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 了解汉中市2018—2021年食品样品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BC)的污染状况,为食品监管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胞杆菌检验》(GB 4789.14—2014)的方法,采集汉中市2018年1月—2021年12月辖区203份食品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8类203份食品样品检出46株蜡样芽孢杆菌,阳性检出率为22.66%。各类食品样品均有蜡样芽孢杆菌检出,不同类型食品样品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92,P>0.05),其中外卖配送餐中阳性检出率最高(31.82%),学生午餐检出率最低(10.00%);第2季度和第3季度蜡样芽孢杆菌阳性检出率最高,不同季度蜡样芽孢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7,P>0.05);蜡样芽孢杆菌阳性样品含菌数在8类食品样品的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9,P<0.05),含菌数<102CFU/g的32份,占阳性菌株的69.57%,含...  相似文献   

2.
2003年8月24日,沈阳市某大型酒店举行婚礼宴会,发生了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证实为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3.
目的查清一起家庭式食物中毒的原因,分析家庭食物中毒的特点及其规律,为该类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和处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卫生学调查方法,同时采集相关样品送实验室检测。结果该家庭7口人,进食隔夜米粉5人均发生食物中毒,其余2人不食不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呕吐物为进食物,排水样便、无浓球及血便,伴有头晕与乏力。所有患者在当天早餐均进食置冰箱保存的隔夜米粉,样品剩余隔夜米粉与5份患者呕吐物蜡样芽孢杆菌检测呈阳性,5份患者血清凝集抗体滴度增长大于8倍。结论此次事件是进食了未经彻底加热的隔夜米粉引起的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应加强食物中毒知识的宣传,提高居民卫生防范意识,隔夜食物进食前必须彻底加热是预防该类食物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确定一起因食用凉皮引起的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方法:GB /T4789-2003食品微生物检验,GB /T4789-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结果:从一份黄瓜1份剩余食物和3份呕吐物中检出蜡样芽孢杆菌,黄瓜中蜡样芽孢杆菌计数为6.2×106,剩余食物中蜡样芽孢杆菌计数为6.1×107,呕吐物中蜡样芽孢杆菌计数为7.0×107。结论:此次食物中毒是由蜡样芽孢杆菌污染食物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一起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一起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研究探讨流行因素及病原学.方法:按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方法,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细菌学鉴定方法.结果:本次食物中毒,中毒食物为炒米饭;临床表现以呕吐为主,占发病人数的88.71%;病原学检查为蜡样芽孢杆菌,中毒食物中蜡样芽孢杆菌菌落为2.4×106/g.结论:蜡样芽孢杆菌污染食品,在适宜的温度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食物中毒,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2008年6月20日,吉林省东丰县猴石镇某酒店招待集体就餐发生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事件,共有48名就餐者先后发病,最短潜伏期约4小时,最长潜伏期10小时30分,发病呈单峰型分布。主要症状为恶心(占52.08%)、呕吐(占10.42%)、腹痛(占89.58%)、腹泻(占83.33%)。中毒餐次确定为6月20日午餐。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致病菌检测及菌落计数),依据WS/T82——1996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确定本次食物中毒为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8.
目的 2012年10月17日某高级中学出现多例以腹泻、腹痛为主要症状的病例,查找本次事件的发生原因,控制事件发展。方法对食物中毒者剩余食物进行病原学检测,同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16日的晚餐(X2=6.36,P=0.01)是可疑餐次,青瓜炒蛋为可疑食物(X2=5.82,P=0.02)。16日晚餐13种食物中,有9种食物检出蜡样芽胞杆菌。16、17日两日早餐、中餐的部分食物中也检出蜡样芽孢杆菌。厨师、食物加工工具、器皿中均检出蜡样芽孢杆菌。血清学分型,结果均为蜡样芽孢杆菌10型。结论这是一起持续暴露模式的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一起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探讨其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结合病人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肛拭粪便样本、剩菜中均检出蜡样芽孢杆菌。结论这是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0.
李勇  李仁波 《当代医学》2008,14(23):177-177
2008年6月20日.吉林省东丰县猴石镇某酒店招待集体就餐发生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事件.共有48名就餐者先后发病,最短潜伏期约4小时.最长潜伏期10小时30分.发病呈单峰型分布.主要症状为恶心(占52.08%)、呕吐(占10.42%)、腹痛(占89.58%),腹泻(占83.35%).中毒餐次确定为6月20日午餐.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致病菌检测及菌落计数).依据WS/T 82--1996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确定本次食物中毒为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预防控制食物中毒的事故发生,保障学生的饮食卫生安全。方法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对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确定为一起呕吐型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结论吴忠市学校附近早点摊点卫生监督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和漏洞,必须加强卫生监督管理预防控制食物中毒的事故发生,从而保障学生的饮食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2.
2004年8月25日,沈阳市某会馆员工在食用晚餐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等症状。调查中还发现未食用晚餐的员工未发病,凡发病均食用了晚餐。经补液抗菌及对症治疗,72小时后全部痊愈,无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13.
一起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1月9日,唐山市XX中学6例学生在食堂进食加热不彻底的蛋炒米饭后,出现恶心、乏力、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经治疗后,病情均已好转,经流行病学个案调查,临床症状分析和实验室细菌学检验,确定为一起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学生午餐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污染情况,携带毒力基因特征以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2021年5—9月,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孢杆菌检验》(GB 4789.14—2014)方法进行分离鉴定。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学生午餐中检测出的20株蜡样芽孢杆菌进行12种毒力基因检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蜡样芽孢杆菌阳性检出率为24.39%,采集的凉拌菜、盒饭、热菜、熟制米面制品中均有检出。检测的20株蜡样芽孢杆菌中毒力基因携带率为100.00%,90.00%的菌株同时携带2种以上毒力基因,nheB携带率最高为90.00%,其次为nheC和cytK分别为65.00%和40.00%。蜡样芽孢杆菌对氯霉素、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四环素、万古霉素、庆大霉素敏感率为100.00%,红霉素敏感率为55.00%、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敏感率为35.00%,对克林霉素100.00%中介,对氨苄西林、青霉素100.00%耐药。结论 学生午餐中存在蜡样芽孢杆菌污染情况,且毒力基因携带率高,存在引发食源性疾病风险。氯霉素、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四环素、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承德市餐饮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污染状况及其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为食源性致病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2020年在街头摊点、小吃店、超市、饮品店、饭店、快餐店采集的熟制米面制品、寿司、饮料、甜品4类183份餐饮食品,按照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孢杆菌检验》(GB 4789.14—2014)第一法平板计数法进行蜡样芽孢杆菌计数,并采用PCR法对分离鉴定的19株蜡样芽孢杆菌进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餐饮食品蜡样芽孢杆菌的检出率为10.4%,寿司和熟制米面制品蜡样芽孢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5.0%和18.0%。不同流通环节中街头摊点和小吃店蜡样芽孢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8.2%和28.2%,超市、饮品店、饭店、快餐店未检出蜡样芽孢杆菌。19株蜡样芽孢杆菌检出携带毒力基因菌株14株,其中6株携带呕吐型肠毒素cer和ces检出率分别为21.1%和15.8%。8株携带腹泻型肠毒素HblA、nheA、nheC检出率分别为10.5%、26.3%、31.6%。结论 承德市餐饮食品存在蜡样芽孢杆菌污染情况,有一定的生物安全风险,有关部门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16.
2004年9月7日,百色市某校学生食堂发生一起82例食物中毒事件,所有患者为蜡样芽孢杆菌中毒,经对症治疗处理,治愈出院。现将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李勇  李仁波 《当代医学》2008,14(12):177-177
2008年6月20日,吉林省东丰县猴石镇某酒店招待集体就餐发生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事件,共有48名就餐者先后发病,最短潜伏期约4小时,最长潜伏期10小时30分,发病呈单峰型分布。主要症状为恶心(占52.08%)、呕吐(占10.42%)、腹痛(占89.58%)、腹泻(占83.33%)。中毒餐次确定为6月20日午餐。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致病菌检测及菌落计数),依据WS/T82——1996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确定本次食物中毒为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8.
一起蜡样芽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学校食堂预防疾病的措施,提出更好的食堂剩余食品的卫生监督管理意见。方法对百色城内某校一起82名学生集体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食堂现场卫生学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校850名学生中有82名发生食物中毒,患病率为9.65%,男女之比为45∶37。调查发现中毒学生都食用了当天剩余并继续利用的食品。在进餐后10~22h内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67.07%。所有中毒者经抗菌、对症治疗后2~4天内康复,无死亡病例。实验室在剩余米饭样本中检出蜡样芽胞杆菌,菌落数在106个/g以上。结论食堂剩余米饭在室温下放置时间过长可致蜡样芽胞杆菌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再次食用时不加热或加热不彻底可引起食物中毒。今后应加强对食堂食品加工销售的卫生监管力度,杜绝学生食用未经加热或加热不彻底的剩余食品,同时加强食品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提高食品经营者的卫生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9.
唐广心  黄薇 《大家健康》2013,(13):67-68
目的 2012年10月17日某高级中学出现多例以腹泻、腹痛为主要症状的病例,查找本次事件的发生原因,控制事件发展。方法对食物中毒者剩余食物进行病原学检测,同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16日的晚餐(X2=6.36,P=0.01)是可疑餐次,青瓜炒蛋为可疑食物(X2=5.82,P=0.02)。16日晚餐13种食物中,有9种食物检出蜡样芽胞杆菌。16、17日两日早餐、中餐的部分食物中也检出蜡样芽孢杆菌。厨师、食物加工工具、器皿中均检出蜡样芽孢杆菌。血清学分型,结果均为蜡样芽孢杆菌10型。结论这是一起持续暴露模式的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一起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按照卫生部制定食源性疾病调查登记表和GB/T4789《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方法》进行.结果 受检样品有米饭1份,包子1份,热干面原料1份,呕吐物2份.其中有1份呕吐物中检出蜡样芽胞杆菌.结论 本次食物中毒是1起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