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探讨昏迷患者插胃管失败的原因及提高插管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昏迷患者插胃管过程中,未能一次性成功插入,进行插管失败的原因分析,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为昏迷患者插胃管120例,一次性插管成功110例,失败10例,通过分析插胃管失败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最终全部插管成功。结论:全面评估、正确卧位、掌握置管技巧、选择合适的胃管是插管成功的重要因素,遇到昏迷患者插胃管失败时,要全面仔细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插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患者插入胃管的成功率,寻找一种较为简便快捷的插入胃管方法.方法 对我科2010年6月-2012年6月共60例脑血管疾病需下胃管患者分A、B两组,分别以常规法及旋转法插入胃管,并对A组1次性插管不成功后,再采用旋转方法进行插管.结果 A组30例中,有14例采用常规法1次性不成功,成功率53.3%.而采旋转的方法插胃管,30例仅1例未一次性成功,成功率96.7%.结论 采用旋转技术的胃管置入术,能提高病人插胃管的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3.
方海霞 《现代保健》2010,(28):95-96
目的提高胃管插管的成功率,减轻患者插管时的痛苦。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09年3月遵医嘱留置胃管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采用饮水法插置胃管,对照组采用常规法插置胃管。比较两组胃管插置成功率和插置胃管时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插置胃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恶心、呕吐症状少,两组插置成功率及症状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饮水法插置胃管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插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俎凌云  李元燕  李荣香 《职业与健康》2008,24(11):1114-1115
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病情凶险,病人来院后即呼吸微弱或停止,需先行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维持呼吸,再插胃管行洗胃术。传统的经鼻插胃管法,不但成功率低,给病人带来了很大痛苦,而且延误了抢救时间。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应用先插气管插管,后经口明视下持物钳置胃管法,结果证明成功率明显高于经鼻插胃管法,为抢救工作赢得了时间。  相似文献   

5.
巧插胃管法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插胃管是常用的一种操作方法。其操作程序易于掌握 ,但由于某些病人恶心、呕吐反应较强烈 ,或胃管盘入口腔以及误入气管等原因 ,一次成功率较低。现将我科常用的插胃管方法介绍如下。方法 :润滑胃管后自一侧鼻孔插入 ,当胃管插至咽喉时嘱患者多次饮用温度适宜的水 ,随吞咽动作迅速送下胃管直到胃内。讨论 :患者根据个体需要饮温度适宜适量的水 ,可以减轻恐惧心理 ,很轻松地配合操作 ,也有利于护士保持情绪稳定 ,为胃管的顺利插入创造了条件。随着吞咽动作插管 ,在水与石蜡油两种润滑剂的作用下可减轻其对食道粘膜的损伤及…  相似文献   

6.
将107例急性重症口服中毒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TC)插管,从食管管腔中插入胃管洗胃;对照组在普通气管插管成功后,从口腔或鼻腔插入胃管洗胃。观察两组插胃管成功所需时间和一次插胃管成功率。结果两组病人插管时间和一次插管成功率比较,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对急性重症口服中毒病人采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插管洗胃是较好的抢救方法。  相似文献   

7.
昏迷、延髓麻醉或重症肌无力的病人,经常伴有舌根后坠,后坠的舌根堵塞了口咽部通道,而增加了插胃管的难度。昏迷病人插胃管法常常难以奏效,为了提高插胃管的成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我们仿效主管内麻醉的插管方法。利用麻醉喉镜为舌根后坠病人插胃管,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导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孙迎春 《现代保健》2009,(31):124-125
目的总结近5年来对腹部胃肠道手术需要置入胃管的护理技巧和方法。方法手术前1天,护理人员教会患者进行张KI深呼吸吞咽动作训练;术前当天置管前给予石蜡油约10ml含于171中,然后按技术操作从鼻腔先置入16号白色硅胶管约10cm(即量出从耳垂至口腔的长度即是患者口唇到会咽的长度)后嘱患者作吞咽石蜡油,操作者顺势置入胃管,到达16~18em时嘱患者作深呼吸,然后再缓慢置入胃管达所需民度。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恶心和呛咳明显减少,按此技巧操作置管成功率达85%以上,比常规一般置胃管成功率(45%)提高了40%。两组比较χ^2=12.3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笔者采用的插管方法具有操作成功率高和患者痛苦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颅脑手术患者在手术后的恢复过程中,多伴有意识障碍、昏迷,不能自主吞咽,往往需要留置胃管给予鼻饲给药及营养.患者因有吞咽功能障碍和不同程度的喉头水肿,插胃管时胃管容易盘绕在口腔中,而反复插管又会使咽喉粘膜受损伤,增加患者的痛苦,且更不易成功.笔者在临床实际操作中,采用一次性经气管插管辅助胃管插入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底骨折患者经口插胃管的方法。方法 25例颅底骨折合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带导丝胃管,插管时口腔内置入牙垫,结合不同的体位,采用徒手插胃管插管。结果插管成功率达100%,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达93%。结论颅底骨折患者采用经口插胃管的方法能避免胃管入颅,而使用带导丝胃管,结合不同的体位,能提高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插胃管是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插管过程中,由于病人配合不好或不能配合(如昏迷病人),有时插管失败则要反复插管,给病人造成痛苦。为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我们采用了不锈钢细密弹簧丝(下称弹簧丝)来增加乳胶胃管的硬度,有效地克服了插管时遇到的阻力。通过对26...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盐酸丁卡因胶浆在插胃管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临床插胃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临床组和对照组,分别对插胃管患者采用常规插胃管法和丁卡因胶浆外涂胃管插入法,比较两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观察两组的插管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比临床组高,而插管并发症比临床组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丁卡因胶浆外涂胃管插管法能提高临床上胃管插入特别是困难插胃管患者的插胃管成功率,降低插胃管并发症,建议在患者插胃管中常规使用盐酸丁卡因胶浆。  相似文献   

13.
将107例急性重症口服中毒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TC)插管,从食管管腔中插入胃管洗胃;对照组在普通气管插管成功后,从口腔或鼻腔插入胃管洗胃.观察两组插胃管成功所需时间和一次插胃管成功率.结果两组病人插管时间和一次插管成功率比较,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对急性重症口服中毒病人采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插管洗胃是较好的抢救方法.  相似文献   

14.
昏迷病人一般由胃管内灌注食物药物和水分,需长期留置胃管并每周更换,但这类病人经常伴有舌根后坠,坠向后方的舌根阻塞了口咽部通道,给插管增加了很大难度,按常规的昏迷病人插胃管法常常难以奏效。为了提高插管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摸索出了“侧位拉舌压舌根插胃管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使用改良胃管置入法提高食管癌患者术前留置胃管一次性成功率。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需留置胃管的择期食管癌手术患者110例,按手术日期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取平卧位,采用传统方法留置胃管;观察组取端坐位,留置胃管前含服舒泰3ml,并用舒泰代替石蜡油润滑胃管,5min后采用少量液体吞服置管法留置胃管。记录插管成功所需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例数,观察插管中的不适反应,询问患者对插管过程的耐受程度,对比两组插管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94.5%,对照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仅为1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后胃管留置法能明显缓解食管癌患者术前插胃管时的不适感,取得配合插管的主动性,提高对插管过程耐受度,缩短插管时间,提高置管一次成功率等,较传统插管方法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6.
林买洁  郑建中 《现代保健》2011,(18):146-147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下全麻患者的胃管置入新方法,提高手术中插入胃管的成功率。方法选择气管插管下全麻需胃管置入的患者7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管置入方法,实验组采用气管导管经口腔插入食道,胃管经气管导管腔直接插入到胃内。观察两组的成功率、操作时间。结果实验组成功率97.368%,平均操作时间7.8min,而对照组成功率74.286%,平均操作时间13.6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插胃管采用气管导管导入胃管的方式,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曾燕 《现代医院》2007,7(Z2):33-34
目的 探讨插吸管的操作技巧,以提高抢救急性中毒病人的成功率.方法 通过临床对不同急诊中毒病人插胃管的经验积累,总结出几种插胃管的技巧性操作.结果 在麻醉咽喉镜明视下插胃管成功率100%,插管时间大大缩短,为危重病人赢得了抢救时间,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结论 针对中毒病人的不同情况灵活采取相应的插胃管方法,可赢得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采用气管导管引导下插胃管洗胃急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怀集县人民医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急救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先行气管插管术,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方法插胃管洗胃,观察组20例采用气管导管引导下插胃管洗胃方法。对比两组急救成功率和插管时间。结果观察组1次插管成功率为95%,插管总成功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与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插管时间为(245.3±29.4)s,明显长于观察组的(95.8±16.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采用气管导管引导下插胃管洗胃急救插管一次成功率高,且插管时间短,减轻患者痛苦,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翠莲 《健康大视野》2006,14(10):116-117
目的 总结探讨留置胃管的操作技巧,以帮助临床护士在工作中能顺利地完成本项护理操作,提高留置胃管的成功率.方法 通过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病人,采用不同时间在下胃管前含少量温开水和体外刺激喉结和咽部引起吞咽的诱导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让病人怎样配合以及婴幼儿和昏迷病人单纯采用体外刺激引起吞咽,使会咽和食管起始部扩张,胃管顺利通过会咽和食道.结果 2950例术前、术后、鼻饲病人都顺利将胃管留置到胃内,无1例误入气管或引起窒息.结论 引诱法留置胃管对紧张病人、婴幼儿和昏迷病人均能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20.
鼻胃管是指经任何一侧鼻孔置管终止于胃内(或十二指肠),通过导管供给不能由口进食的患者以营养丰富的流食,保证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近年来全麻下插胃管的技术在临床已得到广泛应用,它可以使患者没有清醒时痛苦的感觉,能让全麻气管插管前的加压面罩给氧不会太过于漏气而影响诱导时的操作,同时能减轻手术中的胃肠胀气,有利于术后患者的胃肠营养。我们于2005年1—12月观察全麻下经鼻插胃管的患者300例,其中一性次置管失败32例,失败率达10.66%,现将鼻胃管置管失败的原因分析如下并提出相关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