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5年起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为"5+3"一体化教育模式,这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一大进步。然而,中医药人才培养应融入中医教育的精髓。师承教育是千百年来培养中医药人才、传承和发扬中医文化的有效方式,其最大优点在于融临床实践与理论学习于一体,是新教育模式的重要补充。探索两种教育模式结合的适当方式,是培养高水平中医药临床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依托省部委共建高校平台,开展和探索思考新时代中医师承教育模式,寻找中医药师承发展规律,切合中医药临床需要。在阐述师承起源和师承传统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新时代师承培养模式应该以培养高、精、尖人才为目标,始终贯穿中医思维理念,引入SECI师承智库、融入"互联网+"师承模式等多种教学模式。今日莘莘学子,明日国家精英。在高等院校教育为主的今天,探索师承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师承教育的优势,促进中医药学精英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导之以理,抚之以术,这种培养方式的目的是打开中医瑰宝的大门,培养优秀的中医人。  相似文献   

3.
中医师承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对院校教育是一种补充和完善。以院校教育为主体、师承教育为补充的多途径人才培养模式更符合当今社会对中医人才的需求。其中,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的建立是中医人才培养的核心,而师承教育则因其注重临证实践的特点,对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的建立具有明显优势。本文分别从中医师承教育的发展、院校教育的优势与不足及师承教育对中医思维形成之重要性等方面对当前中医教育模式进行了论述和探讨,认为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有机结合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培养中医学子的临证思维能力,从而塑造更多优秀的中医药人才,助力中医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师承教育是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和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的一种教育模式。中医药院校结合自身实际,将师承教育贯穿院校教育始终,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院校需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强化师承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师承教育改革,发挥名师引领作用,打造示范群体,立足长效常态,完善师承制度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师承教育的发展是培养中医卓越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教育方法,在中医传承发展与教育教学及临床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我国健康中国建设与发展、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及"一带一路"倡议大背景下,改革中医教育体制模式,不断创新与发展中医师承教育模式,多方位、立体化构筑中医卓越人才培养的平台,培养"重素质、厚文化、重传承、熟经典、重实践、多临床、重创新"的新型卓越中医药人才,推动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中医药传承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武汉传承中医药研究院努力探索如何将现代院校教育和传统师承教育有机结合,悉心寻求出中医药适用性人才、未来名医的最佳培养模式。从师承教育到院校教育,再到两者相互结合施教,是中医教育的一大变革和进步,是中医继承和发扬的必由之路,我们在以武汉传承中医药研究院与湖北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中医人才为契机的  相似文献   

7.
前人在中医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我们要改变目前中医人才培养的模式,应将现代中医高等教育与传统师承教育相结合,将中医传统师承教育的优势合理移植到中医教育中,优化中医人才的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  相似文献   

8.
师承教育作为我国传统中医药人才的主要培养模式,在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中愈发显得重要。全国各大中医类院校都在尝试现代师承教育的探索。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福建省级示范重点高职院校,在省内率先开展高职高专现代师承教育探索,并取得良好的成效。其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校企合作中的主导问题、理论教材与实践操作的脱节问题等,值得反思与总结。  相似文献   

9.
杨关林 《中医教育》2012,31(1):8-11
面对当前社会对中医药人才中医特色不鲜明的质疑和困惑,结合辽宁中医药大学在师承特色实验班的探索和实践中取得的经验,深刻阐释中医教育发展规律,注重挖掘传统中医精髓,提出了将“以‘师带徒’为主要特征的师承教育模式”引进院校教育的观点,使现代中医药院校教育与中医传统传承模式有机结合,着力塑造“重素质·厚文化、重传承·熟经典、重实践·多临床”的特色中医药人才.这一观点和理论对当前中医教育改革和建构现代中医教育思想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师承教育作为培养中医人才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教育模式,在中医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代对中医教育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加之近年来师承教育时空局限、师资水平不一等弊端逐渐显露,因此提出私淑与师承协同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并在疫情封校期间对该模式进行了初步实施与探索。通过对私淑与师承协同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效果评价、合理性及可行性、特点及意义等进行初步探讨,为建立健全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岭南特色中医药作为我国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医学史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院校如何在发挥好院校优势与汲取师承精髓的基础上,将地域医学特色融入中医教育中,培养出具备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有一定的现代医学知识、同时又传承好地方特色文化与技术的人才,是需要我们积极思考并实践探索的。文章以中医针灸学课程教学与岭南地域特色临床实践有机结合为例,探讨如何将“院校-师承-地域医学”有机结合并贯穿中医人才的全程教育中,培养热爱中医药事业,具有岭南中医特色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在中医学数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学派传承"长期以来作为中医药发展的主导教育模式,为中医学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这种模式也明显存在人才培养数量有限、思维局限的缺点。由于历史等原因的影响,中医临床人才曾出现了后继乏人乏术的严重危机。直到上世纪末,中医药师承工作的逐步开展与中医优秀临床人才研修班的开设,大力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相关人才的培养。文章总结了现阶段我国中医师承教育的基本情况,并从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以及晋升等方面对我国中医师承教育今后的发展进行多角度探讨。  相似文献   

13.
结合张仲景学术传承班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从中医师承教育及院校教育的特点出发,探索二者结合的有效方式,以期寻求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高质量中医药人才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14.
韩捷 《新疆中医药》2009,27(3):67-68
师徒授受的师承教育形式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要模式,可弥补院校教育的弊端,师承教育可提高学生的信心,可学到中医的精髓,还要有机地把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结合起来,为我国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发展中医药,要强化中医药人才建设,需对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文章通过对中医师承人才培养、院校教育人才培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总结,提出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下,坚持党建引领促进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并以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党总支第八党支部在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上的举措及成果为例,分享经验,以促进新形势下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我国长期以来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了适应大健康时代对中医药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笔者导师团队通过在中医药院校统一教育模式下,结合中医类本科师承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大赛、实验室开放中对学生个性化培养目标及措施的探索与实践,探讨中医药人才个性化培养的有效途径,但要培养出高素质拔尖的创新中医药人才,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医药人才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及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中医师承教育模式,即"师带徒"模式,近年来一直为各个中医院校探索的热点之一。由于传统的师承模式和院校教育模式各有千秋,国内学者普遍认为两者结合才是中医教育模式发展的主流趋势,把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有机的结合,才能为中医药人才培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以院校教育的底蕴辅以师承教育的特色,结合各家所长,才能为中医药人才培养创造一片沃土。文章就中医师承教育模式的分析与展望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的传承中医特色、培养优秀的中医人才,如何在中医药院校教育背景下融入因材施教的师承教育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中医药院校应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将有中医特色的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深度融合.本文结合北京中医药大学多年来在中医专业学生中开展的院校+师承教育实践经验,分析院校+师承教育模式的构建情况,并总结经验,以期对今后两者的融合及中医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深入把握中医经典教育,探索建立既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又体现中医经典教育特色新模式,是中医药院校责无旁贷的责任。本文通过构建中医经典创新课程模式、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及传统师承教育模式,积极探索中医经典传承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构建有利于中医经典传承,有利于培养中医特色人才。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福建省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师承教育为例,通过对33位继承人3年师承学习的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探讨中医师承教育模式对培养高层次中医人才的重要性,对不足之处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