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癌因性疲乏(CRF)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在过去数十年中,通过科学研究,我们对CRF的治疗有了初步的了解。治疗方面,主要分为西药治疗、中药治疗、非药物治疗及联合治疗。文章将阐述目前CRF的治疗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癌因性疲乏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其发生机制不清楚,临床多采取对症治疗及运动疗法.西医常用药物有中枢兴奋剂哌醋甲酯以及皮质类固醇激素.中医认为,癌因性疲乏以虚为主,"瘀、湿、热毒"是恶性肿瘤的病机关键,临床应用中药、中成药注射液、针灸、热敷联合穴位按摩、功法锻炼等,平衡气血阴阳,调理脏腑,改善疲乏症状.  相似文献   

3.
介绍耿刚教授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经验。耿教授认为癌因性疲乏是以脾胃气虚为主要病机,痰、瘀、毒邪互结导致的"本虚标实"之候,故在治疗上以益气健脾为大法,兼顾化痰、活血、解毒,重视症状控制,常以四君子汤及归脾汤为主方加减,重用蒙古黄芪和党参,提倡针药并用,关注日常调护,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癌因性疲乏(cancer-telated fatigue,CRF)是癌症患者的一种主观感受,主要表现为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等多种症状。现今癌因性疲乏的发病机制、影响因素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一些研究表明中医药对于恶性肿瘤的作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进展,中医药可扶助正气,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加疗效,从而达到治疗疲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本文就癌因性疲乏的中医治疗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总结了现代医家对癌因性疲乏(CRF)辨证治疗的经验,现代中医医家认为CRF属于中医虚劳范畴,辨证多以虚证及虚实夹杂为主,疾病的发病部位多与肝、脾、肾等密切相关,虚证为本,往往兼夹瘀、痰、湿、热的表现,结合文献发现辨证以虚证为主的医家认为主要是肝、脾、肾亏虚,治疗以补益为主,脾胃虚弱则健脾益气,脾肾阳虚则温补...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应用吗啡滴定联合中医方法治疗中重度疼痛晚期癌症患者的癌因性疲乏CRF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1年1月—2013年3月,选择39例在本院住院部接受治疗的有中重度疼痛表现的晚期癌症患者,行吗啡滴定和中医方法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评价CRF程度、疼痛强度、睡眠质量及吗啡的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3周后,CRF程度较治疗前显著减轻,疼痛强度显著减弱,睡眠质量显著提高(P<0.01)。吗啡的不良反应得到有效控制。治疗前,CRF程度等级和疼痛强度等级呈正相关(P<0.05),CRF程度分值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分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吗啡滴定联合中医方法能有效治疗中重度疼痛晚期癌症患者的CRF,而且安全性也较高。减弱疼痛强度、提高睡眠质量可能是吗啡滴定联合中医方法治疗CRF的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介绍蒋益兰教授运用中药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经验。蒋教授认为癌因性疲乏的病机为脾肾虚损,肝气郁结,患者在进行手术、放化疗等西医治疗后进一步出现气血亏虚,耗阴伤气,最后阴阳俱虚,甚至阴阳离决。其在脾肾同治的基础上,针对手术、放化疗及晚期肿瘤姑息对症治疗这3个不同阶段,提出了健脾补肾、益气养血、养阴生津及平调阴阳的基本治法,并全程予以疏肝解郁,在临床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医学技术的提升,人们对癌症治疗的关注度变得越来越高,尤其是对癌因性疲乏的研究力度逐渐加大。中西医对癌因性疲乏的治疗各自有各自的优势与劣势,本文将从癌因性疲乏的角度出发,对中西医对癌因性疲乏的治疗进展进行有效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治疗手段与治疗观念的改变,医生及患者的关注点已不单纯局限于生存期,更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癌因性疲乏因此愈发得到了医患的共同关注。癌因性疲乏非常符合中医理论中“虚劳”的表现。中医药在治疗癌因性疲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对于改善患者疲乏及整体生活状况都有显著疗效。笔者总结近2年中医药治疗癌性疲劳的研究,分别从中药治疗、针灸治疗及中医联合治疗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田菲教授辨治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收集病例、跟师学习、查阅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治疗、临床验案3个方面进行总结。结果:通过总结发现,以益气养阴、健脾益肾、解毒抗癌为主的治疗方法对癌因性疲乏效果显著。结论:采用中医药方法辨治癌因性疲乏有确切疗效,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医黄芪-当归药对为经典配伍之一,由于其可调气、调血,发挥益气、活血的功效,不仅构成一法,亦构成一方,唐东昕教授在临床中常运用该药对改善癌因性疲乏.从癌因性疲乏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黄芪-当归药对的配伍功效,以及唐教授临床运用该药对治疗癌性疲乏的经验进行阐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乳腺癌癌因性疲乏,其出现快、持续久。近年来,中医对乳腺癌癌因性疲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缺少统一的诊疗标准和大样本临床实验研究,仍是当今有待完善和解决的问题。文章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内治外治等不同方面对乳腺癌癌因性疲乏进行探讨,概述了近些年对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癌因性疲乏是困扰肿瘤患者的症状之一,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近年来针灸在癌因性疲乏治疗领域的应用逐步受到国内外研究者关注。本文通过收集和整理近十余年国内外针灸干预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研究进展,分析各自的优劣势,并期望从中总结出一种更加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孟令佳  王杰  陈腾  陈超 《河北中医》2022,(4):687-690
癌因性疲乏(CRF)给患者的生理、心理及家庭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目前,西医对此病症并没有相关治疗手段。中医学认为,CRF属于“虚劳”范畴,脾虚、气虚证是其重要的证型。四君子汤是健脾益气的经典方,且其在改善疲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查阅近年来有关四君子汤治疗CRF的文献,总结分析四君子汤治疗CRF的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气血阴阳不足是癌因性疲乏中医的主要病机。针灸作为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物理疗法,具有沟通表里内外、联系脏腑经络,从整体上调节机体气血阴阳平衡的作用。近年来,针灸在治疗癌因性疲乏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通过对肿瘤的直接作用、肿瘤治疗相关副反应、肿瘤治疗的并发症等方面来改善癌因性疲乏。笔者对近年来针灸治疗癌因性疲乏患者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癌因性疲乏(CRF)发生快、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不能通过休息等方式来缓解。常规西医治疗效果一般,中医学从患者身心整体出发,治疗该病有独特的优势和良好效果[1]。因此,本文从中国传统医学的视角对CRF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和治疗进展作出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治疗调节癌因性疲乏患者免疫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因性疲乏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伴发症,发生率较高,影响患者的治疗和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手段对于癌因性疲乏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相关研究表明癌因性疲乏的发生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文章总结近年中医药治疗方法对于癌因性疲乏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癌因性疲乏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胡梦奕  叶循雯  周文伟 《新中医》2020,52(16):21-26
从中西医两方面对癌因性疲乏(CRF)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等进行综述。CRF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现代医学认为可能与肿瘤本身影响、肿瘤相关治疗、并发症、免疫和炎症、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下丘脑调节回路紊乱、骨骼肌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基因多样性等有关,治疗措施以非药物治疗为主。CRF属中医虚劳范畴,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虚衰、久虚不复成劳为主要病机,病位以脾、肾、肝为主。中医药在改善和治疗CRF方面有独特优势和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总结、归纳并分析近十年来针灸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研究成果及作用机制,为针灸治疗此病证的临床运用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发现,通过针灸手段可以改善癌症患者疲乏症状,增强机体抵抗力,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骨髓抑制。本文亦同时指出相关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临床实验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癌因性疲乏(CRF)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56例CRF患者,分为观察组86例,对照组70例.观察组采用参麦注射液加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对症治疗.疗程4周.评价Piper疲乏修订量表( RPFS-CV)、生活质量量表、中医证候积分及检测免疫功能等指标.结果:观察组RPFS-CV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免疫球蛋白G,A,M( IgG,IgA,IgM)水平高于对照组,自细胞介素-1( 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气阴两虚证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能改善CRF免疫功能,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从而有效减轻CRF,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