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深圳市甲型副伤寒PulseNet数据库,用于甲型副伤寒的实时监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深圳市2002-2007年散发和爆发的243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染色体DNA进行酶切电泳,用BioNumerics软件对PFGE分型图谱电子化数据分析,建立分子分型数据库。结果深圳市甲型副伤寒菌株各年间差异较小,用Xba酶切仅呈现6种PFGE图谱。同一起甲副暴发的临床分离株具有相同的PFGE图谱。各区和各年代的分离株都存在有相同的PFGE带型。结论深圳市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变异较小,呈长期流行趋势,甲型副伤寒PulseNet数据库的初步建立,对直观地分析各起疫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疫情的控制和传染来源的追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一起C群流脑爆发疫情所分离的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方法 对分离的脑膜炎奈瑟菌进行血清学鉴定后,并进行PFGE分析和确定分子分型.结果 在疫情中分离的6株C群脑膜炎奈瑟菌菌株的PFGE谱型相同,聚类图谱分析相似性为100%,而与韶关翁源1株从健康人分离到的菌株谱型完全不同.结论 PFGE可以作为爆发流行中对细菌进行鉴定和确定菌株的感染来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一起食源性聚集性病例的病原菌,并确认病原菌分离株的同源性。方法依据GB 4789和WS 271-2007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对分离鉴定的山夫登堡沙门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技术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1份食物样品和2份肛拭子样品共检出3株山夫登堡沙门菌。3株分离菌均对头孢唑啉耐药,对四环素、红霉素和萘啶酸中介敏感,对其余11种抗生素敏感。3株分离菌经PFGE得到同一种带型,PFGE图谱相似度为100%。结论根据临床与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认此次食源性聚集性病例是由同一克隆山夫登堡沙门菌污染导致。PFGE在食源性致病菌的追踪溯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山东省2007~2009年不同食品来源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各菌株之间的遗传相关性和流行病学意义,建立分子分型数据库。方法采用PulseNet标准方法对分离到的100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不同菌株产生的电泳图谱经BioNumerics软件进行比对,分析菌株间的相关性。结果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DNA用AscⅠ酶切后,经PFGE得到10~15个条带,可将100株菌分为31个PFGE型别,其中以4型为主。结论山东省食品中的LM来源于不同的克隆株,但部分LM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PFGE是分析LM同源性的有效方法,对LM的流行趋势、分布特点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SA)医院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00-04/11住院患者中分离的SA,调查临床资料,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医院感染株分型。结果:31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分离出34株SA。菌株经PFGE分为24型,散布于各病房,在ICU、肿瘤、神外、皮肤科病房有小型传播。医院感染的聚集性更多见于MRSA。结论:医院感染以多克隆散发为主,聚集性发生多见于MRSA。FPGE对SA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是一种较理想的分型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开封市某地区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原体进行分离鉴定及同源性分析,研究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技术在食物中毒溯源中的应用。方法参照GB 4789.4-2010的方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采用PFGE分型方法对食物中毒检出菌及实验室收集的其他血清型沙门氏菌进行分子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抗生素耐药性研究。结果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病原学检测证实,开封市某地区的食物中毒事件是一起由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共分离到3株肠炎沙门氏菌。分离自该事件病人肛拭子的肠炎沙门氏菌与在开封市某地区鸡肉中分离的肠炎沙门氏菌相似系数为100%。此食物中毒株对所检测药物敏感性较好,只对个别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结论此次食物中毒病原菌为开封市某地区鸡肉中检出率较高的肠炎沙门氏菌。PFGE分型技术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可以进行溯源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铜绿假单胞菌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暴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其同源性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微生物和临床资料,评估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的变化。收集ICU环境和ICU医护人员的标本,监测可能的环境传染源。用K-B法对分离的细菌进行耐药性监测,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联合限制性内切酶法,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ICU患者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由非暴发期的18·0%上升到暴发期(2004年5月~7月)的40·0%(P=0·000;OR值3·037;95%可信区间1·672,5·516)。随机选取从不同ICU患者分离的2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PFGE分型,共获得6种PFGE分型,12株为A型,同源性完全相同,其中11株分离自暴发期,该克隆株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等抗菌药物耐药。采取防治措施后,2004年8月ICU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率降至基线水平(15·4%)。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可发生克隆株在ICU患者的交叉感染,引起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暴发流行,呈多药耐药,应控制该菌在医院内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一起食用凉拌菜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检测、溯源分析和药物敏感试验,查找食物中毒事件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源。方法 采集病例粪便样本22份,食品样本30份,对采集样本进行分离鉴定、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药敏试验。结果 采集的52份样本检测出肠炎沙门菌6株,1株在采集的食品样本芹菜拌花生和腐竹检出,5株在采集的病例粪便标本检出,经PFGE分子分型分析,6株肠炎沙门菌带型相似度均在95.3%以上,为高度同源,耐药结果显示6菌株耐药普一致。结论 此次食物中毒事件是食用被肠炎沙门菌污染的芹菜拌花生和腐竹引起,通过实验室细菌分离鉴定、PFGE对病原菌追溯,快速有效的处置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研究深圳市罗湖区2005-2007年食物中毒事件中分离获得的49株副溶血性弧菌的分子流行情况。方法样品采用荧光PCR与传统分离培养同时检测,对分离获得的副溶血性弧菌阳性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BioNumerics软件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49株副溶血性弧菌中,有12株不能分型,其余36株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大致可分为Ⅰ、Ⅱ、Ⅲ3个群,相同血清型的菌株其PFGE型大致相同,同一起食物中毒的菌株间有较高的相关性。结论罗湖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存在流行克隆株,PFGE分子分型技术在食物中毒追踪溯源方面有重要提示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一起家庭婚宴中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为溯源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分析该起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采集患者和食品从业人员肛拭样本及剩余食品和环节样本,采用传统细菌检测的方法进行常规鉴定和血清分型后,对所分离菌株进行PFGE分子分型,用BioNumerics软件对PFGE分型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本次事件报告确诊发病人数为28例,共检出12株副溶血性弧菌,其中从患者肛拭样本中分离出10株,剩余食品样本中检出2株,血清型均为O4∶K8,菌株经PFGE分子分型和聚类分析得到3种带型,3型之间只有2~4条电泳条带的差异,具有高度相似性.结论 此起食物中毒事件由PFGE型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食物引起.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一起食物中毒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同源性分析。方法将食物中毒患者肛拭标本中分离的7株副溶血性弧菌用限制性内切酶NotⅠ酶切后进行PFGE分子分型,用BioNumerics软件对PFGE分型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患者样本分离的7株副溶血性弧菌PFGE图谱条带一致,相似性为100%。结论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适用于食物中毒事件分离菌株的同源性分析。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近年来上海及江苏地区部分单位大、小鼠绿脓杆菌进行分离鉴定,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技术作基因型分析,以了解绿脓杆菌流行菌株与宿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无菌采集上海及江苏地区部分单位实验大、小鼠回盲部内容物进行绿脓杆菌分离培养,采用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对分离菌进行鉴定.提取绿脓杆菌分离株基因组DNA,经XbaI酶切后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结果 共分离到67株绿脓杆菌,PFGE图谱可分为39种不同带型,14个基因簇(A-N),优势簇分别为I、H、B和G,分别占17.9%(12/67)、14.9%(10/67)、13.4%(9/67)和11.9%(8/67).同一来源地的分离株大多呈现不同的基因簇. 结论 67株细菌具有很大的基因多态性,呈散在分布,未见明显的流行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一起食源性伤寒暴发疫情的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情况和分子分型特点,为伤寒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病例及外环境标本采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与血清学分型进行菌株鉴定,并对菌株进行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同时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EFG)技术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共培养分离出93株伤寒沙门菌,分别为92份病例和1份外环境井水标本。选取14株本次暴发疫情、7株往年菌株、1株邻市和1株外环境井水标本进行PFGE检测,结果显示井水与江阴市13株和邻市1株沙门菌带型一致,从分子流行病学角度可基本确认是由一种型别的病原菌引起的伤寒局部流行。来自病例标本的73株伤寒沙门菌对阿莫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噻肟敏感率100. 00%,对萘啶酸、利福平耐药率100. 00%。结论加强PFGE和耐药监测的运用,可以及时掌握伤寒菌株型别、耐药变迁情况,准确治愈伤寒病例,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防止伤寒疫情扩散和蔓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佛山市副溶血弧菌病原学与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副溶血弧菌感染暴发的早期预警、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溯源提供准确的实验室数据。方法选取监测食品、食物中毒、散发病例来源的副溶血弧菌,采用血清学、药物敏感性试验、多重PCR检测毒力基因和PFGE分子分型等方法,分析不同来源的副溶血弧菌病原学特征以及分子分型方面的异同。结果 151株菌株中,监测食品分离株血清型分布呈现多样性,无优势菌株;食物中毒分离株和散发病例分离株的优势血清型为O3∶K6。监测食品、食物中毒和散发病例分离株对氨苄西林和磺胺嘧啶都有较高的耐药率,多重耐药情况比较严重。监测食品分离株99.18%(121/122)为tdh-trh-菌株,1株tdh+trh+菌株;食物中毒分离株中tdh+trh-菌株占69.23%(9/13),30.77%(4/13)tdh-trh-菌株;散发病例分离株均为tdh+trh-菌株。151株菌株共获得134个不同的PFGE带型,监测食品分离株的PFGE呈现遗传多样性,无优势带型,并且与散发及食物中毒患者分离株的PFGE带型不同。食物中毒与散发病例分离株带型相对比较集中。结论佛山市不同来源的副溶血弧菌血清型、毒力基因和遗传特征复杂多样,菌株多重耐药形势严峻,需要加强菌株型别变异及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15.
脉冲场电泳进行E.coli O157的分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E.coli O157是一种新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其感染已成为世界性卫生问题。药敏、质粒图谱分析、多位点酶电泳和噬菌体分型[1]等被用于E.coliO157的分型,以确定不同菌株之间的关联性,用于传染源的追踪和传播途径的探讨。但这些方法在一定情况下使用,尚不能有效地用于所有暴发流行事件的调查。脉冲场冲泳(pulse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是80年代初建立的一种基因分析技术,已成功地用于一些病原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2]。我们对药敏、质粒图谱、PFGE用于E.coli O157分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行初步探讨。材料和方法菌株E.coli O157产毒株(933 w/o,VT+)、非产毒株(882364,VT-)由中预防医学科学院提供,4株E.coli O157 VT+菌从上海地区牛肉中分离(SH3、SH4、SH7、SH9)。  相似文献   

16.
目的阐明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与季节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判别,为处理群发性事件提供借鉴。方法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进行临床诊断与血清学(病原学)分离鉴定,病原学采用MDCK法进行病毒分离。结果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接种甲型肝炎疫苗与否和发病率无相关关系;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类似上呼吸道感染;从24例患者中分离到A型流感病毒8株,分离阳性率为33.3%。结论该宗群体性发热是流行性感冒的局部小流行,而非接种甲型肝炎疫苗反应。从而排除了一起接种甲型肝炎疫苗偶合群体性热病引起的纠纷,为今后鉴别预防接种后不良事件提供参考,消除该事件对计划免疫/扩大免疫接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一起病毒性心肌炎爆发流行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病因和流行因素,为本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疫区环境和人群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同时采集患者和高危人群的血和粪便等标本用细胞和乳小白鼠进行病原分离和血清中和抗体检测,用原代猴肾细胞进行病毒鉴定。结果:本次流行发病91人,病死13人,罹患率为1485%;病死率为1461%。临床和病理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也符合病毒性心肌炎的流行特点。从患者体内分离到6株柯萨奇B4病毒,患者和高危人群血清中柯萨奇B4病毒抗体有升高。结论:本次心肌炎爆发流行是由柯萨奇B4病毒污染水源引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ICU MRSA感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临床分离MRSA和环境微生物学监测MRSA进行耐药谱分析,探讨同源性,依据分析信息做好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 对2008年11月1日至2009年1月30日ICU病区感染MRSA的18例患者及医院环境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ICUMRSA院内感染占总感染的35.3%.且环境中空气、工勤人员、陪护人员、护士共151 份标本培养出MRSA9株,通过耐药谱分析显示细菌具有高度同源性.结论 此次MRSA感染为局部暴发流行,医院务必加强环境监控,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无菌侵入性操作和抗生素的使用原则,从而减少MRSA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登革热家庭聚集性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传播效率,为今后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登革热暴发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广州市一起登革热家庭聚集性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采用ELISA、RT-PCR和病毒分离的方法对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2006年8月广州市荔湾区发生一起登革热家庭聚集性暴发事件,该家族15名家庭成员先后共有6人发病,罹患率40.0%,其中6例患者登革热抗体IgM或IgG阳性3例,病毒分离阳性3例,荧光PCR检测阳性者1例,基因序列测序和病毒分离结果最终确定为登革I型病毒.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流行病学调查,虽然该家族部分患者登革热抗体为阴性,但病例发病均在一个最长潜伏期内,因此可以确定该家族发生了登革热聚集性暴发,荔湾区龙津中路龙兴里最有可能是共同感染地,感染来源不明,感染时间为家庭聚会日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准确识别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确定暴发来源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方法对一起医院感染暴发中两个科室短期内分离到的6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测定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结果ICU病房3名患者痰标本分离株为泛耐药菌,对测定的19种抗生素均耐受,PFGE带型一致,提示ICU存在感染暴发;呼吸内科2名患者痰标本分离株为多重耐药菌,药敏结果相同,PFGE带型不相同;ICU病人气管插管内壁分离株的药敏结果和PFGE带型与其他菌株均不相同。结论 PFGE技术成功运用于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识别及溯源,医院积极采取消毒隔离措施,避免了暴发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