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心衰合剂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干预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观察心衰合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 ,每剂浓煎至 10 0ml,每次 5 0ml,日 2次 ,共 4周。疗效判定采用中医症状的半定量计分法 ,体征采用修正Lee标准评定计分法。结果  70例患者心功能改善Ⅱ级者 2 0例 ,Ⅰ级者 2 4例 ,总有效率达6 2 .86 %。对呼吸困难、肺内罗音及肺水肿、水肿、尿少者均有明显改善 ,肝大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缩小。平均尿量由 6 91.2 3± 96 .37ml/d增加到 12 0 9.89± 16 2 .4 0ml/d(P <0 .0 1)。利尿剂的停减率达 77.14 %。洋地黄停服率达 2 5 .93%。心悸、气短、自汗、尿少、水肿等气虚水泛之候改善总有效率达 70 %。应用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心衰合剂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 ,减少洋地黄及利尿剂的用量 ,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作用 ,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心衰合剂治疗难治性心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难治性心衰是指心功能3~4级的充血性心衰患者,经过适当而完善的治疗及消除合并症和诱因以后,心衰的症状和临床状态未能得到改善甚至恶化的现象.近20年来,心衰的治疗有了可喜的进步,洋地黄制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及ACEI制剂的联合应用,对各原因引起的心衰,特别是急性心衰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对慢性难治性心衰的治疗,单独西药应用往往难以奏效.因此,适当加用中药制剂联合应用,可获得明显疗效.笔者在临床中运用参附汤和生脉散加减制成心衰合剂治疗慢性难治性心衰病人31例,取得很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肺心安合剂对肺心病患者血气分析和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中药肺心安合剂对肺心病血气分析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9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肺心安合剂;观察两组疗效并分别测定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肺动脉平均压和心输出量。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其血气分析和心功能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 肺心安合剂治疗肺心病疗效肯定,并可减少利尿剂和洋地黄类强心西药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和依那普利2种药物联合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心衰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常规给予洋地黄及利尿剂治疗;治疗组(45例)在常规给予洋地黄及利尿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和依那普利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78%(P〈0.05),治疗组对心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传统的洋地黄和利尿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和ACE I联用治疗心衰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养心合剂对慢性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8月在陕西省中医医院心血管科住院患者中符合慢性心衰利尿剂抵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标准化治疗,试验组给予西医标准化治疗加服养心合剂,疗程均为10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疗效、Lee积分、NT-proBNP、24 h尿量、托拉塞米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疗效、Lee积分、NT-proBNP、24 h尿量、托拉塞米用量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NT-proBNP、24 h尿量、托拉塞米用量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方面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5例低钾血症,治疗组无1例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养心合剂可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情况,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前,治疗充血性心衰药物较多,特别是近年来发展的非正性肌力药物,临床报道疗效不一。笔者观察了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的治疗效果,选择在应用洋地黄、利尿剂、扩血管药等治疗效果欠佳后给予美心力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ZO例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均为住院病人(诊断标准按第四版内科学),除外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等引起的心衰。病例均在应用地高辛、双氢克脲塞、酚妥拉明、多巴酷丁胺及吸氧等治疗5天后心功能无改善仍为皿~jV级者。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28…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法在治疗慢性心衰(CHF)中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给予饮食控制、限盐摄入量、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扩张剂、洋地黄、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基础性治疗,并给予参麦注射液静滴.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药口服.结果 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CHF对患者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心衰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笔者采用米力农治疗顽固性心衰患者3O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O~72岁。其中风心病15例,扩张型心肌病12例,其他原因心脏病3例。入院时;临床表现:心悸、气急、咳嗽、纳差、尿少、端坐呼吸、紫绀、颈静脉怒张、肺部干湿性罗音、肝大及双下肢水肿等,心脏X线拍片和心脏超声均示心脏重度扩大。按NYhA分级,心功能均为W级。入院后均经卧床休息,给予低盐饮食、控制感染、消除心衰诱因、吸氧、镇静。并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多巴酚丁胺等常规抗心衰治疗,未能控制。后给予米力农10mh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功能不同分级下,冠心病心衰患者的中医四诊及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方法:临床流行病学方法采集200例冠心病心衰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中医四诊信息,应用一般统计学方法和熵聚堆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心衰心功能Ⅱ级至Ⅳ级的转变中,水停类、痰浊类、血瘀类、阳虚类症状呈递增趋势,且变化显著;心功能Ⅱ级以气虚和气虚阴虚为主,兼夹血瘀或水停,证候要素组成较为单一;心功能Ⅲ级时常见气虚、阴虚的基础上兼夹痰浊、血瘀、水停;心功能Ⅳ级多见阳虚兼夹痰、水和瘀,证候要素构成最为复杂。结论:冠心病心衰不同的心功能阶段的证候要素具有一定的演变规律,临床诊治时应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0.
益气温阳利水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沈文  陈新宇 《河南中医》2009,29(4):377-378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利水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心功能Ⅱ~Ⅳ级,辨证属气(阳)虚水饮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益气、温阳、利水类中药(附片、干姜、茯苓、红参、麦冬、甘草等)加用西药(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利尿剂、B受体阻制剂或洋地黄),对照纽仅用西药(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利尿剂、B受体阻制剂或洋地黄),连用10d为1个疗程,有效者休息2d后再用1个疗程,第2疗程结束后终止,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益气温阳利水法能有效改善心功能,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温阳利水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