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小冬  林小永  王慈香 《新中医》2017,49(5):129-131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护理干预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18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统计2组骨折痊愈时间,观察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熏洗联合护理干预可显著缩短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患者的骨折痊愈时间,改善肩关节功能,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结合异体腓骨植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PH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汕头市中心医院骨科治疗的PHF患者43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将接受肱骨近端锁定钢板(PHILOS)治疗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PHILOS、异体腓骨植骨治疗的2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结果:术前两组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0.74±0.32)分低于对照组(1.26±0.58)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88.69±5.70)分高于对照组(72.34±4.1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8.70%、30.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PHF患者接受PHILOS、异体腓骨植骨联合治疗有助于缓解疼痛、加快骨折愈合,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且未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药物及康复训练治疗基础上,比较浮针疗法刺激肌筋膜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MTrP)与常规电针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将72例单侧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35例)和电针组(37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两组患者均在术后第2天予以干预,浮针组于患肢处触及MTrP,并用浮针在其周围进行扫散;电针组取患侧合谷、曲池、外关穴,予以电针治疗,选用疏密波(4 Hz/20 Hz)。每天治疗1次,共治疗2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Constant肩关节评分、MTrP数量变化,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评价患侧肩关节疼痛及功能状态。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均降低、Constant评分均升高、MTrP数量均减少(均P0.05),但浮针组的改善程度优于电针组(均P0.05);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比较,浮针组VAS评分降低、Constant评分升高(P0.05),电针组VAS评分降低(P0.05)。结论:浮针疗法有助于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康复,其疗效优于常规电针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博罗县人民医院2010年2月至2017年2月治疗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观察组实施锁定加压钢板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解剖钢管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及临床手术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比观察组低,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观察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疼痛感,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后腕关节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120例桡骨远端骨折后腕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药熏洗+中医手法治疗)和对照组(中医手法治疗),各6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8.33%(P0.05)。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后腕关节功能障碍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并肩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58例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早期加服中药,后期康复中亦引入中医康复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3、7、14 d VAS评分,住院时间,平均治疗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Neer评分和康复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综合疗法对常规治疗方案进行优化,可有效提高治疗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常规消肿、止痛治疗,观察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对比两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恢复指标、患者满意度、VAS疼痛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第1d、术后第6周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t=0.283、0.413,P> 0.05);观察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第2周、术后第4周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外旋、外展、前屈上举各项肩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肌力、活动范围、日常生活水平各项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生理、心理、躯体、社会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急性疼痛、水肿、血肿、创伤性关节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Χ2=18.942,P> 0.05)。结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经活血方熏蒸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的疗效。方法将86例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3例。两组均行切开复位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组于切口拆线后3 d后加行中药方温经活血方熏蒸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肩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P0.05)。结论温经活血方熏蒸可促进局部血运、改善体虚、舒经通络、祛风除湿,有利于加快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早期愈合,且加用中药治疗可提高患儿肩关节功能的恢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邱斌  唐小波 《四川中医》2020,38(9):139-142
目的:观察杨氏骨科手法加小夹板非手术治疗Neer3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分析了成都骨科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120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2例,女性68例年龄60~84岁,平均72岁。骨折按照NEER分型~([1]):三部骨折96例,四部骨折24例。其中杨氏骨科手法加小夹板非手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60例(A组),锁定钢板手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B组)。比较两组患者在肩关节恢复情况的不同。结果:两组病例均得到6~12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8个月。两组病例的肩关节外展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肩关节曲屈、伸展、外旋、内旋、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式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均能获得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将疼痛管理联合阶段性康复训练应用于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护理中,探讨对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 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108 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作为研 究对象,采取档案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4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 施疼痛管理联合阶段性康复训练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肩关节功能、主动屈曲度、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 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观察 组患者主动屈伸活动度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通过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患者实施疼痛管理联合阶段性康复训练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肩关节功能,增加其主动屈 伸活动度,缓解其疼痛程度,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梅伟  王培民  张立 《江苏中医药》2017,49(12):45-47
目的:观察甩肩法配合"易层"贴敷保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甩肩法,每日6次,每次30min,持续4周;配合三色敷药和三黄油膏"易层"贴敷,每次贴敷12h,每日更换1次,持续4周。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术后第2天开始功能锻炼,每日3次,每次活动30min,持续4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骨折骨性愈合时间,并在骨性愈合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采用肩关节Constant评分量表评估肩关节功能。结果:治疗组骨折骨性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骨性愈合后各时段肩关节Constan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甩肩法配合"易层"贴敷保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与手术疗法配合功能锻炼在恢复患者肩关节功能方面并无统计学差异,但前者能明显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且费用低廉,无手术创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舒筋活血方熏洗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6例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筋活血方熏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onstant-Murley (CMS)疼痛(P)、日常生活能力(ADL)、关节活动(ROM)、肌力(MMT)评分及总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9.17%(P<0.05)。治疗前,2组肩关节功能P、ADL、ROM、MMT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筋活血方熏洗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效果显著,可缓解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手术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用手术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熏洗。结果:3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Mayo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可显著减轻疼痛、改善功能、加速伤口愈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甩肩疗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与钢板内固定术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收治的41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其中17例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组),24例行甩肩疗法治疗(甩肩治疗组)。对比两组病例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Constant评分。结果:两组年龄、性别、骨折分型无明显差异(P0.05)。甩肩治疗组住院时间为(10.75±1.70)d明显短于手术组(14.65±2.37)d,骨折愈合时间为(13.96±1.20)周短于手术组(15.71±1.05)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术后6月肩关节Constant评分中疼痛评分,ADL,ROM,肌力及Constant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甩肩疗法治疗NeerⅡ,Ⅲ型的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类似,但甩肩疗法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较短,操作简便,费用低廉,能尽可能减少对肩关节软组织的二次损伤,避免手术引起的创伤加重及血运破坏,从而有利于促进软组织功能的恢复以及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液压扩张法联合针刀镜松解术治疗原发性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6例原发性冻结肩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行液压扩张法联合针刀镜松解术治疗,对照组行全麻下手法松解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采用VAS疼痛评分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情况,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VAS)低于治疗前,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液压扩张法联合针刀镜松解术能显著提高原发性冻结肩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温经活血方熏蒸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中医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经活血方熏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随访Neer评分优良率及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等。结果对照组和中医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96.60±12.95)d,(81.24±10.33)d;中医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中医组患者术后Neer评分优良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4%(P0.05)。两组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比较,中医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温经活血方熏蒸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肩关节功能,并有助于促进活动范围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中药熏洗加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采用中药熏洗加手术治疗,对照组40例仅采用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视觉模型评分(VAS)、HAMD抑郁评分和HAMA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76%,显著低于对照组22.50%(均P<0.05).结论 中药熏洗加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情绪和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通络止痛方熏洗治疗跟骨骨刺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9年3月间到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医院门诊接受诊治的216例跟骨骨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08)和研究组(n=108),对照组采用局部封闭治疗,研究组采用通络止痛方熏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26%(91/108),研究组为93.52%(101/108),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VAS疼痛程度评分为(4.07±0.37)分,研究组为(3.12±0.2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1%(8/108),研究组为9.26%(10/1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9.26%(10/108),研究组为2.78%(3/108),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通络止痛方熏洗治疗跟骨骨刺,可以改善治疗效果,缓解疼痛症状,防止病情复发,并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温通方外敷联合理筋通络手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22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1例。对照组采用理筋通络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温通方外敷治疗,观察两组VAS评分、肩关节Melle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干预后VAS评分和肩关节Melle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4%,高于对照组的80.33%(P0.05)。结论:对于粘连期肩周炎患者,实施温通方外敷联合理筋通络手法治疗,疗效较好,患者疼痛改善明显,肩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活络止痛软膏局部涂擦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和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功能Constant Murley评分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VAS评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 Murle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络止痛软膏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有一定疗效,能有效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