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静脉液体治疗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由以前的最初皮下周围静脉穿刺发展到现在的颈内、颈外、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骨髓腔穿刺等快速输液已被护士普遍掌握。如何稳、准、轻、快、好,且有效地将治疗药物输注到病人体内,达到治疗目的,护士既是静脉输液的具体操作者,又是静脉治疗过程中的观察护理责任者。因此,在输液治疗中其主要观察护理工作如下:  相似文献   

2.
静脉穿刺无须止血带法的临床初探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也是医院作为救死扶伤治疗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几年来,我们对部分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采取免用止血带方法进行静脉穿刺,取得了较好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静脉输液穿刺技术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穿刺是临床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技术,是日常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患者接受治疗的有效途径,也是医院抢救危重患者生命的一项重要手段,如何提高静脉穿刺的质量,稳、准、好、轻、快地把治疗用药输入到患者体内是护理操作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广大护理人员的努力,护理技术得到不断改进和提高。本文就近几年来在国内刊物发表的静脉输液的穿刺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抢救患者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常规护理技术操作,也是护理教学和技能考核的重要内容。由于老年患者的血管与一般患者相比有其明显的特点。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我对老年患者在应用常规静脉穿刺方法的同时,不断探讨新的静脉输液技巧,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有关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治疗、抢救病人的必要措施之一,也是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在大量的静脉输液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病例由于长期输液或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如抗癌药或输入浓度较高的液体如复方安基酸等。使血管严重受损,临床表现有静脉炎、静脉变硬甚至阻塞,给输液造成极大困难。也有部分肥胖和小儿患者,因静脉血管不易见,输液十分困难。为此,我们通过大量临床观察,认为在传统输液(顺向静脉穿刺输液)法较少穿刺的部位,改变静脉穿刺方向,即逆向静脉穿刺输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给药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治疗并需要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的技术操作和护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正确的静脉输液技巧和护理方法。明显提高了患者穿刺的成功率,减少了患者的痛苦,防止了差错的发生。结论:护士通过细致的观察与护理,严格执行静脉输液技术,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正确选择患者的穿刺部位,摆好患者体位,掌握好穿刺进针的角度和方向,是穿刺成功的基础和关键,可以避免差错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陈丽清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8):540-540,550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之一,也是进行治疗和抢救患者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能更稳、准、快、好地将治疗药物输入到患者体内,是每名护理工作者都应该掌握和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同时也是检验和衡量一名专业护士静脉穿刺业务水平的体现。通过多年的护理工作,笔者在静脉穿刺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与技巧,现与同行共同探讨提高。  相似文献   

8.
静脉输液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操作,只有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才能保证穿刺的成功而达到一针见血的效果。对于小儿则更具特殊性,由于血管细小,静脉穿刺往往有一定难度,日常工作中只有结合小儿特点,抓住操作要点,才能顺利完成静脉穿刺治疗。在此,笔根据10多年的临床护理体会,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老年病人静脉输液及拔针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笔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常见到一些老年患者由于长期输液,特别是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或穿刺失误造成血管受损,出现静脉炎、静脉变硬;也有部分肥胖和浮肿患者,因静脉血管不宜见,给输液造成不便,现就老年静脉输液及拔针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0.
梁海燕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9):202-203
静脉输液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项基本护理技术操作,在治疗疾病,抢救生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护理人员只有熟练掌握老年患者的经脉穿刺技术,尤其是临床常用的浅静脉穿刺,才能保证输液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减轻因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人员,静脉穿刺和肌肉注射是最常用的操作技术。因此每一个护理人员都必须熟练的掌握这项技术,以便能够准确无误地为患者进行输液治疗,尽量避免重复操作,减轻患者痛苦。我们通过十几年的临床护理实践,提高了静脉穿刺的技巧,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马玉凤  傅承桦  曹蕾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4):1817-1818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护理过程中常用的技术操作,大多数患者对静脉输液有恐惧感,特别是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恐惧感尤为严重。所以,静脉输液还应作为一项不断改进与提高的技术操作,特别是在抢救患者的危急时刻,只有达到熟、快、准的程度,才能做到分秒必争。作为护士,不仅要训练基本功,提高一针见血的成功率,还要研究如何做到无痛穿刺,让患者对静脉输液不再恐惧。  相似文献   

13.
周围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随着静脉穿刺技术的不断提高,这一最常见、最基本的技术操作被赋予新的内涵。如何减轻患者点滴的疼痛及组织、神经、血管的损伤,并确保穿刺一针成功,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以期用此文的小经验与同仁共讨。  相似文献   

14.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之一,也是进行治疗和抢救患者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能更"稳、准、快、好"地将治疗药物输入到患者体内,是每个护理工作者应该掌握,同时也是检验和衡量护士静脉穿刺业务水平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浅静脉穿刺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基础操作技术,也是治疗疾病的主要途径之一。静脉穿刺引起的疼痛常常使患者恐惧而不配合治疗.尤其对于病程长的住院患者更难以接受。为实施成功的静脉穿刺,不断提高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质量,尽量减轻患者痛苦,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近年来.有诸多学者对静脉穿刺技术进行研究探索,并提出新的理论和改良方法.现将有关进展情况综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静脉输液是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一项基本护理技术操作.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在治疗疾病、挽救生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患者逐渐增多.护理人员只有熟练掌握老年患者的静脉穿刺技术,尤其是临床常用的浅静脉穿刺,才能减轻多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本文就如何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穿刺的操作技术,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普外科不同类型患者采取针对性个体化静脉输液穿刺方法.结果 明显提高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了输液过程中针头滑出血管外.结论 采取针对性个体化静脉输液穿刺方法,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体会,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 分身体瘦弱、水肿及体型肥胖、长期输液的三类型老年人进行穿刺.结果 在合理的护理干预下均能配合治疗,大大提高了患者静脉输液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临床效果满意.掌握好穿刺技巧和护理,可提高患者配合输液治疗的成功率,从而大大提高患者静脉输液的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笔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常见到一些老年患者由于长期输液,特别是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或穿刺失误造成血管受损,出现静脉炎、静脉变硬;也有部分肥胖和浮肿患者,因静脉血管不宜见.给输液造成不便,现就老年静脉输液及拔针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0.
静脉穿刺无须止血带法的临床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穿刺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如何稳、准、快地高质量地建好静脉通路,达到快捷的治疗目的,一直是我们护理工作研究的重要技术操作内容。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对部分需要静脉输液的患采取免用止血带方法进行静脉穿刺,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