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温度、生长素和赤霉素对暗紫贝母形态休眠和生理休眠解除的影响。方法:暗紫贝母形态休眠解除的研究方法为分别用25、50、100、200ppm4个浓度生长素溶液浸泡暗紫贝母种子,在5、15、25℃温度条件下沙埋层积诱导贝母种子形态后熟。用挤压法统计胚率。生理休眠解除方法为分别用浓度为50、150、250、350、450ppm赤霉素溶液处理胚成熟的贝母种子24h后置于5、10、15、20、25℃温度下进行发芽试验。结果:生长素对暗紫贝母种子胚的成熟有促进作用,200ppm为最佳浓度;5、15℃时早期原胚都能生长,在25℃条件下原胚基本不生长;处理85d后,78.5%种子的原胚分化成成熟胚,平均胚率达到74%;200ppm生长素处理、15℃下沙埋层积可使胚的成熟期缩短到60d。赤霉素处理能显著提高成熟种子的发芽率,经250ppm赤霉素处理后的贝母种子发芽率可达80%。在5-25℃之间,经处理后的暗紫贝母种子发芽时间随发芽温度升高而缩短,温度在25℃以上时,发芽时间反而延长。结论: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可促进暗紫贝母种子的形态休眠和生理休眠的解除。生长素和赤霉素的最佳浓度分别为200、250ppm。5-2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暗紫贝母种子发芽的时间会被缩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黄精种子休眠的特点,探索其萌发的适合条件。方法:按照种子检验规程要求测定了黄精种子的基本特性,包括千粒重、种子活力等。应用不同温度层积方法探索黄精种子萌发特征。同时测定了黄精种子抑制物对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黄精种子平均胚率为56.39%,浸种72 h的饱和吸水率为36.81%;新鲜种子、4℃湿沙和25℃干燥储存半年种子的种子活力率为100%、98.67%、96.67%;黄精种子及小球茎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发芽抑制物;15、20、25℃层积的黄精种子均能萌发,但萌发时间、发芽率及萌发后发育情况存在差异,4℃层积种子不能发芽;种子萌发形成小球茎后进入休眠状态,4℃层积60 d处理后出苗率为93.33%。结论:黄精种子25℃可以正常萌发,但存在上胚轴休眠特性,需要一定低温打破休眠后才能出苗。  相似文献   

3.
川贝母种子休眠及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婧  魏建和  陈士林  代勇  杨成民 《中草药》2008,39(7):1081-1083
目的 了解川贝母种子休眠原因及层积处理打破种子休眠的作用.方法 浸种称重法测定种皮透水性;生物鉴定法检测发芽抑制物;解剖种子观察层积种子种胚发育;光照培养箱发芽检测层积种子萌发温度.结果 浸种8 h后川贝母种子吸水率达80%以上;种子浸提液显著抑制白菜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层积处理促进种胚后熟,60 d后胚率由处理前12%增至43%;层积种子25℃发芽率显著高于其他发芽温度.结论 川贝母种皮无吸水障碍;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胚形态后熟及存在发芽抑制物,属于混合休眠类型;层积处理可有效打破休眠,25℃发芽适温.  相似文献   

4.
明党参种子休眠机制和发芽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研究明党参种子的休眠机制和最佳发芽条件,为明党参种子检验提供依据。方法:在25,20,15,10,5℃下层积处理明党参种子,每隔10 d观察种子胚的形态变化,并测定种子的胚长和种子霉烂率。分别在以上5个温度下进行明党参种子常规萌发实验,发芽基质为纸床和砂床,测定发芽开始时间、发芽持续时间、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15℃层积下胚生长最快,10℃和5℃下前期生长较慢,但后期生长加快,20℃以上发芽受到明显抑制。25,20,15,10℃下霉烂率较高。5℃层积处理45 d既能较快打破休眠,又能降低霉烂率。在10~15℃纸床条件下发芽最快,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结论:明党参种子的休眠以形态休眠为主;温度是影响明党参发芽的主要因素。明党参种子的最佳前处理方法为5℃层积45 d;最佳发芽基质为纸床;最佳发芽温度为10~15℃。  相似文献   

5.
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特性及破眠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索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特性并筛选有效的打破休眠方法。方法:浸种称重法测定其种皮透水性;生物测定法检测种内发芽抑制物;层积结束后,解剖观察种胚发育情况,计算发芽率及发芽势。结果:浸种5 h后,种子吸水率达41.86%;不同种子浸提液可显著抑制白菜幼根生长;5℃低温层积效果最为显著,90 d后种子胚率由处理前15.39%增至86.21%;低温层积后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势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巫山淫羊藿种皮无明显吸水障碍,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为胚形态后熟及发芽抑制物;低温层积较其他方法可显著促进种胚形态发育,提高发芽率,是最佳的破眠方法。  相似文献   

6.
野生当归几近濒危,研究其种子生物学特性,可为野生当归引种保育和品种改良奠定基础。该文系统研究了野生种子的形态结构、千粒重、种子活力及贮藏特性等基本生物学特性,并重点探讨了离体胚萌发、胚的发育、萌发适宜温度、光照和激素对萌发影响等萌发特性。结果表明:①野生当归种子采收时就就胚未发育完全,初始萌发率低,离体胚可萌发,低温干藏15 d种胚可发育完全且萌发率显著提高,说明野生当归种子无休眠,种子成熟度低是导致萌发率低的原因;②野生当归种子的适宜萌发温度为15~25℃,最适温度为20℃,光照对萌发无影响;③适宜浓度赤霉素(GA_3)处理能促进野生当归种子萌发,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6-BA)对萌发无显著影响;④当归种子的最佳贮藏条件是4℃干藏,野生种子可贮藏1年半,栽培种子可贮藏1年。在引种保育时,种子最佳处理条件为4℃干藏30 d后用200 mg·L~(-1)的GA_3浸种处理,萌发率可达86.7%。  相似文献   

7.
屏边三七结实特性和种子后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屏边三七的结实和种子后熟特性,为屏边三七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和家化种植提供基础。方法:持续80 d观测屏边三七的结实动态,统计存在的果实类型及比例。测定种子生物学性状,持续225 d观察种胚在后熟过程中的活力及胚的变化。结果和结论:屏边三七平均结实(38.7±6.5)粒/株,子房膨大期后需要80 d完全成熟,其中0~40 d为果实快速生长期,鲜重增幅15倍。屏边三七存在单籽、双籽、三籽共3种果实类型,比例分别为39.53%,58.66%,1.81%。屏边三七的种子长5.16~6.52 mm、宽3.12~4.95 mm,千粒重为(0.648±0.014)g,含水率为(55.23±0.49)%。屏边三七的种子属于形态后熟,种子脱离母体后,在自然条件下至75 d发育出种胚,至165~180 d种胚才发育成熟,此时种子的后熟完成,种胚活力最高达70%,种胚长(3.217±0.406)mm,种胚宽(0.872±0.165)mm。至195 d进入发芽期。  相似文献   

8.
老鸦瓣种子生理及其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究老鸦瓣种子生理特性,提高种子萌发率。方法:解剖观察老鸦瓣种子内部结构;浸种法测定种子吸水曲线;动态观察不同层积处理对种胚发育的影响;统计不同培养条件下破眠种子萌发率及萌发指数;白菜籽生物鉴定法检测老鸦瓣种子萌发抑制物。结果:刚成熟老鸦瓣种子胚率仅为10%左右;种皮无透水障碍;300 mg.L-1赤霉素浸泡处理24 h后,25℃恒温层积70 d再转入5℃低温层积种胚成熟最快;破眠种子在10,15℃黑暗条件下萌发率最高,萌发指数最大;老鸦瓣干种存在一定的醇溶性萌发抑制物质。结论:老鸦瓣种子属综合休眠型,但以胚形态休眠为主,变温层积处理可有效打破种胚休眠,破眠种子在10,15℃黑暗环境下萌发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温度对太白贝母种子萌发的影响,为其育苗生产实践提供科学指导。方法设置不同温度梯度处理,观察不同温度条件下太白贝母种子的发芽情况,统计其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 5~25℃下,种子均可以发芽,15~20℃种子发芽率较高,20℃时发芽效果最好。结论温度达到20℃时,太白贝母种子萌发率高,出苗整齐,生产上可于此时进行育苗生产。  相似文献   

10.
太子参种子休眠机制与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太子参种子的休眠机制、解除休眠和发芽最佳条件,为提高太子参种子的繁殖效率和种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太子参种子于-2~3℃下砂藏层积处理65 d,层积前期每隔10 d、中期每隔5 d测定种子胚长和萌发的动态变化;考察不同温度、不同发芽床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层积中太子参种胚的形态无变化;层积处理35d前种子不萌发,35 d以后发芽率和发芽势随层积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种子在10℃下的发芽率、发芽势、株高和鲜重均显著高于其他发芽温度;种子在砂上的发芽率、发芽势、株高、鲜重和干重均高于其他发芽床,且种子霉烂率和不正常苗比例均小于其他发芽床。结论:太子参种子的休眠主要是生理性休眠;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为10℃砂上培养;生产实践中以-2~3℃砂藏层积45~50 d打破休眠为宜。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预测潜在的分布区,为太白贝母的野生抚育及人工栽培的合理布局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太白贝母的115份分布点数据,整合32个环境因子,并结合最大熵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进行预测。结果对太白贝母分布贡献率较大的环境因子有4个,分别是昼夜温差均值(41.21%)、海拔(26.42%)、年降水量(18.32%)和温度季节性变化的标准差(13.43%),且昼夜温差均值8.1℃、海拔1 318 m左右的地域是太白贝母最适生长的生境。太白贝母的最适潜在分布区主要集中于甘肃南部、贵州西北部、四川中部及东北部、重庆南部、陕西南部及湖北西部。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太白贝母的野生抚育,以及人工栽培的布局与区划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三种贝母种子休眠解除的适温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亮  李风 《中草药》1995,(2):61-61
贝母属的种子存在胚后熟引起的不同程度休眠,使生产上的播期难于掌握适度,作者曾在贝母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研究中[李志亮,等.中草药,1987,18(1):29]指出:不同种的贝母种子具有不同休眠特性,若给予相应的温度条件,就可打破休眠,甚至使秋播的当年出苗,达到再长一季的目的。湖贝、皖贝、午贝分别来自湖北、安徽、河南3省的产区,拟通过变温与恒中、低温的处理,以探究该3种贝母种干休眠解除的最佳温度,其结果简述如下:湖贝种子在变温15~5℃、15~10℃、室温和恒温15℃条件下处理,解除休眠的时间长达200d以上,萌发不集中,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不同生长年限太白贝母中贝母辛和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HY  Ma P  Peng R 《中药材》2011,34(7):1034-1037
目的:测定不同生长年限太白贝母鳞茎中贝母辛和总生物碱的含量,为建立和完善中药材太白贝母的质量控制体系和适宜采收时间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HPLC-ELSD法测定贝母辛,色谱柱为Agilent Extend C18(250 mm×4.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二乙胺水溶液(10∶90),流速为1.0 mL/min,Alltech 200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结果:生长2~3年的太白贝母贝母辛的含量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生长4~6年的太白贝母贝母辛的含量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而降低;生长2~4年太白贝母的总生物碱含量逐年增加,生长5~6年总生物碱含量逐年下降。结论:综合药用有效成分贝母辛和总生物碱的含量、贝母药材的产量以及土地利用率3个因素考虑,以4年生的太白贝母采收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对于太白贝母的适用性。方法:采集太白贝母野生及栽培品,收集市场上太白贝母伪品,利用性状、PCR-RFLP鉴别法、DNA序列分析三种方法分析太白贝母与常见伪品的区别。结果:从性状上看,太白贝母栽培品与伪品往往非常相似,较难辨别;通过PCR-RFLP方法可以正确、客观的鉴别太白贝母与常见伪品,基于ITS2 的DNA条形码方法进一步验证了PCR-RFLP法的准确性。市场上太白贝母的伪品多为伊犁贝母。结论:PCR-RFLP鉴别法可准确鉴别太白贝母与其伪品;市场上太白贝母伪品较多,应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5.
卷叶贝母种子胚后熟的温度条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经不同温度试验证明卷叶贝母种胚形态发育早期以15℃较好,后期以10℃左右为好。5℃左右时种胚生理后熟需73~91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镇咳、祛痰为药效学指标对比太白贝母和暗紫贝母的药理作用,为太白贝母的品质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浓氨水诱咳法建立小鼠咳嗽模型观察两种贝母的镇咳作用,采用酚红祛痰法观察祛痰作用。结果:太白贝母低剂量组对小鼠咳嗽反应潜伏期有延长趋势,并能显著减少小鼠的咳嗽反应(P0.05);太白贝母高、低剂量组增加小鼠呼吸道酚红排泌量作用显著(P0.01),暗紫贝母高剂量组祛痰作用明显(P0.05)。结论:在相同剂量下比较,太白贝母的祛痰作用优于暗紫贝母,镇咳作用无显著差异,但太白贝母减少小鼠咳嗽反应次数的作用相对为优。  相似文献   

17.
变温层积过程中华重楼种胚后熟生理生化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观察和测定变温层积处理过程中华重楼种子胚形态发育进程和体内SOD,POD,CAT,MDH,G-6-PDH 5种酶活性的变化,探究华重楼种子从休眠状态到解除休眠状态过程的酶调控机制。结果显示,华重楼种胚在经过40 d左右的暖温层积(18±1)℃之后,进入快速发育阶段,同期种子内在代谢活动显著加强,开始进入生理后熟阶段。在层积第60~80天种子基本完成形态后熟,尔后转入低温层积(4±1)℃后进一步促进了种子生理后熟。MDH和G-6-PDH活性在种子层积第40天后分别发生显著的下降和上升,通过调控种子呼吸代谢途径由三羧酸途径为主转为磷酸戊糖途径为主,促进种子解除休眠。SOD,CAT活性在整个层积过程中没有明显波动,但始终维持一定水平,以保证种子活力。POD活性在进入低温层积阶段后显著上升,可能参与调控了种子休眠解除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羌活种胚后熟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静  马小军  蒋舜媛  赵鑫  陈震 《中草药》2006,37(2):273-276
目的阐述羌活种胚后熟过程中内源激素与种胚发育和休眠解除的关系。方法激素测定用HPLC法,外标法定量,质量分数以μg/100 g表示。结果羌活种胚后熟过程中,玉米素(Z)有2个高峰和2个低谷,第1个峰值出现在层积20 d时,第2个峰值出现在层积100 d时;第1个低谷出现在层积70 d时,第2个低谷出现在层积150 d时。吲哚乙酸(IAA)层积20 d时出现高峰,层积100 d和层积150 d时没能检测到。脱落酸(ABA)的变化和IAA相似,不同在于层积220 d未完成生理后熟和层积220 d发芽的种子中都不能检测到ABA的量。赤霉素(GA3)的量比其他激素高很多,出现2个峰值,第1个出现在层积20 d,第2个出现在层积150 d时;完成生理后熟种子中的GA3量比未完成生理后熟种子中的高。结论层积20 d后Z、IAA、ABA和GA3量的增加启动了羌活种胚的发育。Z能促进羌活种胚的发育和萌发。GA3可能对打破羌活种子休眠没有直接的作用,但是能促进种胚的生长。层积中后期没有检测到ABA的量,ABA可能不是羌活种子萌发的主要抑制物质。  相似文献   

19.
《中药材》2019,(9)
目的:研究连翘种子质量评价方法,为分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考察了连翘种子的扦样、发芽率、胚率、净度、含水量、千粒重、生活力等检验方法;对28份收集于河南、山西、陕西等连翘主产区的连翘种子质量进行检测,采用K聚类选择合适的连翘种子质量分级参数。结果:最少连翘种子用量为12.2 g,千粒重适合应用百粒法测定,粉碎高恒温(130±2)℃烘干5 h可测定含水量,连翘种子发芽不需要层积,发芽率测定时可用25℃恒温光照双层滤纸床进行。结论:依据净度、千粒重、含水量、胚率、发芽率可将连翘种子分为3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新疆阿魏种子存在休眠现象,该文对新疆阿魏种子解除休眠的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用两种方法进行新疆阿魏种子打破休眠的处理:一种方法是4℃低温层积处理,分别于5,10,15,20,25,30,35,40 d取样,培养箱20℃进行发芽试验;另一种将阿魏种子分别浸泡于不同浓度的IAA、NAA、GA3、ABA、2,4-D、6-BA溶液48 h,4℃低温层积处理30 d,20℃温度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结果 4℃低温层积的种子,在5~15 d不能解除休眠,第20天开始萌发,发芽率随低温层积时间延长而升高,第35天达到75%以上,第35天与第40天发芽率无显著差异.试验证明35 d低温层积处理新疆阿魏种子,在整体上可以解除休眠.浓度为100 ppm6-BA处理的新疆阿魏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其他激素浓度处理.结论 低温层积35 d处理新疆阿魏种子,在整体上可以解除休眠.100 ppm的6-BA溶液处理和低温层积处理协同作用可以到达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