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升降浮沉药性理论发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苗彦霞 《陕西中医》2007,28(5):597-598
目的:探讨升降浮沉药性理论。方法:对升降浮沉药性内涵、外延的不同认识,进行分析比较探讨。结论:认为升降浮沉药性是指药物作用于人体之后,反映出的四种不同、两对对立的作用趋势,属定向概念。提示:影响升降浮沉药性的因素,只能从药物本身以外来寻求,不应包括四气、五味。  相似文献   

2.
升降浮沉药性理论是指导临床组方遣药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古籍及文献研究得知,升降浮沉理论萌芽于《黄帝内经》,实践于《伤寒杂病论》,成立于《医学启源》,发展于《本草纲目》及现代。升降浮沉理论目前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实验研究少有,临床研究中其对组方的指导主要包括升降相反、升降相生、以升为主和以降为主4种形式。运用升降浮沉药性配伍的药对主要有升药配对、升降配对和降药配对3种。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开展升降浮沉药性实验研究,揭示升降浮沉的科学内涵,将有助于其更科学的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伤寒论》方药升降浮沉的运用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查阅大量文献、古籍中关于中药药性升降浮沉理论的内容。收集《伤寒论》中113个处方,通过对处方的六经辨证和八法属性的归纳和分析,判断处方升浮或沉降的性质,详细具体的阐述在《伤寒论》中张仲景是如何运用方药升降浮沉的药性的。结果:《伤寒论》中升浮方的比重较大占47.8%,40.7%的经方为沉降方,11.5%为中性方。结论:《伤寒论》中方药升降浮沉的运用规律可以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4.
升降浮沉理论虽然经历了很长历史时期的发展,才逐渐形成了其独有的药性理论.但从其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升降浮沉理论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药性理论的核心.其独特的药性特点不仅在方剂配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在方剂组方用药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的发展,不仅进一步完善了药性理论,也为方剂配伍组方用药提供了一个坚实的药性理论基础,在方剂中起到了其独特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药药性包括中药的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或无毒等多个方面,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药物作用的性质和特点,药物的这种"性—效相关性"也正是中药所具有的独特属性。明代诸多医家对药物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传统药性理论进一步阐释与发挥,并将药性理论广泛应用于释方和制方。明代医家在前代医家经验基础之上总结提出的药性组方理论是对传统药性理论的进一步丰富与扩充,对不断完善组方配伍理论以及指导后世临证组方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杲在《脾胃论》中所记载的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图既继承了张元素的学术思想,又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有所发挥,并进一步用五行理论将升、降、浮、沉与四时相配,且独重视脾胃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以此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深入研究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图的原理,充分理解补中益气汤、清暑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著名代表方剂的应用是学习李杲学术思想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升降浮沉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升降学说在中药学领域中的具体体现。了解中药升降浮沉之性,对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性味、归经、升降浮沉及有毒、无毒等。升降浮沉作为中药的性能之一,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医药典籍,众多医药学家论及药物的升降浮沉,一般都着力于阐述药物的自身气味厚薄与升降浮沉的关系及具体药物之性,而对升降浮沉本身未予明确解释。现代中药学文献,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编辑出版的有关中药学的教材及讲义,对升降浮沉的药性理论均予以概括与总结。如60年代影响较大的全国统编二版《中药学》对中药的升降浮沉作了如下解释:“各种疾病在病机和证候方面,常常表现  相似文献   

9.
升降浮沉是中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世医家分别从理论及临床应用方面加以阐发,不断充实升降浮沉理论,使其日臻成熟与完善。李东垣《脾胃论》所载补中益气汤,亦被后世奉为治疗“中气下陷”证的主方。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出了“大气下陷”一词,并针对此证创立了专方升陷汤。两者同为“气陷”证而设,然其内涵又有不同。依据升降浮沉理论于脏腑、药物之用,通过补中益气汤与升陷汤的组方思路探析,比较治则治法之不同,分析其所治气陷证之别。升降浮沉理论贯穿于此二方的理论思想和制方用药方法,对充实、完善中药药性理论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益气升阳理论是李东垣脾胃学说的核心理论,其着眼于脾胃,立足于升降,取法于阴阳。李东垣基于该理论提出了"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的益气升阳治法,并随证制方创制了补中益气汤、清暑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散火汤、清燥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调中益气汤等益气升阳的名方,在治疗现代脾胃病及其他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医理论肇始于《黄帝内经》,其中对气机升降理论的阐发主要包括以天地上下阐释升降、言人体功能蕴含升降、明自然万物不离升降3个方面;对气机升降理论的描述具有重自然与人体、轻药物的特点。易水学派张元素以《黄帝内经》气机升降理论为基础,创立升降浮沉药性理论体系。张元素受“天人相应”影响,将药物放置于天地四时之中,法四时之气运动特征,提出药物具有升降浮沉作用趋势;将药物气味与天地阴阳相对应,以“气交”理论阐发药物升降浮沉之理论;以“五脏苦欲补泻”为基础,在药味补泻的基础上增添药气补泻,通过气、味奠定药物升降浮沉的大体趋势,从而调节脏腑气机。张元素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的提出,丰富了《黄帝内经》药物气机升降的内容,为后世药性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肺主宣发肃降的生理特点、肺系病升降失常的病机表现以及归肺经药物在肺系病证治疗中所表现出来的药性趋向,决定了中药升降浮沉药性理论对肺系疾病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肺失宣肃"是肺纤维化发生的病机关键,结合麻黄、五味子调节肺气升降的临床应用,提出肺系病临证用药需重视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灵活选用麻黄、五味子治疗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13.
升阳益胃汤证治辨析与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垣《脾胃论》所创升阳益胃汤系针对脾胃气虚而立方。论述了该方三方面的用药思路,即甘温除热、补中升阳;升降相因、寓降于升;肺脾同调、培土生金。知常达变,将升阳益胃汤辨证运用于内伤杂病的治疗,每获良效。并介绍了此方论治反复口腔溃疡、慢性胃炎、咳嗽的三则临床验案。  相似文献   

14.
清代诸多医家将药物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传统药性理论融入到组方配伍理论之中,广泛应用于释方和制方,促进了中医组方配伍理论的快速发展,使其日趋成熟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升降浮沉【概念与涵义】升降浮沉本来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升和浮、沉和降的运动趋向,分别相近。升与阵、浮与沉各相对应。借用形容物质运动方式的升降浮沉概念,来说明中药的性能,并以此归纳中药作用的规律性,配合性味学说指导中药的临床应用,这就是药性学说里的升降浮沉理论。因此,升降浮沉是说明中药作用趋向性的说理工具。  相似文献   

16.
刘敏  唐德才 《辽宁中医杂志》2010,(12):2326-2327
升降浮沉和归经是中药药性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将引经理论与升降配伍相结合进行深入研究,对中药药性理论的基础研究及靶向给药思想的研究具有深远意义。以引经药桔梗、牛膝升降配伍为例,以血府逐瘀汤为代表方,通过分析归纳其引经的历史沿革、配伍意义、实验研究等内容,对其"载药上行"及"引药下行"作用进行简要辨析,为阐明揭示中药引经理论的作用实质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气(脾胃)-四维(肝、心、肺、肾)”的中气理论思维模型是黄元御医学理论的根基。中气理论对黄元御药性理论影响颇深,在《玉楸药解》一书中,黄元御将中气理论广泛发挥,利用中气理论解释部分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将药物的升降浮沉与涉及脏腑相关联,使升降浮沉的阐释更为精确具体。《玉楸药解》自然属性之下又依归经排序的分类方式,以临床为出发点,为现代以功能为主系统的中药分类做了有益的探索。黄元御还坚决反对滥用剧毒药物,他天人相应、重土崇阳的思想在药性理论中也有具体表现。总体来说,黄元御并没有脱离传统药性理论范畴,而是立足于经典传统,将中气理论广泛发挥,试图将脏腑气机运动与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相关联,为现代药性理论的发展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中药升降浮沉是中药性能之一。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的建立,一方面丰富补充了中药药性理论;另一方面,也补充和发展了中药的临床用药原则,有助于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物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中药升降浮沉药性判别,建立中药升降浮沉药性与中药成分的相关关系。方法 依据已有结论“中药寒热药性的物质基础是中药成分”提出假说:中药升降浮沉药性的物质基础也是中药成分。实验筛选54味升降浮沉药性明确的中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紫外指纹图谱表征中药成分,应用主成分分析(PCA)提取药性相关的成分信息,引入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建立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药升降浮沉药性判别模型。结果 基于交叉验证和网格寻优算法,支持向量机算法参数c和g都为0.5时模型最优,训练集分类准确率为80.77%,测试集分类准确率为80%,模型稳定性评价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2。结论 经实验验证,此实验构建的判别模型稳定性较好,判别模型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20.
升降浮沉学说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金元以来,中药的升降浮沉学说已逐渐成为指导中医临床处方用药的基本法则之一.《黄帝内经》有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