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癌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胆囊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我院自1992年至今因胆囊息肉或胆囊癌手术的患者,总结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论:(1)胆囊胆固醇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在临床上鉴别困难;(2)胆囊腺瘤性息肉癌变不是胆囊癌发病的主要因素;(3)B超是诊断胆囊息肉的可靠手段;(4)胆囊腺瘤性息肉和胆囊癌者存在血型分布特征,提示基因在发病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重视与胆囊良性疾病并存的原发性胆囊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原发性胆囊癌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又无特异检查方法,因此,临床上常只诊断为胆囊炎、胆石症、胆囊息肉等良性疾病,国内报告原发性胆囊癌漏误诊率高达83.5%[1]。我院1991年1月~2001年1月共行胆囊切除术1580例,确诊原发性胆囊癌37例,其中33例术前诊断为胆囊良性疾病,术中、术后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胆  相似文献   

3.
隐匿性胆囊癌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隐匿性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自1997年10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的13例隐匿性胆囊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3例均因胆囊良性疾病行开放性手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胆囊癌;其中高分化腺癌2例,中分化腺癌3例,低分化腺癌3例,乳头状腺瘤癌变5例;术后随访1~5年,3例死亡,现存活10例。结论术中对于胆囊标本的仔细检查有助减少隐匿性胆囊癌的漏诊率;单纯胆囊切除仅适用部分隐匿性胆囊癌,Ⅱ期根治性手术可作为备选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原发性胆囊癌超声漏误诊原因分析,提高超声诊断原发性胆囊癌的准确率.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而术前超声漏误诊的原发性胆囊癌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超声漏误诊的13例原发性胆囊癌中,3例漏诊,10例误诊(胆囊腺瘤3例,肝内占位病变3例,慢性胆囊炎2例,胆囊息肉1例,胰头癌1例).结论:超声医生仔细观察胆囊的形态、边界、内部情况,胆囊壁的厚度、连续性、回声特点以及有无转移,对声像图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并合理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高原发性胆囊癌超声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意外胆囊癌的漏诊产生原因、防治措施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2007年14例意外胆囊癌临床资料。结果:低分化腺癌5例,中分化腺癌3例,黏液腺癌1例,低分化腺癌并腺瘤2例,胆囊腺瘤型息肉部分癌变1例,乳头状腺癌1例,胆囊管状腺瘤部分癌变1例。结论:应重视并发胆囊癌的其他疾病,合理选用辅助检查,全面采集病史,对病情的全面分析,术中剖检胆囊,疑癌变快速送病检是防止意外胆囊癌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陈钰生 《临床荟萃》1994,9(19):887-887
自1984年~1992年底共收住经外科手术治疗并病理报告证实的原发性胆囊癌52例,临床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报道日渐增多,胆囊腺瘤因具有较高的癌变率和不易与早期胆囊癌鉴别而受到临床重视。本院自1991年1月至2006年6月共诊治腺瘤癌变1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胆囊癌临床较少见,早期缺乏特殊的症状和体征,术前甚至术中很难确诊,我院1979~1985年收治的6例原发性胆囊癌,术前均误诊,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例,女4例,年龄44~70岁。主要临床症状:黄疸5例,右上腹痛4例,消化功能紊乱3例。本组6例分别误诊为胆囊炎、胆石症、上腹部包块。根治性切除1例,姑息性切除2例,剖腹探查仅取组织活检3例。6例病理检查皆为胆囊腺癌,其中4例伴胆囊结右。讨论一、原发性胆囊癌被并发病症状所掩盖是误诊  相似文献   

9.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隆起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236例病灶大于0.6cm的胆囊隆起性病变,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多切面观察病灶处彩色血流信号,检测血流频谱。结果 胆囊腺癌病灶内均可检测到动脉血流信号,而胆囊腺肌症、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病灶内均未检测到血流信号。15例胆囊腺瘤中仅1例检测到动脉血流信号,其RI值明显低于胆囊癌。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对胆囊隆起性病变性质的鉴别,特别是较大的腺瘤与早期胆囊癌的鉴别,弥补了常规二维超声检查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胆囊癌12例临床分析何铨儒魏捷王申斌1986年~1995年共收治胆囊疾患1274例,手术证实原发性胆囊癌12例,占0.94%。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12例胆囊癌中,男5例,女7例,男女之比为1∶1.4。最小年龄47岁,最大年龄70...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胆囊癌的胆囊动脉血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准确率,观察和分析胆囊肿瘤和胆囊动脉的血流参数。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对37例原发性胆囊癌和6例胆囊腺瘤的供养动脉和胆囊动脉的血流动态变化进行检测,并与30例正常人的胆囊动脉血流参数对照。采用指标为:最大流速(Vmax),最低流速(Vmin),平均流速(Vmean),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流速峰谷比(A/B值)。结果:原发性胆囊癌组的胆囊动脉及供养动脉血流的流速及A/B值均增高(P<0.005),肿瘤供养动脉血流的RI和A/B值均高于胆囊腺瘤组。结论:高阻,中高速的胆囊动脉血流是原发性胆囊癌的特征性表现,而肿瘤供养动脉血流是胆囊肿瘤与伪瘤样病灶鉴别诊断的可靠征象。  相似文献   

12.
胆囊实性占位性病变的超声造影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低机械指数实时超声造影在胆囊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4例二维超声发现胆囊壁局部增厚、异常回声结节、可疑胆囊癌患者进行低机械指数实时超声造影。结果:造影提示:胆囊癌32例、胆囊良性病变7例、胆囊泥沙样结石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胆囊癌30例,良性病例9例(胆囊息肉1例,胆囊腺瘤5例,胆囊腺瘤样增生2例,胆囊特异性肉芽肿1例),胆囊炎5例。超声造影诊断胆囊癌的敏感性97.10%,特异性100%,准确性93.80%。83.33%的胆囊恶性肿瘤表现为快速充填快速消退型,10.00%胆囊恶性肿瘤表现为慢速增强快速消退型。结论:超声造影在诊断胆囊占位性病变和鉴别胆囊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方面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治经验,探讨早期诊断策略。方法:对24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早期无特异的临床表现,70.3%与胆囊结石合并存在。胆囊结石病史长达1月~20+年。平均11.4年:24例行B超检查提示4例有胆囊窝内较强回声团。12例干手术前行CT扫描有6例提示胆囊癌。本组早期胆囊癌(Ⅰ期和Ⅱ期)仅占12.5%。而晚期(Ⅲ、Ⅳ、Ⅴ期)占87.5%。结论: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原发性胆囊癌的发生与胆囊结石的长期存在有明显相关性;B超检查是原发性胆囊癌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CT的早期诊断作用可能不如B超;对高危人群及时进行B超和/或CT等影像学检查并实施手术治疗及术中病检,可望早期诊断原发性胆囊癌。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我院1987年1月~1999年1月共收治原发性胆囊癌60例。现就其诊断与治疗探讨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0例,男20例,女40例,年龄40~75岁,平均63.5岁,50岁以上50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痛58例,黄疸25例,右上腹包块12例,腹水10例,发热8例。合并胆囊结石50例,其中胆囊结石病史超过5年16例。B超检查提示胆囊占位性病变24例,胆囊单发息肉直径1~1cm4例。行CT检查20例,诊断正确18例。本组60例中有2例因全身情况差或广泛转移未行手术治疗,其余58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急症手术…  相似文献   

15.
尹卫民  陈刚  周建新 《实用医学杂志》2002,18(11):1212-12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原发性胆囊癌 92例 ,分析本组病例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 :胆囊癌治疗效果差 ,全组术前诊断率为 5 6.5 % ,手术切除率仅 40 .0 %。胆囊癌与胆囊结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结论 :原发性胆囊癌的预后很差 ,选择高危人群预防性胆囊切除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胆囊癌、胆囊腺瘤性息肉和慢性胆囊炎组织中p53、β-catenin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5月到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胆囊癌患者,20例胆囊腺瘤性息肉患者,2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三组患者胆囊组织中p53、β-catenin基因的表达和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胆囊癌组胆囊组织中p53、β-catenin基因的表达阳性率61.7%(37/60)、68.3%(41/60)显著高于胆囊腺瘤性息肉组35.0%(7/20)、40.0%(8/20)和慢性胆囊炎组10.0%(2/20)、5.0%(1/20)(P0.05),而胆囊腺瘤性息肉组胆囊组织中p53、β-catenin基因的表达阳性率又显著高于慢性胆囊炎组(P0.05);胆囊癌组织中p53、β-catenin基因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Nevin分期、侵犯周围组织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胆囊癌组织中p53、β-catenin基因的表达较高,与肿瘤分化程度、Nevin分期、侵犯周围组织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检测p53、β-catenin基因表达水平可为胆囊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的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囊癌的外科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治疗的60例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治资料。结果本组行B超或CT检查,诊断为胆囊癌的符合率分别为69.3%、72.5%;行剖腹探查及取活检术24例,单纯胆囊切除术17例,4例行胆道内支架植入内引流术。病理学检查示腺癌39例。随访41例,1年内死亡22例,2年内死亡12例,3年内死亡6例,1例存活5年以上。结论手术是治疗原发性胆囊癌的首选方法,早期诊断和早期根治性手术对提高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胆囊癌16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曙涛 《临床医学》2009,29(9):110-111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囊癌的常见误诊原因,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术中发现的16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术前均误诊,经术中病理证实为胆囊癌。行单纯胆囊切除术2例,胆囊癌根治术12例,胆囊姑息切除加肝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2例。结论临床医师应熟悉胆囊癌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胆囊癌的诊断意识和能力,减少对胆囊癌的误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临床特点,分析其术前误诊为胆囊结石和漏诊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南充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原发性胆囊癌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中以右上腹部持续疼痛就诊15例,以黄疸就诊2例,以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体重明显减轻和乏力就诊3例;发现腹部肿块1例。术前确诊8例,疑为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2例,误诊为胆囊结石5例,漏诊5例。20例行单纯胆囊切除4例,胆囊切除与部分肝组织切除、部分淋巴结清除11例,胆囊外T管引流手术5例,均经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和(或)术后常规病理检查证实胆囊癌。20例中术后出现胆瘘1例,脓肿1例,手术切口感染3例,均给予相应治疗痊愈。20例出院前存活率100.0%;随访1~5年,中位随访时间2.3年,至随访结束时存活14例,死亡6例。结论胆囊癌和胆囊结石临床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易误诊。临床上对具有胆囊癌高危因素的患者需定期行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行有创性检查,以减少或避免原发性胆囊癌误诊。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胆囊癌(以下称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由于早期胆囊癌无特殊临床症状,易与胆道结石及胆囊炎相淆,易误诊。我院自1996年至2006年间因胆囊疾病行胆囊切除术2149例,其中胆囊癌23例,有11例为术前误诊,现就其误诊原因及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