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观察术后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选择胃癌根治患者42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即抽签法分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组(研究组)和常规肠内营养组(对照组)各21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后d1~d8,研究组使用含谷氨酰胺、精氨酸、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制剂能全力。观察术前1 d、术后1 d和术后9 d两组患者的免疫指标和炎症反应指标:1)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免疫球蛋白(IgG、Ig M、IgA);2)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中细胞因子白介素(IL-6)。结果研究组术后第9天,CD3、CD4、CD8、CD4/CD8、NK和免疫球蛋白(IgG、Ig M、Ig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炎症反应指标,研究组IL-6、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可减轻胃癌根治患者术后的机体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对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术后24 h开始使用免疫型肠内营养制剂瑞能;对照组(56例)术后使用常规的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和术后第1、8天分别检测免疫指标和炎症反应指标:①CD3、CD4、CD8、CD4/CD8、NK细胞、IgA、IgG、IgM;②CRP、TNF-α、PGE。观察术后人工肛门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会阴部伤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术前与术后第1天,两组免疫指标与炎症反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第8天,观察组患者CD3、CD4、CD4/CD8、NK、 IgG、CRP、TNF-α及PG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人工肛门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会阴部伤口愈合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应用肠内免疫营养能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炎性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经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取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结局,并对2组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热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CD3+、CD4+、CD4+/CD8+、NK各免疫细胞活性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而CD8+无明显降低,且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营养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CD3+、CD4+、CD4+/CD8+、NK各免疫细胞活性分别为(35.6±4.2)%、(42.2±3.0)%、(1.72±0.27)%、(27.3±5.3)%,接近于术前水平,而对照组仍明显低于术前,且低于肠内营养组,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根治术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后的临床结局较好,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均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国产高能型肠内营养对大肠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63例限期手术大肠癌患者分为研究组(n=31)和对照组(n=32),两组根据理想体重给予等热量104.5k J/kg·d和等氮量0.2 g/kg·d的肠内营养聚合剂,研究组给予高能型肠内营养(力存),对照组给予肠营养聚合剂(能全力),试验期为7天。观察基础人口学资料及临床信息,于术前和术后第7天检测患者营养状况、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结果两种肠内营养均能同等改善大肠癌患者术后营养不良,两组血浆白蛋白(ALB)、前白蛋白(TP)、转铁蛋白(FP)水平均高于术前。术后第7天,研究组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术前的,而血液IL-1、TNF-α水平和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术前的。术后第7天CD4、CD8水平与对照组及术前比较,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血尿素氮(BUN)、血总胆固醇(TC)、血甘油三酯(TG)各参数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国产高能型肠内营养(力存)明显改善大肠癌患者营养不良,降低患者炎性反应和提高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营养支持对其细胞免疫力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间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86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试验组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患者实施普通肠内营养,两组患者在术前1 d、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9天均进行免疫学指标(CD3+、CD4+、CD8、CD4+/CD8+和s IL-2R)及肿瘤标志物(CEA、CA19-9和CA125)检查。结果术后第1 d,两组患者免疫学指标和肿瘤标志物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术后第9天,试验组患者免疫学指标CD3+、CD4+、CD8及CD4+/CD8+迅速恢复,s IL-2R水平降低。肿瘤标志物CEA、CA19-9及CA125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显著促进细胞免疫力恢复,增强抗肿瘤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耳 体穴针刺防治胃肠道肿瘤术后TPN引起的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及促进肝细胞代谢的意义。方法 胃肠道肿瘤术后行TPN支持的病人 (n =40 ) ,实验组 (n =2 0 )配合耳 体穴针刺 ,两组同时观察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肝功能各项指标、术前及术后第 7天作乳果糖排泄率 /甘露醇排泄率 (L/M)实验。结果 术前后组内与组间比较 ,AST、ALT、TBIL、AKP均无增高 ,血浆白蛋白术后第三天较术前有明显下降 (P <0 .0 1) ,术后第 7天均有明显回升 ,研究组比对照组升高明显 (P <0 .0 5 )。术后第 7天 ,对照组与术前及与实验组比较 ,6h尿L/M明显增大 (P <0 .0 1) ;而实验组手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胃肠道肿瘤术后行TPN支持的病人 ,配合针刺可保护肠粘膜屏障、促进肝细胞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围手术早期应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对胃癌患者营养状况、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胃癌切除术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于术后第1~8 d使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瑞能(华瑞公司),对照组使用常规肠内营养制剂瑞素(华瑞公司).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和TRF水平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M、IgG和IgA水平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D3和CD4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有所下降,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NF-α和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L-2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癌患者围手术早期应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能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术后炎性反应,提高患者免疫力,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传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给予冰敷结合生肌玉红膏处理对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开平市中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按照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术口局部冰敷结合生肌玉红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镇痛药使用、切口炎性反应、积液或血清肿、术口周围感觉减退、胃肠道反应及胃肠道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两组术毕时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6、12、24、48 h的疼痛评分研究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镇痛药使用例数和药物使用量、切口炎性反应和手术部位积液或血清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术后2 h感觉减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术后48 h感觉减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6、12、24、48 h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胃肠道功能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冰敷结合生肌玉红膏外敷能降低术后患者疼痛感,减少镇痛药使用,减少术后切口炎性反应,且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可逆的感觉减退,胃肠道反应小,功能恢复不受影响。而且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小,经济实惠,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德州市齐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组(68例)与开腹组(67例)。开腹组患者行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外周血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人类白细胞抗原Ⅱ型(HLA-DR)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开腹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腹腔镜组患者CD4+和CD4+/CD8+明显高于开腹组患者;腹腔镜组患者术后24h和术后7d的Ig A、Ig G、Ig M和HLA-DR水平均明显高于开腹组患者,IL-6和CRP水平明显低于开腹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开腹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0%,腹腔镜组为4.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小和恢复快等优势,且无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抗CD3^ 、CD4^ 、CD才单克隆抗体致敏的羊红细胞花环形成法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genic Factor,TNF)检测药盒,检测了42例宫颈癌患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浆TNF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LPS诱导产生TNF的能力。结果表明:1.宫颈癌患CD3^ 、CD4^ 、CD8^ 的百分率及CD4/CD8的比值较正常人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有明显提高。2.宫颈癌患血浆中由于受到肿癌抗原的不断刺激,TNF水平较高,与正常人比较有显意义(P<0.01).但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血浆中TNF的水平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TNF的能力不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早期应用含谷氨酰胺和中链甘油三酯肠内营养(GMEN)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胃癌术后需要营养支持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两组营养支持均等热量、等氮量,其中EN组选用含谷氨酰胺和中链甘油三酯的肠内营养液,实施早期营养.分别于术前第1天、术后第8天检测营养评定指标体重、血清白蛋白(A1b)、血红蛋白(Hb)和氮平衡,免疫评定指标淋巴细胞计数(LCC)、IgA、IgG、IgM、CD3、CD4、CD8、CD4/CD8、前列腺素E-2(PGE-2)和C反映蛋白(CRP).同时观察术后并发症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两组在体重、血红蛋白的恢复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305,P=0.057),但EN组的白蛋白及氮平衡恢复较PN组为快,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00).反映免疫指标的淋巴细胞、IgA、IgG、CD4、CD4/CD8在术后EN组较PN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术后CRP在EN组明显低于PN组(P=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N组为46.7%,EN组为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肛门恢复排气时间EN组为(2.46±0.56)天,PN组为(3.66±0.8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胃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应用GMEN可提高患者免疫力,促进机体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实用有效的临床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对胃癌化疗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进展期胃癌化疗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PN)支持,试验组在PN基础上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注射液。化疗后d1开始对两组病人行营养支持,时间1wk。于化疗前及化疗后d1、d8分别抽取外周血测定IgG、IgA、IgM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比值。结果化疗后d1,两组病人的各项免疫指标均有所下降;化疗后d8,试验组的各项免疫指标均有所恢复,其中CD3^+、CD4^+及CD4^+/CD8^+比值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在观察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含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的肠外营养能有效改善和增强胃癌病人化疗后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曹艳  张玲  李娜  乔琼显 《癌症进展》2021,19(7):706-709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ERAS)对胃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依据围手术期干预模式将95例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57),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ERAS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8、IL-10]水平和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和CD4+/CD8+)。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两组患者TNF-α、IL-1β、IL-8、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术后2 h,且观察组患者TNF-α、IL-1β、IL-8、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两组患者CD3+、CD4+水平和CD4+/CD8+均高于本组术后2 h,观察组患者CD8+水平低于本组术后2 h,且观察组患者CD3+、CD4+水平和CD4+/CD8+均高于对照组患者,CD8+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模式干预可降低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增强免疫功能,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S: Low count of total and T helper lymphocytes predicts a poor prognosis in cancer patients and surgical trauma can worsen cancer-related immunodeficiency. Aim of this phase IB study is to verify toxicity and biological effects of interleukin-2 (IL-2) at 9 million IU/day subcutaneously (sc.) administered one, two or three preoperative days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undergoing radical surgery. METHODS: Absolute value of total and T-helper (CD4) lymphocytes were measured at baseline and at 7th, 14th, and 50th postoperative days in 12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who preoperatively received IL-2 at 9 million IU/day sc. as follows: group A (4 pts) 1-day; group B (4 pts) 2-days; group C (4 pts) 3-days administration. T and total lymphocytes count were recorded and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 a historical control-group of 22 consecutive patients, age and stage-matched. RESULTS: Toxicity consisted of fever grade I. In group A (1 day) T helper lymphocytes count decreased at 7th and at 14th postoperative day; in group B (2 days) and group C (3 days) no decrease of neither total nor T helper lymphocyte count occurred postoperatively, whereas in the historical group these parameter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ostoperatively and recovered only at 50th day. CONCLUSIONS: Two- and three-day schedules of sc. IL-2 preoperative administration at 9 million IU/daily prevented postoperative lymphocytopenia, whereas one-day administration did not. Since the IL-2 dose was so tolerable, that it could be given safely as outpatient, based on the previous results on survival observed i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with 3-days schedule we suggest that a 3-day schedule of Interleukin-2 as outpatient preoperative treatment seems advisable for further studies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相似文献   

15.
刘勇  张妍 《肿瘤防治研究》2010,37(6):699-701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在重症返流性食管炎治疗中的作用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2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PN组)和肠内营养组(EN组),每组31例。治疗上给予等氮、等热量的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天病人的体质量、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H)和上臂肌围(AMC) 、血清ALB等营养指标及从治疗开始到能经口进食的时间(进食间隔时间),并同时检测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等细胞免疫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有不良反应的发生,但均可以完成治疗。治疗后第8天各项营养指标无明显变化,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N组病人的进食间隔时间明显短于PN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及两组之间治疗后相比均表现为CD4、CD4 /CD8明显提高,EN组明显好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8也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肠内营养在治疗胃癌术后重症返流性食管炎方面是安全、可行、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病人细胞免疫功能方面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6.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肠癌患者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陈强谱  邢月利  欧琨  赵红梅 《癌症》2001,20(3):294-29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肠癌患者术后 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45例胃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 3组:对照组、肠外营养组( parenteral nutrition, PN组)、肠内营养组( enteral nutrition, EN组),分别给予普通静脉输液、肠外营养及肠内营养 8天。术前、术后第 1、 3、 6、 9天以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 APAAP)法测定 T淋巴细胞亚群( CD3、 CD4、 CD8)变化。结果:对照组和 PN组术后 1, 3, 6, 9天 CD3、 CD4阳性细胞数及 CD4/CD8比值与术前比较明显降低 , CD8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 EN组术后第 1天 CD3、 CD4阳性细胞数及 CD4/CD8比值明显降低,但自术后第 3天起即开始上升,并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第 3、 6、 9天 CD3、 CD4阳性细胞数及 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和 PN组( P< 0.05) ,而 CD8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和 PN组 (P< 0.05),术后第 9天时 CD4/CD8比值且明显高于术前水平。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纠正胃肠癌患者术后的 T淋巴细胞免疫抑制状态 ,促进 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水平的变化与腹腔镜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并发术后感染患者70例,同期未感染患者70例。检测感染患者血清中免疫细胞及炎症相关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中CD3+、CD4+、CD8+、CD4+/CD8+水平明显低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患者血清中CRP和IL-6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5)。同时对感染组患者进行分析发现,感染率随CD4+水平下降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CRP、IL-6及CD4+对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后发生医院感染具有较高的预测诊断价值,ROC-AUC均在0.72以上,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0.7。结论胃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与腹腔镜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有密切关系,对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有一定的预测诊断价值,因此,术后应密切关注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水平的变化,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