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AMI)在心血管疾病中发病迅速、凶险,如抢救不及时会危及患者生命。急诊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是一种有效的非外科手术方法,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内径解除其狭窄,增加相应的心肌供血,缩小坏死面积,改善心功能,缓解症状。我院2004年6月-2005年12月对36例AMI患者进行急症PTCA或支架植入术,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监护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国际公认的急性心血管疾病,其来势凶猛,病情重,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AMI病人的主要急救目标是抢救可逆性缺血组织,早期快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恢复心肌再灌注,挽救更多濒死心肌,改善患者的预后。目前,急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安全性大等优点,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首选的治疗方梨,而术后良好的护理、预防及杜绝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梗死相关动脉(IRA)开通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中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50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按冠状动脉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间分A组(6h之内)27例和B组(6h~12h)23例。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梗死相关血管情况、冠脉病变范围及支架植入情况,并随访梗死后3年主要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效再灌注治疗后中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①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入院至IRA开通时间、抗凝用药、溶栓治疗、梗死前24h心绞痛、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PCI前室性心律失常、PCI前心肌肌钙蛋白T(cTnT)升高及出院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梗死相关血管发生率、冠脉病变范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采用雷帕酶素药物涂层支架,植入支架的直径和长度无统计学意义,支架植入后取得满意的血管再灌注。③本研究中不同IRA开通时间组间除B组有1例患者再次血运重建外,两组在随访期内均无其他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结论及时有效的血管再灌注治疗极大地降低了AMI患者主要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明显改善其中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4.
2005年1月-2008年6月我院对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后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配合精心护理,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血栓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多发病,世界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的人数约1 300万。通过冠脉造影观察到约90%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梗死相关冠状动脉为血栓性完全闭塞。治疗的主要策略是尽早、完全开通梗死相关动脉,使血运重建,挽救濒死心肌,降低病死率,主要的治疗手段为静脉溶栓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静脉溶栓治疗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其疗效已经得到肯定。瑞替普酶(r-PA)是近年来开始临床应用的第三代溶栓药物,静脉给药,使用方便。本文通过瑞通立(注射用瑞替普酶)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AMI的疗效对比,研究第三代溶栓药物瑞通立的临床效果、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6月210例AMI患者行PCI治疗的病史资料。结果 135例(64.3%)患者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前壁梗死较下后壁梗死发生快速型心律失常较多,但无统计学意义;下后壁梗死较前壁梗死发生缓慢型心律失常多见(P〈0.01)。6 h内开通冠状动脉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6 h~12 h开通者(P〈0.01),且严重再灌注心律失常较多见。结论再灌注心律失常在直接PCI术中发生率较高;类型与心肌梗死部位有关,再灌注的时间影响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AMI)如并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可使心排血量明显降低,梗死范围扩大,并可诱发和加重心源性休克。临时起搏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可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提供了支持。在AMI发生的12h内(6h尤佳)行急诊PTCA+支架植入术已成为临床治疗AMI,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治疗手段。急诊PTCA治疗AMI的优点是能达到再灌注而无溶栓治疗的出血危险。大规模随机研究显示:PTCA(在有经验的中心实施)在90min时梗死相关血管开放率为90%,溶栓治疗为65%,这样有助于梗死区的愈合,减少左心室扩张与重构,降低病残率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AMI)血运重建对限制梗死范围、保护心功能及改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的深入开展,A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已成为再灌注治疗的有效和首选的手段。我院2004年1月~2007年8月对80例ANI患者行急诊PCI,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实施有效的早期干预,直接关系疾病的预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治疗AMI的重要方法之一。PCI具有起效快速,创伤较小,疗效明显,并发症少及病死率低等特点~([1]),可以实现冠状动脉血液循环的快速恢复,改善心肌缺血,挽救濒死心肌,接受心脏康复的AMI患者1年内猝死风险可减低45%~([2])。绝对卧床不仅改变了患者正常的生活方式,而且可能引起严重的并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AMI)在心血管疾病中发病迅速、凶险,如抢救不及时会危及患者生命.急诊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是一种有效的非外科手术方法,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内径解除其狭窄,增加相应的心肌供血,缩小坏死面积,改善心功能,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11.
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冠状动脉(冠脉)再通治疗,包括溶栓或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以恢复冠脉血流并达到心肌组织的完全再灌注。然而,急性AMI患者再灌注治疗特别是急诊PCI后,心肌组织再灌注并不完全、甚至无再灌注,严重影响AMI患者的预后。因此,如何准确、有效地评价心肌组织灌注成为今后临床工作的重要任务。1冠脉造影评价1.1TI MI血流分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TI MI)血流分级最初是被用于描述急性心肌梗死闭塞的冠脉再通(包括溶栓或急诊PCI)后冠脉血流的情况,分为:0级(完全闭塞,无前向血流)、Ⅰ级(微前向血流,心肌无灌注)、Ⅱ级(血流缓慢,部分心肌灌注)和Ⅲ级(血流正常和完全心肌灌注),目前已广泛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冠脉血流评价。研究显示:它与患者的临床预后明显相关,分级越高,其预后越好。一项包括5498例AMI患者的荟萃研究也显示,溶栓治疗90min后达到TI MIⅢ级的患者死亡率为3.7%,而TI MIⅡ级和TI MI0/Ⅰ级分别为6.1%和9.3%。由于TI MI血流分级应用简便,一些学者也用它来间接评价心肌组织灌注。冠脉开通后无残余狭窄、夹层、痉挛或血栓形成,而血流...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典型症状是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也可表现为其它位置的放射痛。缺血型胸痛常常是AMI患者就诊及医师做出诊断最具特征性的临床症状,但有些AMI患者可以完全无疼痛表现,不易及时诊断而延误诊断。而近年来开展的静脉溶栓疗法及直接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ICA),可明显提高患者存活率并改善左室收缩功能,对及早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无痛性心肌梗死的首发症状及诊治经过,以加深对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的认识及避免延误诊断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26例急诊PCI术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 I)的护理。方法患者均采用PC I使急性坏死受损心肌血运重建,并给予积极的术前、术中、术后全程全方位护理。结果 26例患者急诊PC I术后血运重建全部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越早治疗,损伤的心肌恢复越好;术中护理配合得当,可提高PC I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溶栓治疗,可使冠状动脉完全或部分再通,缩小梗死面积,降低病死率,目前已成为AMI患者常规疗法.2007年6月-2008年7月,本院急诊科对47例高龄AMI患者应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高。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后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闭塞。其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充分、持久的开通血管,恢复心肌血供,改善心室功能。我科1999—2003年采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 支架内支撑法(STENT)成功治疗AMI患者300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冠脉内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2例AMI患者行急诊PCI术,观察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发生情况。结果 AMI患者急诊PCI术中,左前降支闭塞组快速型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右冠状动脉闭塞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冠状动脉闭塞组缓慢型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左前降支闭塞组(P〈0.05)。AMI发病6h之内IRA开通组RA的发生率高于6h~12hIRA开通组(P〈0.05)。结论 AMI患者PCI术中RA的发生率与闭塞的冠状动脉以及AMI发病后IRA开通的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包括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和支架植入术,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使患者短时间内恢复冠脉再通,降低病死率、再梗死率,减少心肌缺血事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近十几年来冠心病研究进展迅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再灌注治疗尤其引人注目,它对限制梗死范围、保护心功能及改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得到一致的肯定。溶栓治疗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使AMI冠脉再通的重要方法,相比之下PTCA的临床效果及冠脉再通明显优于溶栓治疗。我科2002年1月-2004年4月对20例AMI患者行急诊PTCA,其中12例因残余狭窄较大而植入冠脉内支架,效果显著,现将术中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申月芹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0):165-166
目的:回顾性分析3年来本院急诊收治的68名经桡动脉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经验,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的护理。方法:采用经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使急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结果: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血运重建全部成功。结论:是急诊PCI术的效果不仅与医生的技术经验有关。还与护理人员的周到护理有重大关系,良好的急诊护理对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AMI病人早期rt-PA溶栓治疗的护理经验,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接受rt-PA溶栓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护理资料。结果:根据患者药物使用不同阶段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论:熟练的护理配合能尽早的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最大限度挽救濒死心肌,减少并发症,降低心梗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