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虚”“两实”“参以虚实”出自《灵枢·百病始生》篇。(以下称《百病》)《百病》篇是《黄帝内经》中系统论述病因病机的重要篇章。尤其是《百病》篇内“两虚相得”“两实相逢”“参以(?)”是阐明发病学中邪正关系等重要理论的精要短句术语。笔者就《百病》篇所及虚实概念、“参以虚实”的词义特点(?)释义等略陈己见,望(?)正。  相似文献   

2.
试论郁滞证     
有关郁滞证的病名纷繁复杂 ,有“五郁”、“六郁”、“郁证”、“积聚”、“瘕”、“癖块”、“痞块”、“鼓胀”等。病机与病因多局限于脏腑病机 ,或气血营卫病机 ,或六淫邪气病机。其实《内经》中早就有关于郁滞证的论述 ,如《灵枢·百病始生》云 :“积之始生 ,得寒乃生” ,“卒然外中于寒 ,若内伤于忧怒 ,则气上逆则六俞不通 ,温气不行 ,凝血蕴裹而不散 ,津液涩渗 ,着而不去 ,而积皆成矣。”《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还载有 :“木郁达之 ,火郁发之 ,土郁夺之 ,金郁泄之 ,水郁折之”的治疗总则。历代医家论述更多 ,如《丹溪心法·六郁》…  相似文献   

3.
鼻衄即鼻出血,为临床常见的多发病症,现仅就近十年来发表的有关文献进行整理综述如下:病因病机《灵枢·百病始生篇》说:“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鼻衄”。张赞臣认为,  相似文献   

4.
浅谈《内经》失眠证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失眠,《内经》称之为“目不瞑”、“不得瞑”、“不得卧”等,对其病因病机、治疗论述详细而精辟,分散于《灵枢·大惑论}、《灵枢·邪客)}、《灵枢·营卫生会》等十余篇文献中,现对其总结、探讨如下。1病因病机1.1阳不交阴是失眠总的病机《内经)}在讨论睡眠的机理时,很重视其与卫气的密切关系。如《灵枢·营卫生会》曰:“……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即说明卫气昼行于阳经,夜行于明经,行于阳人则晤,行于阴人则寐。《灵枢·口问》则更加明确地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而且卫气对…  相似文献   

5.
祖国医学中无“慢粒”(简称)病名的记载,但就其临床所见,可将其归于“(?)积”、“虚劳”、“瘀证”和“血证”等病的范畴。早在《灵枢·五变》篇即言:“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其所描述积聚证候与慢粒伴有贫血的临床表现相似。《诸病源候论》,说:“(?)瘕……其病不动者,直名为(?)”其描绘与慢粒巨脾坚硬  相似文献   

6.
经络:“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灵柩·海论篇》)。“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本藏篇》)。“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经脉篇》)。“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灵枢·逆顺肥瘦篇》)。病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素问·剌法论》)。“天有四时五行,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风者,善行而数变。故风者,百病之长也。”(《素问·风论》)。  相似文献   

7.
论卫气失常为百病之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卫气失常为百病之母的观点出自于《灵枢·禁服》篇 ,原文如下 :“凡刺之理 ,经脉为始 ,营其所行 ,知其度量 ,内刺五脏 ,外刺六腑 ,审查卫气 ,为百病母 ,调诸虚实 ,虚实乃止 ,泻其血络 ,血尽不殆矣。”卫气失常是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 ,这是中医经典医籍《黄帝内经》中的基本论点 ,是中医病因病机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 ,惜数千年来 ,湮没久矣。另外《内经》关于卫气与疾病关系的论述亦散见于各章节 ,有进一步总结阐发的必要 ,故不揣浅陋 ,述之于次。1 外感六淫 ,首先犯卫《灵枢·百病始生》篇云 :“夫百病之始生也 ,皆生于风雨寒暑 ,清湿喜…  相似文献   

8.
李云英  吴艳华 《新中医》1996,28(9):58-59
中医古籍论鼻衄证治李云英,吴艳华,陈海鼻衄,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本文就有关中医古籍对本症的认识作一论述。1病名证候中医古籍对鼻翩之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云:“春善病鼽衄。”《灵枢·百病始生篇》云:“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  相似文献   

9.
肝病血瘀证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血瘀的含义血瘀是指血流不畅或血不归经所致的血液循环障碍。《伤寒论》将瘀血称之为“蓄血”,《寿世保元》称之为“宿血”。古代中医文献还有干血、死血、恶血、毒血、败血等名称。血瘀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大凡气滞血瘀,或瘀滞不畅之血为狭义的血瘀;《证治准绳·蓄血篇》曰:“百病多由污血者生”,故污秽有毒之血称为广义的血瘀。2血瘀是慢性肝病的主要病机肝为风木之脏。《素问·脏气法时论》;“合春生之气,主生发”。肝主疏泄,调节全身气机,使调达舒畅。《素问·五脏生成篇》王冰注云:“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  相似文献   

10.
论顽痰怪症多起于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疑难怪症,从痰论治,往往收到可喜的疗效。笔者根据三十年的临床实践研究,认为:“顽痰怪症多起于肝”。试述如下。肝在痰生成中的地位祖国医学对“顽痰怪症”和“肝生痰”的认识源远流长,如:《灵枢·百病始生篇》记载“津液涩渗,著而不去”,生成痰涎。“汁沫(痰涎)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以  相似文献   

11.
理气药在防治肿瘤病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气生百病,变化万千,然概括起来不外乎“气不和”与“气不通”。气不足或气有余是气不和的表现;气滞、气逆是气不通的征象。《灵枢·百病始生》说:“气上逆则六俞不通,湿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凝蓄、蓄而不去,而积皆成矣。”《儒门事亲·五积六聚治同郁断》:“忧思郁怒,气机不和,日久聚而成积。”说明了气不通是肿瘤最基本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2.
肺结节病属于中医"积证"范畴,属五积之一,为肺之积,病名为"肺积"."积"之病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五变》记载:"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胃肠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难经集注·卷四脏腑积聚第九》云:"肺之积,名为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相似文献   

13.
消渴与心火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庚良 《河北中医》2001,23(3):235-235
消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 ,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研究探讨消渴的病因病机和辨证治疗 ,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极为重要。笔者认为消渴与心火有着密切关系 ,心火是消渴发病的重要病因病机之一。临床中凡消渴辨证属心火者采用泻心火治法 ,常可取得良好效果。1 理论渊源早在《内经》中即有消渴与心火关系的论述 ,《灵枢·五变篇》曰 :“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灵枢·本藏篇》谓 :“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说明了五脏心、肝、脾、肺、肾的病变均可与消渴发病有关 ,消渴发病也与心有密切关系。《素问·气厥论》指出 :“心移热于肺 ,传为鬲…  相似文献   

14.
外科病与经络的关系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人民医院(22430)朱鸿操经络学说是中医的重要理论之一,它与阴阳、五行、卫气营血学说并行,运用于临床辨证论治之中。《灵枢·经别》篇说:“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灵枢·本脏》篇...  相似文献   

15.
试论《内经》理论对眼科临床的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卫萍 《国医论坛》2003,18(3):13-14
《内经》全面地阐述了中医理论 ,提出了辨证施治的法则 ,历代医学著述多是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对中医临床各科一直起着指导作用。本文谨结合自己临床体会 ,浅析《内经》理论对眼科临床的指导作用。1 病因病机1 .1 病因 眼病发生的原因亦不外乎内外两种因素 ,内因是情志变动以及饮食劳倦所伤 ,外因多由六淫侵袭。六淫中风湿热三邪致病最为常见。《素问·太阳阳明》云 :“伤于风者 ,上先受之。”《灵枢·百病始生》云 :“风雨袭虚 ,则病起于上。”风性轻扬 ,易于上犯 ,而眼居高位 ,眼病中以风邪外袭为多 ,许多障眼病初期皆有风…  相似文献   

16.
浅论脑属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古代中医文献对脑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 ,内容十分丰富 ,如《灵枢·经脉》篇曰 :“人始生 ,先成精 ,精成而脑髓生。”《灵枢·海论》云 :“脑者髓之海。”《素问·五脏生成》篇曰 :“诸髓皆属于脑。”《指玄篇·修仙辨惑论》云 :“头为元神所住之宫 ,其空如谷 ,而神居之 ,故为之谷神 ,神存则生 ,神去则死 ,日则接于物 ,夜则接于梦 ,神不能安其居也。”后《内经》确定脑为奇恒之腑 ,众多医家对此虽有争议 ,但大多认同。我们则认为脑当为脏。首先 ,《素问·五脏别论》云 :“余闻方士 ,或以脑髓为脏 ,或以肠胃为脏 ,或以为腑 ,敢问更相反 ,皆自谓…  相似文献   

17.
痈疽之病,始见于《内经》在《灵枢·玉版》篇及《灵柩·痈疽》篇中对痈疽病的病因病机、发病部位、形状、预后及治疗方法等均作了详细论述,奠定了痈疽发病学及治疗学的理论。《内经》认为,人体的营卫气血,循环周流不息,象征着天上的星辰,地上纵横的河流,故《灵枢·痈疽》篇:“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若邪气侵入经脉之中,则血  相似文献   

18.
形寒饮冷与小儿咳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寒饮冷则伤肺”最早见于《难经·四十九难》中 ,意思是外感寒邪、冷食冷饮可损伤肺脏。《灵枢·百病始生篇》也提出“重寒伤肺”,是指寒邪侵犯机体则肺先受病 ,若再饮冷 ,脾胃受寒 ,母病传子 ,则致肺病 ,内外合邪 ,故为“重寒”。在小儿疾病中 ,以肺系咳喘病居多。这是因为小儿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五脏六腑成而未全 ,全而未壮 ,卫外之气不固 ,易为外邪所侵 ,肺为娇脏 ,更易受邪 ;另外 ,小儿饮食不知饥饱寒热 ,过食生冷可伤及脾胃阳气 ,而致寒饮痰湿内生 ,引发咳喘。同时 ,在《内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黄帝问曰 :肺之令人…  相似文献   

19.
血和水同属阴液,均为饮食水谷精气所化,它们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脏腑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灵枢·决气篇》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必须得到血、水的充养滋润,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血证论·吐脓篇》说:“血得气之变蒸,亦化而为水。”指出在生理状态下,一部分血液经过脏腑气化作用,渗出脉外,遍布于组织间隙之中而成为津液,血足则津液亦充,如出血过多,则可影响到津液,即所谓“血不足以济水则气热。”另一方面,《血证论》说:“水与血相为倚伏”,血水“互相维系”,提示水能生血。《灵枢·邪客篇》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灵枢·痈疽篇》亦云:“津液和调,  相似文献   

20.
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旋转不安,不能站立,或伴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对于本病的发生原因及其治疗,历代医籍中论述颇多。《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口问》篇有:“上气不足”,《灵枢·海论》篇有:“髓海不足”,《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风火,有“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等病因论述。《丹溪心法·头眩》则偏主于痰,有“无痰则不作眩”的主张,提出“治痰为先”的方法。《景岳全书·眩运》指出:“眩运一证,虚者居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