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荆芥-防风配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靶点,探讨治疗特应性皮炎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平台,以口服利用度和类药性分别筛选本配伍的有效活性成分同时预测作用靶点;从Uniprot数据库检索中药靶点所对应的人类基因,检索Genecard和OMIM数据库中特应性皮炎相对应的基因,再将疾病基因与中药预测的靶点取交集,使用在线String工具对疾病基因与中药的靶点交集进行PPI互作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调控网,将药物-疾病关键靶点蛋白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IL6、AKT1、TNF等是荆芥-防风配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分析显示荆芥-防风配伍治疗特应性皮炎关键靶点设计生物过程条目多条,KEGG通路分析显示IL17及TNF信号通路是荆芥-防风配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主要机制通路。结论荆芥-防风药对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机制可能与其干扰NF-κB在IL17及TNF信号通路中转录,影响炎症因子IL-6等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荆芥-防风药对治疗荨麻疹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荆芥、防风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运用UniProt数据库查询靶点对应的基因,以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基因)网络。借助OMIM、Digsee、TTD等数据库查询荨麻疹相关的基因,运用Venny 2.1.0筛选出荆芥-防风与荨麻疹的交集基因,并将筛选出的核心靶标蛋白导入STRING在线网站数据库,获取蛋白相互作用关系。运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化合物-靶点网络包含26个化合物和208个相应靶点,关键靶点涉及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二肽激肽酶4(DPP4)、凝血因子Ⅱ(F2)、热休克蛋白HSP90α(HSP90AA1)、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PTGS1)等。荆芥-防风与荨麻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包含18个蛋白,关键蛋白涉及白介素2(IL2)、干扰素γ(IFNG)、白介素4(IL4)等。GO分析得到GO条目16个(靶点基因富集度>55%),其中生物过程(BP)条目13个,细胞组分(CC)条目3个;KEGG分析得到17条信号通路(P<0.05)。结论荆芥-防风药对可能通过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IL4、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等靶点调节炎症细胞因子,并调控FCεRI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荨麻疹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法探究荆芥-防风药对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荆芥与防风的化学成分与作用靶标,采用Uniprot数据库查询各靶标对应的基因.通过String进行GO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作用机制.通过Omicshare...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葛根-丹参药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作用机制.方法 借助多个在线数据库筛选并预测葛根-丹参药对活性成分及治疗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作用靶标.借助STRING数据库构建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Uniprot数据库获取靶标蛋白的基因名称,利用DAVID在线工具进行潜在基因的GO分析及KEGG富集通路...  相似文献   

5.
药对荆芥-防风挥发油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晓如  邹桥  周涛  曾笑  张斌  梁逸曾 《中国药学杂志》2008,43(18):1373-1376
 目的定性、定量分析药对荆芥-防风、单味药荆芥和防风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测定挥发油成分,利用化学计量学解析法分辨色谱重叠峰,通过质谱库进行定性,用总体积积分法进行定量。结果荆芥-防风、荆芥和防风挥发油分别得到65,51和36个定性结果,占总含量的82.36%,86.71%和89.15%。结论荆芥-防风挥发油成分数目大致是单味药荆芥和防风的加和,但主要来自荆芥。  相似文献   

6.
邹家丽  李安遥  王启铭  赵怡  于净  项荣武 《中草药》2019,50(8):1838-1847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归肾经补阳药的分子作用机制进行预测。方法选择归肾经补阳中药肉苁蓉、菟丝子、冬虫夏草、韭菜子、沙苑子、仙茅、续断以及胡芦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中药化学成分,利用口服生物利用度(OB)、类药性(DL)值筛选活性成分及Pub Chem数据库的化学相似性靶点预测方法对中药活性成分进行靶点预测;通过STRING数据库寻找归肾经补阳药靶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KEGG通路分析;通过加权Page Rank算法评价蛋白互作(PPI)网络中的节点,并对信号通路进行打分。基于通路富集分析及PPI分析筛选核心靶蛋白。利用Cytoscape 3.6.0软件,分别构建化合物-关键靶点网络、药材-关键靶点PPI网络和关键靶点-通路网络,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筛选出归肾经补阳药核心靶蛋白21个,信号通路40条。归肾经补阳中药可能通过T细胞调节、性激素调节、免疫反应、延缓衰老等途径发挥温补肾阳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甲状腺激素、神经营养因子、TNF及雌激素等信号通路有关。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寻找归肾经补阳药的关键靶点和信号通路,为深入诠释补肾阳药的分类含义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
屈悦  屈文萍  李瑶  麦炜彬  秦艳虹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8):22-28,后插2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探索麻黄-甘草药对治疗小儿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获取麻黄、甘草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靶点,UniProt数据库提取作用靶点的基因名称,通过OMIM数据库获取哮喘相关靶点,将疾病靶点与药物靶点进行交集,筛选得到疾病-药物成分共同靶蛋白。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活性化合物-关键靶标-主要通路"多维网络关系图。结果筛选出115个活性成分,12个作用于小儿哮喘的蛋白靶点;GO富集(P0.01)提示有24个生物过程条目、3个分子功能条目、3个细胞组分条目,KEGG富集29条通路(P0.01),关键靶点包括TNFRSF1A、TNF、IKBKG、TP53、NFKBIA、IKBKB等,关键通路包括细胞凋亡、NF-κB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小细胞肺癌、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RIG-I样受体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结论该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初步揭示了麻黄-甘草药对治疗小儿哮喘的多维调控网络,从多角度探索了麻黄-甘草药对治疗小儿哮喘的潜在分子机制及药理作用,为其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玄参-麦冬药对治疗焦虑症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玄参-麦冬药对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收集玄参、麦冬的化学成分,结合TCMSP、SwissADME数据库及文献筛选活性成分,利用Swiss 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作用靶点;通过OMIM、GeneCards、DrugBank数据库获取焦虑症的相关靶点,与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取交集;利用STRING数据库建立活性成分-疾病共同靶点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采用Cytoscape3.8软件对PPI网络进行MCODE聚类分析,得出关键靶点;利用DAVID6.8数据库对活性成分-疾病共同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筛选核心活性成分,用分子对接模拟核心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强度。结果 共筛选出玄参-麦冬药对37个活性成分,潜在靶点471个,焦虑症相关靶点753个,活性成分-疾病共同靶点42个,对其PPI网络进行MCODE聚类分析得到4种类簇,筛选出关键靶点14个。GO和KEGG富集分析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对丹参酮ⅡA(TanⅡA)治疗增生性瘢痕(HS)进行生物分子网络分析,预测其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和Genecards数据库收集整合TanⅡA相关靶点数据,经Genecards数据库和DisCeNET数据库收集筛选HS靶点数据;采用Cytoscaβe 3.6.1软件构建TanⅡA治疗HS的"成分-靶点"网络、"疾病-靶点"网络以及"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根据度值和介数筛选出关键靶蛋白;利用BINGO和MCODE插件对潜在靶点进行Gene Ontology(GO)生物过程富集和聚类分析;利用R软件3.5.3版中的clusterProfiler 3.8程序包对靶点进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56个潜在作用靶点,发现其中IL-6、VEGFA、TNF、TGF-β1、AKT1、TP53、EGFR等19个关键靶点;GO生物进程分析共包含1 085条富集结果,聚类分析后得到蛋白激酶级联反应、毛囊发育、内环境稳态等40个子簇;KEGG信号通路富集主要涉及TNF、PI3K-Akt、MAPK等137条信号通路。结论 TanⅡA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对HS发挥治疗作用,可为丹参治疗HS提供候选靶标和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高通量分子对接技术的方法,对"乳香一没药"药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潜在靶点及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分别检索乳香、没药的有效活性成分并筛选得到有效活性成分的靶基因.从OMIM、GeneCards数据库检索膝骨关节炎的相关靶点基因,与"乳香-没药"药对有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