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伤疡愈软膏对烫伤大鼠创面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倩  常宏 《华西药学杂志》2004,19(4):320-321
目的探讨伤疡愈软膏在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建立烫伤模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烫伤创面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烫伤后创面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单纯烫伤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长于伤疡愈软膏用药组。结论伤疡愈软膏可促进伤口的愈合,但内源性TGF-β1 mRNA表达的上调并不是其主要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
常宏  伍倩  谢东 《中国药房》2007,18(18):1375-1376
目的:探讨伤疡愈软膏对烫伤大鼠创面愈合过程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A、B、C组,每组20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B、C组复制烫伤动物模型,其中B组大鼠经常规处理,C组大鼠使用伤疡愈软膏治疗。愈合过程中取组织溶浆液,应用逆转录聚合酶反应检测烫伤创面b-FG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B、C组大鼠创面b-FGF mRNA的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与B组比较,C组大鼠烫伤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缩短。结论:伤疡愈软膏可促进创面愈合,提高b-FGF mRNA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用药各个时期伤口渗出组织液细胞生长水平的测定,探讨伤疡愈软膏在促进伤口愈合中对细胞的影响。方法:通过台盼蓝染色计数法、MTT细胞数测定法的比对及Con A和LPS诱导的细胞增殖反应。结果:伤疡愈软膏能增加细胞增生,促进B细胞、T细胞淋巴细胞增殖。结论:伤疡愈软膏具促进伤口内细胞增殖,促伤口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伤疡愈软膏皮肤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钱芳  杨戒骄  杜珙  伍倩  常宏 《中国药房》2004,15(7):405-406
目的 :考察伤疡愈软膏对动物皮肤的毒性作用。方法 :对健康家兔进行皮肤急性毒性实验、皮肤刺激性实验 ;对健康豚鼠进行皮肤过敏实验。结果 :伤疡愈软膏对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未引起急性毒性反应和刺激反应 ;对豚鼠完整皮肤无致敏作用。结论 :伤疡愈软膏用于临床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5.
伤疡愈软膏是临床用于治疗烧伤、烫伤和伤口久治不愈伤疡的一种外用中药制剂。该处方由紫草、黄柏等十几味中药组成,是深圳市人民医院应用十几年的协定处方,效果显著。原制备工艺将处方中的君药紫草用植物油煎炸15min,但高温对有效成分具有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验证实伤疡愈软膏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具有深入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5,(19):2635-2637
目的:研究总丹参酮对模型大鼠疮疡的促愈合作用。方法:sc给予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以复制大鼠疮疡模型。5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等容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组、模型(CMC-Na溶液)组、氨苄西林(阳性药物,20 mg/kg)组与总丹参酮高、低剂量(200、100 mg/kg)组,ig给药,每天1次,连续12 d。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测定给药12 d后大鼠血清中溶菌酶(LZM)和免疫球蛋白(Ig G)含量,测定给药4、8、12 d后大鼠脓性分泌物中LZM和Ig G含量;评定大鼠创面恶化积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各指标恶化。与模型组比较,总丹参酮高剂量组大鼠食欲增加,活动量增加,皮肤无分泌物,疮面洁净结痂;给药12 d后,总丹参酮高、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LZM和Ig G含量增加;给药4、8、12 d后总丹参酮高、低剂量组大鼠脓性分泌物中LZM、Ig G含量增加;给药8、12 d后,总丹参酮高剂量组大鼠创面恶化积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总丹参酮能促进模型大鼠疮疡的愈合,其机制与增加血清与脓性分泌物中LZM和Ig G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生肌愈疡膏治疗蛇伤后溃疡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两类蛇咬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全身症状已消失,仅有局部溃疡。对照组用生肌玉红膏外敷,治疗组用生肌愈疡膏治疗;两组均治疗15d为一疗程,观察两组局部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疗效统计:治疗组愈显率93.33%,高于对照组70.0%,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痊愈时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生肌愈疡膏能够有效治疗蛇伤后溃疡,具有改善局部症状和缩短病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愈疡胶囊对细菌感染皮炎模型大鼠的抗炎作用及对Toll样受体/核因子κB(TLR/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愈疡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以阿莫西林计120 mg/kg)和愈疡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根据MIC设定),每组10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大鼠烧伤皮肤构建细菌感染皮炎模型。造模成功24 h后,各药物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7 d。计算给药第1、3、5、7天各组大鼠皮肤愈合率并记录创面结痂、脱痂、愈合情况;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皮肤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羟脯氨酸(HYP)、胶原蛋白Ⅰ(ColⅠ)、ColⅢ的含量;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皮肤组织形态学变化,并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超微结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皮肤组织中Toll样受体2(TLR2)、TLR4与磷酸化-NF-κB-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愈疡胶囊的MIC与MBC分别为25 mg/mL和50 mg/mL,愈疡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分别设为600、300、150 mg/kg。与模型组比较,愈疡胶囊高、中剂量组大鼠给药3 d后伤处皮肤出现结痂,给药5~7 d后部分大鼠伤处出现脱痂;阳性对照组和愈疡胶囊高、中剂量组大鼠各时间点的皮肤愈合率均显著升高,IL-1β、IL-6、IL-10、TNF-α含量和病理评分以及TLR2、TLR4、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皮肤组织炎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好转;阳性对照组和愈疡胶囊高剂量组大鼠的HYP、ColⅠ、ColⅢ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而阳性对照组和愈疡胶囊高、中剂量组上述指标差异大多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愈疡胶囊可促进细菌感染皮炎模型大鼠皮肤愈合,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NF-κB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银花三黄愈疡汤在肛肠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7月在我院接受混合痔手术治疗的术后患者84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研究组运用银花三黄愈疡汤外洗治疗,对照组则运用碘伏及生理盐水给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基本治愈率为88.1%,对照组基本治愈率为66.7%,两组基本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创面完全上皮化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银花三黄愈疡汤用于混合痔术后治疗,效果显著,可促进伤口愈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清疡膏对烧伤残余创面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峰  朱志祥  汪道新 《安徽医药》2001,5(3):189-190
目的 观察清疡膏对大面积烧伤患晚期迁延不愈的残余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 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自制清疡膏对118例大面积烧伤患晚期残余创面进行外涂治疗。治疗期间对残余创面四周上皮生长速度、用药后创面分泌物培养阳性率和创面愈合时间进行临床观察并与烧伤湿润膏对比分析。结果 中西医结合方法自制外用药清疡膏治疗烧伤残余创面,治愈104例,好转8例,无效6例,疗效显(P<0.01),且有明显的抗菌、促进创缘上皮生长、加速愈合及愈合后弹性好不再溃破。结论 清疡膏是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一种简单、方便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红霉素软膏应用于趾挤压伤患者行拔甲术后创面换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00例(105趾)趾挤压伤拔甲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51趾)和实验组50例(54趾)。对照组创面换药覆盖凡士林纱布,无菌敷料包扎;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红霉素软膏。结果实验组去敷料时NRS评分、伤口创面、换药次数及愈合时间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红霉素软膏用于趾挤压伤患者行拔甲术后创面换药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伤疡愈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戒骄  谢东 《中国药房》2007,18(9):663-664
目的:制备伤疡愈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以卡波姆940为凝胶基质制备伤疡愈凝胶。采用分光光度法在516nm波长处测定其含量;其它成分用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结果:左旋紫草素浓度在8.048~40.24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45%(RSD=1.13%)。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便,所建标准可用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张莉民  王芃  徐淑兰  牟艳玲 《齐鲁药事》2005,24(11):695-696
目的观察愈伤膏对烫伤小鼠的药效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试验性Ⅱ°烫伤模型观察愈伤膏对烫伤的治疗作用。结果愈伤膏对小鼠试验性Ⅱ°烫伤的愈合有促进作用,烫伤早期用药可避免水泡形成和感染,可减轻烫伤组织的进行性损伤。结论愈伤膏作为一种外用药对烫伤治疗可有效预防创面感染、减少炎性渗出、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龙珠软膏对尖锐湿疣患者手术后伤口的治疗作用。方法120例肛周及外阴部尖锐湿疣男性患者在门诊局部麻醉下行电灼去疣手术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龙珠软膏,对照组用红霉素软膏治疗伤口。分别涂药厚2~4 mm,面积>2 cm2的患者,伤口用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次。治疗后第7,14,21天分别观察并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分泌物及疼痛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9.50±2.50)和(15.60±3.80) d,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组创面疼痛及分泌物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龙珠软膏对尖锐湿疣术后创面的愈合有较好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四妙君逸软膏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基质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龙珠软膏组及四妙君逸软膏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制备大鼠创伤模型。治疗从造模后d 1开始至创面完全愈合,观察术后各组大鼠创面的愈合情况,于术后d 3,d 7和d 14记录创面愈合率,在d 7和d 14取材。采用考马斯亮兰法检测大鼠肉芽组织中蛋白含量、免疫组化ABC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最后观察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四妙君逸软膏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及创面肉芽组织中蛋白含量和EGFR。结论:四妙君逸软膏能促进创面愈合,其机制之一是通过提高EGFR以及蛋白含量来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愈疡胶囊对正常小鼠外周血和脾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愈疡胶囊高剂量组和愈疡胶囊低剂量组 分别灌胃蒸馏水及相应药物,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和脾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给药组能明显升高小鼠外周血和脾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CD4分子表达量(P〈0.01或P〈0.001).结论:愈疡胶囊可增强正常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为该药的免疫增强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愈疡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雌激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愈疡胶囊对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将成年雌性未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愈疡胶囊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采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肌肉注射方法复制大鼠乳腺增生模型并分别给药。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孕酮含量和乳腺组织匀浆中雌二醇受体含量,采用HE染色法进行乳腺组织形态学观察与评价。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孕酮含量明显下降(P<0.01),乳腺组织雌二醇受体含量明显升高(P<0.01),乳腺组织切片均有典型的乳腺增生;经愈疡胶囊治疗后,大鼠血清孕酮含量显著升高(P<0.05),乳腺组织雌二醇受体含量明显下降(P<0.01),乳腺组织切片中典型的乳腺增生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愈疡胶囊能明显抑制和治疗大鼠的乳腺增生,其作用方式可能是通过调节大鼠体内的激素分泌水平,减弱雌激素和孕激素在乳腺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愈疡灵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240例经纤维电子胃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20例给予兰索拉唑片,30mg,qd,po;治疗组1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愈疡灵散5g,3次/d,餐前30min水冲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对照组总有效率8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愈疡灵散对消化性溃疡具有满意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肛瘘术后采用美宝创疡贴换药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143例肛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75例。观察组术后采用美宝创疡贴换药,对照组术后采用紫草油纱条换药;两组均给予每日1次换药,7天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术后第2、4、6、8天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及术后第2、4、6、8天疼痛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宝创疡贴对肛瘘术后创面恢复疗效较好,可较快地促进患者康复及降低患者不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