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敏娟  俞建洪 《中国药师》2014,(10):1713-1715
目的:观察重症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混悬液营养干预的疗效。方法:823例重症脑卒中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423例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混悬液进行鼻饲,对照组400例患者采用家庭自制匀浆膳食进行鼻饲。两组患者均根据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常规处理措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总蛋白( TB)、血红蛋白( Hb)、血白蛋白( Alb)、三酰甘油( TG)等营养指标,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Barthel指数,肌力恢复状况及治疗后的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TB、Hb、Alb及TG等各项营养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但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P〈0.01);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力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混悬液能够有效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马才林  潘怀富 《淮海医药》2010,28(4):321-32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ICU 2006年7月~2009年6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及手术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6例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50例按传统方法鼻饲流质,其余治疗2组无差异。分析2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营养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中非常重要、方便、经济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王晓玲 《中国处方药》2014,(12):118-119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联合四君子汤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32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在肠内营养的基础上予以四君子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肠外影响支持法,分析两组患者的用药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3.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观察组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1.25%,对照组1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7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联合四君子汤治疗重症肺炎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治疗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65例SAP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研究组患者均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均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危重症评分(APACHE)情况、通便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当天APACH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评分均逐渐下降,研究组治疗后4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通便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转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对于SAP患者的治疗较肠外营养支持效果夏佳,但肠内营养不适于发病初期,因而临床应联合应用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9月~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并将其分成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每组各30例,给予EN组患者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死亡率、感染率及住院天数及费用等情况,观察患者营养支持过后的营养状况。结果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比治疗前均有改善,血糖、血淀粉酶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无明显变化。EN组并发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方面均低于PN组,两组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胰腺炎并发症出现几率小,患者能获得更好的营养状态,提高生存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时机及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156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8例)采取传统营养支持和护理,观察组(78例)按照患者具体情况入院后6-24 h内予以营养支持和护理,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总蛋白三项营养指标改善效果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50.6±5.6)d,对照组住院时间(78.8±8.6)d,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并发症包括上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和肝肾损伤,观察组上述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营养支持和护理利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吸收营养,降低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并分析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份至2012年6月份收治的100例术后胃癌患者进行护理。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留置胃管、禁食、输液、肠外营养等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术后24h肠内营养支持。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术后的早期应用,可以使患者的排气时间提前,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缩短住院时间。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很好的疗效,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后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行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34例为观察组,同期行普通营养干预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33例为对照组;从营养状态、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免疫功能方面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者患者总蛋白(TP)和清蛋白(AL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TP和ALB水平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gM、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gA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型颅脑外伤起效快,效果好,可显著改善患者体质,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6例贲门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考组,各为43例,观察组术后早期采用肠内营养,参考组术后早期采用肠外营养,比较两组患者体重、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体重下降程度明显小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促进患者机体营养,避免并发症,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在ICU对肾功能不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效果。方法 58例诊断含"肾功能不全"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每日常规采用肠内营养乳剂(internal nutrition emulsion)持续胃管泵注补充能量;研究组采用"医护一体化"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肠内营养支持方案。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肾功指标与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肾功指标均下降,研究组下降趋势较对照组明显,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并发症研究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在肾功能不全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实施具有促进患者疾病恢复和降低肠内营养并发症的作用,在临床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含有谷氨酰胺(Gln)的肠内营养制剂对艾滋病(AIDS)患儿肠道屏障功能及临床预后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5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AIDS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肠内营养)和研究组(谷氨酰胺干预组),每组各25例,营养干预28d分别观察患儿临床预后指标和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15.4%,对照组37.5%(P﹤0.05);研究组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缩短(14.6±4.4 vs 17.5±4.8)(P﹤0.05);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较对照组发生率低(16.7%vs32.1%)(P﹤0.01)。结论 对AIDS患儿应用含有Gln的肠内营养治疗对减少胃肠道并发症及改变患儿临床预后有一定的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疗效.方法 选择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2011年7月至2013年4月治疗的1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将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组和常规肠内营养治疗组,各9例,比较2组患者重症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组和常规肠内营养治疗组重症监护时间分别为(15.4±1.6)、(39.1±1.5)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和分别为(25.9±1.8)、(79.2±1.4)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组发生腹胀3例(33.3%),腹腔内出血1例(11.1%),肠瘘1例(11.1%),肺部感染4例(44.4%);常规肠内营养治疗组发生腹胀5例(55.6%),腹腔内出血2例(22.2%),肠瘘 1例(11.1%),肺部感染5例(55.6%).2组患者腹胀、腹腔内出血、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可缩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4年4月80例SAP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双盲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应用益生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给完全肠外营养,观察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及营养状态指标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白蛋白(TRF)、血红蛋白(Hb)等营养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免疫细胞水平CD4^+、CD8^+等免疫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SAP,对患者机体综合状态的影响更加积极,有助于调整患者机体营养及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4.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应用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佳  邹常林  陈鄢津 《淮海医药》2009,27(5):381-383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意义和方式。方法将62例重症颅脑外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32例和静脉营养组30例,观察比较入院时及治疗2周后各项营养指标。结果治疗2周后,肠内营养组和静脉营养组患者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LB)均较入院时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间比较,治疗后的TP、ALB、PALB在肠内营养组的改善情况均优于静脉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肠内营养组(P〈0.01)。结论合理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符合生理,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促进恢复。  相似文献   

15.
陶晓峰 《河北医药》2011,33(9):1332-1333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动态式调整对于促进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快速康复的优越性。方法将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入院的64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其中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动态调整模式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般治疗方法,对2组患者的血、尿淀粉酶、炎症反应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及费用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尿淀粉酶、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方面,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P患者早期行动态式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优于传统的营养支持,尤其是降低了住院时间和费用,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含精氨酸、核苷酸及ω-3脂肪酸的肠内免疫营养制剂,对肿瘤患者手术后机体免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94例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内免疫营养组(研究组)和肠内营养组(对照组),分别于术后第2~8天给予等氮、等热量的营养支持。于术前、术后1 d和术后8 d分别取外周血检测IgG、IgM、IgA、C-反应蛋白(CRP),观察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IgG、IgA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含精氨酸、核苷酸及ω-3脂肪酸的肠内免疫营养制剂可减轻手术创伤后机体炎性反应,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减少肿瘤患者术后感染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腹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四君子汤加味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70例行腹部手术患者,根据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实施肠内营养,治疗组在肠内营养的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分析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RBC、HGB、Alb显著降低,术后第8天逐渐恢复正常,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重及氮平衡均高于对照组(P〈0.05),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术后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联合四君子汤加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恢复胃肠道功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患者4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2例,分别采用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热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对脑外科患者手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脑外科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患者33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未应用肠内营养的脑外科术后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患者术前1天、术后第1d、第1周及第2周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氮平衡,术后第2周患者上臂肌围及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变化,分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术后1周、2周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氮平衡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上臂肌围及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改善脑外科手术的营养状态,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分析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8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营养支持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肠内营养支持)与参考组(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变化、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lb、GLU、ALT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1%、4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同时可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