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另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该院NICU收治的64例机械通气患儿设为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皮肤损伤发生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皮肤损伤发生率为3.12%(2/64),低于对照组的14.06%(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沟通态度、操作技术、护理服务等各项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NICU机械通气患儿,可降低其皮肤损伤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家长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分析128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加强基础护理、病区管理、呼吸机管理、对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仅4例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结论:恰当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要点以及致病菌的构成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以及细菌学特点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以及机械通气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分别达到了33.8%、77.6%以及80.4%。肺部感染主要的致病菌为G-菌;其中有上升趋势的是真菌的比例;导致真菌感染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菌素的长期以及联合应用。结论:导致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发生的依法因素就是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以及机械通气,必须要促进气道湿化、吸痰等医院感染的管理以及护理操作的质控等的加强,对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进行预防的主要措施就是对病程规律的注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进行了解,探讨预防感染的方法。方法选择60例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分为机械通气组(25例)和非机械通气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菌株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机械通气患者感染G^-菌株125株,G^+菌株25株,非机械通气患者感染 G^-菌株34株,G^+菌株15株。其中,感染的主要菌种是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机械通气患者常用抗生素对 G^-菌耐药率明显高于非机械通气组患者。结论机械通气患者比非机械通气患者更容易发生医院感染,而且耐药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表(MNEWS)和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表(NEWS)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转入率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MNEWS和NEWS对328例新生儿进行评估,根据评估分数分析两种预警评分量表对新生儿转入NICU的预测作用。根据患儿是否入住NICU分为入住NICU组和普通病房组,比较2组新生儿的MNEWS和NEWS评分所用时间。结果入住NICU组新生儿MNEWS总分≥6分、单项≥3分例数及新生儿总分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组(P < 0.01),且单项分指标的预测率(87.50%)明显高于总分预测率(70.24%)(P < 0.01)。入住NICU组新生儿NEWS总分≥2分例数及新生儿总分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P < 0.01)。MNEWS对新生儿转入NICU的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95% I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99、0.889~0.934、89.28%、81.13%,NEWS对新生儿转入NICU的预测的AUC、95%I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12、0.687~0.765、69.12%、76.65%。MNEWS评估患儿入院时得分所用评估时间为(54.12±3.51) s,明显长于NEWS的(49.15±3.25) s (t=18.81,P < 0.01)。结论MNEWS和NEWS对新生儿转入NICU均有预测作用,MNEWS指标区间更加细致合理,对新生儿转入NICU有更高的预测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张长梅   《中国医学工程》2013,(2):114-11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中长期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50例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多方面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相应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心肺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没有1例患者由于人工气道管理不善导致窒息、死亡。结论加强重症监护病房长期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干预,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管理、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利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5—2007年发生医院感染的98例新生儿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8.70%,例次感染率9.95%,医院感染部位前三位依次是呼吸系统、皮肤、口腔,分别占54.46%、12.50%,10.71%;住院时间≥7d较〈7d发生医院感染明显增高(P〈0.01),早产儿较足月儿更易发生医院感染(P〈0.01),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与新生儿性别无关(P〉0.05)。结论应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定为医院感染目标监测的重点科室,强化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意识,加强监护管理,提高医护质量,缩短病程。加强围生期保健,防止早产对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室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护理管理,采取常规监测的基础上开展目标性监测,结果使医院感染意识增强,消毒隔离制度的执行更为主动;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的安全,提高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锻炼在重症肺部感染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重症肺部感染行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重症肺部感染的常规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予机械通气48小时后进行再次评估,符合评估要求者按康复计划进行三个层次干预。结果:对照组发生不良事件12例(50.00%),观察组发生10例(41.67%),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足量肠内营养达标需要时间4.8±3.4天,短于对照组的8.3±4.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留治时间、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符合条件的重症肺部感染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有计划的开展早期锻炼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及预防进行分析。方法选取398例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发生医院感染的新生儿,观察并分析该398例医院感染发生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进一步采取相关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结果在选取的398例发生医院感染患儿中,胎龄≤37周的新生儿发生的感染率(26.85%)明显高于胎龄≥37周新生儿发生感染率(1.85%)。1lOOg≤体重≤1500g的新生儿发生感染率(27.27%)明显高于2500g≤体重≤4800g新生儿发生感染率(1.53%),住院时间≥18天发生的感染率(26.43%)明显高于住院时间≤7天发生的感染率(1.4l%)。入侵操作的次数≥2次的感染率(26.36%)明显高于没有入侵操作的感染率(O.99%),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出生体重越低、住院时间越长、胎龄越小、侵入性操作越多发生医院感染的例数越多,针对此相关因素采用积极的应对措施,重点关注胎龄小,体重低的新生儿,减少侵入性的操作,在操作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能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危重新生儿的存活率不断提高,但院内感染也呈上升趋势,这对住院患儿尤其是早产儿构成严重威胁。为了解新生儿院内感染现状并探讨其危险因素,为监控和干预院内感染提供依据,现对2007年7月1日至2008年6月31日,在我院住院及其院内感染的918例新生儿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分析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1年5月-6月NICU启用以来176例患儿进行院内感染监控,观察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并做感染病原学统计.结果 应查人数176人,实查人数176人,实查率为100%.医院感染18人,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0.22%.感染部位以皮肤感染居首位,占55.56%.结论 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完善管理措施、加强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侵袭性操作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急诊监护病房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监护病房(EICU)最常见肺部感染痰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对125例EICU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结果及药物敏感试验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致病菌109株,以革兰阴性杆菌(G-菌)为主,共71株(65.1%),前四位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22株(20.2%),其中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4珠(12.8%),肺炎克雷伯菌10株(9.2%),鲍氏不动杆菌9株(8.3%);革兰阳性菌(G+菌)28株(25.7%),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6株(14.7%);真菌10株(9.2%),其中白色念珠菌占5.6%。药物敏感试验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多重耐药率较高,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较低,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仍然对碳青酶烯类敏感。结论该组EICU肺部感染以G-杆菌为主;MRSA和真菌感染的比例较高,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重症监护病房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ntersive care unit,ICU)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 2005年7月~2009年7月34例肺部真菌感的防治与转归.结果:34例患者均有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史,平均住院时间长(45.6d).其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病原以白色念珠菌48株居首(73.8%).治愈33例(97%),死亡1例(3%).结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是ICU患者肺部真菌感染主要危险因素.合理应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减少不必要侵人性操作,加强微生态免疫营养支持,及时用高效抗真菌药物,有助于降低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控制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3年1月~2008年5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300例早产儿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300例发生医院感染患儿24例,感染发生率为25.9%,平均每例感染1.2次,医院感染者平均胎龄为(32.65±2.60)周,与无医院感染者(34.55±1.9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P<0.01);有感染者平均出生体重为(1743.27±602.31)g.与无感染者(2190.77±520.92)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P<0.01).结论 加强了监护和护理,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的安全,提高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7.
黄涛 《重庆医学》2005,34(11):1638-1640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获得性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NICU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检出的致病菌株及其耐药特性。结果共分离致病菌306株,其中G-菌229株(74.8%),G 菌69株(22.5%),真菌8株(2.6%)。G-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为主,G 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绝对多数。亚胺培南和万古霉素分别对G-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保持较高的敏感率,其余抗菌素均耐药严重。结论NICU肺部感染仍以G-菌为主,但G 菌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做好病原菌流行病学和耐药情况监测,可指导合理使用抗菌素;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及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VAP)的易感因素、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以寻求防治措施。方法 2001年1月~2004年12月行机械通气2天以上的106例患病新生儿按照胎龄、体重及插管时间分组,分析发生肺部感染有无差异。病原学分析全部行插管内采气道分泌物培养。结果 VAP总发生率为45.3%;新生儿机械通气插管时间〉3天,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与≤3天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其机械通气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足月、正常出生体重儿比较,有升高的趋势,但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如克雷伯杆菌、绿脓杆菌、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等,每年有一定的变迁;耐药菌株较普遍。结论 临床上合理应用机械通气,加强无菌操作及呼吸道管理,及早撤机,根据致病菌的变化合理应用抗生素,能有效地防治新生儿因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并发的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9.
机械通气病人肺部感染的护理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构通气治疗在ICU危重症病人的抢救中应用比较广泛,但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上呼吸道的正常防御功能削弱或丧失,加之各种医院感染促发因素的存在,使机械通气病人肺部感染机率较高,其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因此,正确护理机械通气病人,降低肺部感染率的发生是非常关键的。  相似文献   

20.
李鸿鸣 《中外医疗》2013,(34):64-65
目的 探讨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在医院感染中面临的危险因素,以及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以便为解决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630例早产儿及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内容.结果 经研究,该院的医院感染例数为134例,例次感染为172次,医院感染发生率约为21.3%.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每千机械通气日发生78.4例次左右;其次为住院日相关感染,每千日发生18.0例次左右;以及中心静脉置管相关的败血症,其发生率为每千导管日2.5例次.感染组早产儿使用抗生素的级别相对于未感染组早产儿要高,且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另外经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到胎龄不超过32周、胃肠外营养以及机械通气时间长等会给医院早产儿带来危险性影响.结论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的医院感染通常是由胎龄不超过32周、胃肠外营养以及机械通气时间长等危险因素引起的,需要有针对性地予以重视,以便减少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