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与明显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相关,已成为全球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COPD发病机制复杂,其中涉及的氧化应激在疾病的病理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COPD患者肺部通常存在高水平的氧化应激,长期将影响全身,出现多种并发症,加速病情发展。一方面,氧化应激可直接损伤气道和肺组织;另一方面,还驱动其他病理机制共同促进疾病发展,如参与炎症反应、参与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促进黏液分泌、加速细胞衰老、引起自身免疫及参与遗传调控途径等。目前西医治疗多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抗氧化剂靶向氧化应激,但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还面临一些挑战。中医药防治COPD历史悠久,尤其是中药复方在干预COPD的氧化应激方面体现出较大潜力。无论是中医经典名方加减化裁还是现代医家进行新的组方,研究结果均体现出中医药治疗的多靶点、多途径优势,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也日渐得到验证。现梳理近几年文献,从中药复方干预COPD氧化应激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入手,以期为中医药防治COPD氧化应激的相关研究提供进一步思路。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气道炎性反应疾病。中医药在COPD的防治过程中作用显著,而调控炎性反应是其重要疗效机制之一。文章将就COPD炎性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炎性反应细胞和炎性反应因子,以及中医药对其干预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病程长且难以治愈,并与免疫失衡等因素密切相关。辅助性T细胞17(Th17)作为免疫促进细胞,而调节性T细胞(Treg)起到免疫抑制作用,两者共同发挥维持机体免疫微环境平衡的作用。COPD的病程中Th17细胞比例通常增多,而抑制Th17活性的Treg细胞比例则减少,两者协调平衡在COPD的炎症和免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西医临床上主要以鼻吸入制剂和口服药物治疗为主,虽能发挥一定疗效,但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及经济负担较重等问题日益凸显。现代研究表明,中医药具有不良反应少、疗效稳定、多靶向调节的治疗特点,在防治COPD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广阔前景。近年来,中医药领域以Th17/Treg细胞平衡为切入点,开展了大量中医药干预COPD中Th17/Treg平衡的临床和试验研究,大量研究证据表明干预Th17/Treg平衡是中医药治疗COPD的重要潜在靶点。该文章主要对前人关于单味中药、中药有效成分及中药复方对COPD中Th17/Treg细胞平衡的干预作用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帮助临床及科研人员更为准确、全面地认识中医药干预CPPD中Th17/Treg平衡的潜在靶点,并推动相关研究为临床合理应用中医药防治COPD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以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喘息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病。COPD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命质量。由于环境污染加重、吸烟等因素的影响,COPD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中医药治疗疾病具有整体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在防治COPD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中医药通过抑制气道炎症反应、缓解氧化应激、减轻气道黏液高分泌、抑制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延缓肺衰老、降低气道高糖,发挥多通路、多靶点干预的特点。但目前仍存在以下不足:大量动物实验只进行对病治疗,缺乏对证治疗的研究;实验造模存在差异,影响相同机制调控下药物疗效对比;临床试验检测指标相似,缺乏创新性;临床试验以单中心的小样本研究为主,循证医学证据等级较低。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多学科的交叉,深入挖掘中医药干预COPD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理改变之一是肺血管重构,其中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在肺血管重构中起了重要作用。肺血管重构是COPD肺动脉高压持续进展及最终形成肺心病的重要原因,因此寻找能有效干预肺血管重构,特别是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药物是治疗COPD、减少其并发症的关键所在。就PASMC与肺血管重构关系及近十年中医药对COPD肺血管重构平滑肌细胞增殖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探讨其作用机制,提出了目前相关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机制包括慢性气道炎症、氧化应激、黏液高分泌、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气道重塑等。归属于"肺胀""喘证"等中医肺系疾病范畴,其发病多与痰、瘀、虚有关。在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中医药体现出多途径、多靶点作用的治疗特点,在干预COPD时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存在中医药临床研究缺乏随机对照试验或大样本真实世界研究、基础研究难以形成临床转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发病率高且难以治愈。细胞自噬在COPD中具有双重作用,与COPD发病机制关系密切。中医药治疗COPD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并可以双向调节细胞自噬相关靶点。本文对中医药影响细胞自噬干预COPD的具体分子机制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细胞自噬、抑制细胞自噬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医药可通过发挥对细胞自噬的促进作用,加速对炎性蛋白聚集体的清除,下调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降低炎症反应;另一方面,中医药通过发挥对细胞自噬的抑制作用,减轻气道炎症,抑制细胞凋亡,减少肺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新药研究思路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严重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作者针对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自己对新药审评的体会,提出了COPD的中药新药研究思路,包括建立符合中医药特色的COPD模型,选择合适的临床治疗点,制订科学的中医证候及疗效评价标准.认为中药新药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将在防治COPD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COPD临床上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现代研究发现,COPD常伴有气道粘液的高分泌、气道炎症加重,导致反复感染,提示气道黏液高分泌在COP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随着中医药对本病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大量的关于黏蛋白表达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的关系、中医药干预对COPD黏蛋白表达的影响等方面的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内皮细胞损伤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基础,而高血糖引发的氧化应激进而激活PKC通路、多元醇通路、己糖胺通路以及AGEs形成等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氧化应激对糖尿病血管内皮损伤机制并以其损伤机制为靶点探讨中医药对糖尿病血管内皮损伤干预研究,以期为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病程长且难以治愈。寻找优化COPD治疗方案,成为临床及科研人员的关注重点。随着国内、外关于肺-肠轴及肠道菌群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发现肠道菌群的结构改变与COP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中医多种治疗方法可对COPD相关肠道菌群产生有利影响。运用中医药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恢复机体免疫平衡,从而防治COPD,成为干预COPD发生、发展的新思路。本文对肠道菌群与宿主关系、COPD与肠道菌群之间相互影响及中医药干预COPD相关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总结中医药治疗COPD的潜在靶点和深入机制,为防治COPD拓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气道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特征。现有的西药不能改变COPD病程中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的趋势,中医药干预COPD临床效果已得到多数医家认可。本文就中医药干预COPD动物模型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自噬现象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生物中,在维持机体的生理代谢和疾病的病理变化过程中发挥着双重调控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自噬与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密切相关,并与缺血损伤过程中炎症反应、缺血再灌注及氧化应激等相互影响。因此,对自噬的调控成为防治缺血性脑损伤的潜在重要新靶点,而中医药由于组分复杂可发挥其多途径、多靶点、多层次的干预作用,以实现对自噬的有效调节。文章检索近几年相关文献,从自噬角度探讨其与炎症反应、再灌注、氧化应激等共同作用参与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干预作用,以期为防治缺血性脑损伤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布地耐德与小青龙汤对COPD大鼠模型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呼吸系统常见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对该病的治疗仍无特效药物,只是缓解疾病的发展。为了更好的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我们建立COPD大鼠病理模型,分别用布地耐德和小青龙汤干预,观察它们的作用机制和干预效果,为中医药治疗COPD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理特征主要是炎症反应影响下的气道重构、肺实质变化及血管重塑,其中血管重塑是COPD的重要病理特征,可见在形成肺动脉高压及肺心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干预COPD病情进展的关键环节。从中医络病学来看,COPD血管重塑病在肺血络,相当于中医的肺血络病,通过对肺血络病病因病机、发病证候和预后规律及"肺络微型癥瘕"形成的深层次探析,提出益气消癥通络法治疗COPD血管重塑,进而为中医药临床治疗COPD血管重塑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肾病的机制,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异常、系膜基质增多及细胞外基质重构、炎症反应等机制有关,寻找积极有效的抗氧化应激措施,可以更好的防止该病进一步发展,中医药在这方面具有特色和优势,对氧化应激增强的干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作为一种常见的以进行性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不仅发病率逐年增高,且致残率和致死率居高不下,为患者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而免疫反应在COPD发病的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显示,COPD与自身免疫功能的紊乱息息相关,且中医药通过介导免疫应答来干预COPD的疾病进程也被实验研究频频证实。本文主要包含中医药对COPD免疫反应有干预作用的四大类研究内容,即免疫球蛋白计数,CD4^+/CD8^+细胞平衡,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平衡,Th1/Th2细胞平衡及相关信号通路,为实验研究提供新的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旨在应用文献计量学整合知识图谱,探究近年来中医药干预氧化应激的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研究现状和热点。[方法]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WOS)和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获取建库至今有关中医药干预氧化应激的文献,使用Citespace 6.1.6R和Vosviewer1.6.18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共纳入中文文献4 739篇,英文文献3 570篇。[结果]该领域研究发文在近30年来呈整体上升趋势,研究机构多以国内中医药大学为主,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关键词分析显示中医药干预氧化应激的机制研究以及临床应用一直占据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并持续发展,有效组方、临床疗效评价、针灸治疗以及“铁死亡”“自噬”等相关前沿理论的探究可能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具有重要潜在价值。[结论]中医药干预氧化应激领域已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下一步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临床试验,从而促进已有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完善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模式。  相似文献   

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不仅发病率高,且致残率和致死率也同样居高不下,同时COPD会伴有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等多种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种种根由都为患者家庭产生严重的经济负担。气道重塑在COPD的发病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因为气流受限的进行性发展才诱发COPD的咳、喘、闷等主要症状,因此探讨中医药通过缓解气道重塑来干预COPD的发展进程,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研究显示,多条信号通路的介导都会诱发气道重塑的进行性加重,且中医药的治疗作用也被实验研究频频证实,中医药常通过多靶点,多通路的介导来达成对COPD的治疗作用。本文主要包含中医药对COPD气道重塑有干预作用的5条信号通路的研究内容,即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s),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mads,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相关的卷曲螺旋激酶(RhoA/ROC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核转录因子(NF)-κB。将通过对这5条为研究者所重视的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的评述,并对其他或可涉及的信号通路做一定的讨论,冀之为今后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肺损伤、哮喘和感染性肺炎等疾病是全球常见的肺部炎症性疾病。有证据表明,线粒体在受到炎症刺激时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形成氧化应激,影响肺部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医药在治疗肺部炎症性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药单体及其活性成分,以及中药复方能够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机制改善线粒体氧化应激状态,从而有效治疗肺部炎症性疾病。目前,国内外尚未对中医药在该领域的研究进行系统性回顾和总结。因此,该文旨在归纳和总结中医药通过调控线粒体氧化应激干预肺部炎症性疾病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并为中医药防治肺部炎症性疾病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