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计辽宁省2015年至2019年麻疹实验室网络监测数据及检测结果,分析麻疹病毒血清学检测、病毒分离与基因分型以及健康人群抗体监测结果,评价辽宁省麻疹实验室网络运转情况.结果显示,在疑似病例血清IgM监测上,血标本检测5345份,麻疹IgM阳性365份,阳性率为6.83%;风疹IgM阳性670份,阳性率为12.54%.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2001年收集的疑似麻疹病便的血清标本及咽拭予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从病原学和血清学探讨。方法 对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IgM抗体检测和麻疹病毒分离的检验结果,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与疫苗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1年全省共收集疑似麻疹病例血标本65份,麻疹IgM抗体阳性42份,阳性率为64.62%。收集咽拭予标本19份,分离出麻疹病毒5株,阳性率为26.32%,经基因序列分析,均为H1基因型。检测10份麻疹疫苗效价、平均滴度在4.151LgTCID50/1.0ml,符合国家规定的合格指标。结论 2001年我省的麻疹病例主要以14岁以下儿童为主,引起暴发的毒株为本土毒株,尚未发现有外来毒株引起的病例。建议健全麻疹监测系统,加强麻疹基础免疫。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温州市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患病情况,评价麻疹监测系统现状,为制定麻疹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温州市2007—2009年麻疹网络实验室检测的血清学标本结果进行分析,从病例发生的人群、时间、地域和性别等方面全面分析温州地区麻疹的病例情况。结果实验室共接收标本l883例。麻疹IgM抗体阳性为1052例,阳性率为55.9%,疑似病例44例。男女发病的阳性率没有差别,但是发病人数构成比男性高于女性。从地区分布来看,麻疹主要分布鹿城、龙湾和瓯海等人群密集且流动性大的地区,1~7岁组及≥15岁占总病例数71.90%。结论温州市麻疹疫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人口流动和免疫空白人群的积累是麻疹流行的主要原因,其次院内感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应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加强宣传和提高人群的免疫接种率等方法控制麻疹。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人群麻疹免疫水平,为预防、控制麻疹策略的制订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使用描述流行病学对汕头市2001~2005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1~2005年汕头市报告疑似麻疹661例,确诊520例,年发病率0.32~3.44/10万,平均2.20/10万,4~5月是发病的高峰期,学龄前儿童发病占全部病例的65.38%,学龄儿童和青壮年分别占21.54%和13.08%。发生在中心城区的病例86.85%是外地户籍人群,发生在其它地区的病例65.80%是本地户籍人群。86.38%的病例没有麻疹疫苗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随机抽查2~4岁、6~8岁、13~15岁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917人检测麻疹IgG抗体,检测结果,麻疹IgG抗体阳性886人,阳性率为96.62%,GMT为1∶1437。麻疹IgG抗体达到保护水平785人,保护率85.61%。不同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93.35%、98.35%和98.65%)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别(!2=16.95,!<0.001)。结论落实流动人群和免疫空白人群麻疹疫苗的预防接种,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是当前控制麻疹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5.
539例麻疹疑似病例血清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麻疹的血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与风疹之间的血清学鉴别诊断。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539例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麻疹IgM和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539例麻疹疑似病例中7岁前发病占61.0%,而20岁以后发病仍占25.0%。麻疹IgM阳性率为82.6%(445/539),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1.1%(6/539),以麻疹为主。各年龄组麻疹IgM抗体检测阳性率经2χ检验(2χ=2.895,P=0.576),无统计学意义。在出疹后第2天前(0~1d)采集的血清标本其麻疹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72.9%,从出疹后第3天至14天(2~14d)采集的血清标本其麻疹IgM抗体检测阳性率为88.4%,两者之间经2χ检验有统计学意义(2χ=21.08,P<0.001)。结论本地发热出疹性疾病以麻疹为主;发病年龄分布主要在7岁前,而20岁以后仍然占相当大比例,值得注意;采血时间与检出率密切相关;仍然有16.3%的疑似病例未经过实验室确诊,应提高麻疹实验室诊断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敏感性,建议采集双份血(即采集急性发病期及恢复期血清),对麻疹IgM和风疹IgM抗体检测阴性结果的病例,再进行双份血IgG测定,以提高麻疹疑似病例确诊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汇总分析2004~2005年青海省麻疹实验室的监测数据. 方法 用抗体捕捉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 结果 发病年龄主要在0~15岁;地区主要分布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牧区;2004年无明显季节高峰,2005年3~6月为发病高峰.14起暴发中,有12起经实验室确诊为麻疹暴发,1起为风疹暴发,1起未确诊.有详细记录的324例标本检测结果表明,出疹后8~14d采集的标本,阳性检出率高;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我省流行的麻疹野病毒属于H1a基因亚型.结论 应加强农牧地区0~15岁儿童麻疹强化免疫,青海麻疹高发季节滞后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7.
平顶山市2001~2005年麻疹实验室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平顶山市近年麻疹实验室监测情况。方法 麻疹血清学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捕捉法检测麻疹IgM抗体。结果 5年共计报告麻疹病例1326例,采集麻疹疑似病例血清731例,实验室确诊365倒,主要分布在全市10个县(市)区。呈高度散发与局部爆发并存的流行病学模式,检测爆发病例共233例,占全部病例的31.9%。3-6月为高发。麻疹发病最小年龄为4个月龄。最大50岁,主要集中在7-15岁的中小学生。结论 检测麻疹IgM抗体对爆发点的快速确定、及时采取控制措施起到关键作用,要着重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覆时性和接种质量,加强麻疹的常规免疫、强化免疫,适时开展学龄儿童的强化免疫,预防和控制麻疹的爆发。 相似文献
8.
洛阳市2000~2005年麻疹实验室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建秀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5(3):224-225
目的 了解麻疹实验室的监测状况,分析其监测结果.方法 对洛阳市各县区2000~2005年收集到的1 387例疑似麻疹血清标本检测IgM抗体.结果 2000~2005年洛阳市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2 633例,采集血清标本1 387例,标本采集率52.86%(包括监测麻疹爆发27起,涉及478例疑似麻疹病例).爆发病例主要以中、小学生为主,3~6月份为发病高峰.结论 1 387例标本监测结果表明,麻疹IgM抗体检出率与病例出疹后采血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加速控制麻疹,成立了专门的麻疹实验室,为评价实验室在麻疹控制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今后麻疹实验室的监测工作。方法对2001年以来送检的疑似麻疹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M抗体和风疹IgM抗体。结果4年间,潍坊市共检测麻疹疑似病例血清194份,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36.60%。其发病的主要特点是发病以散发为主,小年龄组(<4岁)和青年组(15岁以上)发病构成高,其麻疹IgM抗体阳性率均在50%以上,提示我市当前控制麻疹的策略应在提高儿童麻疹疫苗免疫覆盖率和免疫成功率的同时,也要关注成人的麻疹免疫。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麻疹风疹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与风疹之间的血清学鉴别诊断。方法通过网络直报系统与麻疹日常监测,揭示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431例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麻疹IgM和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431例麻疹风疹疑似病例,疑似麻疹血清检测率为92.43%,疑似风疹血清检测率为100%。麻疹抗体IgM(+)检出率为42%(181/431),风疹抗体IgM(+)检出率为17.63%(76/431),麻疹风疹抗体IgM双(+)检出率为1.86%(8/431)。麻疹发病主要集中在8月龄~2岁,占41.15%(86/209),其次是小于8月龄的婴幼儿占21.05%(44/209)。在出疹后第0~3d、4~7d、8~14d、15~28d前采集的血清标本其麻疹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之间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χ2=19.017,P0.001)。结论本地发热出疹性疾病以麻疹为主;发病年龄分布主要在2岁前,而16岁以后仍然占相当大比例;采血时间与检出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淄博市2007年麻疹疑似病例血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淄博市2007年麻疹疫情爆发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全市各区县送检疑似麻疹病人的血清404份,采用酶联免疫捕获法对医检疑似麻疹病人血清进行麻疹IgM抗体检测。结果共收集疑似新麻疹血清标本404份,麻疹抗体阳性213人,阳性率为52.72%。麻疹发病年龄构成向两极移动,以15岁以上年龄组的外来民工为主,占发病总人数的36.63%;其次为0-6岁组,占发病总人数的32.67%。结论继续做好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工作,提高麻疹疫苗初免及时接种率。同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是今后麻疹控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麻疹监测是实现麻疹控制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为评价全市2003年麻疹监测现状,进一步完善麻疹监测系统,加快麻疹控制工作进程,对2003年麻疹疑似病例情况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评价张掖市消除麻疹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 2013年张掖市实施麻疹类疫苗免疫接种、接种证查验、接种率调查、血清学检测等一系列麻疹防控措施.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013年张掖市共报告疑似麻疹27例,血清学确诊1例,报告发病率为0.83/100万;排除26例,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为2.16/10万.甘州区、民乐县、山丹县8月龄~4岁儿童集中查漏补种225人,补种率99.12%;六县区一年级小学生麻腮风疫苗接种13 041人,接种率为98.97%.春秋两季共查验新入托、入学儿童56 161名,查出麻疹类疫苗漏种193剂次,补种191剂次,补种率为98.96%,春季补种68剂次,秋季补种123剂次.免疫规划接种率调查,共调查56个乡镇280个行政村2~3岁儿童2 352名,麻风疫苗接种2 342人、接种率为99.57%,麻腮风疫苗接种2 311人、接种率为98.26%.结论 麻疹监测系统敏感性还需提高,今后要继续加强接种质量、查漏补种及接种证查验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疑似麻疹患者抗麻疹病毒IgM抗体进行分析。方法 用ELISA—捕获法对385份血清抗麻疹病毒Igm体进行检测。结果 送检385份血清中,检出244份,阳性率为63.38%。出疹8~14天阳性率为92.86%,而<3天阳性率仅为39.88%,<8月龄检出率为75.41。结论 不同采血时间可影响IgM抗体检出率,麻疹初免月龄应从8月龄提前到6月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客观评价我市麻疹监测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目标提供依据.方法从相关系统导出、整理和核实数据,运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市2011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34例,均为排除病例,排除病例发病率为4.31/10万,疾控中心48小时及时调查率为100%,合格标本采集率为100%,采样后3天内送检率为100%,病例最终分类率为100%,2011年我市麻疹疫苗接种率为99.97%.结论通过降低其他人群发病率,减少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8月龄婴儿和≥15岁成人为主的麻疹疫苗免疫空白人群,提高我市麻疹监测的敏感性,做好流动人口的麻疹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商丘市麻疹疫情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做好麻疹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商丘市2009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年麻疹发病率为13.91/10万,麻疹流行状况为散发与局部爆发并存,发病高峰2-5月份.0~1岁组发病率较高.结论 麻疹监测工作应以常规免疫和监测为重点,在做好常规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惠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找出发病原因,探讨麻疹控制策略。方法对2006年惠州市惠阳区麻疹流行特征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年惠阳区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确诊病例139铡,其中血清学诊断100例,临床诊断39例,发病率为15.44/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6~8月份,发病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32岁,无免疫史占8.63%,免疫史不详占46.76%。结论需加强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开展查漏补种,对流动人口儿童较多的地方,临时设立接种点或入户接种,提高接种率和覆盖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韶关市2003年麻疹发病状况,为制订免疫策略和疫情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对2003年麻疹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和人群免疫水平实验室监测. 结果 2003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病例371例,确诊和临床病例304例,麻疹发病率为9.69/10万.9~12月份发病243例,占发病数的79.93%.发病年龄在1~10岁共270例,占发病数的75.65%.全市发生麻疹爆发8起.人群麻疹免疫IgG抗体阳性率为75.65%. 结论麻疹疫苗接种率仍存在明显薄弱环节,造成无免疫力个体积累,导致麻疹疫情反弹.在提高麻疹初免的同时,更应加强复种和查漏补种工作,才能有效控制麻疹疫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菏泽市2005年麻疹监测系统现状,了解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根据菏泽市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麻疹疫情专报系统和年度麻疹发病统计表,对2005年麻疹监测与控制结果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442例,较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381例)多16.01%.麻疹疑似病例发病后7天内报告率为91.18%,报告后48小时内调查率为87.56%,病例调查完整率为100%,8月龄-7岁儿童有麻疹免疫史者为40.79%%.疑似病例血清标本采集率为56.33%.麻疹确诊病例为380例.麻疹发病呈散发和爆发并存的流行模式,部分高发县影响全市麻疹发病水平.麻疹病例主要集中在1~5月份.麻疹发病以学龄前和学龄儿童为主.8月龄~7岁年龄组的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分别占38.16%、21.05%.结论菏泽市部分地区麻疹疫苗实际接种率不高,是导致麻疫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继续加强适龄人群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加强免疫工作,继续落实应急补充免疫的各项技术措施,继续加强麻疹监测与督导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