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预防性吲哚美辛直肠给药及术后鼻胆管引流术(ENBD)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及高淀粉血症的预防作用及安全性。方法行ERCP诊治的患者152例,随机分为吲哚美辛组(n=49)、ENBD组(n=50)和安慰剂组(n=53)。观察各组术后2、6、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对比PEP、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及预后。结果吲哚美辛组与ENBD组的PE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低于安慰剂组(P均<0.05)。血清淀粉酶变化,吲哚美辛组和ENBD组术后2、6 h较安慰剂组低(P均<0.05);但术后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吲哚美辛组和ENBD组胰腺炎患者腹部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较安慰剂组明显缩短(P均<0.05)。结论吲哚美辛、ENBD均可有效预防ERCP术后PE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同时吲哚美辛干预方法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术后3 h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并发急性胰腺炎(PEP)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15例行ERCP患者的术后3 h及24 h血常规、淀粉酶及脂肪酶等实验室指标数据,根据术后情况分为正常组(n=259)、高淀粉酶血症(PEHA)组(n=36)及PEP组(n=20),比较3组NLR及WBC、Neu%、PLR、RDW等水平差异。同时绘制ROC曲线,研究NLR对PEP的预测价值。[结果]相对于正常组,PEP组血清WBC、Neu%、NLR值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P组血清NLR值明显高于PEH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LR及RDW在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采用ROC曲线对NLR进行分析,NLR以6.4为诊断临界值,灵敏度为95%,阴性预测值为99.35%。[结论]NLR可作为预测PEP的指标,对指导临床早期诊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放置胰管支架对胰腺炎高危患者ERCP术后胰腺炎(PEP)和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12年6月在我科住院需行ERCP治疗的PEP高危患者12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放置胰管支架,将其分为胰管支架组53例(放置支架)和对照组70例(未放置支架).以Cotton标准诊断PEP和高淀粉酶血症,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6h血清淀粉酶水平,评估2组患者术后PEP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评估ERCP术后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PEP的发生率,分析PEP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所有患者术前血清淀粉酶均正常;ERCP术后6h血清淀粉酶水平:胰管支架组(357.7±198.3)U/L,低于对照组(484.7±376.9)U/L;术后PEP的发生率:胰管支架组13例(24.5%),对照组39例(55.7%);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胰管支架组22例(40.2%),对照组14例(20.0%);重症胰腺炎的发生率:胰管支架组0例(00.0%),对照组6例(8.57%);术后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胰管支架组为2.45 d;对照组为7.85d,以上指标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RCP术后在高危PEP人群中应用胰管支架置入术可有效降低PEP和高淀粉酶血症患者的淀粉酶水平;明显缩短术后PEP及高淀粉酶血症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缩短患者总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胰腺炎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术后常见并发症。ERCP患者的选择和术前评估相关危险因素是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关键。胰管支架对预防PEP有一定作用,但具有局限性。NSAIDs直肠给药是降低PEP发生率的有效方式。其余药物预防PEP的结论尚不明确。本文就PEP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背景:高危人群术后直肠应用吲哚美辛栓可有效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PEP)发生,但高危人群、非高危人群术前用药的疗效尚不明确。目的:探讨术前、术后应用吲哚美辛栓对预防高危和非高危患者发生PEP的作用。方法:将接受ERCP的患者随机分为术前组和术后组。术前组在ERCP操作开始前30 min给予吲哚美辛栓100 mg纳肛,并进一步分为术前高危组和术前非高危组。术后高危患者在ERCP操作结束后即刻给予吲哚美辛栓100 mg纳肛,术后非高危组不用给药。观察各组PEP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ERCP患者915例,其中术前高危患者127例,术前非高危患者323例,术后高危患者112例,术后非高危患者353例。术前与术后非高危患者以及术前与术后高危患者的性别、年龄、BMI、插管时间、插管次数以及相关疾病均无明显差异(P0.05)。PEP发生率为5.0%。术前非高危组PEP发生率显著低于术后非高危组(2.5%对6.2%,P=0.018),而术前高危组与术后高危组无明显差异(6.3%对7.1%,P=0.795)。结论:非高危患者术前吲哚美辛栓纳肛可有效预防PEP的发生,高危患者术前与术后应用的预防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胰管支架联合吲哚美辛栓直肠给药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困难插管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 PEP)的预防作用。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杭州医院行ERCP治疗的胆道疾病患者术前30 min予吲哚美辛栓100 mg纳肛, 将术中发生困难胆管插管的患者(n=204)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数字数表将患者分为两组, 联合组术中置入胰管支架(n=104), 吲哚美辛组不置入支架(n=100)。比较两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PEP的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21.2%(22/104)比34.0%(34/100), χ2=4.22, P=0.040]及PEP发生率[14.4%(15/104)比32.0%(32/100), χ2=8.88, P=0.003]均明显低于吲哚美辛组, 但两组重症PEP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1/104)比1.0%(1/100), χ2=0.001, P=0.978]。结论与单用吲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诊断性与治疗性ERCP术后引发AP的高危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 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变量分析方法,对54例行诊断与治疗性ERCP的患者进行队列研究.结果 54例患者中,3例(5.6%)并发ERCP术后胰腺炎(PEP),其中1例为诊断性ERCP,2例为诊疗性ERCP,ERCP术后胰腺炎均为轻症,经内科综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与PEP相关的主要因素有多次插管、多次胰管造影、导丝多次进入胰管、导丝引导插管、术中腹痛、全胰管显影、既往有胰腺炎病史等.其中,多次插管、胰管多次造影以及术中腹痛为高危因素.结论 PEP与患者自身因素及医师操作技术有关,有效避免或减少这些高危因素的发生可预防PEP.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硫酸镁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80例于我院拟行ERCP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于ERCP术前30 min口服50%硫酸镁100 ml,对照组患者ERCP术前不做干预,于术前2 h及术后4 h、24 h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AMS、CRP和IL-6水平,观察两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4 h和24 h的血清AMS、CRP及IL-6水平均较术前2 h升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24 h急性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口服硫酸镁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ERCP术后血清AMS、CRP、IL-6水平,抑制炎症反应,能有效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吲哚美辛在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直肠应用吲哚美辛对ERCP术后胰腺炎(PE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行ERCP检查的1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吲哚美辛组在ERCP术前30 min直肠内给予吲哚美辛栓剂100 mg,对照组在ERCP术前30 min直肠内给予安慰剂栓。ERCP术后观察患者有无腹痛,并于术后12 h做血清及尿淀粉酶测定。结果吲哚美辛组PEP发生率(6.0%)与安慰剂组PEP发生率(10.6%)无显著差异(P=0.28),但是吲哚美辛组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18.1%)显著低于安慰剂组(37.6%,P=0.005)。结论直肠应用吲哚美辛可以预防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预防性使用吲哚美辛治疗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按既定标准入选接受ERCP诊治患者243例,随机分为吲哚美辛组(81例)、奥曲肽组(78例)和安慰剂组(84例),观察记录各组患者术前、术后3、24 h的血清淀粉酶水平,并评估患者ERCP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ERCP术前的血清淀粉酶均在正常范围内。吲哚美辛组〔(99.12±44.58)U/L〕和奥曲肽组〔(100.27±43.31)U/L〕患者ERCP术后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95.45±89.67)U/L〕(均P<0.05),但吲哚美辛组和奥曲肽组比较,二者无明显差异。三组患者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吲哚美辛组(4.94%)和奥曲肽组(5.13%)均低于安慰剂组(15.48%)(均P<0.05),但吲哚美辛组与奥曲肽组相比无明显差异。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吲哚美辛组(2.47%)、奥曲肽组(1.28%)均低于安慰剂组(13.61%),差异有或接近显著性意义,而吲哚美辛组和奥曲肽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ERCP术前经直肠给予吲哚美辛可有效降低老年ERCP术后PEP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并且效果与奥曲肽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具有较好的性价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胆胰疾病的主要诊治方法。ERCP术后胰腺炎(PEP)是ERCP术后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充分认识PEP对其防治有重要影响,本文就PEP的诊断、危险因素、重点在预防措施上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背景:胰腺炎是ERCP的主要并发症,多个危险因素累加会增加发生风险。研究显示临时胰管支架可降低ERCP术后胰腺炎(PEP)发生率。目的:探讨胰管支架置入预防伴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发生PE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接受ERCP且具备1项及以上PEP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随机分为胰管支架置入组(观察组)和未置入胰管支架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 h、24 h、48 h血淀粉酶水平和PEP发生率。结果:共297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观察组147例,对照组1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ERCP疾病谱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PE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1%对16.0%,P0.05),术后4 h、24 h、48 h血清淀粉酶水平显著低于相应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59.2%对54.7%,P0.05)。结论:预防性胰管支架置入可降低伴有PEP危险因素患者的PEP发生率,尤其可降低PEP的严重程度,但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并未下降。  相似文献   

13.
观察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术前使用吲哚美辛栓剂100 mg对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患者的血小板微粒(platelet microparticles,PMPs)水平的影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6月—2020年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ERCP的191例患者分为吲哚美辛组(n=96)与对照组(n=95),吲哚美辛组ERCP术前吲哚美辛栓剂100 mg纳肛,对照组采用等质量安慰剂纳肛。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术前、术后3 h与术后24 h的血液标本的PMPs水平,同时检测患者术前、术后3 h、术后24 h血液标本中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吲哚美辛组PEP发生率为5.21%(5/96),对照组PEP发生率为13.68%(1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吲哚美辛组术前PMPs水平(1 910.01个/μL)略低于对照组(2 351.87个/μL,P>0.05);吲哚美辛组术后3 h和24 h的PMPs水平(1 671.47个/μL,862.74个/μL)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MPs水平(2 443.75个/μL,2 536.76个/μL,P均<0.05)。患者血浆中IL-1、IL-6和TNF-α水平出现相同趋势的改变。吲哚美辛降低PEP的发生率,可能与减少PMPs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4.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最常用的内镜诊疗技术之一,但术后约75%的患者可出现血清淀粉酶升高,其中约5%患者伴有腹痛等临床症状,称为ERCP术后胰腺炎(post EfCP pancreatitis,PEP).虽多为轻至中度,但仍有0.4%~0.6%的患者发生重症急性胰腺炎.目前PEP仍然足ERCP的主要并发症和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已成为阻碍ERCP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有多项研究对PEP的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本文对此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治疗性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PEP)的高危因素与防治策略。[方法]运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592例治疗性ERCP术后患者并发PEP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592例患者中,35例(5.9%)并发PEP,其中33例均为轻型胰腺炎,均经内科综合治疗后痊愈;2例为重症胰腺炎,1例治愈出院,1例死亡。与诱发PEP相关的高危因素有:女性,插管困难,既往有胰腺炎或胰腺癌,胰腺管显影或导丝插入胰管。[结论]治疗性ERCP发生PEP的因素不仅与患者自身临床因素有关,且与医师的操作技术有很大关系,改善患者身体条件、提高医师操作水平可减少PE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ERCP术后胰腺炎(PEP)是ERCP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确定PEP危险因素并有效预防非常重要。本文对PEP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胰腺炎为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主要并发症,近年来人们致力于从各个方面预防ERCP后胰腺炎(PEP)。此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ERCP术后胰腺炎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ERCP(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作为胆道及胰腺疾病的诊断、治疗手段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 ,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短期的并发症 ,如胰腺炎、出血及穿孔。其中胰腺炎是 ERCP术后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对 ERCP术后胰腺炎 (post- ERCP pancreatitis,PEP)的定义、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及预防和治疗作一综述。一、PEP的定义对于 PEP的定义至今仍有争议。不同中心使用的参数及标准往往不同 ,这也是导致文献报道中 PEP的发生率差异很大的原因之一。很早便有人对 15 0 0 0例接受 ER…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生大黄保留灌肠对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Post-ERCP-Panreatitis,PEP)和高淀粉酶血症的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0年6月在我院消化科住院需行ERCP检查及相关治疗的患者共30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6h血清淀粉酶水平,并评估ERCP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所有患者术前血淀粉酶均正常。ERCP术后6h血清淀粉酶水平,大黄组[(167.2±87.9)U/L]低于对照组[(234.5±214.3)U/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大黄组(8.3%)低于对照组(18.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术后PEP的发生,大黄组(4.0%)低于对照组(6.0%),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术后应用大黄保留灌肠可有效降低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但对术后胰腺炎的预防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清胰汤保留灌肠预防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致术后胰腺炎(postoperative pancreatitis,PE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拟行ERCP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中药组37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中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胰汤保留灌肠.检测2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清淀粉酶水平,观察2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PEP的发生情况、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和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结果]中药组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PE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和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亦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ERCP术后不同时间血清淀粉酶水平明显均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ERCP术后患者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胰汤保留灌肠对预防ERCP致PEP及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