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多层螺旋CT对评价胰腺癌可切除性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评价胰腺癌的可切除性,并与手术比较。方法 使用TOSHIBA Aquilion16层螺旋CT,对67例临床胰腺癌患者行动态增强CT扫描,判断胰腺病变大小,评价及判别胰周血管是否受累,观察肝脏及腹膜后淋巴结是否转移,判别胰腺癌的影像学可切除性,结合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T增强扫描判断胰腺癌可切除性的敏感性72.72%,特异性98.21%。通过卡方检验,x^2=1.000,P〉0.05,胰腺癌可切除性的术前CT判断与外科手术判断在统计学上没有差异。结论 CT判断胰腺癌可切除性对选择手术方式具有前瞻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3.
陈威  曾燕 《放射学实践》2018,(2):177-181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CT对胰腺癌周围血管侵犯和肿瘤可切除性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8例胰腺癌的CT多期增强表现,根据其胰周血管侵犯情况及胰腺癌可切除标准,将所有病例分为可切除组、潜在可切除组和不可切除组。以手术及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CT对胰腺癌周围血管的诊断效能及肿瘤可切除性的诊断符合率。结果:98例胰腺癌中,术前CT诊断可切除组37例,潜在可切除组38例,不可切除组23例。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CT对胰周动脉受侵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2%、89.9%、92.8%;对胰周静脉受侵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6.9%、95.6%、97.3%。术前CT对可切除组、潜在可切除组、不可切除组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为97.3%、86.8%、91.3%。结论:CT多期增强扫描对胰腺癌周围血管受侵情况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术前评估肿瘤的可切除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在胰腺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对5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进行MDCT扫描,结合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综合评价癌肿与周围主要血管、脏器的关系及肝脏、腹膜、腹腔淋巴结转移情况,对胰腺癌作出能否切除的术前评估.结果 53例手术患者中,16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14例术前判断正确,2例术前误判为不可切除,均为对肿瘤侵及血管的过度评价.37例行姑息性手术,5例误判为可切除.1例为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漏诊,1例未提示肝内转移灶,3例为对肿瘤侵犯血管的低估.结论 MDCT对胰腺癌术前可切除性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准确判断肿瘤浸润深度、邻近器官及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选择治疗方案有着重要作用。现选择性收集整理我院2009年4月~2012年2月经胃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资料较为完整的21例胃癌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CT对胃癌的诊断及手术可切除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能谱CT成像对胰腺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进行能谱CT扫描.应用能谱CT综合评价癌肿与周围主要血管、脏器的关系及肝脏、腹腔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能谱CT术前正确判断8例存在肝转移,11例存在淋巴结转移.经统计学分析,能谱CT评估动脉受侵的特异性为98.9%,敏感性为95.2%;评估静脉受侵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90.6%;判断总体血管受侵的特异性为99.2%,敏感性为93.5%.结论 能谱CT可准确判断胰腺癌是否发生肝转移和淋巴结转移,并可提高对胰周血管是否受侵判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胰腺癌(Pancreatic carcinoma)是胰腺最常见的肿瘤。据美国最新统计,胰腺癌已上升为仅次于肺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的第四位恶性肿瘤。胰腺癌多发生于40岁~70岁的中老年人。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胰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得到很大提高。尤其是螺旋CT的应用,冈其无创伤、扫描速度快、分辨力高等优点,是目前最现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小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螺旋CT对21例(≤2cm)的胰腺癌先平扫,再以3ml/s速度高压团注对比剂100ml,分别行动脉期(注射后20~25s)和实质期(注射后50~60s)扫描,测量各扫描期肿瘤和正常胰腺组织的CT值。结果肿瘤的平均CT值在动脉期(42±14)HU,实质期(48±18)HU,正常胰腺组织的平均CT值动脉期(105±15)HU,实质期(86±11)HU。肿瘤-胰腺密度差为动脉期(69±15)HU,实质期(38±21)HU,动脉期时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动脉期时可获得肿瘤-胰腺密度最大差值,有利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可切除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的CT表现及其对手术可切除性的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分析100例经胃镜活检和/(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进展期胃癌的CT表现,评估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胃底贲门癌25例,胃体癌41例,胃窦癌19例,病变占据2个分区以上者15例。100例胃癌均显示胃壁有不同程度地增厚,部分胃壁有软组织肿块形成,黏膜面有溃疡形成,胃腔及贲门狭窄,贲门管壁增厚,食管下段受累以及周围组织器官侵犯等。CT对进展期胃癌的定位、定性诊断与胃镜活检和/(或)手术病理符合率高,肿瘤检出率可达100%。术前判断为可切除组的病例手术切除率达91.2%。结论:进展期胃癌术前CT诊断准确率较高,对肿瘤可切除性术前的评估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48例胰腺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先作平扫,再以3ml/s的速度通过肘静脉团注对比剂(碘海醇)90~100ml,分别行动脉期(注射后25~25s),门脉期(70~85s)及平衡期(180~200s)扫描,层厚5mm。分别观察平扫及增强各期正常胰腺的形态、密度的变化,胰腺癌的形态、密度的变化以及转移瘤的发现率。结果: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检查时间短,密度分辨率高,可在一次屏气下完成腹部的CT扫描。正常胰腺血供丰富,增强时动脉期、门脉期强化很明显,而胰腺癌为相对乏血管,增强时动脉期、门脉期强化不明显,呈低密度区,动脉期扫描正常胰腺和癌肿的密度差异较大,门脉期及平衡期可兼顾显示胰腺癌及胰外转移瘤。结论:胰腺癌的多层螺旋CT检查应以三期增强扫描作为常规,动脉期对胰腺癌特别是小胰腺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对胰腺癌转移淋巴结的诊断能力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对胰腺癌转移淋巴结的诊断能力。方法:自2005年11月~2007年3月对87例临床疑诊为胰腺肿瘤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根据三维重建影像学结果确定腹部淋巴结肿大情况;17例行胰腺肿瘤根治手术,其中13例确诊为胰腺腺癌;切除标本由病理科医师确定淋巴结位置及是否转移,将影像学数据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按照外形特征及淋巴结位置,CT图像中共有41枚淋巴结可与病理结果对应,其中16枚(39.0%)转移阳性,短轴直径与非转移组淋巴结比较无统计意义(P=0.27)。分别以淋巴结短轴直径大于3mm、10mm及淋巴结长短轴直径比小于2为淋巴结转移阳性诊断标准,敏感度分别为93.8%、18.8%及50%,特异度分别为40%、88%及72%,阳性预测值分别为38.5%、50%及53.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0%、62.9%及69.2%,准确度分别为39%、61%及63.4%。结论:使用多层螺旋CT以适当标准判断胰腺癌淋巴结有无转移,可以获得较高的敏感度或特异度,为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螺旋CT双期扫描 (SPCT)对胰腺癌可切除性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胰腺癌 5 2例 ,对其术前可切除性进行评估 ,采用CT双期扫描方法 ,时间为动脉期 (AP)延迟 2 5s ,门静脉期 (PVP)延迟 6 5s ,以 3~ 4ml/s团注造影剂 80~ 10 0ml后扫描。结果 :SPCT判断可切除 9例 ,手术证实5例可切除 ,4例不可切除。可切除性阳性预测值 (NPV)为 5 5 6 %。SPCT判定不可切除 4 3例 ,手术证实不可切除 4 1例 ,可切除 2例 ,不可切除性阳性预测值 (PPV) 95 3%。结论 :SPCT术前对胰腺癌不可切除的判断准确率高 ,可作为临床放弃手术治疗较可靠的依据 ;但对可切除性的判定准确率较低 ,故选择手术治疗前必须十分谨慎 ,以减少不必要的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诊断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及胰腺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32例胰腺癌与32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临床及CT影像资料,比较胰腺癌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CT扫描及血清淀粉酶检测结果。结果入院时及入院24h后,胰腺癌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检测结果比较,P0.05;胰腺癌患者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在血管受侵犯、弥漫性强化减低、胰腺肿胀、胰管截断、被膜样边缘及局灶性密度减低、肾脏受累方面比较,P0.05。经CT扫描提示,胰腺癌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在增强扫描时密度及形态方面比较,P0.05。结论应用CT扫描诊断胰腺癌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具有较高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检查对胰腺癌侵犯胰周主要血管的影像表现及手术可切除性评价。方法:使用16层螺旋CT对胰腺癌患者扫描后,进行动脉期和门脉期胰周主要血管CTA三维成像。以三维图像为主,结合原始图像对胰周血管是否受累进行判别及评价,并与手术对照。结果:51例手术病例与手术结果比较,术前MSCTA判断不能切除的21例中手术均无法切除,术前MSCTA判断能切除的30例中手术结果能切除28例,2例误判,判断符合率为93%。结论:MSCTA对于胰腺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0例胰腺癌患者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比较平扫及增强情况并对图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50例肿瘤位于胰头部34例,胰体部11例,胰尾部5例。平扫肿瘤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增强后呈相对低密度。结论: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是诊断胰腺癌的理想检查手段,对判断肿瘤侵犯血管程度和能否手术切除的敏感性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CT灌注是一种新的功能成像方法,它能反映组织内的血液灌注的变化。本文旨在研究胰腺癌的CT灌注特征及探讨64层螺旋CT胰腺灌注成像在胰腺癌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临床拟诊胰腺癌的患者49例,采用64层螺旋CT行胰腺灌注扫描,灌注扫描结束后进行常规胰腺双期扫描。对灌注参数:局部组织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峰值(PE)、渗透性(permeability,P)和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例因为技术原因或非胰腺癌病例而排除在外。剩下的37例包括13例正常胰腺和病理证实的胰腺癌24例。正常胰腺实质与胰腺癌周围的正常胰腺组织在BF(146.23 vs.119.37),BV(194.51 vs.173.67),PE(85.08 Vs.72.47),TTP(126.48 Vs.135.07),Permeability(84.86 Vs.69.11)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胰腺癌组织的BF(55.10 Vs.146.23),BV(89.19 Vs.194.51),and PE(42.97 vs.85.08)明显低于瘤周的正常胰腺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是两者的TTP(131.73 Vs.126.48)and Permeability(59.94 Vs.84.86)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64层螺旋CT胰腺癌的灌注研究显示肿瘤的BF,BV,and PE明显减低.CT灌注扫描对胰腺癌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从胰腺癌病灶本身及邻近受累器官的CT表现、胰周血管受侵、胰周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灶的CT表现等几方面总结了螺旋CT在胰腺癌的诊断及术前评估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其中着重强调了螺旋CT对判定胰腺癌可切除性的指导意义,并详细介绍了螺旋CT对胰周血管重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是胰腺对自身成分作为抗原由CD4阳性的辅助细胞的识别产生免疫应答的结果而造成胰腺的炎症性病变[1]。病理学上表现为胰腺明显的淋巴细胞侵润并有胰腺的纤维化,导致胰腺功能障碍,可以分为胰管狭窄型慢性胰腺炎和局限性胰管狭窄型慢性胰腺炎两种[2]。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联合腹部增强CT对诊断胰腺癌、鉴别诊断胰腺良恶性病变以及评估肿瘤可切除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18F—FDGPET/CT和腹部增强CT检查并经病理检查或临床等方法证实的48例原发性胰腺病变患者的资料,其中胰腺癌34例,胰腺良性病变14例。对胰腺癌和胰腺良性病变患者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进行t检验;比较分析单独PET、腹部增强CT、PET/CT、PET/CT联合腹部增强CT4种方法的图像特征和诊断价值,对灵敏度和准确性进行x2检验,对特异性进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34例胰腺癌患者与14例胰腺良性病变患者的SUVmax(5.91±2.90和2.24±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P〈0.01)。PET/CT联合腹部增强CT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7.1%(33/34)、92.9%(13/14)和95.8%(46/48),与单纯PET的88.2%(30/34)、64.3%(9/14)和81.2%(39/48)相比,x2=0.863和P=0.352,P=0.038,X2=5.031和P=0.024;与腹部增强CT的76.5%(26/34)、71.4%(10/14)和75.0%(36/48)相比,x2=6.274和P=0.012,P=0.042,x2=8.362和P=0.003;与PET/CT的88.2%(30/34)、78.6%(11/14)和85.4%(41/48)相比,x2=0.863和P=0.352,P=0.048,x2=3.928和P=0.047。PET/CT全身显像几乎发现了全部转移灶,使14例胰腺癌患者避免了不必要的外科手术;PET/CT可对单独PET显像诊断的胰腺癌患者胰腺外假阳性病灶进行正确诊断,使1例胰头癌患者分期下调,进行了外科手术。腹部增强CT通过多期显像,可以准确判断肿瘤对胰腺周围主要血管的侵犯程度,腹部增强CT按血管受侵程度评估肿瘤可切除性的准确性为83.3%(15/18),不可切除的准确性为9/9。结论PET/CT联合增强CT对于诊断胰腺癌、鉴别胰腺良恶性病变及评估肿瘤的可切除性准确性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胰腺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胰腺癌的MSCT征象。结果本组18例小胰腺癌中,肿瘤位于胰头钩突部16例,胰颈部2例;肿瘤4例形态不规则,12例呈圆形或椭圆形;肿瘤最大径为12~30mm不等;CT平扫等密度10例,稍低密度8例;增强扫描16例肿瘤动脉期边缘轻度不均匀强化,呈明显低密度,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相对低密度;2例肿瘤三期均呈等密度;9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内外胆管扩张,17例伴胰管扩张。术前MSCT诊断正确16例,漏诊2例,诊断正确率为88.9%。结论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是诊断小胰腺癌有效、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