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药安全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品的安全性与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为了确保用药安全,中国设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通过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来评价药品安全性。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的规定,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简称ADR)系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应用于药师日常管理对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6月作为研究阶段,研究期间随机选取84例药学服务患者,并将其分成两组,各42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常规药学管理方法,无药学服务内容参与日常管理。观察组应用药学服务参与药学日常管理,以期使用药历书写、临床药师查房、合理用药指导结合微信群管理,降低药品不良反应。观察评价指标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中成药占比,抗感染药物占比,降压药物占比)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药学服务的开展给予药师更多成长空间及主观能动性,药师与临床医师共同合作,审核医嘱的合理性降低用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药品说明书是载明药品重要信息的法定文件,是表达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的重要技术资料.其作为指导医生、药师和患者合理用药的重要依据,科学、规范、准确的表述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用药安全.药品说明书安全信息项目是指能够直接反映药品的安全性与合理用药措施的相关项目,包括[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特殊人群用药以及警示语.在产...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药上市后的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药物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强人们用药安全性的重要措施。该文结合药品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的概念、国内外药品风险管理的现状,对中药上市后的风险管理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统计我院2010年临床正常使用药品治疗疾病后,出现ADR的类型、主要临床表现和药物分布情况,了解ADR的发生几率,提醒医务人员,在使用药物时,要密切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别是在使用不良反应发生几率高的药物时,一定要加强监控,注意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2010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品类型、药品分布、临床表现、发生时间,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得出各类药物发生ADR的几率。结果:各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不同的,其中抗微生物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因此临床在使用这类药物时,一定要多加小心,正确用药,合理用药,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统计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探寻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和特征,强化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共上报136例药物不良反应,对此136例患者的基本情况、用药情况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不良反应表现等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136例药物不良反应的统计报告中,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涉及13类;从基本资料上来看,男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女性;6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较其他年龄段的患者相对偏高;从给药途径上来看,静脉给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占比最高,达到92.0%;从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上来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涉及到患者的皮肤及其附件,其次为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从药品的种类上来看,抗感染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较高;从药品剂型上来看,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更高。结论:注重对医院临床用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强化药品管理,合理选择用药,以充分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我院2007~2008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我院2007年~2008年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58例,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有无过敏史、报告人身份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剂型、种类、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药物不良反应以医师上报数量最多;以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最为多见;给药方式以静脉输液为主;药物不良反应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还与用药剂量、滴注速度、多药联用、溶媒有关.结论 应注意合理用药,以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8.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它不仅指药物的毒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成瘾性、继发性反应以及引起后代畸形、癌症等。近年来,随着中药不良反应事件在国内外的频繁报道,其安全性问题逐渐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周超凡教授为《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一生致力于中药安全性研究。他强调必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中药,同时应参考现代药理、毒理学研究成果,在重视药物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潜在的不良反应风险。  相似文献   

9.
18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临床表现及规律特点。方法对186例中、西药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从性别、年龄分布、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6例药品不良反应中,6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最高(占31.18%),10岁以下小儿次之(占20.43%)。涉及药品以抗感染药物最多(占25.8%),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9.35%),再次为抗肿瘤药物(占13.44%)。静脉给药方式是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途径(占74.19%)。药品不良反应最常见的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6.79%)。结论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合理用药,严格把握药理作用,对药品引起的不良反应引起高度重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我院药物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年药品ADR上报表评价审核后,采用回顾性调查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一般资料、给药途径、药品类别、剂型、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8例ADR报告中,约60%通过静脉滴注给药,涉及药物以抗感染药居首位,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多共70例(39%),发生于用药30min以内共计71例(40%),严重不良反应报告15例(8.4%)。结论: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药品种类、给药途径、患者年龄等因素相关,临床应加强开展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警示严重不良反应,科学规避用药风险,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患者性别、年龄、用药途径、药物类别、临床表现等方面回顾性统计分析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34例。结果: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与患者年龄、给药方式、联合用药等因素有关,老年患者和儿童是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人群,抗菌药物和中药针剂是引发不良反应的主要药物,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是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结论:加强用药管理,重视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我院2003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在我院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方法:回顾性调查2003年我院各科室呈报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对其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按我国卫生部颁布的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估方法。对ADR因果关系进行初评。结果:128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物共有96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占52.34%,其次为心脑血管用药、抗肿瘤药物,中药制剂也较多。ADR病例中合并用药占31.1%,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损害,其次是胃肠系统损害、发热等全身症状,重度ADR有15例(占11.72%)。结论:应做好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及加强慢性ADR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我院口服用药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0月—2009年9月收集到的72例口服用药ADR进行分析。结果 72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有8大类47个品种,抗微生物药所致的ADR最多;ADR临床表现多为皮肤损害。结论应重视和加强口服用药的ADR监测,为患者安全用药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有害的和意料之外的反应。它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药品作用具有双重性,即可防病、治病,又可产生药品不良反应(英文Adverse Drug Rraction,缩写ADR)而导致疾病发生。开展ADR监测是加强药品管理、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高用药质量和医疗水平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确保人们安全用药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药品不良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加强病区新药物护理管理,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选取管理前(2018年10月~2019年12月)、管理后(2019年1~4月)各150例病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成立药品管理小组、药品分类管理、制定药品基数、加强药品知识培训及警示教育等措施后。比较分析加强病区新药物管理前、后药品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及患者用药情况。结果:管理后药品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患者用药差错率、取药错误、药物不良情况低于管理前(P0.05)。结论:通过加强病区新药物护理管理,能够避免用药差错和取药错误情况发生,药品质量得以大幅提升,使得患者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得到双重保障。  相似文献   

16.
药物不良反应(ADR)是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有害的反应。2007年本院共上报本市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3例,现对报告患者的性别、年龄、药物类别,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本院200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人民的健康意识逐步加强,药物治疗的必要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已成为药物治疗的重点,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当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药物的广泛使用,致使药源性的危害也日益明显。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R)的报道和讨论的日益增多,已引起了社会多方的关注。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随,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础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现结合临床工作实践,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相似文献   

18.
药物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为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文章从什么是中药不良反应,正确对待中药不良反应,更新观念加强管理以促进中药合理使用及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无关的或有害的反应.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反应、变态反应、继发性反应等[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分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各种因素,尽可能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国家正在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尽量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给人们造成的各种危害。结果:正确对待药品的不良反应的态度,正确的服用药物和保管药物,不断提高用药水平。结论:从而达到真正的安全、有效、适当地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