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广州市常见鼠传疾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鼠传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收集广州市2011-2015年常见鼠传疾病报告病例基本信息,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1-2015年广州市共报告4种鼠传疾病病例4 547例,其中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恙虫病、钩体病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0.00/10万、1.02/10万、6.01/10万、0.05/10万。出血热和恙虫病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中心城区出血热发病构成较大,恙虫病和钩体病发病以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区域为主。出血热和恙虫病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钩体病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为主。结论广州市2011-2015年常见鼠传疾病发病水平整体相对平稳,呈小幅下降趋势,但发病风险仍然存在,需继续加强监测和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州市儿童恙虫病流行特征,为儿童恙虫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系统收集2006-2014年广州市恙虫病的发病资料,描述不同性别、年份的发病率;分析儿童恙虫病发病的季节趋势、空间聚集性;比较不同年龄段儿童发病到确诊间隔的差异。结果 2006-2014年广州市共报告儿童恙虫病病例270例,年均发病率为3.01/10万;男女儿童发病率分别为3.41/10万和2.52/10万;幼儿、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发病率分别为3.43/10万、2.94/10万和2.75/10万。其季节性集中度和圆形分布分别为0.5 318和0.5 137,流行期为每年的6月19日~10月31日。幼儿、学龄前和学龄儿童的发病到确诊间隔分别为(11.52±20.0)、(7.73±8.90)和(6.86±6.64)d,不同类型儿童发病到确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69,P<0.05)。结论广州市儿童恙虫病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性,且主要集中于农村区域,不同年龄段发病到确诊时间差异较大,应加强对儿童恙虫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州市恙虫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恙虫病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市2012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上报的恙虫病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2年广州市报告恙虫病病例910例,年报告发病率7.4/10万;死亡4例,病死率为0.44%。病例以40岁及以上人群为主,占79.63%;农民占发病总数的52.09%;5-10月为发病高峰,占87.13%;南沙区、从化市、增城市、花都区和番禺区为恙虫病的高发地区,占发病总数的75.49%;4例死亡病例均因多脏器衰竭死亡。结论2012年广州市恙虫病流行主要集中在40岁及以上的农民,季节性与地区性明显,夏秋季的农村地区是防制重点,应采取规范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重症或死亡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云浮市2006-2012年恙虫病疫情资料,为开展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云浮市2006-2012年恙虫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2年云浮市全市共报告恙虫病例567例,死亡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42/10万,2006-2012年各年报告发病率依次为0.13/10万、0.26/10万、2.70/10万、2.67/10万、3.30/10万、5.21/10万和9.54/10万,发病率逐年升高。5-11月为发病高峰期,病例主要集中在云安县(346例)和云城区(176例),所报告病例数占总数的92.06%;男性247例,女性320例,男女性别比为1∶1.30;40岁以上年龄组为主报告病例数472(占83.25%);职业以农民为主报告病例数498(占87.83%)。结论云浮市恙虫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建议加强恙虫病的监测,对高危人群开展健康教育以降低发生恙虫病流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广州市白云区2015—2020年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广州市白云区2015—2020年流感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广州市白云区2015—2020年累计报告流感病例53 798例,其中2019年报告30 331例,2019年12月报告发病率为327.82/10万,均为历年最高峰;广州市白云区2015—2020年累计报告流感暴发疫情15起,其中A型8起、B型6起、混合型1起;报告单位主要为小学(7起)和医院(6起);2015—2019年5年总体呈上升趋势(χ~2=262.586,P0.01);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0~4岁婴幼儿(40.90%),其次是5~9岁儿童(29.64%);2015—2019年所有传染病病例中,流感所占比例逐年上升,2019年达到50.80%,2020年下降至29.62%;各年各年龄发病数呈按年龄降低的趋势(χ~2=1 775.541,P0.01);报告病例中男性29 731例、女性24 067例,男女性别比例为1.24∶1;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散居儿童(35.68%)、学生(30.17%)、幼托儿童(18.07%),占总数的83.91%;0~19岁均为男性病例数多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6,P0.05);2015—2020年历年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6,P0.05);永平街、嘉禾街和太和镇是报告病例数最多的3个街镇。结论广州市白云区2015—2019年流感流行呈明显季节性,2020年流行强度显著降低。发病主要为0~9岁婴幼儿及儿童,为流感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描述2011—2019年内蒙古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完善防控风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内蒙古自治区2011-2019年风疹的发病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风疹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的分析。结果 2011—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累计报告风疹病例2 135例,平均发病率为0.947 2/10万,其中2012年报告发病率最高(2.522 5/10万),2017年报告发病率最低(0.051 6/10万),2011—2018年风疹发病基本呈下降趋势,但2019年风疹发病率出现反弹(1.562 7/10万);12个盟市均有病例分布,其中兴安盟平均发病率最高(2.111 1/10万),巴彦淖尔市平均发病率最低(0.139 3/10万);发病时间集中度M值=0.46,提示内蒙古地区风疹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4—6月份;男女性平均发病率比例为1∶0.77;2011—2014年0~<15岁儿童占此4年报告病例总数的63.8%(987/1 547),2015—2019年15~<25岁人群所占比例为69.2%(407/588),2019年15~<25岁人群所占比例为78.8%(312/396),发病年龄呈后移趋势;学生为主要发病人群,占报告发病的53.8%(1 149/2 135)。结论在内蒙古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重点地区建议加强卫生宣传教育与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针对15~<25岁人群与25~<30岁育龄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制定合理的含风疹成分疫苗补种策略,以预防风疹暴发流行与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近几年广州地区恙虫病流行特点及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恙虫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广州市各级医疗机构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恙虫病病例和区县疾控中心上报的恙虫病暴发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广州市2006-2010年共报告恙虫病1 648例,报告病例数呈逐年增加趋势,各年龄组均有发病,35岁以上病例占发病总数的77.67%,农民占病例总数的50.37%,5~10月为发病高峰,占全年发病数的82.34%,番禺、从化、增城、花都、白云区等农村或郊区是高发地区,占发病总数的74.77%。恙虫病暴发疫情1起。结论广州地区是恙虫病流行地区,2006-2010年流行强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与地区性,农民为发病主要人群,夏秋为发病高峰,防制重点应是夏秋季的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15-2019年南宁市高新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流行特征及规律,为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提取的2015-2019年高新区流腮报告发病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5-2019年高新区累计报告流腮病例34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0.38/10万,2019年达到高峰,发病率为159.82/10万;男女发病比例为1.55∶1;流腮有明显季节性,总体呈现两个发病高峰,主高峰在4-7月,次高峰在9-12月;病例主要集中在3~12岁,占病例总数的74.35%;347例病例中,60.47%的病例有腮腺炎成分疫苗(Mumps-containing Vaccine, MuCV)免疫史,其中82.69%仅有1剂次MuCV免疫。结论高新区流腮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学生和幼托儿童为防控重点人群,建议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并对重点人群实施2剂次MuCV接种策略,以降低流腮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州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报告的广州市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广州市2008-2012年共报告15 6895例手足口病病例,重症117例,死亡1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68.34/10万。其中2008年报告6 230例,发病率为57.02/10万;2009年报告14 149例,发病率为128.53/10万;2010年报告35 373例,发病率为319.14/10万;2011年报告46 141例,发病率为363.29/10万;2012年报告55 002例,发病率为431.34/10万。发病主要有两个高峰期,一个主要的高峰期集中在4~6月,另一个在9~10月。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及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的95.07%(149 160/156 895),其中3岁及以下儿童病例占发病总数的81.74%(128 247/156 895)。死亡病例均为9~32月龄儿童。2008-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实验室确诊病例11 826例,其中普通病例11 729例、重症病例97例。重症病例和普通病例病原构成存在差异,重症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EV 71)构成比为74.23%(72/97),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构成比为11.34%(11/97);普通病例中EV 71构成比为26.29%(3 084/11 729),Cox A16构成比为34.74%(4 074/11 729)。2008-2012年共发生聚集性病例疫情47起,托幼机构45起,占95.74%;聚集性病例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4~7月,共报告30起,占63.83%(30/47)。结论 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强度呈逐年增强趋势。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及以下儿童是发病主要人群,EV 71和Cox A16为主要病原,重症病例主要由EV 71引起。聚集性病例高发场所为托幼机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2016—2020年广州市黄埔区肺结核疫情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控肺结核疫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16—2020年广州市黄埔区肺结核病例的基础数据,采用Excel 2016建立数据库,SPSS 2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2020年广州市黄埔区共登记肺结核病例3 773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69.22/10万,每月均有病例报告,以散发为主;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37∶1;病例中流动人口占68.26%,高于常住人口(χ~2=10.778,P0.05);15~55岁组占报告发病总数的86.03%,各年龄组之间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6.955,P0.01);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比例最高,为44.79%;发病整体呈下降趋势,到2019年已经达到广州市"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58/10万以下的目标。结论 2016—2020年广州市黄埔区肺结核防控重点仍以男性、中青年、流动人口等人群为主,需继续提供政策支持及保障,防治结合,控制结核疫情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为控制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州市2011-2015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上报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广州市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69 496例,年发病率介于75.30/10万~146.72/10万之间,总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5岁以下年龄组占发病总数的79.01%。10月~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地区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白云区和增城区。实验室诊断病例占病例总数的16.11%,其中轮状病毒、腺病毒及两者合并感染分别占实验室诊断病例的67.27%、9.67%和12.33%。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28起,均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结论广州市2011-2015年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主要集中在0~5岁组散居儿童,秋冬季是其他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诺如病毒为主要病原体,存在轮状病毒和腺病毒交叉感染的情况。切断传播途径是有效控制其他感染性腹泻疫情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福建省2020年恙虫病流行特征,为恙虫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福建省2020年报告的恙虫病病例信息,采用WPS Office 2016和SPSS 20.0对恙虫病的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20年福建省共报告恙虫病病例1 317例,发病率为3.17/10万,死亡病例1例。发病高峰在6-10月,报告病例前三位的地市(漳州市、南平市、龙岩市)占病例总数的77.37%。发病数男女性别比为1.07∶1,发病年龄集中在40~<70岁(76.01%),以50~<60岁年龄段最多(31.44%)。职业以农民为主(76.92%)。结论 福建省恙虫病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集中性,应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的日常监测,采取干预措施,控制恙虫病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15—2020年濮阳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5—2020年濮阳市手足口病病例数据,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20年濮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6 736例,重症病例848例,死亡1例,年均发病率为121.38/10万。濮阳市手足口病呈隔年高发趋势,2016、2018和2020年为高发年。发病有明显的春夏季节性,呈单峰分布,2015—2019年濮阳市手足口病发病高峰为每年5月,2020年发病高峰后移至8月。濮阳市需重点防控区域为市城区(华龙区和开发区);按重症构成比分析,需重点防控区域为濮阳县和范县。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55∶1,以散居儿童为主,报告20 849例,构成比为77.98%;发病主要集中0~<5岁年龄组儿童,为24 824例,构成比为92.85%。病原学特征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各年份确诊手足口病病例的病原学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1.18,P<0.05),其他肠道病毒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其他肠道病毒和EV 71是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近5年甘肃省学生肺结核发病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我省今后开展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7年全国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中学生肺结核发病及基础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3—2017年,甘肃省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4.59/10万、12.79/10万、9.90/10万、11.01/10万和13.99/10万(P<0.05),年递降率为11.66%,2016年报告发病率有所上升;同期报告学生涂阳登记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年递降率为12.36%,2017年涂阳登记率有所上升;学生肺结核病例所占比例从2013年开始逐年下降,2016年有所上升,由2015年的4.13%上升至2017年的5.23%;每年春秋季学生肺结核病例较多;报告学生肺结核病例中,15~24岁最多,共2 520例,占学生总病例数的80.33%;学生病例中,男女比例为1.76∶1。结论 2013—2015年甘肃省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从2016年开始有所上升,应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将15~24岁男生作为防控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10-2014年广州市细菌性痢疾发病规律,掌握流行趋势,为调整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市2010-2014年细菌性痢疾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广州市共报告细菌性痢疾病例1 180例,年发病率介于0.86/10万~3.29/10万之间,呈逐年下降趋势。全年均有病例,7~10月为发病高峰期,发病率最高地区2010-2012年为花都区、2013年和2014年为白云区。男女性别比为1.23∶1;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5岁以下低年龄组发病率最高(65.01/10万),其次为5~9岁组儿童;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最多,占22.12%。结论广州市细菌性痢疾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地区和人群流行特征,应针对流行季节高发地区、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抽查2015—2019年广州市某区手足口病重复感染病例,为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手足口病病例数据,筛选重复感染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9年广州市某区共报告3 039例手足口病病例,有191例发生2次及以上感染,发生率为6.28%;重复感染者第1、2次发病时间间隔为17~1 328 d,平均371.14 d。重复感染病例发病主要集中在5—10月,最多为6月;男、女重复感染率分别为6.95%和5.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5,P=0.11);重复感染病例中4~7岁儿童所占比例最大,为32.98%;重复感染病例以托幼机构儿童为主,占46.60%。实验室诊断病例19例,占重复感染病例总数的9.95%,主要以其它肠道病毒为主,占42.12%。结论广州市手足口病重复发病率较高,应做好重复感染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涉县2009—2019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涉县2009—2019年流行性腮腺炎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34.64/10万,7年一个流行高峰,季节分布呈双峰型,病例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7月(780例,占48.75%)和10月—次年的1月(476例,占29.75%);全县17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发病年龄以5~14岁(1 218例,占76.16%)儿童为主。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65∶1;以学生(973例,占60.81%)为主,其次是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结论涉县流行性腮腺炎年均报告发病率高于河北省平均水平,防控形势严峻,应将学校及托幼机构作为防控工作的重点场所,建议对6岁儿童加强1剂次含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的接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北京市通州区2011—2017年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的发病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1—2017年资料,并与2018—2020年比较,定性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011—2017年报告布鲁菌病病例104例,无死亡病例,发病率为0.25/10万~2.38/10万,呈上升趋势,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82,P<0.01)。发病以农民为主,占46.15%;3~8月为发病高峰,占71.15%;病例集中在40~<70岁年龄组,占76.92%,男女性别比为4.78∶1;77.88%的病例与羊有接触史,重点人群血清学平均阳性率为0.63%,无防护措施的病例占80.68%。2018—2020年报告布病病例53例,发病率为0.61/10万~1.86/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三间分布特征和感染来源等特征相似,无防护措施的病例占50.00%。结论 北京市通州区布病以男性、农民和养羊人群为主,2011—2017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18—2020年呈逐年下降趋势,无防护...  相似文献   

19.
戴孟阳  孙岩 《基层医学论坛》2016,(36):5176-5178
目的 掌握猩红热发病流行特征.方法 采样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对沈阳市疾病监测信息管理报告系统的2004年—2015年猩红热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沈阳市2004年—2015年猩红热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2.15/10万;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6.43/10万,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7.77/10万;3岁~9岁年龄组猩红热报告发病数占83.22%;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报告猩红热发病数分别占猩红热报告发病总数的40.06%,37.06%,20.23%;5月~6月报告发病数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25.80%,11月~12月报告发病数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25.77%.结论 学生和学龄前儿童是猩红热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04—2019年河北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进一步的防控流腮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2004—2019年河北省流腮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9年河北省流腮平均发病率为17.65/10万,已有的两个发病高峰相隔4年。季节分布显示为双峰波动,分别为3—7月和11月—来年1月。发病率高流行地区为承德和廊坊,而病例主要分布在保定、石家庄、邯郸、沧州和唐山5个市。男性发病率远高于女性,小于15岁儿童病例数平均占病例总数的82.42%,其中4~9岁病例更为集中,占小于15岁儿童病例总数的59.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场所主要集中在小学,占事件总数的73.08%,而农村小学又是主要发生地,占小学的50.00%。结论在当前免疫策略下,河北省流腮疫情的总体特征没有明显的变化,疫情控制效果不明显,建议开展流腮专病监测,在4~6岁提供第2剂次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 MMR)接种,即学龄前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