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2型糖尿病血清25羟维生素D的水平.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住院的51例患者,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5例,年龄72.38±9.11岁,非糖尿病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26例,年龄68.04±8.28岁.采用美国Norland双光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对所有患者进行腰椎L2 -L4和左侧股骨近端(包括Neck、Troch、Ward三角区)骨密度测量,并测定身高、体重,病程空腹血糖( 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 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比较两组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 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2型糖尿病组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 23.31±12.01 ng/ml,较非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36.43±25.91ng/ml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2型糖尿病组患者空腹血糖7.51±1.83mmol/L、糖化血红蛋白6.70±1.26、甘油三脂1.80±0.74mmol/L较骨质疏松组空腹血糖5.55±1.22mmol/L、糖化血红蛋白5.86±1.05、甘油三脂1.16±0.41 mmol/L增高(P<0.05);2型糖尿病合并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L2~4、Neck、Ward's三角区、Troch的骨密度分别为0.75±0.11g/cm2、0.64±0.11g/cm2、0.54±0.13g/cm2、0.44±0.12g/cm2与对照组0.76±0.16g/cm2、0.69±0.18g/cm2、0.54±0.11g/cm2、0.47±0.12g/cm2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较未合并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维生素D缺乏更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合并骨折血清25羟维生素D的水平.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5月在解放军第309医院骨内科住院的86例患者,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骨折患者42例,年龄(70.38±6.11)岁,不伴骨折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44例,年龄(67.32±8.93)岁.采用美国Norland双光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对所有患者进行腰椎L2-L4和左侧股骨近端(包括Neck、Troch、Ward''s三角区)骨密度测量,并测定身高、体重、血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E)、尿素氮(BUN).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比较两组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 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骨折组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12.40±3.7) ng/ml,较绝经后非骨折骨质疏松患者(16.23 ±4.6)ng/ml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骨折组患者ALT(18.22±8.17) IU/L、AST(20.70±12.67) IU/L、CRE(56.76±11.81)umol/L、BUN(5.20±1.40) mmol/L与骨质疏松组ALT(21.32±12.16)IU/L、AST(22.16±8.36) IU/L、CRE(57.29±13.42) umol/L、BUN(5.2±1.8) mmol/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骨折患者L2-4、Neck、Troch、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分别为(0.75 ±0.19) g/cm2、(0.61 ±0.18)g/cm2、(0.50±0.12) g/cm2、(0.40±0.14)g/cm2与对照组(0.81 ±0.33) g/cm2、(0.67 ±0.11)g/cm2、(0.52±0.10) g/cm2、(0.45±0.1)g/cm2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骨折患者较未合并骨折骨质疏松维生素D缺乏更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女性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瘦素(leptin,LEP)水平与骨代谢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绝经后T2DM女性患者130例,根据骨密度分为骨量正常组(A组,n=40)、骨量减少组(B组,n=45)和骨质疏松组(C组,n=45),同期选取50名健康绝经后女性作为空白对照组(NC组,n=50)。收集所有受试者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测定血清25(OH)D、LEP、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β-CTX)、I型胶原N-端前肽(N-amino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PINP)及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水平。Spearmen相关分析绝经后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的相关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绝经后T2DM患者合并OP的影响因素。结果①与NC组比较,A、B、C三组中25(OH)D、PINP、BGP水平均明显降低,而LEP、β-CTX水平明显升高(P0.05);②与A组比较,B组、C组中25(OH)D、PINP水平均明显降低,而LEP、β-CTX、BGP水平明显升高(P0.05);③与B组比较,C组中25(OH)D、PINP水平均明显降低,而LEP、β-CTX、BGP水平明显升高(P0.05);Spearme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25(OH)D与PINP呈正相关,与β-CTX呈负相关,与BGP无明显相关性;血清LEP与PINP呈负相关,与β-CTX、BGP无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HbA1c、25(OH)D、LEP、PINP与β-CTX均是绝经后T2DM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25(OH)D水平的降低及LEP水平的升高,可能共同参与了绝经后T2DM女性患者OP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血清25-( OH) D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88例,根据25-( OH) D水平对其进行分组:25-( OH) D>30ng/mL为维生素D充足组;20ng/mL <25-( OH ) D≤30 ng/mL为维生素D不足组;l0 ng/mL <25-( OH) D <20 ng/mL为维生素D缺乏组;25-( OH) D <10ng/mL为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受试者腰椎L1-4、股骨颈及全髓的骨密度。分析不同水平25-( OH ) D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 维生素D充足组、维生素D不足组、维生素D缺乏组、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的患者例数(所占比例)分别为10例(3. 5%) ,74例(25.7%) ,177例(61.5%) ,27例(9.3%)。不同性别组25-( OH ) D水平无明显差异,但是女性患者的腰椎L1-4、股骨颈、全髋的骨密度均较男性低。pearscm相关分析显示25-( OH) D水平与腰椎L1-4、股骨颈、全髓的骨密度均无相关性(分别为r=0.080 P=0.262;r=0. 139 P=0. 051;r=0.068 P=0. 342)。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25-( OH) D水平与腰椎L1-4、股骨颈、全髓的骨密度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FRAX~?)通过不同部位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预测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OVF)风险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符合选择标准的287例患者,根据有无OVF分为骨折组和对照组。根据股骨颈(femoral neck,FN)与腰椎(lumbar spine,LS) BMD是否相差一个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分为BMD差异组和对照组。比较FRAX~?使用不同部位BMD的骨折风险预测值。以就诊时发生OVF与否为参考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FNBMD、LSBMD、FRAX~?、FRAX~?-FNBMD、FRAX~?-LSBMD预测OVF发生风险的准确性。结果 OVF组共计86例患者,OVF组FNBMD、LSBM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FRAX~?-LSBMD骨折风险评分显著高于FRAX~?-FNBMD(P0. 05)。BMD差异组共计39例患者,其中31例LSBMD低于FNBMD,24例OVF发生在低LSBMD组。FRAX~?-LSBMD骨折风险评分显著高于FRAX~?-FNBMD(P0. 05)。FNBMD、LSBMD、FRAX~?、FRAX~?-FNBMD、FRAX~?-LSBMD预测骨折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601、0. 719、0. 746、0. 810、0. 833。结论部分OVF患者存在FN-LSBMD差异,FRAX~?较BMD更能综合的评估OVF风险,有效的识别高危人群。同时FRAX~?-LSBMD评估OVF骨折风险的准确性可能优于FRAX~?-FNBMD,尤其是FN-LSBMD存在明显差异的时候。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广州天河区绝经后妇女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4月至2015年8月在广州市天河区前进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109名绝经后妇女,年龄49~75岁。检测血清25(OH)D水平,分析血清25(OH)D水平与骨转换指标和骨密度(BMD)的相关性。结果 25.7%的受试者血清25(OH)D水平≥75 nmol/L,41.3%在50~75 nmol/L之间,33.0%低于50 nmol/L。双变量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血清PINP、β-CTX水平无相关性。股骨颈BMD与血清25(OH)D正相关(r=0.373,P=0.030),校正年龄和体重指数(BMI)后,相关性仍存在(r=0.174,P=0.049)。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25(OH)D是股骨颈BMD的预测因子(R2=0.325)。结论绝经后女性广泛存在血清25(OH)D不足或缺乏,血清25(OH)D水平与股骨颈BMD正相关,适当补充维生素D对维持股骨颈区域的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动力性平衡功能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35例,并根据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将患者分为严重缺乏组、缺乏组、不足组及充足组。所有患者测定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空腹血糖、Hb A1c、25羟基维生素D,测定股骨骨密度、下肢震动阈值、踝臂指数,测定动力性平衡指标:站起测试(CRT)、走直线步态测试(TGT)、2.4米行走测试。结果四组间年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腰围、体重指数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缺乏组、不足组及充足组相比,严重缺乏组股骨骨密度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踝臂指数也显著降低;与不足组及充足组相比,缺乏组的踝臂指数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不足组及充足组相比,严重缺乏组及缺乏组下肢震动阈值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缺乏组、不足组及充足组相比,严重缺乏组的站起测试时间明显延长,缺乏组的站起测试时间较不足组延长,且缺乏组的站起测试较不足组及充足组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缺乏组、不足组及充足组相比,严重缺乏组的2.4米行走测试时间明显延长,缺乏组的2.4米行走测试时间较不足组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缺乏组、不足组及充足组相比,严重缺乏组走直线步态测试正常的患者比例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站起测试、2.4米行走测试为25羟基维生素D的独立影响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5羟基维生素D及年龄与走直线步态相关。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站起测试、2.4米行走测试之间存在独立负相关,与走直线步态测试之间存在独立的正相关。对糖尿病患者进行25羟基维生素D的筛查及补充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绝经后妇女冬季维生素D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调查上海市绝经后妇女在冬季(12月份)维生素D的状况。方法在社区101例年龄63.7±7.0岁健康绝经后妇女中,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激素(PTH),同时检测血钙、磷、碱性磷酸酶、肝肾功能及空腹血糖。所有研究对象均用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BMD),同时用问卷调查生活方式。结果本研究101例绝经后女性血清25(OH)D平均值为17.09 ng/ml,PTH平均值51.0 pg/ml,维生素D缺乏者占(<20 ng/ml)68%,维生素D不足者(20~29 ng/ml)占了30%,只有2例维生素D充足(>30 ng/ml)占2%。PTH均值在维生素D缺乏组中(53.7 pg/ml)高于维生素D不足组(44.8 pg/ml),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未发现血清25(OH)D与PTH有线性回归关系。同时未发现血清25(OH)D与血钙、BMD或BMI相关。结论上海市健康绝经后妇女在冬季维生素D普遍不足,维生素D缺乏组的PTH显著高于维生素D不足组,不良的生活方式及低维生素D和钙的摄入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 D]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男性T2DM患者203例及同期健康男性对照组(NC组) 42例,糖尿病患者中根据有无MS分为T2DM+MS组(122例)、T2DM+非MS组(81例),另根据符合MS诊断标准数目分为T2DM组(单纯糖尿病组)、T2DM+1组(除血糖异常外另加一个组分)、T2DM+2组(除血糖异常外另加两个组分)、T2DM+3组(除血糖异常外另加三个组分)、T2DM+4组(具备MS的所有组分),分析WC、BMI、SBP、DBP、FBG、Hb Alc、HOMAIR、TG、TC、LDL-C、HDL-C和25(OH) D水平。结果 T2DM+MS组及T2DM+非MS组血清25(OH) D水平均较NC组显著降低(P0.05),T2DM+MS组血清25(OH) D水平较T2DM+非MS组显著降低(P0.05)。NC组、T2DM组、T2DM+1组、T2DM+2组、T2DM+3组、T2DM+4组血清25(OH) D水平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25(OH) D水平与WC、BMI、SBP、DBP、HOMA-IR、FBG、TG、TC、LDL-C呈负相关(P0.05),与HDL-C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提示HOMA-IR是血清25(OH) D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 D是T2DM伴MS患者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血清维生素D水平在男性T2DM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一定作用。低水平维生素D与MS组分数目增加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探讨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FRAX)对4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折风险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300例4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了解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再对患者进行骨密度检查。将研究数据录入至FRAX问卷中,分别计算未录入股骨颈骨密度数据的髋部骨折风险系数(FRAX)和录入股骨颈骨密度数据后的髋部骨折风险系数(FRAX-BMD),比较患者的FRAX与FRAX-BMD。将髋部骨折风险系数≥3%作为治疗切点,统计其治疗建议,以FRAX-BMD为参照,计算FRAX对髋部骨折治疗建议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析其一致性,再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治疗建议相同组、治疗建议不同组,比较治疗建议相同组与治疗建议不同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FRAX与FRAX-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FRAX-BMD为参照,FRAX对2型糖尿病患者髋部骨折治疗建议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6.76%、96.23%、96.67%,而经一致性分析,FRAX与FRAX-BMD对2型糖尿病患者髋部骨折治疗建议的一致性良好(Kappa=0.835)。治疗建议相同组的年龄小于治疗建议不同组(P<0.05),其股骨颈骨密度高于治疗建议不同组(P<0.05),其男性患者多于治疗建议不同组(P<0.05)。结论 在4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用骨折风险评估工具对患者髋部骨折风险的预测准确性较高,尤其是年龄较小、骨密度值较大、男性等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系统评价未使用骨密度检测时,通过FRAX工具评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中骨折发生概率的应用准确性。方法 系统检索CNKI、CBM、VIP、WanFang、PubMed、Embase、Cochrane 图书馆,开展方法学质量评估,同时借助软件Stata16.0和Metadisc实施Meta分析。所纳入文献合计12篇,涉及研究为14个。结果 Meta分析结果表明,FRAX敏感度为84.68%,特异性为63.18%。合并SROC曲线绘制,最终得到诊断的准确率为85%,P<0.05,准确率接近骨密度检测方法。其中,髋部骨折概率对于骨密度评估方法的敏感度为81.9%,特异性为65.02%。使用FRAX评估时,诊断的准确率为83%,P<0.05;主要部位骨折概率对于骨密度评估方法的敏感度为73.5%;特异性为72.71%,使用FRAX评估时得到诊断的准确率为81%,P<0.05。 结论 FRAX工具是一种可靠的应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骨折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FRAX工具预测桂西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FRAX工具针对该地区的应用价值及人群适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来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并住院治疗的部分桂西地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198例,后根据纳入标准筛选出67例,并收集骨折风险要素的有关临床资料及骨密度测量T值。依据超声骨密度T值将被选者分为3组,T≥-1为正常组:37例;-2.5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维生素D(VitD)、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水平与髋部脆性骨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岳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0岁以上患者830例,骨折患者135例(骨折组),非骨折患者695例(非骨折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OH)D水平,应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其腰椎及髋部BMD,并在测定骨密度的同时测量患者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观察骨折组与非骨折组之间的VitD与BMD差异。结果 ①所有研究对象中25(OH)D严重缺乏者占16.1 %、缺乏者占34.7 %、轻度缺乏者占29.8 %、充足者占19.4 %,男性VitD水平高于女性(P<0.001)。而不同年龄和BMI的VitD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878、0.346);②所有研究对象的腰椎、股骨颈BMD (T值)平均为–2.64±1.56及–1.43±1.24,不同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研究对象的腰椎及股骨颈BM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髋部骨折组平均VitD为(20.26±10.76) ng/mL,非骨折组为(21.18±10.65) ng/mL,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304);④髋部骨折组腰椎、股骨颈T值低于非骨折组(P<0.001)。对骨折影响因素行单因素分析表明VitD、腰椎T值和股骨颈T值、年龄、体质量指数是髋部脆性骨折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体质量指数、股骨颈T值是髋部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VitD与腰椎T值对骨折的影响呈现一定的风险增大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岳阳地区50岁以上人群存在较低的BMD及VitD水平。年龄、体重、体质量指数、股骨颈BMD是中老年人髋部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VitD不是髋部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腰椎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按腰椎骨密度T值分为骨质疏松组(OP组)和非骨质疏松组(NOP组)。收集一般资料(年龄、身高、体重、妊娠次数、生育次数、绝经年龄、DM病程、DM家族史、高血压、脂肪肝);血检指标(Hb A1c、FPG、Fins及生化);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的骨密度T值和腰椎、股骨的骨髓脂肪含量(LFC、FFC)。分析OP组和NOP组指标的差异及腰椎OP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Pearson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OP组年龄、FFC、ALP、HBDH、LDH、绝经年限、妊娠次数、生育次数高于NOP组(P 0.05),OP组体质量指数(BMI)、GGT低于NOP组(P0.05);两组在FPG、Fins、Hb A1c、DM病程、DM家族史、高血压、脂肪肝、LFC、UA、Ca~(2+)、Mg~(2+)、TC、TG、CK上没有差异(P0.05)。腰椎骨密度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FFC、ALP、绝经年限、生育次数是腰椎OP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131、1.072、1.029、1.127、1.857),BMI是腰椎OP的保护因素(OR值为0.913)。结论年龄、FFC、ALP、绝经年限、生育次数是腰椎OP的危险因素,BMI是腰椎OP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研究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7年05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住院的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385名。搜集其基本资料、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等。根据T值将这些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233例)、骨量减少组(101例)和骨量正常组(51例),比较三组间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并对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各项骨代谢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Type I procollagen N-terminal propeptide,P1NP)、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在骨质疏松组显著高于骨量减少组、骨量正常组(P0.05);随着骨密度的降低,1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arboxyl terminal peptide,β-CTX)逐渐升高,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与骨量正常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示P1NP、BGP、β-CTX与骨密度呈负相关,25(OH)D_3与骨密度呈现正相关。结论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助于预测骨折风险并及时抗骨质疏松治疗。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通过应用FRAX骨折风险评估系统联合桡骨远端1/3处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探讨FRAX联合不同部位骨密度后分析10年内发生全身骨折风险的概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488例分别接受DXA桡骨远端、股骨颈检查的体检人群,将桡骨远端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分别输入FRAX骨折风险评估系统,分析比较两种方法计算出的未来10年骨折风险概率随年龄、性别的变化趋势,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者间的差异。结果 FRAX联合Hologic法股骨颈骨密度及T指数桡骨远端骨密度所得到的未来10年骨折风险概率均整体表现为随年龄的增长呈增加趋势,其中Hologic股骨颈骨密度法女性骨折风险概率随年龄变化最为明显,且持续增加;60岁以后Hologic股骨颈骨密度法男性及T指数桡骨远端骨密度法女性随年龄增加幅度较缓慢;60岁以后男性T指数桡骨远端骨密度法骨折风险概率随年龄增长轻度下降;两种方法骨折风险概率的增加幅度男性均小于女性,不论性别、年龄,骨折风险概率均值T指数桡骨远端骨密度法均小于Hologic股骨颈骨密度法。结论 FRAX分别联合桡骨远端骨密度及股骨颈骨密度评估未来10年骨折风险概率随年龄、性别变化趋势相仿,但采用桡骨远端骨密度的方法可能导致未来10年内骨折风险概率的低估,故不推荐采用,但测量桡骨远端骨密度的方法较股骨颈骨密度更加方便、快捷,故在日常工作中可作为对骨质疏松症的筛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 185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骨密度值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记录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检测相关生化指标,测量骨密度,比较三组间的差异,同时分析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NLR与BMD的关系。结果与骨量正常组及骨量低下组相比,骨质疏松组的NLR水平明显升高(P0.05);偏相关分析提示,控制年龄、病程、绝经年限、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结果显示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BMD与NLR、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呈负相关(r=-0.470,P0.001;r=-0.218,P=0.003);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年龄、病程、绝经年龄、NLR是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BMD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NLR水平升高,与骨密度相关,说明炎症在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